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

夢參老和尚  2021/11/13  大字體  護眼色

第18講

‘復次,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下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

前面說願生淨佛國土,但是地藏菩薩說了,願生那方的國土,那個淨佛國土,那個世界的佛叫什麼名字,就念那個名字,但是得達到一心不亂。不止阿彌陀經上說要至一日乃至七日,占察善惡經地藏菩薩也告訴你決定能生。但是要能夠有二種觀行,就是唯心識觀或者是修真如實觀,決定能生彼淨佛國土。這不是說觀行修成了,是說學習修觀,念著淨佛國的佛名,決定能生。不是修成了,如果修成了到淨佛國土去幹什麼?修成了自己就能夠度眾生去了。因為這段文義是隨順眾生的意思。隨順眾生的緣,地藏菩薩方便眾生種種的想法,種種的障礙,這個修不成,換個方式。這個也有困難,再改個方式。

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也好啊!但是必須得加這兩種觀行。兩種觀行怎麼修呢?一心不亂就具足兩種觀行了。一心不亂就是定了。能夠達到一心觀行,阿彌陀佛綿密不斷,定慧具足了。這樣來念阿彌陀佛,決定能成。但是得在三業清淨之後求。這下卷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在上卷的前題下求的。三業不清淨不能達到這種境界。障緣就會生起,如是者應當怎麼辦呢?因為我們要想求離障緣,這障緣包括很多,不只是修淨行的障緣,就是我們做世間的事業,或者要求家宅平安,要是家裡大人小孩有生病的,這都是障緣。至於求生淨土那是死了之後的事。怎麼辦呢?地藏菩薩教我們就是求生淨土也有幾種方便,依著方便法門修。有些方法不對頭,可以換一個法門。最後說到念佛名,怎樣念法呢?

‘當知如上一心繫念思惟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所謂勤修習者,漸漸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

這是講一心的殊勝因緣,這個是特別殊勝的。這一心所講的一實障緣、二種觀行,就是依著一實境界。一實境界是什麼呢?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實境界,但是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不同,怎麼不同?繫念,係就是繫住的意思,就是心繫住這一念,念什麼?念佛的法身,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像,泥塑木雕形相的相,而是從這個形相顯示,思惟諸佛的法身。這已經講過了,再把它重覆一下。精勤不懈的勤修習,繫念佛的名號。念阿彌陀佛,從這名號觀諸佛的法身跟我們是平等的。

有人問占察業報經不是消業障嗎?念佛的名號怎麼能達到消業障?怎麼能成為一行三昧呢?要就狹義講一行三昧,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念佛法門,這是個行門。但是要懂得既然是念佛的法身,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的諸佛,包括自己,也包括一切眾生,這是繫念法身了。前面講過一次,一行即一切行了。雖然是念阿彌陀佛,具足了二種觀行。這裡頭包括一個奢摩他,一個毗婆舍那。一心繫念的時候,就是一實境界。如果前面占察輪相三業清淨了,得了相應。那這念佛的功力特別殊勝不同。念一行三昧,念佛的功行成就了三昧。一行即一切行,這就是圓滿的。這圓滿的功德繫念來,從繫念起,從一心來的。一心就是一實境界。繫念一實境界,這一實境界就是諸佛的法身。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也包括自己,也包括一切眾生。念法身這叫微妙觀行,這就相似得到無生法忍。這種念也不是究竟得,也不是分證得。

佛的法身是什麼樣子呢?無相的,念一聲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的紙像也好,木像也好。那法身遍於像上,也遍於自己心上,自己跟佛就自他無二了。這種境界很深的,這是到什麼位置了呢?到三賢位的菩薩了。這是發菩提心由十信滿心位了,發菩提心得相似覺位,這種行是比較困難,在彌陀經上講念阿彌陀佛,念到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這念好多天不是問題,問題在要念到一心不亂。不亂的意思不是我們講的不打妄想了,這個一心不亂就是法界,繫念於一實境界相而不亂。要沒有達到相似的法界性本體,永遠是亂的。那不是像我們說這樣念念,沒有其他的念頭了,這不是一實境界,必須得觀佛法身與自己的法身自他不二,乃至觀一切眾生的法身都是自他不二,能夠這樣才能入無生法忍。什麼叫無生法忍?後面我們要詳細的講,這裡就是先著重繫念諸佛的平等法身。持佛名號跟地藏菩薩有什麼關係?下面就講了。

‘以能得聞我名字故,亦能得聞十方諸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禮拜供養我故,亦能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故。以能得聞大乘深經故。能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故。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故。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決定除滅諸罪障故。現證無量功德聚故。

這裡講聞思修三慧。現在我們在這兒聽,聽完了地藏菩薩的名字。但這是以散亂心聽的,不是圓聞,這段經文承上面來的是圓聞。我們大家聞到地藏菩薩名號是很不容易的,我們不要把它輕易看過了。如果不是前生和地藏菩薩有善因緣的話,聞不到他的名字。他說你聞到我的名字就是聞到十方一切諸佛的名字了。至心禮拜供養我,也就是能夠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了。甚至於聞了地藏菩薩的名字,就說明了能夠得聞大乘甚深經故,所以也能夠讀誦,也能夠書寫,於佛的究竟甚深第一義中,不會恐怖也不會畏懼。我們再翻過來說,能夠得聞見地藏菩薩的名號,就得這麼大的功德,那麼這就是聞慧了。要聞思修三慧皆圓滿,圓思圓修。一聽到名字就是名字位的菩薩了,但這裡面有觀察,我們的題目就是占察善惡業報經,察就是思慮。能這樣對佛所說的一切教法裡的實義,不生恐懼,絕不會去誹謗,能得到‘正知正見’的心,能夠產生一個信解就不容易了。聽聞了之後一定要思惟,思惟就是觀行,觀行就是修心,思惟就是思念想,這個想就是觀行位的思想,相似覺就是相似慧的思想。這叫聞思修三慧。

‘所以者何。謂無分別菩提心,寂靜智現,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故。能聞我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無分別心是個什麼境界呢?我們上面所說的一實境界。菩提心就是覺心。我們說菩薩的含義具足,就是菩提薩埵,翻成華語就是覺有情,使一切眾生覺悟。使一切眾生覺悟,自己必得先覺悟,而後才能使一切眾生覺悟,這叫菩提心。菩提心有三種念意,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正念一實境界,正念真如深心,一實境界是空的。真空絕相屬於理法界,深心樂具一切諸善行。一點點小的善事,菩薩都要去做。一點點利益眾生的事業都要去做,樂集一切諸善行。發了菩提心就有這麼大的功力,就要這樣做。第三種是大悲心,大悲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為什麼他要受苦?受的苦是果。怎麼來的苦因?菩薩的大悲心要拔除眾生的苦因。不是在某件事上看他生病了,給他消消災;做生意賠錢了,簡直就活不下去,給他祈禱發個小財。這個解決不了問題。要讓他覺悟,自覺世間皆苦,這苦也就斷了,這叫大悲心。

但發菩提心不是一句話!含義非常深,既要觀空而不舍有。利益一切眾生的功德行才能成就佛果,無量性功德的莊嚴。為什麼要這樣說,能聞到我的名字就有這麼大利益?因為發了菩提心了。因為無分別的菩提心寂靜智現,就是奢摩他。前面說奢摩他就是寂靜的意思,就是奢摩他觀。從這個啟發方便義。毗婆舍那就是觀方便,就是悲。沒有智慧,一切利益眾生的事做不成,要發願要起行,最根本的基礎都是能聞我的名號故。地藏菩薩說,能聞我名故決定信解。有人問:聞地藏菩薩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呢?因為他是究竟成就的人。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

沒有聽到我的名字,沒得聞慧,所以不能生決定信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信一實境界二種觀行,信的力量沒有得到慧解,智慧沒生出來,簡單說就是還沒有明白呢!沒明白一實境界和二種觀行的意義,這樣有利益沒有呢?有的。

‘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人天的果報那是絕對具足的,但上面說的相似覺。廣大深妙的利益,還不行!但是要沒有從散亂心念起,怎麼能達到繫念一心呢?所以我們大家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散亂心。不過不必灰心喪氣,因為我們的散亂心能達到一心繫念,不能夠一心繫念是有種種障礙給我們障住了,障住我們的心不能那麼清淨,但是從雜亂能逐漸的消滅,便信心增長。逐漸的由雜亂變成清淨。雖然沒得到深妙的利益,但人世間的利益,三界的利益是得到了。

‘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如果沒有開圓解圓,沒有明白一實境界,沒有達到心寂色寂一行三昧,那他所行的善業得不到大利益,也就皆不能得深大利益。非得用開圓解圓修法,無法不圓,那就隨便修點善法都遍及十法界。為什麼我們大家發心誦經或者拜懺都迴向法界一切眾生,就是學習著修法界觀,不局限於自己六親眷屬,不局限於自己,心遍法界的意思。隨心量擴展,利益就大了。雖然修行很辛苦,但是依著雜亂垢心想得甚深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雖然也修一實境界相,也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但如此修又像沒有修似的。為什麼呢?因為主導的功能沒達到,心還沒做到。

‘善男子,當知如上勤心修學無相禪者,不久能獲深大利益,漸次作佛。

這個地方也是講禪,無相禪就是指一實境界。禪者禪那,就是靜慮。靜慮就是思惟觀察。在這一實境界兩種觀行修唯心識觀,修真如實觀的時候,沒有生死相。既無生死相,也無涅槃相,所以就叫無相,就是無生無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意思。但它具足了正觀定慧,由此能夠逐漸的達到成佛。下文就解釋什麼叫深大利益?

‘深大利益者,所謂得入堅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堅修位,成就順忍故。入正真位,成就無生忍故。

在華嚴經、大乘起信論、梵網經或者十地經、金剛經上叫三世心,現在把這三世合成一個聖信法位,堅信成就一個什麼呢?信忍,這個忍一般是忍可的意思,解釋很多,有二忍、三忍,乃至最後達到十忍。這個信呢?忍可有信心力。這個忍就是指著一實境界了,這是就圓教來講解。小乘的人就不同了,人家惱害我,人家的語言行動或者在利益上對我有害,這種忍就是生忍、勤苦的修行,修苦集滅道四諦因緣,一切苦果怎麼來的?叫做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樣叫法忍。生忍是淺,法忍是深,但這是小乘教義。就圓教講就不同了,‘忍’可是什麼呢?就是承認了十法界皆空,不但眾生法界空,就是佛法界也是空的。這就是‘生忍’。十法界的一實境界相是對者不實境界說的,一實境界相也不安立了,這叫‘法忍’。這是圓十住了。信這種忍,堅信不移的時候就是初住位菩薩,信自己和佛法身無二無別。楞嚴經上說的:‘無勞肯綮,何假修證。’就是用死功不得行的。我剛才說的三種心指已登了地的菩薩。順了真的,才成就無生法忍,就是認為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平等,佛亦如是。沒有修也沒有障,這是究竟的。這在下文還要解釋,這兒引的意義是什麼叫信忍。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來種性故,成就順忍者,能解如來行故,成就無生忍者,得如來業故。

一成就信忍,得了信位,那就是決定成佛。登了十住就永遠不會退,就是得到如來的無漏智慧所起的不可思議定。定即是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觀行。但一實境界中,這叫如來境界。成就順忍,能夠明白如來所行法、所修法,自己也能夠如是做,隨著如來去做。再進一步就能成就什麼呢?無生法忍。這時候發出來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對如來的事業能夠得到成就,就是佛了。就是修一實境界法,修圓滿了。我們前面講的一實境界、二種觀行都修圓滿了。

‘漸次作佛者,

信忍就信堅固了,順忍解如來行,成就無生法忍就做佛了。

‘略說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

信心滿心登了初住叫發心住。這一發菩提心,剛才講的真心證念真如達到了,能夠直心,一心不亂繫念真如,身心樂見一切,三行也在做,終日度眾生,不見得眾生相。這就是大悲心和智慧的關係,以智慧指導大悲心,不是愛見大悲,這叫信滿了,十信滿心了。

‘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故。

第一種信一切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生佛無二無別,眾生跟佛是一樣的。

‘二者,解滿法故作佛。

信解行證,先是信,後來是解,完了行,完了證,證得那是究竟證得。入信位而且確實自己生出慧了,能夠依著一實境界去起修,與觀行同時進行。

‘所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來業無造無作,於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無所怖故。

無造無作,究竟達到這種境界時,修即無修。不是像我們這是完全不修。連到這種境界是天天修而沒有修了。天天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但是隨順法相同,眾生不能理解了,還要啟發眾生,是這樣的修行,深解法性知道如來業無造無作的,這就叫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了。我們凡夫是真煩惱,而他自己不起煩惱,看到眾生煩惱,也認為是菩提了。離開煩惱沒有菩提,離開眾生沒有諸佛,這個意思是很深的。我們信相修相,乃至初步的信都很不容易信入。不起二想,這樣子永遠沒師長,三大阿僧祇劫也沒有師長,沒有恐懼,沒什麼長遠,時無定解,依法相立,是依心而立的。

‘三者,證滿法故作佛。

證滿法就是所要證得的,所發的願力都已經填滿了。

‘所謂依淨心地,以得無分別寂靜法智,乃不思議自然之業,無求想故。

登了地的菩薩從歡喜地一直到法雲地。

‘四者,一切功德行滿足故作佛。所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諸障,無明夢盡故。

天台宗的六即佛,這是究竟即佛,達到究竟成了。所以以下就把幾種修習的方法講一下,不過有些是初機修行的,有的是出世間的,有些像禪宗直觀真如。現在把它重覆一下,因為上面這些境界沒有次第很不容易理解,所以地藏菩薩跟堅淨信菩薩又說一個漸次。

‘復次當知,若修學世間有相禪者,有三種。

剛才說無相禪。相對的是有相禪,什麼樣叫有相禪呢?有三種。

‘何等為三?一者,無方便信解力故,貪受諸禪三昧功德,而生憍慢,為禪所縛,退求世間。

我們前面說的信解力,沒有信,解更沒有了。修禪貪受諸三昧功德。我們有些人靜坐時得一種輕安的境界,三、四個鐘頭自己也沒感覺,或者靈魂出竅了,這是世間三昧,有這種境界相就驕傲了。或者是能發通,漏盡通沒有,前五通或者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但是沒有漏盡通,不能證果,不能斷惑。就被這個禪位給束縛了。有的系四空天、無所有處、識無有處、非非想處這種境界比我剛才說的更深了,一入定就入多少劫。他是觀空而入定的,那個空和這個空不一樣的。這是在有上觀空,當體即空,利益眾生不見眾生相。他那樣觀空不能利益眾生。他利益眾生干擾了他自己,必須得找寂靜處,必須得這樣修,形同枯木。這樣修就產生一種憍慢心,本來修這個禪定也能向前進展達到出世禪,但他一生憍慢心,憍慢心是二十個隨煩惱裡頭的。見惑還沒斷,初果聖人還成不到呢?所以就退到世間法去了。這是第一種世間禪沒有信解力。

‘二者,無方便信解力故,依禪發起偏厭離行,怖怯生死,退墮二乘。

這是二乘的禪定,因為對生死苦有恐懼,厭離世間,觀世事無常、無我,觀受是苦。這個觀是觀身不見,這種觀本來可以由此遍,觀身不見就偏離半邊了。他不曉得還有無漏性功德,要沒有這個就什麼道也修不成了。菩薩是不貪求而留淨惑,二乘人是斷了,斷後才能證,但他所證的涅槃是偏空,是第二種禪。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

這就不同於二禪了。

‘所謂依止一實境界,習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夢如幻等。雖獲世間諸禪功德,而不堅著,不復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這菩薩做一切事不執著功德。倘若我做件好事,利益人家了,心裡沒有利益的我,也沒有所利益的人。做什麼事情都無人無我的,絕不計較功利。這種境界而我們也會有,對一件事情,但也是不關痛癢的,或者拿出一百塊錢來,那數目不太大,周濟周濟別人。要是拿一千,拿一萬,要是做了的時候,就想我做件大功德了。心想我在莊嚴寺塑了幾尊佛像,我這功德不小了,這就錯誤了。一著相功德局限了。不是完全沒有,但功德小了。要是功德不局限,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能塑者,也無所塑者,無能無所這功德不可思議。這是這樣形容,能夠看到一切法都是心生的,心生則種種法生,看一切諸法如夢如幻。雖獲世間諸禪功德,世間禪是九次第念,就摩訶止觀講,世間禪還沒入佛門呢!我們不詳細講它。

不復退求三有之果,人天的果報修習,這些善果不貪著,連想都沒想過。又信生死即涅槃故,所以不怖畏,也求遠不會退求二乘。退求二乘是不知不覺的退,不是有意退的。怎樣退二乘呢?好比行菩薩道有厭煩心、有悔心,好像信了佛之後對佛門三寶做了很多事,然而自己感覺到什麼也沒有得到,同時看到生死流轉,對地獄相也沒消失,看三途畜牲,腦子裡思想緣念生恐怖,這種境界相大部份做夢的時候就會出現了。因此生恐怖,想菩薩道難行啊!自己了脫生死才是真的。所以念佛法門就是心裡念佛,大多數心想我念阿彌陀佛是做好事,就是真心念佛的人也是求自己往生而已,沒想到眾生,沒想到阿彌陀佛的願是什麼?

觀世音菩薩在極樂世界那麼舒服,沒有煩惱的地方他不待,跑到這兒來幹什麼?這個從來沒想過,只知道是來度我們的,那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不度度眾生呢?你說我不知道怎麼做?就知道好多算好多吧!把自己知道的對人說,這個效果還是不錯的。這就叫有怖怯,也可以說是退求二乘吧!我們說二乘都是自己了,只顧自己莫管他人。我們中國的哲學常有這種理論,也能忍能退讓,但不是積極的,像勸君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別多事!這類事很多,看著也不錯,像張公百忍是宋朝一個宰相,他們家的地給鄰居佔去了一兩尺,他兒子就給他修書要他以勢力來解決問題,他就寫了一封回信說: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何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在我們看來這很好了,不是有退讓,與人無爭了嗎?但這僅僅屬於人天。要是積極點,有貪求的把他度一度,那就對了。這個惡人很壞,離他遠一點,就沒想到轉化這個惡人為善人能解決好多問題。如果力量不夠把六親眷屬轉掉一些,別只顧自己,這就是菩薩道。從小到大,從身邊的六親眷屬,乃至周圍的朋友,所接觸的社會人士,能夠發心,真是大悲心感化他,但自己得先修唯心識觀,幻想他跟我一體,他惡!我把他當成觀世音菩薩,把他當成阿彌陀佛看成一體。要是真有這種心,不會退墮的。這些都是隨順一實境界相,真正的一實境界相就空,沒對待的。但是現在這不容易入,得做種種方便。這又恢復了為什麼要用占察輪去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就明亮了,自己沒種種功行,就求地藏菩薩來幫助我們,照他的方法做一做吧!雖然如此,我們還要知道一實境界二種觀行,前半卷是講事,讓你能夠入得信仰一實境界。為達到這目的,地藏菩薩說了很多的方便。最後他說你實在入不了,就念我名號好了,修別的都修不成,也不能達到一心,就散亂心去念,多修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為什麼光念地藏聖號就有靈感呢

在沒有拜懺之前,你到道場室中,你先在這屋子裡繞著念...

拜地藏像懺悔,獲菩薩現身加持

這《地藏經》,古來因讀誦、受持、供養、禮拜而獲得實...

念誦地藏菩薩名號能離一切障緣

淨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現前的體...

念《地藏經》出了障礙怎麼辦

底下就是佛所說的偈子,是前頭長行文的重頌。 吾觀地藏...

用覺照力淨化內心的地獄種子

《地藏經》第五品經它揭示了地獄的各種相。下面我們來...

夢參老和尚《淺談地藏菩薩的臨終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臨走時走得很清淨 在《地藏經》的教授...

【推薦】地藏菩薩講因果報應的道理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

章太炎念地藏經

講個真人真事的故事給大家聽聽,弘一大師講的。 在民國...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觀一切法都是清淨無染的

這依法界觀,觀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淨的。你這個觀念...

信心不是一句話,你的信具足了嗎

信心不是一句話 我要說每個道友說你沒信心,他絕對心裡...

打坐可以治好近視眼嗎

問: 弟子聽說打坐可以治好近視眼,怎樣打坐才能治好呢...

不要用分別心來看這些事情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讓觀世音菩薩弘揚《地藏經》、沒有讓...

用妄想造業 得虛妄果報

但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被妄想纏繞,揮之不去呢?就是我們...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

杭州雲棲祩宏禪師(蓮池大師),字佛慧,號蓮池,俗姓...

慧律法師:信仰觀世音菩薩

信仰觀世音菩薩──慈悲精神的學習 在佛教信仰裡,觀...

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傳奇一生

印光法師(1861~1940),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

給亡靈焚燒紙錢有用嗎

又是一年清明節,為祖先親人掃墓祭奠的時候又到了,清...

寬容可以消弭仇恨

古代有個故事: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吵架,說:三八...

現生延年轉壽的原理

現生延年的原理 我們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目的...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

佛教經典的三藏十二部分類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類。 第一個...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正見

為什麼要建立正見?正見當然就是菩薩的智慧。 因為我們...

《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這地方有講到一個觀念:生命的轉變,是來自於內心的轉...

弘一法師的彌陀淨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師畢生鑽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處處...

【佛教詞典】阿吒嚩迦

(神名)ā?avika,鬼神名。又作遏吒薄。阿吒薄俱。慧...

【佛教詞典】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術語)如來三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結三昧耶者,...

【視頻】當知此處,即為是塔(金剛經持驗錄)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金剛經持驗錄)

【視頻】惟賢法師《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惟賢法師《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