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衍慈法師  2018/02/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

修行若不能忍辱,面對批評、惡罵、挫折或逆境,便氣沮意喪,只喜歡他人順從己意,眼睛喜歡看好東西,耳朵要聽美言等,這類人沒有智慧,是很難有所成就。若經得起考驗,視惡罵、逆境為成就我用功辦道的增上緣,能安然忍受,如飲「甘露」,這是有智慧的人,因為他人的譭謗、惡罵逆我,都是來成就我忍力的善知識,甘露是諸天長壽之藥,不生不滅的法藥,不肯忍辱者,就如同不願服甘露之人,所以是「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古德永嘉大師證道歌有謂:「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謗訕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隨便他怎樣譭謗,任憑他說我是非,如手執火把要燒天,怎樣也燒不到天,反而火把拿久了,令人疲倦,甚至燒到自己身上來。我聽到他人的惡意譭謗,無緣無故地冤枉我,這些話對我來說,就像飲甘露水那麼甜,消化後立刻得到不可思議的解脫力量。觀想惡言,反求於己,便要感謝對方,因為他成就了我,應視他為我的善知識,不以他的譭謗使大家變成冤家,時時刻刻以此為難得的磨練機會,從而逐漸修到一種慈悲忍辱的慧力。十方如來乃至古今大德,成佛作祖,無不是修忍辱波羅密。

據悉從前天台國清寺,曾有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的化現,即寒山與拾得之典故,寒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拾得就是普賢菩薩,有日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用退一步的方法去對治他,使令對方感動而放棄他的惡行為,所以各位要逆來順受,要反面找好處,不應樹立敵人,不應有仇恨心,明白這個道理,才是真正明白佛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衍慈法師文章列表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兒要畫畫,問我畫什麼。其時正在看書的我抬頭...

聖嚴法師:造口業

佛教所說的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

向佛陀丟擲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次與弟子們外出托缽。在途中,遇...

宣化上人的新年祝福:凡事忍耐受得了

先祝你們各位新年快樂! 本來我想很早就到這兒來,但是...

為什麼不能隨便去評論別人

以前我有個毛病,很喜歡對別人下結論,就是評價某人怎...

人心莫測,於我有何關係

我常常這樣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證了他心通的人,你無論...

遭到譭謗應做如是思維

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讒害和誣謗,不可嗔怨,不必計較。應...

庵摩果與臭井水

有位老婆婆帶著蜜漿和水果出遠門,她走了一段很長的路...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什麼是念佛人的都攝六根

為什麼念佛人要都攝六根呢?都攝六根不是都攝那個第一...

別把染緣認為是隨緣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隨緣與染緣。隨緣是菩薩,染緣是凡...

第六意識是怎麼去創造法塵的

我們看第六段,明意與法即藏性。 這個意是內處,意根;...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

問: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還是需要來生投...

萬一犯了五逆和謗法,就不能往生嗎

問: 關於往生的條件,在於深信切願,弟子對這點也是...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號的味道念出來

一句彌陀法中王,無邊妙義廣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覺,不...

華嚴經的十種佛

《華嚴經》都講十,以十種佛來攝持。什麼叫十種佛?我...

患癌或重病,該何去何從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從? 假如您是一個信佛念佛已經很...

【推薦】念佛人被人認為孤僻被嘲笑,該怎麼辦

問: 我是台灣台北三十三歲的念佛行人。請問,出離心...

宗賾禪師勸參禪人兼修淨土

【原文】 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

如何幫助自卑的人

自卑的人除了會帶給自己煩惱,往往也會有自大的心態。...

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

業力的累積,讓我們看不到真相

我給大家講一個記錄在經典裡面的真實故事,主角是佛教...

你是屬於剛強傲慢型,還是調柔寂靜型

你看一個人,他完全不修無常觀無我觀,他在佛教界裡面...

股神巴菲特:我為什麼要捐掉99%的財富

2006年,我曾作出承諾,逐漸將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爾哈...

在生活和職場中要做到口和無諍

生活和職場裡難免有不少紛爭,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佛教詞典】十六重玄義

(名數)真言行者,漸次證入六無畏與自二地至佛地之十...

【佛教詞典】蓋粗重

【蓋粗重】 p1280 雜集論十卷十三頁云:蓋粗重者:謂能...

【視頻】大悲心行--妙蓮老和尚百歲聖誕紀念特輯

大悲心行--妙蓮老和尚百歲聖誕紀念特輯

【視頻】藥師咒(梵音版)

藥師咒(梵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