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僧伽吒經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僧伽吒經卷第二

「爾時,仙人告彼人言:‘乃往古昔無數阿僧祇劫,時有國王,名曰淨月,如法治世。善男子,時淨月王,生一太子。時淨月王,召諸佔相婆羅門等,而問之言:「今此童子,有何等相?」爾時,相師白大王言:「今此太子,有不祥相。生此太子,必有不祥。」大王問言:「汝何所說?」相師白言:「如是太子,若至七歲,當害父母。」王時答言:「寧當殺我,不殺我子。人身難得,於無量劫修行乃得人身,不應以此身而殺人物。」爾時,太子始生一月如一歲兒。王知太子,當殺我身。時淨月王,捨位與子,作如是言:「汝治國事,一切財物自在隨意,如法治世,勿為非法。」既授位已,時淨月王於其國內,不復行於王之教令。爾時,無量億大臣至淨月王所,白言:「大王,何故不行王之教令?」大王答言:「我無量劫常為王事,心無厭足。我已厭矣,捨之修行。」爾時,太子未經多時,併殺父母,集五逆罪。善男子,我亦憶念往昔之事。既殺王已,愁悲啼哭,自責悔過。爾時,我以大悲之心,為彼說法;彼聞法已,逆罪消滅。’

「問言:‘當於爾時,說何等法?’答言:‘爾時演說《僧伽吒法門》。若聞此法,當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滅一切罪,煩惱休息。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令汝聞已速得解脫。聞四句偈令不中闕,盡一切惡得須陀洹,然後佈施遠離諸苦,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怖畏眾生令得遠離。’爾時,彼人合掌頂禮,讚言:‘善哉!善哉!真善知識,善能除滅諸不善業,善說《僧伽吒法門》,善哉聞者!’

「爾時,虛空中萬二千天子,至大仙所,合掌頂禮,白如是言:‘大仙憶念幾時事耶?’復有四龍王、十八千億夜叉王,頭面禮敬,白大仙言:‘憶念幾時事耶?’大仙答言:‘我憶念百千億阿僧祇劫。’問大仙言:‘以何善根,憶爾許事?’答言:‘以曾聽受《僧伽吒法門》。’在彼眾中聞此法門發淨信者,皆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人造作五逆之罪,聞此法門,須臾之間,悉能除滅無量百千億劫,閉惡道門,開生天道。於此法門,聞四句偈功德如是,況復書寫讀誦,供養華香幡蓋,恭敬尊重,合掌禮拜,一言讚善,如是功德不可思議!」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合掌得功德等?誰讀此經,一合掌禮?」

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若人造作五逆之罪,若教人作,若隨喜作,於此法門聞四句偈,合掌淨信,能滅五逆。何況有人,於此法門具足書寫、讀誦、供養,如此功德,多彼無量!善男子,譬如阿那婆達多池,日光不照,從彼池中出五大河。一切勇,於意云何?頗有人能數此五大河水滴數不?」

一切勇言:「不也,世尊。」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聞此法門善根亦復如是,百千萬劫數不可盡。一切勇,於意云何?須臾得聞如是法門,是難有不?」

一切勇言:「難有,世尊。」

佛告一切勇:「於此法門能生信者,復難於彼!譬如阿那婆達多池出五大河,如是五河水之滴數,數不可盡。」

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五大河也?」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五大河者,所謂恆伽河、私陀河、博叉河、耶牟那河、月分河。是五大河,悉皆入海。此五大河,一河各有五百小河以為眷屬。一切勇,復有五大河,在虛空中,一河各有一千小河以為眷屬。」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是五河,有千眷屬?」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第一河者,名須陀羅,有千眷屬;第二河者,名曰羶佉,有千眷屬;第三河者,名婆呵帝,有千眷屬;第四河者,名質多斯那,有千眷屬;第五河者,名曰法蓋,有千眷屬。一切勇,是名五大河,有千眷屬。一切勇,是五大河利益閻浮提,時時降雨,增長華果;於閻浮提雨清淨水,增長苗稼。一切勇,如護世天安樂閻浮提波(提波渚也);此經亦爾,利益安樂閻浮提波一切眾生如三十三天。」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是三十三天?」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釋迦提婆之所住處,是三十三天。一切勇,彼三十三天作如是語:‘若有眾生口行善語者,彼人功德不可數知。若有眾生行口惡者,彼墮地獄、餓鬼、畜生不可數知。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受大苦惱,時彼眾生無救護者,於三惡趣獨受劇苦。口行惡者是惡知識,口行善者是善知識。若見善知識則見如來,若見如來則滅一切不善之法。一切勇,如護世天為閻浮提波而作利益。一切勇,此經亦如是,於閻浮提波而作佛事。若不聞此法門者,不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轉法 輪,不能擊法鼓,不能坐於師子法座,不能入於涅槃之界,不能成就無邊光明。如是,如是,一切勇,不聞如是法門,不能坐於菩提樹下。」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問世尊。」

佛告一切勇:「隨汝所問,當斷汝疑。」

一切勇白佛言:「世尊,爾時仙人度彼五逆人,令住不退地者,是何人也?」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諦聽,如來所說微細難知。此《僧伽吒法門》,示仙人像。如此法門,能示佛身。如恆河中處處見沙,此法亦爾,自作示現為人說法。唯佛如來,量與佛等;此法如是,與佛平等;有此法處,常有諸佛。」

爾時,世尊復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我念往昔九十九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曰寶上;如是次第有十二億佛,皆號寶上。我於爾時,名曰淨月,行大佈施。時十二億如來,我悉供養,以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燈明、一切樂具,悉以供養。彼諸如來不為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八億如來出興於世,皆號寶明。我於爾時,名曰龍正,行大佈施,以香華、瓔珞供養彼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二十億佛出興於世,皆號式棄如來、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行大佈施,以諸樂具供養彼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二十億諸佛出興於世,皆號迦葉。我於爾時,行大佈施,以諸香華、幡蓋、衣服、一切樂具,供養彼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六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淨光。我於爾時,作大長者子,行大佈施,捨一切物。彼十六億諸佛如來,我悉供養,以香華、幡蓋、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九十五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釋迦牟尼、應、正遍知。我於爾時,作大國王,如法治世。彼九十五億釋迦如來,我悉供養,以香華、幡蓋、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一切樂具,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九億佛出興於世,皆號迦羅迦鳩村陀如來、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作婆羅門子,巨富無量,行一切施。以諸香華、幡蓋、衣服、臥具、飲食、一切樂具,供養諸佛。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八億如來出興於世,皆號迦那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我於爾時,行大佈施。彼諸如來,我悉供養,以香華、幡蓋、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樂具供養。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三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光明德如來、應、正遍知。我悉供養,以諸華香、幡蓋、衣服、臥具、飲食、一切樂具,供養尊重。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二十五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弗沙如來、應、正遍知。我於爾時出家,作沙門行,如法供養,以諸香華、瓔珞、幡蓋、衣服、臥具、飲食、一切樂具,尊重讚歎。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二億諸佛如來出興於世,皆號毗婆尸如來、應、正遍知。彼諸如來,我悉供養,以華香、幡蓋、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樂具,悉以供養。我時出家,彼諸如來亦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最後毗婆尸如來說此法門,閻浮提眾生聞已,於虛空中即雨七寶。爾時,閻浮提眾生悉無貧窮。我於爾時亦不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但聞空聲而告我言:‘汝不久當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經於幾時,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諦聽!善男子,過九十二億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然燈如來、應、正遍知。我於爾時作摩那婆子,名曰彌伽(彌伽者此言雲),於然燈佛所作摩那婆,修清淨行。我見彼佛,以七莖青蓮華供養然燈如來,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然燈如來即授我記:‘摩那婆,未來過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一切勇,我於爾時聞授記聲,踴身虛空高十二多羅,住虛空中得無生法忍,無量阿僧祇劫所修淨行,與六波羅蜜相應,一切善根悉皆現前,如視掌中庵摩羅果。

「一切勇,我於爾時,令無量百千億眾生住於善法。一切勇,況今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利益眾生!我觀眾生以何應度,隨其方便為其說法:若為諸天現作天身而為說法,若在龍宮示作龍身而為說法,於夜叉中示夜叉身而為說法,於餓鬼中作餓鬼身而為說法,若為人道示作人身而為說法,應以佛身而受化者示作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提薩埵身而受化者示菩提薩埵身為之說法。我觀眾生以何應度,如是,如是,為眾生現隨應說法。

「一切勇,我為眾生演說諸法有多方便。何以故?一切勇,具足善根眾生得聞此法,一切善根悉得增長,慳者佈施,無福德者修行福德,自利利他,修行念死。彼聞法故,作此善根;以聽法故,過去善根亦得增明。彼得長夜利益安樂一切天人。一切勇,如是法門一經於耳,得生無量功德。

「一切勇,爾時眾生各相謂言:‘更有餘善法修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善眾生言:‘有法佈施修行,口說善語,如是等法,得善果報至無上道。’愚癡之人作如是言:‘無法無施,無善惡果,無口善報。’彼愚癡人得大罪報,展轉墮於惡道之中,於八大劫墮於地獄受大苦報,十六劫中墮阿修羅,九千劫中生墮鬼神,十二劫墮餓鬼中受餓鬼苦,萬四千劫生處瘖啞,萬六千劫母胎傷墮,萬二千劫生作肉團,萬一千劫生處生盲。彼諸父母作如是言:‘我所生子,虛受勤苦!九月護胎,飢渴寒熱,諸苦具受,而不得子報恩之力。’一切勇,如是,如是,謗法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臨命終時,為憂惱箭射之而去。

「一切勇,口善語者作如是言:‘有法有施,有善惡業果報。’彼人以是善根因緣,二十五劫生郁單越,二十五劫生三十三天受諸天樂。從天命終,生郁單越,不入母胎,目見百千世界,悉名安樂。見一切國土諸佛,不移本處,成三菩提。

「一切勇,如此法門有大神力,能發清淨信心,不生邊地,具清淨戒。一切勇,復有眾生作如是言:‘如來晝夜度諸眾生,而眾生界猶不盡耶?無量眾生願於菩提,無量眾生生於天上,無量眾生入般涅槃,何因緣故而不盡耶?’」

時,諸外道婆羅門等,作如是語:「我當問難沙門瞿曇如是之義!」爾時,有九十四億諸外道婆羅門等,來詣王舍城。

爾時,世尊熙然微笑。

爾時,彌帝隸菩提薩埵,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來微笑?若無因緣,如來終不現希有事。願世尊說,何故現笑?」

佛告彌帝隸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彌帝隸,今日王舍城必有大眾集會。」

彌帝隸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眾集會,為天、龍、夜叉、若人非人?」

佛告彌帝隸菩提薩埵:「善男子,此諸天、龍、夜叉等,悉來集會。復有八萬四千諸婆羅門、九千億諸尼揵子,來欲談論。我悉降伏諸婆羅門,為其說法,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九千億尼揵陀,皆得須驢多波帝。萬八千億龍王悉來集會,聞我說法,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萬億淨居天子亦來集會,復有三萬億惡魔及其眷屬亦來集會,有萬二千阿修羅王悉來集會,五百大王及諸眷屬悉來集會,聽我說法;既聞法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彌帝隸菩提薩埵,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即沒不現。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彼五百國王,名字何等?」

佛告一切勇:「諦聽!善男子,一名歡喜王,二名善歡喜王,三名憂波難陀王,四名勝踴王,五名梵將軍王,六名梵響王,七名善見王,八名善歡喜王,九名歡喜將軍王,十名歡喜正王,十一名頻婆娑羅王,十二名波斯那王,十三名增長王,如是等有五百大王。一一大王有千億眷屬,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唯除增長王。從於東方有三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南方有五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西方有六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北方有八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下方有九萬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從於上方有百千億菩提薩埵俱來集會。彼諸菩提薩埵悉住十地,一切皆詣王捨大城至如來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汝詣十方諸佛世界,告諸菩提薩埵:‘今日如來於王舍城演說大法。汝等十方菩提薩埵,合掌恭敬。’汝於須臾速還,及此眾會聽法。」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從座而起,頂禮佛足,繞佛三匝,忽然不現。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到十方國,告諸菩提薩埵言曰:「今日如來於王舍城演說大法。汝等今者應讚善哉,令汝永得安樂利益。」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到十方國供養諸佛,告諸菩提薩埵。言已還歸此土,譬如壯士屈伸臂頃,至王舍城,住如來前。時一切婆羅門、諸外道悉已集會,天、龍、夜叉、阿修羅、人非人等皆悉集會,五百大王及其眷屬亦來集會,三萬億惡魔及諸眷屬亦來集會。

爾時,王舍城地大震動。時十方諸佛世界,雨栴檀末香,雨天妙華,雨如來上成大華台。金剛力士執金剛杵在如來前。爾時,四方有四風王,入王舍城,悉吹城內糞穢土沙,遠置城外。爾時,十方世界雨眾香水,十方世界雨優缽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在虛空中化成華蓋。於虛空中,有八萬四千億師子之座,七寶所成。一切座上,皆有如來,宣說妙法。爾時,三千世界六種震動。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於王舍城,現希有事?」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善聽!譬如有人,吾我自高,家居貧窮,日至王門;既至王門,自高直入。時守門者,尋捉打縛。王聞有人直入王門,王作是念:‘此人直入,必欲相害。’時王瞋恚,敕諸臣言:‘汝將此人斷其命根,並其父母兄弟姊妹。’其人眷屬,皆悉憂愁,悲泣啼哭。如來說法亦復如是:吾我自高喻諸凡夫,得見佛身,耳聞說法,自生高慢,說種種語,住吾我地,自不聽受亦不說法。若人說法,一偈一喻亦不聽受,作如是言:‘如此之法,我已先知。’何以故?住我慢地。或恃多聞,自縱放逸,與愚癡人共住,不聞正法。自以多聞放逸不如法說,自作手筆而自說之。

「一切世人欺誑自身,作如是言:‘有財施我,我是福田。’彼愚癡人自誑其身,亦誑世間;食他信施不能消故,命欲終時,生大恐怖。諸人告言:‘汝足技術,何不自救?’答言:‘今日技術,不能自救,憂悲苦惱。’眾人語言:‘為一人故,父母兄弟親裡眷屬,無事誅戮。’眾生如是近惡知識,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如是,如是,諸婆羅門、諸尼揵子,我今告汝,汝莫放逸。譬如鳥子,未生羽翼,不能高翔飛於虛空;汝等如是無有神力,不能飛至涅槃之界。所以者何?汝所行法,非畢竟道,終歸破壞。汝等臨終自生悔心:‘我等虛受如是身命,修行不得天樂,不受人樂,不得涅槃。我等此身,便為虛過。我當生何道?受何等身?’」

爾時,世尊告諸婆羅門、尼揵子諸外道言:「閻浮提中滿中珍寶,汝等莫失所望,於佛法寶中莫作異學。汝等所疑,悉問如來。佛當為汝,分別說之。」

爾時,一切婆羅門、尼揵子等,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禮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晝夜多度生死眾生,眾生界不減不增。世尊,何因緣故,眾生等如是生滅?」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大誓莊嚴,為燃法炬,欲問大事,白佛言:「世尊,當來世,無少眾生、無老眾生作生滅者。」

佛告藥上:「眾生有老作少,如是生滅。善男子,如人沐發,著新衣服,從捨而出。餘人語言:‘善沐頭髮,著新淨衣。’又如有人洗沐頭髮,著故洗衣,‘善沐頭髮,衣服非妙。’如是,如是,藥上,眾生老者,於閻浮提以為非妙;少者雖妙,現有生滅。」

爾時,一切婆羅門、諸外道尼揵子,白佛言:「世尊,何等名老?何者為少?」

佛告諸外道:「所言老者,數數往來,餓鬼、畜生、地獄之中,受苦無厭。」

爾時,一切諸婆羅門、天龍大王,白佛言:「世尊,我等更不能受生死苦惱。」

彼諸尼揵作如是言:「無少眾生。」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觀此眾生,如是難度。」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如來今日,分別解說,汝善諦聽!」

有九萬四千億新學眾生,在如來前,不禮如來,亦不問訊。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此諸眾生,不禮如來,亦不問訊?請決所疑。」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若作是說,無少眾生。如是之人,是少眾生。」

彼人問言:「我等諸人,是少眾生?世尊,我等是少眾生?」

佛言:「如是,如是,汝等是少眾生,以不能知自身量故。」

爾時,九萬四千億新學眾生,皆得十地,住於虛空。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此諸眾生快得善利,得盡生死。世尊,此諸眾生離於生死,得住十地。」

爾時,一切婆羅門、諸外道尼揵子,諸龍、國王、惡魔眷屬,來到佛所,白佛言:「世尊,我等詣佛聽此法門。願我等輩,皆得如來妙色之身!形色像貌,願如如來、應、正遍知!」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汝等來詣佛所,聽此法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等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如來說此語已,諸外道尼揵子等,皆得無生法忍,住於十地。時,諸菩提薩埵以自神通,踴在空中高七多羅,於虛空中化成七寶台奉施如來,在於空中作種種神通而自變化。爾時,諸天於虛空中,當如來上,雨眾妙華;念佛如來,於其自身起佛身想。無量百千諸天子,以華散佛,作如是言:「得大利益!沙門瞿曇,真是世間大良福田,具足三昧自在之力。如是等眾生,漸具方便,說一善語,得離生死。」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諸天子,何因緣故作如是語,現諸神通,善讚如來?」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彼諸菩薩不讚嘆我,自讚其身。以其自身坐法王位,以其自身坐於法座,以其自身放法光明。諸佛所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說法。」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大德世尊,日夜常度無量眾生,然諸眾生猶不可盡。」

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問於如來。善男子,譬如有人大富饒財,多有奴婢,多有田宅、園林谷米、大小麥豆、稻秫胡麻。彼於春時一切種植,至時則熟,熟復收穫;各各別盛,盛已食之;至於春時,種之如前。善男子,眾生本業亦復如是,受樂報盡,復作善業種諸善根,種善根已增長善法,增善法已得大歡喜。藥上,以歡喜心,於百億劫,樂報不失。善男子,如初發意菩提薩埵,不墮惡道,總知諸法。」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初發意菩提薩埵而見夢也?」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初發意菩提薩埵,於其夢中多見怖畏。何以故?淨一切業,不可以身而受眾苦,以是罪故,夢見怖畏。」

藥上白佛言:「世尊,初發心菩提薩埵,夢中見何等怖?」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其人夢見熾然火聚,彼菩提薩埵應作是念:‘以此火聚,燒我一切煩惱。’藥上,是名第一夢見怖畏。又見水流垢濁不淨,彼初發心菩提薩埵應作是念:‘漂我一切結縛煩惱。’藥上,是名初發心菩提薩埵第二夢見大怖畏也。」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見何怖畏?」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於其夢中自見剃髮。藥上,菩提薩埵見已不應恐怖。何以故?應作是念:‘剃貪瞋癡墮六道生。’善男子,如是菩提薩埵不墮地獄,不墮畜生,不墮餓鬼,不墮龍中,不墮天中。藥上,初發心菩提薩埵,惟生清淨佛國土中。」

佛告藥上:「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諸菩提薩埵,心願菩提,以發心故,得眾多人毀辱打罵。藥上,於彼但應為其說法:‘菩提薩埵不應起於瞋恚之心。’」

佛告藥上:「我於無量百千億劫,行諸苦行。善男子,我不為資生國土財產,為知諸法實相故。藥上,我行苦行,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聞此法,即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上,此法甚深,如是法門難得聞名。若得聞此法門名者,一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上,是人得超千劫生死,生淨佛國土,善知滅道,知第一道,識第一善根,成就無比神通,知無比滅。藥上,於汝意云何?云何名滅?」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法處名滅。」

佛言:「藥上,何等法處?」

藥上白佛言:「世尊,法是法處。如世尊說,勤行精進,勤持戒,勤忍辱,是名法藏。」

佛讚藥上菩提薩埵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佛問此義,汝善解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道地經

道地經一卷 天竺須賴拏國三藏僧伽羅剎漢言眾護造後漢...

菩薩戒本經箋要

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第二...

分別善惡報應經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 西天中印度惹爛駄囉國密林寺三藏...

最無比經

最無比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八部佛名經

佛說八部佛名經 元魏天竺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聞如是...

大方廣三戒經

大方廣三戒經卷上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如是我聞:...

佛說因緣僧護經

佛說因緣僧護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

蕅益大師文選

《序》 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又必有非常之事...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讀經修行

一、讀經自利利人 說到讀經,就是在齊聲誦經。所謂「經...

供養佛陀的發霉玉米糰

為善就好像掘井一樣,只要井掘開了將水汲出來同樣會再...

持戒的功德為何超過佈施

持戒跟佈施有什麼差別?兩個都是修習善法。 我們這樣子...

繞佛一匝得授記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城中有一位婆...

一句彌陀三業皆攝,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淨業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來...

【佛教詞典】諸行俱時不頓生

【諸行俱時不頓生】 p1354 瑜伽五十一卷十六頁云:問:...

【佛教詞典】一切禪

乃九種大乘禪之一。指能自行化他,具足一切功德之禪定...

【推薦】這種感覺找不到,恐難生淨土

你在臨終的時候要做到準備,準備好了這才可以往生淨土...

佛法的真實受用

佛法是覺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內心達到寧靜,祥和、智慧...

真正的莊嚴

一天,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正當大眾在聆聽佛陀說法...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修行若不...

六根的結到底在哪裡

這以下兩段:第一個,委示顛倒處所合所結喻;第二個,...

學佛以後是否能萬事如意

問: 學佛以後,是否能萬事如意? 知義法師答: 這個...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

【原文】 問曰:想即無想,謹聞之矣!然《方等經》中,...

聖一法師禪七開示

十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未成佛時,稱為悉達多太子,出...

鬼神護法

1945春,虛雲老和尚從雲門到南華傳戒。此時,雲門禪寺...

樓宇烈:我學佛法幾十年的體會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別是想了解禪宗,但對於禪宗大...

大安法師:助念與往生的關係

問: 有的助念團說助念也有師承的,通過一些其他一些...

佛法宇宙觀之四土

我想每一位學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個定位...

【視頻】晚課(妙嚴精舍)

晚課(妙嚴精舍)

【視頻】華嚴經善財參觀自在菩薩章(聆志居士)

華嚴經善財參觀自在菩薩章(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