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至誠懇切的慈悲心與六和合

能海法師  2015/01/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至誠懇切的慈悲心與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團結。我們能將散沙般的佛教徒團結起來,組成有紀律有精神的僧團,共同衛護三寶,使三寶久住於世;無論出家佛子、在家菩薩,都一心一意地向三寶上著眼,打破世間一切門戶之見和自私自利之心,這就叫做和合。因此和合的意義,在我們佛教中很重要。換句話說,佛教的生命存在與否,取決於我們全體僧伽和合如何。

因為,僧伽是住持佛教的;和合又是住持僧伽的(梵語僧伽,意譯‘和合眾’)。沒有和合,就沒有僧伽;沒有僧伽,就沒有佛教。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這和合要怎樣做才能成功呢? 當然,不是空口說話就可能成功的;也不是單憑個人的理想可能成功的。要想和合成功,我們全體僧伽,必須認識自已的立場。我們是代表偉大佛教的人,全部佛教的責任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應當怎樣的和合,才能負得起這個偉大的責任啊? !一個人是這樣想,多數人是這樣想,乃至全體僧伽都是這樣想,這和合就成功了。

再一方面,我們在各人的意識上,還要有一種至誠懇切的慈悲心。因為慈悲就是和合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彼此能互相推讓,互相容納,才可以講和合。所以,我說和合須建築在慈悲心之上。現在有一部份僧伽,明白了自已的立場,終日談和合,終日想和合,而終日不能和合;或雖有暫時的和合,而不能徹底的和合,就是因慈悲心太薄的原故。因此,我們現在的僧伽要想和合成功,主要的條件,還是在至誠懇切的慈悲心。希望在會的大德們,對於此點特別注意,注意!

二、六和合

依據經論上說,和合共有六種:

1、身和:就是說在身業上,彼此能和合無乖,可以共住。如下座對於上座,要禮拜問訊,服勞讓道,推座承事等恭敬身業;上座對下座,也有慈祥愛護等種種身業;上座對上座,上座對中座,也各有謙讓身業。這樣,上中下座的身業,均做到如法親近,不相乖反。這是身和。(凡具戒十九年以上為上座,九年以上為中座,九年以下為下座。)

2、口和:就是在語業上,彼此互相融洽,沒有爭執。如稱讚有德,遠離惡語,規勸過失,學問互相學習,犯罪互相懺悔都是。

3、意和:就是在意業上,彼此能謙和成事,消除我慢,不固執己見來違逆眾心,使眾心和悅同住,叫做意和。現在的僧伽,因意見不和而生起的是非,不知有多少。上下的意見不和,所以清眾與班首鬧,執事與和尚鬧,維那與糾察鬧;學教的意見不和,所以此派與彼派鬧,此宗與彼宗鬧。這麼一來,佛教的是非就多了,佛教本身也就有生命危險了,希望大家不要這樣吧!

4、戒和:就是對於世尊所制的淨戒,彼此能依法受持,同修同學。所謂依法受持,主要有兩點:

一是不雜。就是不要滲雜自已的意見。戒經是那樣,就是那樣,好好的如法遵行就是了。

二是不冗。就是不要離開戒律範圍之外,更增加種種的儀式。因為諸佛的淨戒,唯佛能制,一切菩薩二乘,都不能增減,何況凡夫。所以這冗的毛病必須極力改除。有了不雜不冗的條件,然後能如法布薩,如法羯磨,如法安居,大夥都一心一意地安住淨戒海中,就叫戒和。

5、見和:見有三種:

⑴正見:是對倒見說的。世俗的人,對於諸法的實相,不能如實了知,而妄想種種的分別。諸法本來無常,而妄執為常;本來是苦,而妄執為樂;本來無我,而妄執為我。顛倒是非,不稱法體,所以叫倒見。與此相反,便是正見。

⑵真見:是對妄見而說的。世間一切山河等等,都有如夢如幻,無有真實。愚人不知,妄認為真,所以是妄見,離此妄見,了達諸法皆空之理。叫做真見。即合諸法真理之見。

⑶淨見:是對染污說的。我們隨起一見,若不參雜貪瞋癡等煩惱,而與一切諸清淨法相應,叫做淨見。

這三種見,是我們學佛法的人應當切實了解的!其他的事情,有時還可以隨順世間,唯有此見,不可隨順。因為世間的見,都是不正的,我們大家如果都能安住正見,而不被世間一切邪見所誘,就是見和。

6、利和:凡有利益的事情,能如法共分,乃至粒米同餐,毫不自私。就是利和。

以上六和,是戒律中的戒律。戒律不可少,六和更不可少。戒律好比木工的規矩;六和好比膠漆。有了規矩,固然可以做成傢具;能再加上膠和漆,就更光潔可觀,堅固耐用了。同樣的道理,有了戒律,固然可以成立僧團;能再加上六和,則僧伽的作用愈大,僧伽的團結愈密了。

所以在世界潮流直轉的今日,能海最希望諸位大德提倡戒律,更希望全體僧伽完成六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

菩薩戒為何要禁止蓄養動物

畜生道,人類為了要得到它的肉,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什麼人才有資格出家

去年,學院安排我負責2013年秋季招生工作,把我的名字...

弘一大師自述出家的因緣

在清朝光緒年間天津河東有一個地藏庵,庵前有一戶人家...

出家人為什麼堅持上早晚課

我們出家人上早晚殿、過堂這功德是一堂佛事。這堂佛事...

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佛教說: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孔子也要求人們...

你不想對立,那就用「自他交換」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

李娜: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

曾經和李娜在同一個舞台演出過的姜昆,對李娜的出家一...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三界本無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實則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

阻礙解脫的十種業障

究竟是那一些業障纏繞我們解脫不了呢?歸納起來,有下...

什麼才是成功的標準

我對當今所謂的成功,從來比較淡泊。日前,一位朋友擬...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間做馬駒

把眼睛收起來!眼睛像老鼠一樣骨碌骨碌轉地,只管跑到...

中國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一、靈隱寺 去過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靈隱寺,是古...

淨密雙修這樣是否如法

問: 末法時期淨土法門是非常殊勝的法門,但有些居士...

自我激勵,思惟暇滿難得

第一個,人道的暇滿。 就是說,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當中...

對治如夢如幻的不淨色身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念佛感通清淨實相

什麼叫清淨實相呢?清淨就是斷除一切煩惱、習氣;實相...

為什麼有些人做壞事反而能發達

問: 為什麼一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反而能發達。有一些...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

世間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

心靈哲學小故事

禮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

念佛有哪些規矩和注意事項

問: 念佛有哪些規矩,有什麼注意事項? 答: 念佛本...

狗轉人身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好,各位有緣吉祥。 歡迎大家來到道場白...

果報的輕重取決於心

雖然果報現前有前後時間上的差異,但是它不離開一個原...

【佛教詞典】有情數

梵語 sattvākhyā。即含攝有情之類者。為「非有情數」...

【佛教詞典】順次往生

順次,指此生之次。謂於次生往生;即今生命終之後,直...

【視頻】蓮霧芋圓豆腐的故事

蓮霧芋圓豆腐的故事

【視頻】滅定業真言(男聲)

滅定業真言(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