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開發內心快樂的源泉

達照法師  2018/02/26  大字體  護眼色

開發內心快樂的源泉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樂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古時候,皇宮裡面的生活很多人會嚮往,但是在皇宮裡面「侯門深似海,伴君如伴虎」,如果沒有什麼智慧和能力,在那裡也是很受苦的。也有很多人嚮往出家人的生活,「只要頭剃光,不怕天下荒」,認為到了寺廟裡面,環境清幽,衣食具足,又能聽聞佛法,簡直是人間淨土。當然如果有三寶作為依靠,生命就有了歸宿。

但是很多人出了家以後,依然煩惱痛苦一大堆,有時候心理變得更加脆弱,感覺無依無靠。所以,世間的外在表相,任何一種只要你能列舉得出來,它都可以令人痛苦,也都可以令人快樂。其實,快樂只在於我們的內心中,就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實際上,每個人對痛苦和快樂的感受是有一個基本標準的。人從生下來的那刻開始,承受力就在不停地得到訓練。出生在窮苦人家的孩子,滿足的標準就放得低一點,他比較容易得到滿足,得到快樂。一生下來就很幸福的孩子,標準就定得高一點。尤其是被大人寵壞了的孩子,標準一直放得很高。可是現實人生不是完全隨我們的標準來給予的,所以標準高的人就比較不容易滿足,不容易得到快樂。

這背後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快樂的標準雖然有個基準,但常常是隨境而轉的,轉了一大圈,回過頭來才發現,標準還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就像有些在農村裡的人,總是羨慕城市里的生活;等到了城市里面賺了錢,買了房子,成了家,事業做大了,還是回過頭來嚮往自己小時候住過的農村,那裡空氣好,環境好,在那裡能感覺到一種幸福感、一種快樂。

一個人買福利彩票中獎的時候,那種欣喜和快樂是暫時的,等過了兩三個月以後,他的幸福快樂感又回復到了中獎以前。當一個人突然遭到天災人禍,或者患了什麼疾病,或者遭受了什麼打擊,他的幸福標準可能會降低,他會覺得自己以前是多麼幸福;等過了一段時間他自己恢復了,他的幸福標準也會隨之回到原來的那個尺度。根據不同的標準,人們對自己人生要求自然就不一樣。古人很在意教育,在一個人很小的時候,在他的腦海里、身心當中植入一種幸福的標準。過去的傳統教育是:你的心如果安了,你就會幸福;人際關係處理好了,你就會幸福;你要與人為善,要少一些貪慾,多一些關愛,你就會幸福。但是隨著物質的發展,許多人把物質的享受當作衡量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尺度,導致了現代人外在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內在的精神卻越來越空虛,原因是他們的尺度、標準不穩定了。

我們凡夫又常常會執著內心的某一種固化的標準而使自己痛苦。我剛出家的時候,如果看到別人穿漂亮的衣服,我就覺得這個人不是修行人,我不理他,後來想想這簡直可笑!有一位老師父還專門批評我說:「我徒弟穿的都是綢緞一樣的衣服,很漂亮,你怎麼天天穿破衣服呢?看上去討厭,不好看。」我心裡想: 「你的徒弟貪圖享受,你還說我?」也有人問他徒弟:「出家人穿這麼漂亮的衣服幹什麼?」他徒弟說:「你看佛菩薩,全身都是貼金的,我已經很可憐了,我要向佛學習。」

實際上,外在的表現是假象,我們內心的標準才是最關鍵的。所以,記住這句話:我看到別人的錯誤,實際上是我內心有錯誤的標準。我們覺得那個人是一個壞人,是因為我的內心有惡人、壞人的標準;如果心中沒有這種標準,滿世界都看不到一個壞人。佛菩薩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因為他們內心沒有錯誤的標準。如果我們能夠像佛菩薩一樣,拋棄這些固有的標準,就能夠開發內心快樂的源泉,就能夠找到生命真正的意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達照法師文章列表

快樂或不快樂,這都是不確定的

無論出現何種心境快樂或不快樂,都別在意,我們應經常...

心非永恆、非斷滅

19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識流之說,認...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圓寂前,對弟子說:我心中有一物,許久來一直...

宣化上人:見到境界不動心

學佛法的人,要認識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

怎樣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大乘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是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以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照顧自己、照顧社會、照顧...

十種金剛心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金剛種子,有十心。 第一...

心安比賺錢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質的享受,因為一切物質...

達照法師:善護因緣

你可能還沒看到來生,也還沒看到這個世界的成住壞空,...

達照法師:覺悟要在身心功夫上點滴做起

所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我們大家正因為知道了以後,...

訓練放下自我

當你把這個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會發現痛苦也因此放...

布施就能夠獲得幸福

當你不再對他人進行任何要求時,你獲得的是內心的自由...

星雲大師《面對問題,不要退縮》

人從出生下來之後,就會慢慢地感受到人間有很多問題,...

早課誦楞嚴十小咒,晚課誦地藏經,這樣如法嗎

問: 早課誦楞嚴咒,十小咒,晚課誦地藏本願經,有的人...

「素食神」張學友

張學友,曾被名譽為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之一,他吃素上...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是否每天應多念佛號來調伏煩惱

問: 師父慈悲,在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個裡面,他好像...

大安法師《執持佛號,秘訣神丹》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法師,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蓮宗四祖法照大師畫傳

一、禪觀入定,得睹遠師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身...

忍力不堅固,而欲度眾生的尷尬下場

為什麼要往生西方?因為從佛教的根本情懷來講,是為了...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無常變化的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諸行無常。這是無常概念的建立。 一...

佛法對知識分子有什麼幫助

問∶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 慧...

【佛教詞典】變異相

何等變異相?謂諸行異生由不相似相續轉故。...

【佛教詞典】法相三論

(術語)法相宗與三論宗也。華嚴天台兩家貶此二宗曰權...

【視頻】淨界法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淨界法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視頻】淨界法師《受戒須知》

淨界法師《受戒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