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世因果錯綜複雜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大安法師  2022/06/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三世因果錯綜複雜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請試論之:夫善惡之興,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之論。——慧遠大師《三報論》

三世因果錯綜複雜的格局,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它是很難了解的一個事情。你只要看《無量壽經》下半卷五惡、五痛、五燒的這個情況,釋迦牟尼佛把我們三界眾生尤其是閻浮提眾生,這種造惡以及他的果報以及他的因緣的錯綜複雜的格局,那真的是展示得非常全面,但是我們不一定把握得很準。

但透過那些去讀一讀才知道,我們凡夫的心是充滿著機詐的,充滿著深刻的毒的。所以他表現的形態、他的虛偽、他的狡詐、他的複雜、他的輕重,在果上就太複雜了。這些唯有五眼圓明的佛眼曲盡人情,關照過去、現在無量劫以來的這種善善惡惡的情形,才能夠現量地把它說出來。

所以這個因果的情況,確實是一個深邃的學問,這個學問都不是我們在語言文句、概念當中去建構一個所謂的體系的。眾生種種性、種種業、種種報,真是無量無邊,只有無盡的智慧才能了解。所以慧遠大師他自己都說「請試論之」。

首先一個人行善還是作惡,他這種行為生起來也不是偶然的,他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他是受他的觀念的影響——知見、念頭。所以這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如一個人遭受了巨大的惡果的時候,真的這個遠因是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了,不是一天就能夠凍成一個很大的堅冰的。所以其由來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這漸進的過程,他或者是一生、兩生、百生、千生,乃至動經無量劫以前的一個遠因,所逐步、逐步、逐步釀成的一個東西。

今生你碰到一個大的冤家對頭,也許多少年來就是你一個最親密的丈夫,或者你最寵愛的兒子,是怨和親裡面的那種錯綜複雜的情況。大的怨氣往往是最親愛的那個地方發起來的,所以佛教為什麼講冤親平等啊!那這個行為的因,就好像它開始是一個涓涓的細流,你不在意,但是涓涓細流彙集成一個滔天的瀑布、滔天的大江,你是擋不住的。但是它來自涓涓的細流呀,所以這就是「漸之以及」,到了它的終極的時候,果報就自然地現前了。

果報自然現前這裡就有「九品之論」,這九品指什麼?我看有的翻譯白話文,他就把九品認為是「九品往生」的九品,還有些寫論文也是這麼寫的。但是「九品往生」這是畺良耶舍尊者翻譯的,慧遠大師做這個論文的時候,《觀無量壽經》還沒有翻譯出來呢,怎麼會有九品的概念呢?所以跟「九品往生」沒有關係。

魏晉南北朝時是選官制度,它有個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九品:上至達官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這種社會福報的差異用九品來概述。就是他前生或者多少生的善善惡惡的因果,導致了他今生的貧富貴賤的差異。本人是這樣理解「九品之論」,權且這麼理解,大家可以討論。

那凡是在這種現世的福報範圍當中,貧富貴賤、社會地位的高低是由於過去的因導致的,不是現在的因導致的現在的果報,所以它不是現報的範圍。是不是啊?現報就是今生的善惡行為導致今生的果報。今生比如投生到個富人家,你一投生就是享福的;你一投生到邊遠地區、山區裡面貧賤之家,你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你一輩子就很潦倒的。那為什麼一下子到富貴的貴族家,一下到貧賤的家?

這裡面是由你的因果決定的,不是偶然的。不是像那個范縝寫《神滅論》,覺得這個因果是偶然的,就好像樹上的花一飄,風一吹。他跟當時的齊竟陵王——齊武帝的兒子在辯論的時候,他覺得:「我們有什麼因果呀?風吹的花,吹到那個地毯上、華麗的屋子裡面,就好像殿下你的命運;那麼風吹的花落在廁所裡面,就好像我的命比較低賤。」他認為這是偶然的,但是三世因果告訴我們:你在社會貧賤的地位,它不是偶然的,不是現報的範圍,它是我們以前的微細的因在一個漸進的過程當中,自然產生的一個果報。這就是講「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之論」。是這麼一個理解。

《三報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機心越深,以後的奇禍就越大

看看我們的飲食:我們每天都追求美味,這些所謂的美味...

讚譽詆毀皆有前因

讚譽或詆毀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萬事有因,強求不得

梁武帝在還沒有顯貴時,曾認識了一位很貧困的人。梁武...

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

我經常講,佛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什...

濟群法師《佛教的財富觀》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經濟的發展造...

鬼世界的詳細揭秘

我們今天講的題目是說鬼,說說鬼,接下來的資料是關於...

殺生業報因果實錄

序 「因果報應」是中國社會裡所熟悉的觀念,每遇善人...

我們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嗎?

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因果嗎?懂因果嗎?很多居士...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以四種行門來攝受教化眾生

四攝法是大乘菩薩的法,以四種行門來攝受眾生,教化眾...

風雨飄搖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詩,叫做《鴟鴞》,出在《詩經?豳風》,《...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

情動入胎和臨終接引

情動入胎。沒有斷見、思惑都應該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念佛是要大聲念,還是要小聲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聲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聲著力念...

夢參老法師略傳

夢參老和尚生於公元一九一五年,中國黑龍江省開通縣人...

【推薦】圓澤禪師的輪迴故事

在唐朝時,有個居士李源,他父親因為安史之亂,被殺了...

聖嚴法師《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們要發現自私的我並認清自私的我。如果我們能...

過去無悔,現在無怨,將來無憂

來來迴迴總是與人說命運的問題,這是因為人人都很關心...

不要被小事瑣事所累

有一對夫婦,吃飯閑談。那妻子也是興之所至,一不小心...

出家眾要遠離五種欺詐的邪命

這個詐,這種欺詐,從一個出家眾來說,有五種欺詐的邪...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轉逆境、消災難、生極樂,這是何等的大事,偏...

心開意解(法語短語)

親近善士 學佛依止考察善知識,要有證德像恵能大師這樣...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

舍利弗露宿記

學佛最基本的是要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和睦,這也是佛陀...

【佛教詞典】真如凝然

全稱「真如凝然,不作諸法」。乃法相宗所立之說。謂真...

【佛教詞典】十二月名

指印度十二個月份之名稱。印度之一月,係自滿月翌日起...

【視頻】走向莊嚴·淨壇結界

走向莊嚴·淨壇結界

【視頻】宏海法師《阿彌陀經直解》

宏海法師《阿彌陀經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