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濟群法師:慈善的精神

濟群法師  2011/07/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放眼天下,許多中外企業家都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善同時也招來非議。常有人抱怨某些慈善機構因為監督管理不利,善款不能善用;也有企業家的善行被認為是炒作宣傳;更有受助者漸漸不思進取養成惰性。凡此種種,所以人們常感嘆「人心不古」。那麼,這些與「善」相悖的事情是如何產生的?慈善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善款如何得到善用?為此記者專門走訪了蘇州西園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濟群法師。

記者:在您眼中慈善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濟群法師:是慈悲。慈善的行為,應該出於純粹的慈悲心而非其他。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悲憫之心,但這種悲心往往是狹隘而有條件的,比如與我有關或有好感的人,即便無關,至少也是不反感的,總是離不開個人好惡。但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卻有著更為深遠的內涵?,那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謂無緣大慈,是不分親疏、平等給予快樂。所謂同體大悲,是沒有自他之別,對眾生所有苦痛皆能感同身受。唯有這樣,才能成就圓滿的慈悲。

佛教還認為,真正的慈悲是要幫助人們究竟解決生命的痛苦,這不僅指物質問題,還包括心靈困擾;不僅指現實問題,還包括生死大事。從佛法觀點來看,心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所在。只有解除人類生命中的永恆困惑及心靈內在的無明煩惱,才能從根本上剷除痛苦之源,獲得究竟安樂。

記者:現代社會,在商業文化和社會功利主義盛行的當下,因為生存壓力大,很多人在得與失的問題上找不到平衡點,患得患失,予取予求,包括對待慈善事業也是一樣,慈善在很多情況下不具有力量,被懷疑、侮衊甚至以怨報德,面對這種情況,如何修得您所說的慈悲心?如何推近民心向善?

濟群法師:要平衡得失,首先需要對因果有正確理解。因果有二,一是外在因果,即由言行導致的客觀結果;一是內在因果,即由言行逐步造就的生命品質。很多人做慈善或宣揚慈善時,只是將之作為社會大眾推崇的道德行為。如果定位於這種外在因果,往往會在付出後希求社會或受助方認同,以此作為回報,這就難免摻雜功利心,甚至演化為一種變相貿易。或是因為看不到行善的及時回報而失去動力。事實上,慈善應該是由慈悲心發出的自覺行為,並在實踐過程中使慈悲心得到增長,人格得到完善,生命品質得到提升,這才是行善的最大回報。而不在於外界如何看待,也不在於受助者是感恩或誤解。如果我們認識到這一點,認識到慈善對生命改善的意義,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就像人們認識到事業、財富重要時會不懈追求那樣。

至於推進「民心向善」,應該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幫助民眾正確認識慈善行為對於自身生命改善的意義,也就是當下利益(令內心調柔安樂)和長遠利益(令生命品質得以提升)。其次,需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中高尚的道德理念,如儒家提倡的仁義,墨子呼籲的兼愛,大乘佛教倡導的慈悲濟世精神,這些思想都是鑄造慈悲品質不可或缺的基礎。

心理呵護重於單純物質幫助

記者:寺院目前主要從事哪些慈善活動?

濟群法師:寺院的慈善活動主要有兩類,一是側重於精神,通過講座、共修、禪坐及書刊音像等方式,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在各種順逆境界中擁有良好心態,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智慧。二是側重於物質,通過扶貧濟困、助學救孤、義診施藥、環保護生等方式,使遭遇困難者得到具體幫助。

記者:在您所提及的慈善行為中,經濟救濟和心理呵護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如何去呵護人的心理健康?

濟群法師:經濟救濟和心理安撫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幫助我們建立幸福人生。因為經濟基礎和良好心態正是構成幸福指數的兩大部分,其中又以心態更為重要。沒有好的心態,即使身家億萬,錦衣玉食,也只能帶來一些暫時的滿足,卻無法從中獲得長久、穩定的幸福。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同樣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環境,有些人能知足常樂,有些人卻怨聲載道,煩惱重重,原因何在?正是不同心態使然。

經濟救濟固然重要,但它所能解決的問題是暫時、局部的。如果不從根本上著手,人們就會不停地尋求外在幫助,甚至因受助而滋生懶惰、依賴等不良心理。所以說,在解決物質問題的同時,還要幫助大眾建立積極健康的心態,解除產生痛苦的心理基礎。佛教所說的普度眾生,就是要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使之獲得安樂。

在通常觀念中,需要心理幫助的只是那些心理疾病患者。事實上,普通人也都需要心理幫助或引導。人類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是因為對生命自身的無知而產生,即佛教所說的無明。因為看不清生命真相,就會產生錯誤的人生觀念,由此形成各種惡性需求。許多人一生都在這些錯誤觀念及混亂情緒中奔忙,實在辛苦!佛教所說的解脫,便是要引導人們走出心靈的誤區。

記者:寺院目前是通過什麼渠道與尋求幫助者建立聯繫的?據您了解,有多少機構和個體建立了幫扶關係,有多少人得到了幫助?

濟群法師:渠道大致有三類:一是弱勢群體自行找上門來,二是由信徒或相關機構介紹而來,三是通過義工社區走訪等方式找到幫扶對像。此外,寺院弘法部、慈善會等機構與社會上的孤兒院、養老院、福利院、救助站及民間互助組織等多有互動關係,並參與各地突發災難的救助,但我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得到佛教的慈善幫扶。

善款如何善用?

記者:佛教慈善在善款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上如何分配?如何最有效地使用這些善款,保障這些善款用到最有需要的人身上?

濟群法師:佛教慈善善款來源主要有三:

其一,來自信徒的專項捐贈。其二,來自寺院的功德金或其他收入。其三,來自會員繳納的會費。

善款的使用原?則是根據施主意願而專款專用,若捐款者沒有明確意向時,則可進行統籌安排。在佛教團體中,對資金的管理主要從設立制度、嚴格管理和加強因果觀念兩方面著手。作為慈善事業的參與者,必須有濟世的悲心並深信因果。在此基礎上,再以規範的財務制度作為保障。

在使用方面,除落實在扶貧幫困、助學救孤、義診施藥、環保護生等傳統慈善項目外,主要用於大型救災及刊印弘法書籍。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主要通過事先走訪、專項落實、事後跟蹤等操作流程,使善款得到有效使用。

至於向大眾傳播善念,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於對善的正確認識。社會上對善行的宣傳也很多,但除了讓大家感動一番以外,未必能令人見賢思齊。原?因何在?正是因為沒能深刻揭示出慈善行為的人生價值及對生命改善的意義,這就必須從觀念上進行調整。然後,通過政府重視和媒體力量等有效途徑,將這種理念傳達出去。

記者:如今參與慈善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企業家和社會名流都積極加入到慈善活動中來,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濟群法師:這是一個好現象,代表他們物質水平和人生追求的提高,開始有更多的社會責任感。但對某個行為的評判,關鍵是看動機,也就是「發心」。就慈善來說,同樣存在不同的發心,有些可能是出於慈悲,也有些可能帶有功利色彩,甚至將造勢擺在首位。但只有以慈悲心來做,才是真正的慈善行為。否則的話,即使在客觀上起到扶貧幫困的作用,這些行為本身還是會打折扣的,也難以對提升生命品質起到多少作用。

此外,隨著時下越來越多企業團體和個人都來發心做慈善,也需要完善相應的政策機製,同時也需要主管部門革新觀念,為更多民間慈善機構的湧現提供引導和規範。否則水源大,出口小,慈善資源擁堵,也是一種浪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別

我們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會做一些慈善事業,他們也修...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週末,與父親一同去登山。我們走到了山腰,便坐在涼亭...

首善曹德旺的人生境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是一條路,而路的盡頭就是智慧...

慎選人生方向

世間有許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時一點點起心動念,...

真行善不可為名,有發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從之; 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 利不...

改變自己命運的簡單武器

他父親是位大莊園主。 七歲之前,他過著鐘鳴鼎食的生...

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

觀音菩薩的法門,從顯教來說,《心經》講的行深般若波...

行善的回報實在是太豐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戶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歡行善...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訶迦絺罹難陀,聰慧多智,...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罣礙

正見輪迴是苦,我們才能生起解脫的意願,才能對世間的...

企業領導如何學佛

問: 現在有一些企業領導對佛教很感興趣,但因為身份...

濟群法師《論自力與他力的融合》

學佛修行有兩大途徑: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視自...

天上福報雖好,但終歸要墮落

比人類條件更為優越、其生存空間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

把自己的心兒丟了

一個小沙彌剛吃完一隻山杏,準備把杏核隨手丟了時,被...

居士恭敬護持三寶,定獲無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將軍武功高...

這樣去觀想才能減少痛苦

佛教導說: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和周圍環境...

世間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們對這個死,時時刻刻都要放在頭上,放在腦海里。有...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

把每一句經文消歸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讀《楞嚴經》的時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讀得很...

戒,不要拘泥於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個妃子,人稱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

五觀心治者。不帶想息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

【佛學漫畫】怎樣和阿彌陀佛相應

我們只要發願往生就是和阿彌陀佛相應啦...

人死有後世,為何不見有人回來報告

一天,佛和弟子們在羅閱祇城外的一顆大樹下休息,有一...

各個月最該吃的12種水果

一月:柿子、獼猴桃 柿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成熟的柿子...

整天奔波忙碌為了什麼

我們人都有這種習性:雖然知道死無定期,但因日日見不...

【佛教詞典】句詮差別

謂以「句」詮表其自性上義理之差別。蓋「句」與「名」...

【佛教詞典】自在成就

【自在成就】 p0599   集論三卷十一頁云:何等自在成...

【視頻】淨旭法師《素食的利益》

淨旭法師《素食的利益》

【視頻】慧律法師《無盡的寶藏》

慧律法師《無盡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