佛弟子文庫

開玩笑的話說多了,以後你講話沒有力量

淨界法師  2017/05/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開玩笑的話說多了,以後你講話沒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師說法,兩舌、綺語、妄言、惡口,得果報的力量最強大的就是惡口,尤其是在三寶的境界,要小心!

佛陀有一個弟子叫蜜勝比丘的公案。

佛在世的時候,佛陀有一天帶著弟子,要到一個大富長者的家去應供,這家看樣子是很遠。佛陀從僧團出發,帶諸弟子,拿著缽,經過一個樹林子的時候,突然間從樹上跳下一隻很大的猴子。這隻猴子看到佛陀,向佛陀頂禮。佛陀講了一句話,叫:「善哉善哉」。讚美這隻猴子。

這猴子聽完以後,很感動,就伸手去接佛陀的缽,佛陀慈悲,把這個缽交給這隻猴子。這猴子拿到缽以後,就跑到樹上去,摘了很多蜂蜜來供養佛陀。佛陀喝了幾口以後,就把這些蜂蜜分給所有大眾師,大家都喝了幾口。

走了以後,這隻猴子因為供養佛陀蜂蜜的因緣,沒多久就往生了。往生以後,他生長在一個大富長者的家庭。在古代的印度,小孩子出生,尤其是有錢人,他要卜卦,請所謂的道士來看相卜卦。這個道士一卜卦說:「喔,這個人有大福報喔,而且他的福報跟蜂蜜有關係。」所以就叫作蜜勝,就是蜂蜜的「蜜」,殊勝的「勝」,因為蜂蜜而得到殊勝的果報。

這個蜜勝慢慢長大了,有錢人當然整天就是吃喝玩樂,到處跟好朋友去玩。他有什麼特點呢?他去外面玩,口渴了他也不要去買果汁,他拿一個碗往空中一拋,這個碗在空中翻幾下,下來全部是滿滿的蜂蜜。他吃完以後,他同伴也想吃,沒事,再拋一次,拋上去,轉幾圈下來又是一碗蜂蜜,吃到每一個人夠為止。

這個蜜勝長大以後,他跟三寶有緣,他看到佛陀歡喜,就出家了。出家以後,人家去托缽,他也不用去托缽,他肚子餓了,拿那個缽往空中一拋,下來整個缽都是蜂蜜。這個善業就是跟著他。

後來弟子們就問:「這個蜜勝比丘,他怎麼會有這麼一個殊勝的因緣,他的缽往空中一拋,下來就是滿滿的蜂蜜?」佛陀說:「這個蜜勝比丘以前是隻猴子的時候,供養過我,所以這個福德力招感這個殊勝的果報。」

弟子們就問:「那這個蜜勝他為什麼會變成一隻猴子呢?供養你以後,它為什麼又證得阿羅漢果呢?」

佛陀說,過去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個年輕的比丘,他很精進地修學,但是有時候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他看到一個老和尚走路的姿勢不莊嚴,他就譏嫌這個老比丘走路像猴子一樣。但是不幸的是,這個老比丘是個阿羅漢,就造下一個很重的口業,造了口業以後他就墮入猴身。直到遇到釋迦牟尼佛出世,他向釋迦牟尼佛懺悔供養以後,脫離了猴身。過去修行的善根成熟,今生證得阿羅漢果。

按照蕅益大師說法,兩舌、綺語、妄言、惡口,得果報的力量最強大的就是惡口,尤其是在三寶的境界,要小心!小妄語戒相對大妄語戒,過失相對比較小,影響層面也比較小。但也要引起重視,有四種:

一、妄言,心口相違,欺誑他人。

二、綺語,世俗浮辭,增長放逸。

三、兩舌,離間兩頭,構起是非。

四、惡口,罵詈咒咀,令他不堪。

第一個,妄言,「心口相違,欺誑他人」。你心中想的是一回事,講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你的目的是要欺騙他人,得到一些個人的名利,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綺語,「世俗浮辭,增長放逸」。你經常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當然在菩薩戒有開緣,就是說,他這個人心情不好,你說說笑笑講一些開玩笑的話,一時的方便,為了解他一時的煩憂,可以。除此之外,不要講太多綺語。

因為你綺語,開玩笑話說多了有個缺點——言不威肅,你講話沒有力量,以後你再跟你的同參道友講法的時候,人家聽不進去。因為你那個話的力量被你破壞,沒有攝受力了,你講什麼,人家根本不想聽,這個從菩薩道的角度就比較麻煩。

第三個,兩舌,「離間兩頭,構起是非」,向此說彼,向彼說此,目的是勾起雙方的是非。這種情況,會招感親友的乖離,會招感一種不和睦的眷屬。家庭經常爭吵,就因為過去生有兩舌的過失。

第四個,惡口,「罵詈咒咀,令他不堪」,用粗惡的言詞來罵詈,或者用不吉祥的言詞來詛咒對方,使令他身心感到難過不堪。

蕅益大師比較強調,同參道友之間,盡量不要出惡口,折損你的福報。這個口德,其實在針對惡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

三世因果錯綜複雜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請試論之:夫善惡之興,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

慳財者世世貧窮,慳法者世世愚癡

這個慳就是耽,是愛的意思。不過耽比愛的勢力更強大,...

閻老子鐵棒未放汝在

原文: 經言:萬法唯心。錯會者,謂無心則無因無果,故...

【推薦】富貴的正因與助緣

施捨財物是富貴的正因,拚命工作只不過是導致富貴的一...

這就是了脫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於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由於這個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沒有病苦

捨藥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個科目,要布施藥材來幫...

兩聲口哨換來50年牢獄之災

近在網絡上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豬之類的不文明用語。...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何謂「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法忍我們也解釋一下。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也提到...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

《觀無量壽佛經》第六觀:總觀想

【經文】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

省庵大師的生平事蹟

一、省庵大師的生平事蹟 省庵大師(1686-1734)清朝時著...

真修實幹的青萱老和尚

現在要真正找到一個像徹悟大師講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五根放逸的過患

現在我們關鍵是要認識五根放逸的過患,一定要在這上面...

老一輩的出家人,都是任勞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彌、淨人階段,其實就是累活重活...

代眾生受苦的精神

有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我布施了之後有這麼多倒霉的事...

受持少法就能獲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門

昔時,佛在海龍王宮,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眾多大菩...

七天報恩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 歡迎大家來道場白華庵聽法,...

妙境法師:四護法門

經論中有法門名為四護:一、命護 二、力護 三、心護 四...

發願為先——願立則道業可成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三資糧:信、願、行。信的內容:信...

無常不是說著玩的,要正確去面對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七天的時間,轉瞬之間就過去...

你是人嗎

從佛陀的時代到現在,每當有人請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造善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成就痛苦的果報

我們看古代聖賢的教誨,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說...

【佛教詞典】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p1239 瑜伽二十六卷十一頁雲...

【佛教詞典】用大

為體、相、用三大之一。大,即週遍法界、廣大無限等義...

【視頻】界詮法師《圓覺經》

界詮法師《圓覺經》

【視頻】淨旭法師《素食的利益》

淨旭法師《素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