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七天報恩的故事

宏海法師  2019/05/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七天報恩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

歡迎大家來道場白華庵聽法,結這個殊勝的法緣。今天給大家講一則「七天報恩」的故事。

其實在我們現代的生活中,我們一輩子的遭遇經歷,甚至人與人之間遇到的各種各樣形態的這種因緣,都致使要麼欣然投入進去,可是這個因緣一轉,有時候又萬般地無奈,或者正在興沖沖地進行之中,結果一個階段性的就會戛然而止。所以這些因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姿多彩地呈現?為什麼會有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換呢?就是因為世事是無常的。

今天講的這則公案是釋迦牟尼佛過去一世修行中,和他成佛以後無量劫的從因到果的一個相續。宿世做菩薩,在修行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修這個慈悲,他做為一個菩薩在山裡邊打坐,就一心一意想了生脫死,想突破這種輪迴的牢獄。

那麼他正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間身上有一個虱子,這個虱子就是在他衣服上建立自己的別墅一樣的,在它的世界裡。就非常地癢,他感覺到,那麼他就伸手把它從背上捉出來。

捉出來以後,因為他慈悲,不忍心說置它於死地,甚至都替它設想地說,隨便一扔,它可能就再沒命了。所以他找到一個枯骨,就是野獸死了以後,尸體爛了,一個朽在那裡的骨頭。他把這個虱子就放在這個骨頭上,這個骨頭正好是在虱子世界裡面的美味。

大家不要搞錯了,不是那個老虎獅子的獅子,是我們身上癢的時候咬人的那個虱子。所以它在裡面就盡情地飽食了七天。在飽餐了七天以後,它這一世的因緣也了了,就命終了,然後又投胎轉世,生生世世又投入到無盡的輪迴中。

一直到釋迦牟尼佛在印度成佛,有了這麼多的常隨弟子,十大弟子,阿難多聞第一,成就了這一世。有一次,世尊就帶著他的弟子們乞食,但是那個在雪山附近下的雪很厚,大家都躲在房間裡面,只有走著走著有這麼一戶大戶人家,一個老爺子就守在門口,好像貌似在等世尊的到來,然後見到世尊和他的弟子們這麼多人,說我願意盡心盡力地供養您和您的僧團七天。

然後世尊就跟他弟子們就住在這個大長者家裡邊,好吃好喝,盡心盡力,非常的圓滿。但是到了七天以後,世尊就跟阿難說,說我們今天應該收拾一下,要離開這裡了,雖然每頓都有豐富的飲食,但是今天我們要持缽,要走了。

阿難就百思不得其解,他就覺得說,佛陀這個好日子不過,非得橫起事端。說我們吃得好好的,人家這麼盡心盡力,為什麼我們要回這個精舍去呢?佛看見阿難這個心結打不開,就說:「那這樣吧,我們七天到了,今天我們先走,如果你還想接受他的供養,那麼你去他的宅子去跟他溝通。」

結果依然在下雪這樣一個冷的狀態中,阿難又去到這家宅子門口托缽,結果不但沒有見到這個大長者,連守門的小廝都站在那兒紋絲不動,一點表情都沒有,就跟沒有看見阿難一樣。

阿難回來後悶悶不樂,那麼佛陀才把這個前因後果告訴了他,說我們跟人家只有七天的因緣,這個七天因緣一到,過去的這個緣就了了,這個恩就報了,我們再去想續的時候,已經就屬於攀緣心了。那阿難一聽就明瞭了。這就是今天給大家供養的這個七天報恩的故事。

這個公案落實到我們現在的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不僅僅是佛跟弟子是這樣的緣法,每個人與每個人,每個人甚至跟你所遇到的動物、所到的地方依然如此。所以大家能夠明白這個緣分的道理,就知道一切皆是因緣,緣聚緣散,緣來緣去,沒什麼好說的,也沒什麼要抱怨和怪罪的。

所以古德常有一句叫做「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都是覺得說,你覺得自己本來應該這樣的生命走向,這樣的因緣出現,結果它一轉彎,弄得自己不合心、不如意了,那心裡不舒服就開始抱怨,就開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實際上還是自己的心所顯現的一場夢幻泡影。

如果大家讀過《楞嚴經》,裡面也講過,是這個因緣是必然如此的。來的人,我們常說狹路相逢,要麼是報恩,要麼是討債。你這輩子他欠你的,他來報恩,對你好,侍奉你,成就你,護持你,幫你。那麼他來讓你有損失,讓你生不快,那你過去欠了他的。而且因緣也是,欠的一旦償還以後,即刻就了。

這個了的有時候非常地突變,馬上這個發心就變,態度就變,甚至表情就變。所以心細的人學修佛法,有一點點智慧見解的人,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個人世間,確實如此。你能夠全盤瞭然於懷,來看它的這個,就是這樣靜靜地看待它的發生,這就是智慧。

所以我們常說到說,一切皆是前因後果,一切就是俗話說的「萬般皆是命,幾乎不由人」。除非你是大修行者。所以還是自作自受而已了。

當然,這是我自己加一段跟大家分享的法義,如果你是一個大修行人,你是一個大法器,有可能這輩子成就,那菩薩就運用格外的手段了。那他可能就是當你這個生起來貪心的時候,他就讓你百般的萬般的事情皆不成就;當你生起來退卻躲避,想靜靜地,不想去承擔的時候,他就讓你一件一件地、多姿多彩地在這個裡面不斷地經歷,直至放下為止。所以這是菩薩六度四攝度化眾生,那就另當別論了。

希望今天的這一個公案給我們啟迪,讓我們在這個繁雜的、煩惱的、無奈的城市中,能夠生起這樣光明的智慧。

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這條街的商業中心。路口對面的...

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問: 師父,您好!我想請問您一下:人從何處來?到何...

為什麼要你放下今生

問: 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

輪迴真相與處理方法

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

【推薦】是業報現前還是冤魂報復

故事發生在1965年,內蒙古黃羊灘地區的村裡有一戶范姓...

鴿子的未來世

西邊天際的夕陽,放射出最後的餘暉,將與大地吻別。就...

讓我們輪轉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無量劫以來我們在五欲六塵打滾,你說對五欲六塵能夠通...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給你一元錢,然後你給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無...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誠實而又有意義的話

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在臨終的時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愚人與智者的差別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愚人...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位土財主,雖然非常...

八宗共祖的龍樹菩薩

一、被佛陀點名出生 龍樹(梵文:Nāgārjuna),可譯...

應如何擴大自己的心量

問: 如果覺得自己心量狹小,沒辦法生起大悲心,應該...

九大古語人生智慧,受益匪淺

01 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戰國策韓策》...

不必另擇一所,家庭便是道場

勸人念佛修行,固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智慧資糧比福德更重要

我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在《賢愚經》裡面,講到一...

聖嚴法師《超越別離的痛苦》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而...

稍得世間智一點皮毛,便以為大徹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世智又二:一...

如何辨別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門的第一步。《優婆塞戒經》說:若男若女...

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為什麼講四種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持名、觀像、觀想、實相...

心念念相續,才能構成業力

我們內心的一種造作的功能,佛陀說就像一個暴流,就是...

以功德酥酪去換顛倒臭穢之水

。但由於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過,老婦人所喝到...

具備佛化家庭的八個條件

佛法與世法,本來分不開的。人世間事事物物,隨拈一法...

為什麼受菩薩戒後很容易得到感應加持

這個地方講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從唯識的角度,我們...

【佛教詞典】四大弟子

(名數)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連,須菩提,摩訶迦葉為...

【佛教詞典】一心圓融

謂萬有之實體真如,唯是一心,止觀曰:一心具十法界。...

【視頻】慧律法師《妙法蓮華經(四)譬喻品》

慧律法師《妙法蓮華經(四)譬喻品》

【視頻】宏海法師《往生論》

宏海法師《往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