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省庵大師的生平事蹟

2014/07/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省庵大師的生平事蹟

一、省庵大師的生平事蹟

省庵大師(1686-1734)清朝時著名淨土宗高僧,為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諱實賢,字思齊,江蘇常熟人。俗姓時,世代書香,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大師生而不沾葷食,少年時即顯其聰慧醇和之本性,彷彿與生俱來便有脫俗離塵的夙志。父親早亡,母親張氏知道其子與佛有緣,便成就其出家修道。師七歲時,張氏領省庵往清涼庵禮容選和尚為師。

從其受學佛典教規,兼習世典儒書,到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師十五歲,正式剃度進受具戒時,業已博通佛儒,能詩善賦,且精於書法了。然而,省庵大師並不耽於別業,而於生死大事未嘗忘懷。大師知書達理,忠厚孝順,在母親逝世後,曾跪於佛前誦《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四十九日。並於每年的母亡忌日,必設像修供,誦經濟度。

偶有一日,省庵大師入於善仁寺,忽然一僧撲地而死,大師頓然感悟生命之無常,因而警策自身應精勤修行。嚴持戒律,不離衣缽,日中一食,脅不著席。之後雲遊四方參訪善知識,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師二十五歲時,依止渠成法師與紹曇法師學習教理,專志研究大乘性相,小乘方等經典等。恆歷三年,終於三觀十乘之旨,性相二宗之學,無不融會貫通。因省庵大師學有所得,紹曇法師傳法給省庵,授其為天台正宗靈峰四世。

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師二十九歲,前往崇福寺求學於靈鷲和尚座下,參"念佛是誰"的話頭,禪修精進,操持嚴密,歷時百二十日,豁然開悟,作言:"我夢醒矣"。自此之後,應機自在,辯才無礙,靈鷲和尚知省庵為佛門法器,欲傳法嗣,大師婉辭拒之,作禮而去。

次年,在真寂寺閉關修行,日間閱讀三藏經典,夜晚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如是夜以繼日地精進用功了三年之久,於此期間得念佛三昧,並抽時註解了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期滿出關後,真寂寺的僧眾恭請省庵大師講《法華經》,大師陞座講經,以無礙之辨才與精闢的理論,博得在場僧俗大眾由衷的讚許。後又曾應紹曇法師之命,於杭州隆興寺代為宣講經律,與會人等無不稱善。從此之後省庵大師盛名更響。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往詣四明阿育王塔瞻禮佛陀舍利。師於塔前先後五次燃指供佛,因一心想往生西方淨土,是以發四十八大願,感得佛陀舍利大放瑞光。而作詩云:"迦文滅度二千年,舍利於今尚燦然。自慶宿生何善利,得瞻光相塔門前。一顆如珠綴小鐘,青黃赤白現何窮。自心還見自心相,不是如來色不同。殿含寶塔塔含空,塵塵剎剎本自融。八萬非多一非少,毫端應現寶王宮。

醫王雖去藥還留,慚愧癡兒病未療。讀罷涅簄遺教品,傷心不覺淚長流。"是以每年佛涅簄日,省庵大師都會廣集僧俗大眾,諷誦經典,禮佛作供。並對大眾宣講《遺教經》和《佛說阿彌陀經》,與禪宗教旨是心是佛的奧旨相結合,以使所講遍益大眾,達到三根普攝,利鈍全收之目的。

清朝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已近不惑之年的省庵大師,移錫杭州梵天寺,其著名作品《勸發菩提心文》便是在此時寫成的。文中字字珠璣,內容誠切感人。打從問世以來,不知激勵了多少學佛修行者,發心向上,精勤修持。由於省庵大師的身教言傳,名聲遠揚,影響四方,江蘇浙江一帶乃至鄰近省份的四眾弟子,仰慕大師之盛名,投其門下求學從教者日漸增長。其後大師雖曾轉居幾所叢林,然跟隨左右者仍不在少數。如是盛景歷時幾近十年,其後大師又應永福寺、普慶寺、海業寺、仙林寺等禪宇之邀,主持寺務,以清規戒律規範道場。宣講天台禪淨諸宗經教以利群機。四方僧俗,參方求學者雲集。每每能使道場興旺,海眾安和。

省庵大師後來退隱於杭州仙林寺,淨心念佛,足不出戶,摒絕諸緣,專修淨業。同時也領眾熏修,策勵同修深信心,發堅固願,專志念佛,以期得往生西方淨土。是時人皆稱謂師乃"永明延壽禪師"乘願再來。

晚年的省庵大師又受信眾之請回到了杭州鳳山的梵天寺居住,為了更能廣泛地弘傳淨土法門,普濟群萌,利樂有情。大師於清朝世宗雍正七年(公元1729)創立了一個專弘專修彌陀淨土的團體--蓮社,集有志淨土,信願念佛者,為文立誓,以盡其形壽為期限,將每日的功課定為二十分,十分持名念佛,九分作觀想,一分禮拜懺悔,如是夜以繼日地精進不已。

在大師的影響下,與會眾等,同修共行,得益匪淺,得度者凡數百眾。到了清朝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臘八佛成道日,大師普告眾弟子言:"吾於明年四月十四日將長往矣"。自此以後,於寸香齋室掩關靜修,規定晝夜持念佛號十萬聲,恆常不變,乃至次年四月二日出關,越十日,遍告大眾說:"吾十日前見西方三聖降臨虛空,今再見矣,吾其生淨土乎。"遂後囑咐寺院事務,再往城中遍辭諸護法居士等。侍者請大師留下遺訓,大師以偈書云:"身在華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

書訖又告現前大眾說:"吾十四日決定往生了。爾等為我集眾念佛。"十三日停飲食,閉目靜坐,十四日五更時沐浴更衣,於室中面西趺坐。到了已時,遠近緇素圍聚,悲涕作禮懇切請願大師住世度人。是時省庵大師復又睜眼環視大眾說:"吾去即來,生死事大,各自淨心念佛可矣。"言畢合掌稱佛名號安然而寂。是年臘月八日,眾弟子奉師靈骨於常熱琴川拂水岩之西。

到了清朝乾隆七年二月十五日,杭州一帶大師的弟子等又奉迎遺骨重建塔於阿育王寺之右。其舊塔則改為衣缽塔。師生於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圓寂於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四月十四日,住世四十九年,僧臘二十五載。大師住世間不算長久,但其於淨土宗所作的貢獻卻是深廣無比的。

省庵大師的佛學思想及其影響

省庵大師的佛學思想可以說是集中了佛學之大成。自受戒以來,深研戒法,嚴持律范,嘗言:"行在梵網,志在西方。"早年於渠成、紹曇法師座下對於天台、法相以及法華、止觀諸部都有深入研究。參謁靈鷲和尚而參禪開悟,閉關閱藏靜心念佛而得念佛三昧。如是閱歷,足以說明省庵大師佛學造詣之高深。然而論其重點,其佛學思想則主要體現於淨土的理念,於《勸發菩提心文》中所列因十種因緣發起菩提心,其中第九因緣說道:"云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道也易。

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過於此。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莫若發廣大心。暫持名號,勝於佈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萬劫。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言辭簡明扼要,深為攝受人心,細品讀之,菩提心油然而生,淨土願行自然發起。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之末尾說道:"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蓮社宗盟,自今締好。所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如是言論可謂苦口婆心,善意可嘉。

省庵大師事從禪觀而入於淨土的,以其早年在禪修上所得的成就綜合淨土法門的修持經驗,曾經作了這樣一首偈頌,可以說是在普勸修禪者也像自己一樣轉歸淨土,偈曰:"一句彌陀,頭則公案,無別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觸之則燒,如太阿劍,攖之則爛,八萬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千七百隻葛藤,一刀齊斷,任他佛不喜聞,我自心心憶念,請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亂"。這些偈頌中顯露出的佛學思想想必會影響許多修行者的觀念。

大師自己在少年時也精於世俗詩詞等學,後來因為專志佛學雖有詩文作品則都為"念佛偈"、"勸修淨土詩"之類的作品。如"念彌陀佛貴在精,念到功深念自純。念念圓明真性體,聲聲喚醒本來人。嬰兒墮水頻呼母,蕩子還家始見親。卻話從前離別事,翻令嗚咽淚沾巾"。"盡說厭欣為障道,誰知淨業資糧成,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等等。

大師之詩文完全是修行中有感而自發的,並非故為造作。是以為了避免其弟子平時迷於詩文而耽誤修行,曾教導說:"人命在呼吸間,哪有閑工夫學世諦文字,稍一錯此良機,便成他世,再想回頭,則難矣!"為普勸來求學之修行者,珍惜殊勝因緣,歸心淨土,念佛求生。而作警世偈曰:"茫茫大夢中,長夜誰能寤。反戀夢中歡,將醒還重做。做得不如前,一錯是百錯。勸君早回頭,直走西方路。萬緣都放下,勤修淨業課。日夜望還鄉,一心求覺悟,豁然心地空,即是真淨土。彌陀忽現前,原來是這個"。

如上所列詩偈等可以粗略了知省庵大師的淨土思想。若想全面了解則可奉讀大師的著作如《勸發菩提心文》、《淨土詩集》、《省庵大師語錄》、《省庵法師遺書》等,勢必讓您耳目一新,進而將之奉為圭臬。

以上只是簡單地概述了省庵大師的佛學思想與影響。言辭或許不盡人意,然而其中引用之文則是大師的修行經驗之談,文質樸實,真情意切。但願有緣者讀之,能有感而發心,生信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我想這也是省庵大師之遺願。在大師生後,許多淨業學者作頌詞以讚頌之,謹錄二首於後,作為本文之結語。

頌曰:

悲心廣大,菩提心文。

四十八願,願力宏深。

行解真實,瑞應超倫。

蓮宗一脈,賴以常存。

又頌曰:

深人經藏難親證,徹悟心源力弘淨。

欲使世人知所以,作文作詩示佛令。

發菩提心為先導,真信願行為後勤。

若能具此殊勝法,即生超凡而入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本煥長老行願無盡

臨近清明時節,本煥長老靜靜地走了。 坊間傳說,本老...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預言竟成真

有這樣一個師父,他剛出生時,人們就叫他大和尚,這究...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語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為人要...

高僧所具備的三種品質

這是一個崇尚炒作的浮躁時代。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

元代高僧天如惟則禪師

今天我們要說到中國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都知...

本煥老和尚: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103歲的本煥長老豪言要活到120歲 我還是個小和尚 晨曦...

阿難的多聞第一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對阿難尊者的多...

【佛學漫畫】達摩大師

禪自拈花來,達摩葦上飄...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推薦】淨土法門有何殊勝之處

淨業行人都知道,在淨土經典中,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都...

歷經塵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彌陀佛的珍貴

信 相信阿彌陀佛 意味著相信智者的覺悟 常常與人感嘆,...

我們要對佛號生起決定的信願

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

不淨觀如何修

問: 不淨觀是對治什麼煩惱?如何修? 惠敏法師答:...

懺悔之前要先思惟業果的道理

這個懺悔的方法,什麼叫做內資理觀,外假壇儀,我們做...

生病後醫治效果不明顯,如何才能好

問: 我得皮膚病多年,多方醫治效果不明顯。現在吃淨...

人生不堪迴首,不要再想你的過去了

蕅益大師提出三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

「色不異空」和「色即是空」有什麼區別

問: 色不異空和色即是空有什麼區別? 大安法師答:...

你適合出家嗎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後問我:師父,你看我適合出家嗎?...

棒喝透出華嚴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時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長老都請...

採訪極樂寺靜波大和尚

您對南華禪寺舉辦禪悅行夏令營活動是怎麼看待的? 我...

何謂「四種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階。行法眾多,略言其四。梵語三昧,...

被「鬼壓身」該怎麼辦

問: 弟子現在每天都在念佛、誦經,但隔三岔五就會有...

當你最痛苦、障礙最深時,你就修這個觀

緣起性空,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緣起性空...

當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無明生死的根源就是當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遊十方,...

大安法師:明瞭因果和輪迴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下面提出五個重...

【佛教詞典】隋煬帝

隋代第二代皇帝。姓楊,名廣,一名英。小字阿[縻-呂+女...

【佛教詞典】禪行法想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明一彈指之間,亦思惟死...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佛光山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佛光山唱誦

【視頻】淨界法師《兩位老法師往生的公案》

淨界法師《兩位老法師往生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