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

淨界法師  2014/06/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

我們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創造一種覺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若不是覺悟啟動的,通通不是佛教,你這是慈善事業了。你一定是有菩提的智慧引導的,所以我們面對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跟業力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讓生命啟動那個覺悟的力量,這是你要做的。

當然你可能覺悟,剛開始是在佛堂在講堂,但是歷緣對境的時候,你先訓練你第二念的反擊力量,訓練看看有沒有辦法,就是我第一念,控制不了自己,該發脾氣發脾氣,該貪念還貪念,但是你事後,在當天當中,叫第二念,你如果過了一個禮拜就不叫第二念,當天能夠馬上啟動反省調伏,你臨終就有把握。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對煩惱跟業力的反擊力量,看看能不能做到這一點。你這一點做到了,你臨終的時候,你即便你一時的失常墮入了妄想,只要有人開示,你只要訓練第二念的反擊力量,有人開示你,就會觸動你覺悟的力量,你就產生反轉,你就有救了。

我們沒辦法去抗拒外境對我們的刺激,因為資糧位的菩薩就這麼回事,心游理外,但是你那個系統,就是看看有沒有辦法,能夠很快的反轉,心隨境轉,然後馬上迴光返照。第二念從這邊下手,當然我們會失敗,但是你不要放棄,你先設定這個目標,創造第二念的正念,先做這件事情。

諸位,我們在學佛,你要有一個觀念很重要,這個信仰就是相信真如。當我們學佛以後,我們內心有兩種力量,一個是無明的力量,你前生、過去生留下來的,不能怪現在的你,第二個就是一種真如的力量,你開始啟動你的真如的自性功德。所以我們會真妄交攻,但是你要永遠記住,無明的力量是假的,是虛妄的,你真如的力量是真實的,你要用力記住,它不是你的對手。

如果你覺得你的真如力量,抗拒不了妄想,那表示你對真如皈依不夠,正常情況,邪不勝正。那你為什麼為邪氣所侵呢,因為你正氣不足,你對正的力量,順從不夠,正常情況,光明能夠破除黑暗,我們沒有看過黑暗去破除光明。所以你只要光明,電燈點亮,你不要管那個燈光有多暗。

所以佛教為什麼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麼,我們也不管你今生做了什麼,我們在乎的是你未來是什麼?你是不是能夠把握未來,你要把握未來,你要去開創未來,你一定要在你的煩惱當中,你要建立一個反轉的系統,就是覺悟的力量,否則你臨命終的話誰救不了你,真的救不了你。

我們不能消滅煩惱的勢力,這是事實,但是你要產生一種反制的力量。存在煩惱當中有一種真實的力量,只要你把這個力量放進去,臨終有稍微聽到佛號,稍微有一點開示,就能夠把你的開關啟動,你就有救了。在煩惱中把你的善根種起來,看看有沒有辦法,這是關鍵哦,因為善根是可以破壞煩惱的。

當然有人會問,就是說這個階位,我們一路看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十地就不講了,這些還沒有入真實聖道的階位,為什麼沒有把福報放進去,這是不是有點不公平?

大乘佛法,福慧雙修,但是我們看它的每一個階位,完全從智慧的善根,來判定一個人的高低,為什麼沒有把福報放進去,為什麼?為什麼沒有說這個人福德資糧,到什麼程度,是十信、十住,它完全從菩提跟涅槃兩種善根,來判斷一個人的階位。

答案是:福報是生滅法,它靠不住。

因為你今生福報大,你可能福報享盡了,來生就沒有福報了,所以福報不能當做判定標準,它是靠不住的。因為你今生有福報,你來生不見得有福報,但是你今生有善根,你來生一定有善根,善根是不可能退化掉。

所以我們不用福報來判斷一個人的階位,因為這是靠不住,善根不可破壞,它只會暫時的遮蔽,你前生的善根不會因為你福報差,也不會因為你造業而消失。只要你看到佛法,你會很快跟前生的善根搭上線,把它啟動起來,善根叫做金剛種子。

但是福報不是金剛種子,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它不能列入階位的判定標準,因為它是變來變去的,說不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即同如來

關於修學位次,我們今天要注意一個觀念,就是轉字。《...

對逆境的反應和處理方式

快樂的人與憂鬱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對逆境的反應和...

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

原文: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

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

問: 請問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初學者從何下手?...

念經總走神,如何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

問: 請問師父,念經時,比如念《金剛經》總會走神,...

聖嚴法師《翻出如來佛的掌心》

有一個《西遊記》裡的故事:說一隻猴子,神通很大,一...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

不理睬妄念,是對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點修行體驗的:妄念來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這個...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人能百忍自無憂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

業是怎麼來的?造完後又跑哪裡去

我們講因果同時,借緣顯現。從因果轉變的角度,佛教是...

圖說雞蛋的真相——雞蛋為何不能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造佛像有什麼功德

造佛像是一個因緣,就是本經這個地方說的更以異方便,...

拜懺之精神與正確態度

懺儀在佛門裡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儀式。以修行的...

掃地的功德

過去,佛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每天清晨,給孤獨...

六德賢妻與五好丈夫

六德賢妻 佛陀在《玉耶女經》上面有一段開示說,世間妻...

漢語中的這些詞彙都來源於佛教

剎那 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問: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師答: 疾病有種...

孔子拜師的啟示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享有極高威望。然而,孔子並沒有...

最具魅力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論其財富、地位、能力...

此識心無體,不能孤立而起

我們現前隨事緣而起的種種分別之心即是識心。此識心無...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禪修

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

馬祖道一勘驗大梅法常禪師的故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怎樣讓家人盡快斷掉肉食

問: 我從現實生活中、新聞中、書刊網絡文章中看到了...

一位出家僧人寫給父親的信

尊敬的父親大人慈鑒: 出家兩年餘未親聞您的慈音,12月...

【佛教詞典】三受分二

【三受分二】 p0185 成唯識論五卷十四頁云:如是三受,...

【佛教詞典】八念經

(經名)具名阿那律八念經,一卷,後漢支曜譯。為中阿...

【視頻】慧律法師《楞伽經》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慧律法師《楞伽經》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視頻】惠空法師《禪的核心意涵》

惠空法師《禪的核心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