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淨界法師  2015/04/15  大字體  護眼色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是心靈的力量。如果你經常是由外境來牽引你的,你可能沒有美好的未來;如果你日常生活完全是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你現在可能不是很滿意,但是我保證你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因為你的生命當中不斷地在進步、不斷地消業障。

所以你一定要用心靈的力量來引導你,不能用外境的力量來引導你,這個很重要!你怎麼知道是外境來引導你?或者心靈來引導你呢?我們之前也講過,一個人一天當中都是做你喜歡做的事——跟著感覺走,你就是外境給你刺激什麼,你就做什麼。你經常做你喜歡做的事,你就很難有美好的未來,要做你應該做的事情,這就對了!改變生命的最大力量是心念!

我們講一個佛在世時的小公案給大家體會一下,諸位知道,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弟子叫做鴦掘摩羅,這個人以前在家是殺人魔王。他為什麼殺人呢?因為他受了他師父的誤導,他拜一個婆羅門的外道做師父,他師父告訴他說:「你要生天啊,很簡單,你先去殺一千個人,殺死以後把他們的手指剁下來,串成一個像花鬘一樣的項鏈掛在身上,然後我再告訴你種種的修學法門,怎麼樣持咒、怎麼樣觀想,你很快就生天了。」

這時候鴦掘摩羅產生一個邪惡的思想,以殺人為功德,就拿著刀子去殺人。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把整個城裡面的人幾乎殺光了,不是被殺死,就是逃走了,幾乎沒有人住了。這時候鴦掘摩羅心想:我的功德沒有圓滿,還差一個啊。他就想到家裡面還有一個母親在等著他。一個人起顛倒的時候,什麼事都敢做,就要去殺他母親。

這個時候大慈悲的佛陀現前了,鴦掘摩羅看到佛陀就想要殺佛陀,但是他不管怎麼追佛陀,佛陀都跟他保持一定的距離。鴦掘摩羅追得很累,說:「沙門啊,你停下來!停下來!不要跑那麼快!」佛陀說:「我早就停下來了,你的心沒有停下來,我早就停下來了!」

鴦掘摩羅這個人善根很深厚,他一迴光返照:誒,心停下來。他的心馬上寂靜下來,他的嗔心邪見就消滅了,就覺得自己不對,向佛陀懺悔,之後跟佛陀出家證得阿羅漢果。證阿羅漢之後,他還修慈心三昧,來懺悔他過去殺人的罪業。

有一天他去托缽的時候,看到一個婦人在生小孩,釋放出那種很痛苦的叫聲,鴦掘摩羅覺得很感動,就問佛陀說:「我要怎麼做才能夠幫助這個婦人,減輕她的痛苦呢?」

佛陀說:「你可以做一件事,來減輕她的痛苦。你把你從出家以來,你內心當中,你對一切有情眾生,完全沒有生起一念的傷害之心,你把這個功德迴向給她。」

不容易啊!對眾生完全沒有傷害的心。這個蚊子怎麼叮我,怎麼咬我,我完全沒有想要傷害它,這不容易。他把那個完全無嗔的念頭迴向給她,對這個女眾產生很大的加持力。

我們今天講到鴦掘摩羅,說是: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鴦掘摩羅這個生命體是沒有自性的,你看他以前是嗔心,看到人就殺,經過佛法思想的栽培以後,他變成一個完全沒有嗔心、沒有傷害心的念頭。

所以我們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他的生命徹底地改變過來。一個生命改變的原點,一定是從心靈發動出來的。從心靈的改變,才有你行為的改變,最後才有結果的改變。所以整個修行是從內向外發展的,所有的修行都必須作好心理建設,才有資格修學,這是整個唯識的思考。

《唯識學》認為說:你心理建設沒有作好,你整個修學不可能產生太大的變化,這個叫做積集善業。積集善業,你的心還是隨境轉,你要成就解脫,你一定要先培養你心靈的力量,包括你心中的誓願、願望,跟你一個美好的思想。

以上講到生命的二種力量:第一個、誓願力;第二個、觀照力。

總之,你要創造美好的未來,一定要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

——摘自《唯識與淨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理養生--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

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

理淨法師:「網絡遊戲殺人」是否有罪業

網絡遊戲本身是虛擬的世界,應當與我們的現在生活有很...

聖賢之路八正道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位名叫馬血...

學佛是為了修心

進佛門是為了修行,不是旅遊,例如,以前有人辦禪定營...

星雲大師《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

在我弘法的歲月中,經常有人問我:「天堂地獄在那裡?...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

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

黃帝與牧童

《莊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敘述黃帝問路的故事...

從頭到腳的飲食營養秘方

俗話說:吃什麼補什麼。但你知道大腦、心臟、肺、頭髮...

感應道交有四種差別

感應道交跟我們眾生的修學機感的情況,智者大師分成十...

危難時才顯現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開悟後,每天都在溪邊搖櫓過渡,然後有...

只有這樣護法,你才會有無量功德

護持三寶,要從信仰的建立開始。首先,你要認定佛法僧...

為什麼要以「和」為貴

中國古代以和為最高的價值。孔子弟子有若說:禮之用,...

曼德拉的寬容和感恩

南非的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

「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係

問: 金剛經所說的,無我是什麼?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

迷戀五欲失福報

有一青年叫林鐵雙,仗著叔父為官之勢,掙了不少錢。一...

若於轉處不留情

在《壇經機緣品第七》中,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

得了不治之症該存什麼樣的心態

問: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還不能伏住煩惱習氣...

調心之道,離不了心學

目前,整個社會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失衡,並且到了危...

聖嚴法師《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

時時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攝受

很多朋友都問過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沒有感應...

六度的感應

感應的理論處處皆有,同樣地,感應的事蹟也到處都是,...

【佛教詞典】冥眾

(雜語)謂梵天帝釋,諸鬼神,炎魔王等非人目所見之諸...

【佛教詞典】希運

(?~850)唐代僧。福州閩縣人,姓氏不詳。幼出家於洪...

【視頻】妙境法師《雞頭末寺沙彌》

妙境法師《雞頭末寺沙彌》

【視頻】妙境法師《變豬還債的故事》

妙境法師《變豬還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