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為萬行之本

2013/08/26  大字體  護眼色

心為萬行之本

《禪林寶訓》是一本教內禪淨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書。

本書由北宋妙喜禪師和士圭禪師,在江西古雲門舊址結茅隱居時,二人共同編集而成的。後由祖庵禪師所贈,淨善禪師修茸。共匯錄南嶽下十一世黃龍惠南至十六世佛照出庵等宋代著名禪師之遺訓,共計三百篇。

書中各禪師對於處世之心得及自身修行之體悟,真可謂是和盤托出;其中禪師們對於學道修行的關鍵點更是加以詳細闡明。今天學僧結合自身的體會來談談本書對於修行的關鍵。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什麼是修行?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談到修行,難免會有人把它和參禪打坐、念經念佛、佈施供養等事聯想在一起,其實那只是修行的方式,不是它的內涵。

修行是一種心性的歷練,一種內透觀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惡,開發一切善法,達到圓滿、究竟的境界。不論你如何稱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論用何種善法去修行,但要得到的結果相同就可以了。正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那麼修行的關鍵在哪裡呢? 《禪林寶訓》中,遠公謂演首座曰:「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法遠禪師對五祖法演禪師說:「心為一身的主宰,也是修行一切善法的根本。」《頓悟入道要門論》云:「問:從何而修?答:從根本修。云何從根本修?答:心為根本。云何知心為根本?答:《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修行的關鍵在於治心!

我們凡夫因自心不清淨,所以不知不覺造了很多惡業,就像眼睛受到外界物體的遮蔽,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人的心如被煩惱遮蓋,就如天上的月亮被烏雲遮住一樣,光亮無法照耀人間。

我們修習佛法就是要得到智慧。智慧由定而生,心若能專,念不散亂,從事人理,則能開發智慧。比如說,在念佛的時候,即要念得佛心即我心;念經亦要念得文從眼入,言從口出,聲往耳入,理從心得,如在佛前聞佛說法,這才是真智慧。

人心很難定,常聽到有人說:「我有要虔誠拜佛,也有心虔誠念經,可是當我拜佛時,心就想到別的地方去了;當我念經時,明明眼看經文,口也念經文,但心卻不知飛到哪裡去了。」因為心無法專一,心不能專一就會亂,心一旦亂了,內心的思想及所看到的事物就無法分別得透徹清楚,智慧當然不能開通了。

《涅槃經》云:「但治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必須先攝心於定,在定中使身心清淨,將放散在外的心收攝在一處,從而明瞭世間的生滅法相。

人常會懈怠,也因為懈怠而迷失了真心。正因為這樣,我們就要時時刻刻保持心不散亂。平常為人做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得無有過失,更能觀機逗教,引導人向善的路上走,使眾生的身心如同月光一般地明淨。

《禪林寶訓》中,圓通謂大覺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圓通居衲禪師對大覺懷璉禪師說: 「歷代聖賢修養心性的功夫,總是在妄念未生之前攝伏其心,令其不生;又須在識情未亂之前加以防止,令其不亂。」又云:「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

所謂的憂慮是說賢哲之人非常謹慎,不敢稍微放鬆自己,時時刻刻地防護自己的心念、反觀自性。能這樣,邪妄的念頭自然不會侵入。邪妄的念頭就是慾念、妄念以及人我是非之念。我們若能於心反觀,自然會心無雜念;無雜念就不會分別人我,就不會生出是非。所以說,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但這個「憂」是憂道不憂得,只憂慮是否終身能行於道上,而不煩憂今日是否得到或是擁有。

人如果憂慮自己失去正道,行為自然小心謹慎,而能避免發生錯誤。由此可知,修行之人應專心護道,時時觀照,不令邪妄得人,使之堅固,以先賢治心之道,於惡念未生之前令其不生;對於情緒,也是在未亂之前加以防範,時刻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為根本。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

現時逢末法。修行成就相當不容易,往往許多外緣就讓我們自己找不到南北,不知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因此,我們初學者在「手腳未穩」前,應一心向道,於內觀照,反聞聞自性,不能在外緣上花冤枉功夫。只有這樣,修行才能夠上路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時時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份很清淨的本性,這也...

如何才是開悟

一、無心可安即可開悟 有一個相當著名的公案: 禪宗的...

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會鬧鬼

問: 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會鬧鬼。 方海權...

聖嚴法師《安住於現在》

我常說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會...

還是在於你的心

從前,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山腳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裡過...

【推薦】行善夾帶名利心,便是三途種子

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講到我們有很多很...

隨時隨地防護心念

怎麼樣防護呢?佛告訴我們防護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們...

大安法師:往生極樂要如何發心

問: 發菩提心是往生條件之一,出離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破了本參,還有沒有妄想

未開悟的人,舉心、動念就是妄想;開悟以後,舉心、動...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我們活得痛苦的時候會哭泣;我們受到委屈的時候會哭泣...

肉類的真實氣味

在集貿市場,蚊蠅最喜歡光顧的地方還是肉類售賣區。因...

【推薦】佛經格言集萃

▲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

供養佛塔獲殊勝功德

佛陀曾開示,供養佛塔功德甚大,應當精勤誠心供養。 過...

佈施多而福報少的原因

《菩薩本行經》裡面談到,若有眾生不能以至誠心去佈施...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

中國佛教僧人的稱謂

為了隨順中國傳統文化的名諱、禮儀,中國佛教僧人的稱...

【推薦】在繁忙中就實現最大的自在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

蓮池大師警策大眾的八條重要開示

一、我未出家時,對於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的事,即使別...

印光大師綜述念佛人的種種誤區

一、修淨土者應當修學的經典: 《印光大師文鈔》中摘...

佛學常見辭彙(十五畫)

【增劫】 人壽由十歲起,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

禪門公案:誰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廣德周禪師,承繼青原行思法系,是...

肉類毒素直觀圖示

...

求地藏菩薩滿願的方法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

十惡五逆,都是因為這個貪心

我們要斷除貪心,祖師大德作了一個偈子說:貪多業亦多...

【佛教詞典】四種資糧

(名數)瑜伽論所說。一福德資糧如前。二智德資糧,如...

【佛教詞典】延年

(術語)與延壽,延命同。延長其命也。觀念法門一曰:...

【視頻】可法懷師

可法懷師

【視頻】慧律法師《涅槃的意境》

慧律法師《涅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