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南懷瑾老師  2017/03/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在政治哲學上,如果想立功創業,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這一點。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繼續保持平常是非常難的。所以十多年來,我給人寫信,最後的祝福語都是寫「恭祝平安」。人生最難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氣。古人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的一生,不是煩惱愁苦就是生病,今天感冒,明天腿痛抽筋,都在生病。所以平安最難,永遠保持平安前進是最困難的,真能保持平安,才能保持長久。

福德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世間的福德,文學上稱鴻福,是世間法;另一種是所謂清福,出世間法。清福比鴻福還難,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難。可是一般世間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時,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謂蠻可憐的!這是著相的關係,因為有人相我相的緣故所造成。看到孩子們長大出國了,一個人對著電視,或者倆夫妻坐在那裡,變成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其實那個清淨境界是最好的時候,結果因為住相,把世間各種會變的現象抓得太牢,認為是真,等現象變時,他認為什麼都不對了。一般同學跟著我做事常常說:「我看最可憐的是老師」,我說對啊,我想得到一秒鐘的清淨,都求不到很可憐的,求一分鐘的清福都沒有。可是人真到了享清福的時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報來了。事實上,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現在我們在座的人研究《金剛經》,又講《金剛經》,那福氣不是好得很嗎?那當然好啊!坐在那裡萬事都不做,冷氣吹著,又可以瞎想一頓,這兩個鐘頭蠻舒服的嘛!這就是有福氣了。什麼是福?平安就是福,呂純陽有一首詩描寫福氣:

一日清閑自在仙,六神和合報平安。

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一日清閑自在仙」,一個人有人間的清閑,就是神仙的境界,這一天當中不生病也沒有痛苦,「六神和合報平安」就是福。「丹田有寶休尋道」,是指心田,心裡清淨就是修行,不必再去尋個什麼。「對境無心莫問禪」,對境無心就是禪嘛!何必再問禪呢!所以啊,我們曉得平安就是福,六神和合報平安就是福。千萬不要認為要給人家講經念經才有福,那你又生法相了。

清朝有一個名士叫鄭板橋,他就常說:「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內心要絕對的聰明,外邊要假裝糊塗。尤其是家庭夫婦之間,彼此有點不到的事,要裝作沒有看見。這就是由聰明轉入糊塗,這也是最高的修養。

鄭板橋接著又說:「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個福報並不是指信宗教、作點好事或求來生享福的福報,而是為了自己一生心境上平安的福報。我們剛才說到玩神通、玩聰明的人,結局都不太好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能由聰明轉入糊塗之故。

什麼是福報啊?你看六和敬,平安就是福,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我一輩子寫信給人家,祝你平安,平安就是福,人生難得平安的,古人有兩句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我們算算自己的帳,假設六十歲做一輩子,我們學佛的人這個很重要,帳要算清楚,六十歲一輩子,三十年都在床上睡覺睡掉了。只有三十年,這個三十年當中,小孩不懂事,扣個十年,老年扣了五年,只有十五年了,三餐飯,一蹲大小便,亂七八糟耽誤掉,你看只有活了幾年?這幾年當中,不在痛苦煩惱,就在生病,大家沒有算過這個帳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培福修福的十個法門

第一、孝親 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

【推薦】應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報造惡業

有的人不明白,為什麼做了惡事,卻沒有惡報。比如說生...

廣植善因獲福無量

有兩個女子都得到庵羅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

如何從講話中知道這個人的福報

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生命體,不管你遇到一個男人或者一...

尸婆羅尊者本緣

過去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城中有一位月...

寶地誰人有福得而居之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鄲)人源乾曜,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曾...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

吃虧是福,有著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俗話說,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每天堅持誦五遍大悲咒,是對應著五佛部

接下來,這個出世間功德的第三條:就是能夠滅罪和消業...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根機

什麼叫根機呢?我怎麼知道我根機好呢?當然,你根機好...

終極的敵人是人心中的惡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所有人。我們看不慣的人和事,...

弘一大師《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義 三皈者,皈依於佛法...

【推薦】心中一無牽掛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個人搭船去英國,途中忽遇風暴,全船的人都驚惶失...

以心境來轉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在佛法來講,好的就...

淨土五經精華摘要

佛說阿彌陀經精華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

生活禪開題

在生活中修行 經常有信徒向我提問:我們應該怎樣把學佛...

享清福最難

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紅塵滾滾,這個世界...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

【推薦】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詳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虛套。...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

怎樣做才能夠不打妄想而安住佛號

一般來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中間有一道...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處

古諺:飽暖思淫慾。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中國聖賢文化卻...

十方諸佛淨土無量,為何經論多指歸極樂

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

得之不易的暇滿人生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思維暇滿人生》。如何來思維我們...

【佛教詞典】覆面

(雜語)覆口之布帛也。瞿醯經下曰:持誦新帛系其面門...

【佛教詞典】瞻病五德

又作看病五德。據四分律卷四十一載,看護病人之五法為...

【視頻】慧律法師《淫慾是本能業力,要避開不去接觸》

慧律法師《淫慾是本能業力,要避開不去接觸》

【視頻】隨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奇遇記(聖安法師)

隨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奇遇記(聖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