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優填王與吉星女

2010/12/31  大字體  護眼色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后不僅品性高潔,待人處事更是仁慈寬厚,優填王對她非常尊敬。

一天,佛陀帶領座下弟子到俱曇彌國的美音精舍演說佛法,國王知道後,即率領大眾前去聽法。佛陀為國王、王后及大臣們開示世間無常、愛別離、怨憎會之苦,以及行善積福、造惡墮落的因果道理。大眾法喜充滿,歡喜奉行,更受持五戒,成為虔誠的佛弟子。

當時,有位名叫吉星的婆羅門,有個十六歲的女兒,長相端正清秀,世間少有。為了證明女兒過人的美貌,吉星懸賞千金,想看看有誰敢說他的女兒不美?結果消息公布後,沒有任何人來回應,大家都非常認同其女的美貌。得意的吉星開始為女兒尋找婚嫁對像,一聽說佛陀相好莊嚴、微妙稀有,便想將女兒嫁給佛陀。

這天,吉星特地前來求見佛陀,高興地說:‘我的女兒容貌端正皎好,世間無雙,少有人能配得上她。我看,佛陀您身相如此端嚴,正好與我女兒相配啊!’佛陀看著吉星,緩緩說道:‘你女兒的美貌是得自於您,而我相好莊嚴是因諸佛菩薩的慈悲教導而成,其中的道理並不相同。你認為你女兒相貌端正,但在我看來,就像一隻美麗的瓶子中裝著屎尿,有何特別之處?反而可能帶來諸多禍患。世上有很多敗壞家庭、毀滅親族、危害子嗣的問題,都是因女色而來。我修持清淨梵行,唯恐女色禍患無窮,還是請你回去吧!’

佛陀拒絕了吉星的請求,吉星滿懷憤怒、心有不甘,便帶著女兒前往王宮求見優填王。吉星向國王讚揚女兒的絕世美貌,希望能將女兒獻給國王。優填王見到吉星女兒的美貌,非常歡喜,即納為妃子,並賞賜吉星許多金銀珍寶,授予他輔臣的官職。

然而,這位新王妃人雖美,嫉妒心卻很強,經常向國王說王后的是非讒言。新王妃知道國王非常尊敬王后的修養德行,不願相信自己的話,心生不滿,妒火中燒。她聽聞王后一向奉佛修齋,便想了個計謀要陷害王后。

一天,王妃故意請國王舉辦宴會,並邀請王后及眾多大臣赴宴。王后卻因受持齋戒,未施脂粉,無法出席。國王派人請了三次,王后都不願前來,結果國王怒不可遏,派人將王后帶來問罪,甚至用箭射殺王后。此時,王后一心憶念佛陀,毫無憂布,只見射出去的箭都自動回到國王身旁,反覆多次皆是如此。國王見到這般情景,驚訝不已,便問王后:‘你是施展何種幻術?’王后回答:‘我皈依三寶,虔誠恭敬如來,並於齋戒日過午不食、不裝扮自己。我想,這一定是佛陀慈悲的護佑吧!’國王聽了王后的話,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受到王妃的迷惑,差點犯下大錯,便將王妃送還給吉星,從此對王后更加敬愛。

經過吉星女兒這件事之後,國王對佛陀更加恭敬信受。不久,國王與王后及太子、群臣等人前往拜謁佛陀,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佛陀。佛陀開示優填王:‘妖媚惑眾的女人有八十四種媚態,包括嫉妒、瞋恚、叫罵、詛咒、憎惡、慳貪、愛美、不善良等八大類。大王!你雖因女色的誘惑,傷害了王后,後來又能以智慧捨棄貪著,離苦得樂,這才是賢明的佛弟子啊!每個人行善為惡各有不同,所受的果報自然千差萬別。若能奉行善法,增長福德,往後便能生天,受諸快樂,一切自然現成。’優填王及王后等諸人,聞佛所說,心開意解,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佛言色慾障道,愛染招苦。但凡夫之人迷惑於色相,不願承認其僅是革囊眾穢,此便猶如懵懂小兒以舌於刀刃舔蜜,茫然不知割舌之患。修學佛法,明瞭世間無非虛幻,因緣生滅變化無常,所有外境不須貪求、執著,只有本具清淨心是生命無盡的泉源,走在回複本來面目的菩提路上,方能畢竟安穩無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見污穢身深信無常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只園精舍說法時,有位年輕的比丘進城...

別被淫慾騙了

淫慾是一切罪惡、恥辱、災禍、疾病、痛苦、煩惱、失敗...

思惟略要法--不淨觀

貪慾、瞋恚、愚癡是眾生之大病。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

邪淫後身體的苦痛

生於此世間,受此身體,而行淫行,獲得諸多煩惱,諸多...

印光大師:對治色慾的方法

【原文】 色慾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

戒邪淫十三法

時代變遷迅速,以往農業時代的色 情場所,僅限於城市...

愚癡者只看外表

很久以前,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前往舍衛城化緣的途中...

佛陀開示美色

雨季安居結束前兩個星期,一個異常美麗的女人造訪佛陀...

邪念一動,就是罪業

對於邪淫的意樂(意樂,包含想、動機和煩惱三方面意思...

什麼是你的心

寶通禪師初參石頭希遷禪師時,石頭禪師問道: 哪裡個是...

佛說六年苦行的宿緣

一日,佛與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這五百位...

咱就信阿彌陀佛

汪居士是我們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實、勤奮,...

信佛後事情不順,這是怎麼回事

問: 我看見不少佛友,他們信佛、念佛,但是還有很多...

處處謙卑,駕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謙卦裡的一句話,印祖也常常引...

淨土五經精華摘要

佛說阿彌陀經精華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

可憐那條被釣的魚,也別忘了慈悲釣魚的人

我是一個嗔心比較重的人,平時各種看不慣別人的不文明...

印光大師文鈔中有關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 (與...

守節而顯名

唐朝名相狄仁傑,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年少時,十分英...

佛寺造得再大,不如護持佛法的功德大

奉施佛及僧,彼所獲福聚,不如護佛法。 物質供應是有限...

傳喜法師: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佛教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眾:積極的)。佛教是迷...

虛雲老和尚最後的遺言

虛雲老和尚上在雲居山茅棚示寂,遺言開示: 農曆九月...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在佛門中,語默動靜安詳,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禮儀。僧...

【佛教詞典】遮末羅洲

遮末羅,梵名 Cāmara。為南贍部大洲的二中洲(遮末羅...

【佛教詞典】轉欲

僧眾作法事,若有比丘無法出席,則將自己讚同眾事之欲...

【視頻】黃慧音-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修行篇)

黃慧音-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修行篇)

【視頻】命運問答

命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