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八部佛名經

元魏天竺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八部佛名經

元魏天竺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維耶離奈女樹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諸菩薩無央數。

爾時,有長者子,名曰善作,從城中出,詣奈女園,到世尊所,稽首足下,右遶三匝,卻住一面,叉手白佛:「欲有所問,大聖見聽,乃敢自陳。」

佛告善作:「恣所欲問,如來當具分別解說。」

善作見聽,便白佛言:「唯天中天,寧有諸佛修行本願自致正覺,今現世講說經道?大聖願宣諸佛之名,聞之執持,戴著頂上,諮受所說,稽首歸命,頒宣功勳,無復眾難,不趣三塗,聞諸佛名,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若在縣官,說諸佛名,無能撗枉奪其所有,而性堅強,不懷怯弱,安隱得勝,又入戰鬪,刀不傷身,箭射不入,閱叉諸鬼、諸天龍神無敢嬈者,師子、虎狼、野獸、弊蟲無能害者。」

佛告善作:「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擁護除難,無恐獲安。」於是善作受教而聽。

佛言:「東方去此,有佛號奉至誠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曰名聞跡。

「復次,東方有佛號固進度思吉義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曰莫能當。

「復次,東方去此佛土,有佛號觀明功勳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名吉安。

「復次,東方去此佛土,有佛號慈英寂首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曰無恚恨。

「復次,東方去此佛土,有佛號真性上首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名曰去杖。

「復次,東方去此佛土,有佛號念眾生稱上首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曰熾盛首。

「復次,東方有佛號踴首高超須彌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曰曜赫熱首。

「復次,東方去此佛土,有佛號勝恥稱上首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經法,世界曰愛樂。

「假使有人遙聞東方諸如來號,受此諸佛世尊之名,諦奉善思抱在心懷,持諷誦讀,縱使諸佛戒德智慧道本平等;又諸剎土莊嚴清淨殊異之德,卓然無侶,無有塵垢,無有女人污穢之難,亦無五濁勤苦之患,三塗之厄,無沙礫石荊棘溝坑。」

佛言:「善作!若有能持奉是諸佛世尊之名,頒宣遠近,上夜覺寤而起經行,嘆詠誦說此諸佛名,中夜後夜起一心住,捨此無益,念所增修,如是行者,德行日進,終無損耗也。」

佛告善作:「汝當樂此八佛名經,佛以斯法教族姓子,懷抱在心勿得忘捨,尋時精修便當逮見八千諸佛。」

善作於是聞聖教詔,則以寶華價直八千兩金,供散世尊,稽首佛足,右遶三匝,卻行而坐。

時天帝釋在於彼會,前白佛言:「唯然大聖!我已受此八佛之名,以諷誦讀抱在心懷。唯天中天,吾身當勤精進奉行是八部場諸佛尊名,思惟專念不離食息,貴重恭敬為無上寶。」

佛告天帝:「以是之故,天、阿須倫共戰鬪時,若有恐懼,拘翼當念可無所畏。所以者何?假使有人讚嘆稱譽諸如來名八部經典,則為頒告無所畏業;宣諸如來經典名者,不遇惱熱眾患之難;若能顯傳諸如來名經典之要,則宣太平豐熟之世;能傳諸佛經典名者,則宣安隱除去大患;能傳諸佛經典名者,則為宣佈寂然燕坐;若傳諸佛經典名者,則離一切無數恐懼;若能傳此諸佛名經,夢安覺歡,不畏縣官,水火盜賊,怨家債主自然避去,鬼神、羅剎、妖魅、魍魎、薜荔、厭鬼皆不敢當;若入山陵、溪谷、壙路,抄賊劫掠自然不現,師子、虎狼、熊罷、蛇虺悉自縮藏。所以者何?諸佛至尊德過須彌,智超江海,慧踰虛空,獨步三界無能及者,十方一切莫不蒙度。」

佛說如是,長者善作及天帝釋、諸比丘僧,一切會者,諸天、龍神、阿須倫、世間人,聞經歡喜,作禮而退。

佛說八部佛名經


上篇:佛說八陽神咒經

下篇:八吉祥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上(一名阿闍世王品) 西晉月氏三...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 唐荊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跡門,談其因果及以自...

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阿遬達經

佛說阿遬達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在...

佛說法常住經

佛說法常住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

佛說小道地經

小道地經 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

【註音版】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

【佛教詞典】龍缽

(雜名)晉書僧涉傳曰:涉西域人,苻堅時入長安,能以...

【佛教詞典】坐忘

即端坐而忘,無思慮之意。為道家、道教所指心法相應、...

內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對於我們的勸誡,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你一旦要...

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生死問題是人類的一個永恆的命題,人類從產生以來就一...

真正的賢人君子,不設機心城府

真正的賢人君子一定會真誠待人,不用機心,不設城府。...

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的大致內容是,在華嚴法會上...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團隊,不局限於某一個人。有一...

外在體現內在

雖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還是經常體現內在。為此,我...

對治淫慾的觀想方法

修行人最難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們知道,因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印光大師《識別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類,況彼魔...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

【視頻】《佛說佈施經》楮訾讀誦

《佛說佈施經》楮訾讀誦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聆志居士讀誦

《普賢菩薩行願品》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