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想定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無想定】 p1047

瑜伽三十三卷十五頁云:若諸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諸想如癰,諸想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於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習不念作意。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無間,心不從轉。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已離遍淨貪,未離廣果貪,諸心心法滅;是名無想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二解瑜伽五十三卷十三頁云:復次云何無想定?謂已離遍淨貪,未離上貪;由出離想作意為先故;諸心心所,唯滅靜,唯不轉。是名無想定。此是假有;非實物有。當知差別,略有三種。一、下品修,二、中品修,三、上品修。若下品修者;於現法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得依身,不甚清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如餘天眾。定當中夭。若中品修者;雖現法退;然能速疾還引現前。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雖甚清淨光明赫奕,形色廣大;然不究竟最極清淨。雖有中夭;而不決定。若上品修者;必無有退。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甚為清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又到究竟,最極清淨。必無中夭。窮滿壽量,後方殞沒。復次若由此因此緣所有生得心心所滅;是名無想。

三解瑜伽五十六卷一頁云:依何分位,建立無想定?答:依已離遍淨貪,未離上貪,出離想作意為先,名滅分位;建立無想定。此復三種。自性者:唯是善。補特伽羅者:在異生相續。起者:先於此起,後於色界第四靜慮,當受彼果。

四解顯揚一卷十四頁云:無想定者: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地欲,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唯無想天,寂靜微妙。由於無想天,起出離想作意前方便故;不恆現行心心法滅性。

五解成唯識論七卷七頁云:無想定者:謂有異生,伏遍淨貪,未伏上染;由出離想作意為先,令不恆行心心所滅;想滅為首,立無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修習此定,品別有三。下品修者,現法必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後生彼天,不甚光淨形色廣大,定當中夭。中品修者,現不必退。設退,速疾還引現前。後生彼天,雖甚光淨形色廣大;而不最極。雖有中夭;而不決定。上品修者,現必不退。後生彼天,最極光淨形色廣大。必無中夭,窮滿壽量後方殞沒。此定唯屬第四靜慮。又唯是善。彼所引故。下上地無。由前說故。四業通三。除順現受。有義,此定唯欲界起。由諸外道說力起故。人中慧解,極猛利故。有義,欲界先修習已;後生色界,能引現前。除無想天。至究竟故。由此厭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聖所起。

六解雜集論二卷一頁云:無想定者: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欲,出離想作意為先故;於不恆行心心所滅,假立無想定。已離遍淨欲者:已離第三靜慮貪。未離上欲者:未離第四靜慮已上貪。出離想作意為先者:解脫想作意為前方便。不恆行者:轉識所攝。滅者:謂定心所引不恆現行諸心心法暫時間滅所依位差別。以能滅故名滅。

七解廣五蘊論十三頁云:云何無想定?謂離遍染,未離上染;以出離想作意為先,所有不恆行心心法滅為性。

八解俱舍論五卷三頁云:初無想定,其相云何?頌曰:如是無想定,後靜慮求脫。善唯順生受,非聖得一世。論曰:如前所說,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如是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無想定。無想者定,名無想定。或定無想,名無想定。說如是聲,唯顯此定滅心心所,與無想同。此在何地?謂後靜慮。即在第四靜慮,非餘。修無想定,為何所求?謂求解脫。彼執無想,是真解脫。為求證彼,修無想定。前說無想,是異熟故;無記性攝。不說自成。今無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既是善性;為順何受?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當生無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離生。又許此定,唯異生得;非諸聖者。以諸聖者,於無想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要執無想為真解脫,起出離想而修此定。一切聖者,不執有漏為真解脫,及真出離;故於此定,必不修行。若諸聖者,修得第四靜慮定時,為如靜慮,亦得去來無想定不?餘亦不得。所以者何?彼雖曾習。以無心故。要大加行方便修得。故初得時,唯得一世。謂得現在。如初受得別解脫戒。得此定已,第二念等,乃至未舍,亦成過去。以無心故,無未來修。

九解如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一卷十四頁至一百五十二卷四頁廣說。

十解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無想定云何?謂已離遍淨染,未離上染,出離想作意為先,心心所滅。

十一解入阿毗達磨論下八頁云: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第四靜慮地心心所滅,有不相應法,名無想定。惟滅一切心心所法而起此定,專為除想,故名無想。如他心智。此無想定,是善第四靜慮所攝。唯非聖者相續中起。求解脫想,起此定故。聖者於此,如惡趣想,深心厭離。此唯順定受。謂順次生受。是加行得。非離染得。

上篇:無明支 下篇:無想天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宗風

(術語)一宗之風儀也。禪宗特稱宗師家宗乘舉揚之風儀...

佛世尊

【佛世尊】 p0654   無性釋一卷四頁云:佛世尊者:染...

菩薩大士

(術語)大士者梵語摩訶薩埵Mahāsattva之譯。為菩薩之...

景德傳燈錄

Jingdechuandenglu   中國佛教禪宗史書。30卷。宋景...

出世道

出世間道者,謂於修道中法智類智品所攝苦智集智滅智道...

漏盡無所畏

(術語)四無所畏之一。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

有流

(術語)有者三界之果報。流者四種之惑。三界之果報實...

和伽羅那

梵語 vyākarana。略稱和羅那、和伽那、和伽羅。意譯授...

真丹

(雜語)印度人亦稱我國曰真丹,與震旦,神丹。皆異譯...

六波羅密

華譯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

土曜

(星名)九曜之一。在密教,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

真言乘

指密宗。又作神通乘。謂真言宗乃乘如來真實不妄之教法...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哪怕往生邊地疑城,也從此與輪迴絕緣

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是進進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點功...

永明延壽大師《戒殺俚言》

堪嗟人心如鐵,終日殺生造業,他身滋養爾身,心上如何...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

勸發真信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

永明延壽大師開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他從禪歸淨土,他知道禪不容...

能認識到妄想,這就是修道的收穫

一天我們這個昏煩惱亂的事非常多,這都是由貪慾而起的...

利用自己的缺陷,給缺陷插上騰飛的翅膀

他的媽媽一共生下過19個孩子,可是,只成活了9個。他...

小資型學佛和商人型學佛

似乎短短幾年間,伴著新的傳播技術和人們對心靈層面的...

盲人除蚊

佛陀從舍衛國至摩竭陀國行腳,到了一個村落,村中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