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海濤法師《忍辱之道》

海濤法師  2010/0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忍辱之道一

1.行菩薩道者,若瞋恚偏多,當行慈心。念東方眾生,慈心清淨,無怨無恚,廣大無量,見諸眾生悉在目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制心行慈,不令外念,外念異緣,攝之令還,持心目觀一切眾生,悉見了了皆在目前。

2.慈是心法,出生於心;先從所親,所親轉增乃及怨家,如火燒薪,盛能然濕。

3.慈有善利,斷瞋恚法,開名稱門;施主良田,生梵天因;住離欲處,除卻怨對及鬪諍根;諸佛稱揚,智人愛敬。

4.出家猛力,消滅諸惡;罵辱不善,慈報能伏;結集悅樂,生精進法。

5.若多瞋恚忿亂心,是時不應觀不淨,瞋人觀惡增恚心,如人熱病服熱藥;若人瞋怒行慈心,行慈不捨瞋心滅,行法如是相應故, 如人熱病服冷藥。《坐禪三昧經》

6.人之為怨以有惡緣,惡因緣盡還復成親,怨親無定。何以故?今世是怨,後世成親。

7.有瞋恚心起,如蛇、如火在於身上,即應急卻。若心馳散,入於五欲,及為五蓋所覆,當以精進、智慧之力強攝之還。

8.得是四無量心已,於一切眾生忍辱不瞋,是名眾生忍;得眾生忍已,易得法忍。法忍者,所謂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相。能信受是法忍,是名無生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當得作佛。行者應當如是修習也。

9.貪慾、瞋恚、愚癡是眾生之大病。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倒所惑即是愚癡。《思惟略要法》

10.應於瞋憎怨賊應視之如其親裡。所以者何?由是怨賊令我得佛,若使怨賊無惡於我,忍從何生,是則為我善知識,令我得忍辱波羅蜜。《五門禪經要用法》

11.吾今得佛,諸天所宗,獨步三界,忍力所致。《羅雲忍辱經》

忍辱之道二

1.若起瞋恚,自燒其身;其心噤毒,顏色變異;他人所棄,皆悉驚避;眾人不愛,輕毀鄙賤;身壞命終,墮於地獄;以瞋恚故,無惡不作。

2.是故智者,捨瞋如火;知瞋過故,能自利益。為欲自利,利益他人,應當行忍。

3.譬如大火,焚燒屋宅,有勇健者,以水滅之;智慧之人,忍滅瞋恚,亦復如是:能忍之人,第一善心,能捨瞋恚,眾人所愛,眾人樂見,人所信受,顏色清淨,其心寂靜,心不躁動。

4.是故瞋怒,猶如毒蛇,如刀、如火,以忍滅之,能令皆盡。能忍瞋恚,是名為忍。

5.忍者如寶,應善護之。如是忍者,能破瞋恚;正法忍光,猶如炬火,能滅瞋闇,如盲者眼;貧正法者之財賄,除邪見之貧窮;猶如父母,利益其子。

6.瞋恚沒溺,忍為大船。

7.墮惡道者,忍為救拔;忍如大水,滅地獄火。

8.忍力能斷餓鬼慳嫉飢渴之惱;若墮畜生,互相殘害,忍力則能施其身命。

9.應樂行忍,常習不捨。若畏惡道,當勤精進,思惟忍力。

10.忍辱相應行,悲心亦不怖;一切人所愛,身壞得生天。

11.能忍之人有五功德。所謂五者:

一、不諍不懟,此初功德;二、一切無能偷盜其物,此二功德;

三、一切人愛,此三功德;四、多有悲心,此四功德;

五、身壞命終,得生善道天世界中。《正法念處經》

12.為人端正,顏色妙好,輝容第一,身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13.菩薩生貧家,當持戒;在富家,當佈施;在豪家,當忍辱;在山中,當禪定。《惟日雜難經》

忍辱之道三

1.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十善業道經》

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

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2.今見有惡色人,皆從故世宿命喜瞋恚所致,面丑惡色,不如端正好色。如是分明,慎莫瞋恚!《分別善惡所起經》

3.慳者教佈施,犯惡令奉戒,瞋恚勸忍辱,懈怠勸精進,亂者使定意,愚冥教令學,智慧度無極,隨時發善權。《佛說演道俗業經》

4.三種不善思惟,所謂:思惟五欲、思惟瞋害、思惟欺誑。此之三種不善思惟因何而起?當知皆以無明為因而得生起,身壞命終,墮三惡趣。《略教誡經》

5.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6.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

7.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8.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遣教經》

9.菩薩有二法,一切智為首,修行忍辱。何等二?自捨己樂;施與他樂。《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10.為人丑陋,喜瞋恚人故;生無所知,不學問故。《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11.瞋恨者能滅百劫所作善業,是名瞋恨。若於一切煩惱境中無所障礙,名無瞋恨。《大莊嚴法門經》

12.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13.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十善業道經》

忍辱之道四

1.行者求道時,當忍十事:

一、蚊虻侵害;二、蛇蚖毒螫;三、毒獸;

四、罵詈誹謗;五、打擲加害;六者、病痛;

七、饑;八、渴;九、寒;十、熱。如是惱事,行者忍之,莫令有勝,常勝此事。

2.瞋惱心生即應除卻,眾生可念:「處胎已來,無時不苦,眾苦備具,云何更增其惱?如人臨欲刑戮,何有善人重增其苦?又復行道之人,應捨吾我、愛慢等結,雖不障生天,而行道之人尚不應念,何況瞋恚拔樂根本?」

3.瞋恚心盛,不識尊卑、父母、師長,乃至不受佛教。瞋為大病,殘害無道,猶如羅剎。

4.凡夫行慈除諸瞋恚,得無量福德,生於淨界,世間福德無過是者。求聲聞、辟支佛者,欲界多瞋,慈力能破,及餘煩惱則亦隨滅,得離欲界,漸出三界。

5.因諸煩惱異故,受身種種不同:如多欲者受多欲形,多瞋恚者受多瞋恚形,多癡者受多癡形,煩惱薄者受薄煩惱形。《禪法要解》

6.若無怨憎何因生忍?生忍由怨,怨則我之親善。

7.若多淫慾人,不淨法門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門治;若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若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諸如是等種種病,種種法門治。《坐禪三昧經》

8.瞋憎之心自失大利,破忍辱福,失慈心業,障佛道因緣,是故不應瞋憎。《思惟略要法》

9.有一法菩薩應滅,所謂瞋法。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無字寶篋經》

10.怨心如火,汝當速滅;瞋恚在心,不見法義。修忍之人除去瞋恚。瞋恚污心,形不端正,猶如雲霧,障蔽淨月。《菩薩本緣經》

11.無道墮惡道,自增地獄苦,遠愚修忍意,念諦則無犯。《出曜經》

12.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出曜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心律法師:莫以善小而不為

古人曰: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環顧身邊,...

自己救自己

有一個叫通一的比丘,禪修多年,不得要領,就去請示心...

為什麼你用功沒用功,老修行一看就知道

以前我住禪堂的時候,有些老師父,他走一個圈子,你哪...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

無論晝與夜,應常念佛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 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

若說不能行,不名為智者

在法供養裡面,如說修行這是根本,也可以說七種法供的...

許多人學佛很多年,連正知正見都搞不清楚

現在信佛的人這麼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學佛者的發心誤區

普通人因為從凡夫心出發,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麼學佛...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時至今日,人們逐漸認識到,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

人生七種無形的財富

人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質財...

大安法師:怎樣才能生生世世都不墮落

問: 今生有幸聞到佛正法,遇到善知識,發大菩提心,...

業報有四個根本的原則

第一個是,業果是決定的。你造了善業的話,你感的果是...

俞良臣的故事

明嘉靖時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學多才,鄉...

大小乘經典對提婆達多的描述為何不一樣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

瀟灑人生,坦然面對死亡

生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切宗教、哲學、文學、...

佛陀的話具足哪五種功德

只要是這句話從佛陀口中說出來,就具足五種功德: 第一...

卸除心防,從轉化煩惱開始

現代房屋的鐵窗與圍牆愈築愈高、愈做愈牢;人與人之間...

優填王與吉星女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后不...

【佛教詞典】無想定

【無想定】 p1047 瑜伽三十三卷十五頁云:若諸異生,作...

【佛教詞典】金輪

(一)梵語 kācana-mandala。構成器世界之風、水、金等...

【視頻】淨界法師《人生要盡量思維光明面》

淨界法師《人生要盡量思維光明面》

【視頻】地獄眾生的拯救方法

地獄眾生的拯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