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擇法擇師

智慧法師  2014/07/26  大字體  護眼色

問:如何擇法擇師?

智慧法師答:《瑜伽師地論》裡講的,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第一,安住禁戒。要持戒清淨,守戒律,身語意三業對戒律沒有虧損,因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如《華嚴經》說:「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其根本是五戒十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飲酒。其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是所有戒律的根本,所以稱為是四根本戒。

第二,具足多聞。要對很多的佛法都能夠通達,能夠受持。因為要教別人的話,跟單單自修不一樣,需要廣泛地了解所教的對像,對佛法經論都有清楚的認知和把握,才能幫助引導別人。

第三,能有所證。要在佛法上,特別是在禪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修證、證量,這樣才能深入地引導別人。

第四,性多哀憫。要對對眾生常常起慈悲憐憫之心,有慈悲憐憫之心才會去幫助眾生、救度眾生。如果沒有,就不會願意管別人。

第五,心無厭倦。要對弟子們的教導不怕麻煩,不辭辛苦,能夠善於引導、鼓勵,宣說正法,內心裡面從來都沒有捨棄過弟子,沒有厭倦。做為善知識要教導弟子,對弟子的法身慧命負責任,就不能有厭倦心。

第六,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報瞋、打不報打、罵不報罵。人家罵你,你不還口,人家打你,你也不還手。《梵網經》裡面講難忍能忍,只有這樣才能度眾生。因為度眾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惡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時,你不僅不恨它,還想著要度它,這才是菩提心的體現。

第七,無有怖畏。無有怖畏是指宣說正法的時候內心沒有怯劣,因為這是為了弘法,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無有怖畏?謂處大眾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終不由彼怯懼因緣,為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豎,如是名為無有怖畏。」

第八,語具圓滿。要能把佛法講得非常清楚,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家很容易懂,能夠理解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才能夠引起聽者聽法的慾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問: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對那些認為做慈善會影...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該怎麼辦

問: 弟子發的心總是在遇到逆境的時候,退消菩提心怎...

學佛人為什麼要恭敬三寶

《諸經要集》引用《寶性論》說: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什麼叫做無分別智

問: 一切經典是佛證到的諸法實相,用言語流露出來的...

念佛不得力的標準是什麼

問: 念佛大部分時間還是不得力,因為工作原因,平時...

網上皈依是否如法

問: 有的寺院開通網上皈依,說是為了方便世間人。世...

因為經常吵架就離婚了,女兒也不和我親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我和前夫是大學同學...

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

這個苦諦很重要,你一定要從痛苦中覺悟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

清明節佛弟子怎樣做才對已故親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

如何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問: 請問法師,怎麼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宏海...

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農曆十月...

福為善眷屬

過去,有一位國王以正法治化國家,深得人民敬仰,卻因...

「心不在內、不在外」是什麼含義

當我們談到心的實相,世尊曾經說:心不在內、不在外。...

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

舍利不是試金石

當年夢參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後,真容寺官方還沒有發布任...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應以教育子女實踐古聖先...

出家與在家修行的區別和出家的條件

問: 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的區別在何處?若要出家,應...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

據《大寶積經》一五卷的記載:大約有五百位菩薩,從用...

十界聖凡不離現前一念

論佛法之淵源,總不外於現前一念之心。心也者,萬法之...

貪黃金墮為毒蛇

在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癡呆的人。他雖癡呆,但...

網絡學佛的注意事項

網絡學習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體會。...

【佛教詞典】總別

總體與個別之併稱。即一般與特殊之分。總攝全體,稱為...

【佛教詞典】阿含部

(術語)屬於阿含之部門也。原為佛說之總稱,後大乘經...

【視頻】《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善音居士讀誦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善音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木魚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