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最無比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最無比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其無量大苾芻眾,無量菩薩、天、人等俱。

爾時,尊者阿難在空閑處獨坐思惟,生如是念:「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受三歸依,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如是歸依得幾許福?」

作是念已,日初出時於本住處,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安詳而出往如來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惟我向者,在空閑處獨坐思惟,作如是念:『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受三歸依,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如是歸依得幾所福?』我未能了,惟願世尊哀愍為說,令諸眾生得正智覺。」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善哉,善哉!汝真妙慧能善思惟,能善請問如來斯義。汝今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阿難白佛:「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汝今當知,此贍部洲縱廣周匝七千踰繕那,北廣南狹形如車箱,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贍部洲諸預流果,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預流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一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預流果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無量。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此方南贍部洲。於此東方毘提訶洲,縱廣周匝八千踰繕那,形如半月,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東方毘提訶洲,一來果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一來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二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一來果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東方毘提訶洲。於此西方瞿陀尼洲,縱廣周匝九千踰繕那,形如日輪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西方瞿陀尼洲不還果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不還果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三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不還果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華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西方瞿陀尼洲。於此北方大俱盧洲,縱廣周匝十千踰繕那,地形四方,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北方大俱盧洲阿羅漢人,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具正解脫,正智解脫,其心調順如大龍象,所作已辦捨諸重擔,逮得己利不受後有,梵行已成,身心無礙,知眾生性,具六神通、證八解脫,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阿羅漢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四百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阿羅漢人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北方大俱盧洲。總四大洲有鐵輪山周匝圍繞,一日一月之所照臨。假使於中所有一切諸山大海,悉皆除屏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輪圍中,諸獨覺人成就種種,勝阿羅漢所有功德,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諸獨覺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十千歲,以諸世間上妙樂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彼一一諸獨覺人般涅槃後,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如是一四大洲,一日一月所照臨處。乘此復有小千世界,有鐵輪山周匝圍遶,其中具有千日千月、千四大海、千蘇迷盧大寶山王、千七金山輪圍山等,千贍部洲、千毘提訶、千瞿陀尼、千俱盧洲、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覩史多天、千樂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眾天,一大梵王於中自在,如是名為一小千界。乘此復有中千世界,有鐵輪山周匝圍繞,其中具有千小千界,如是名為一中千界。乘此復有大千世界,有鐵輪山周匝圍繞,其中具有千中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於中所有一切諸山大海悉皆除屏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滿其中,諸佛、如來、應、正等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如是一切諸佛如來,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滿二萬歲,以諸世間所有一切上妙樂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於是一一諸佛如來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佛馱都,起窣堵波高廣嚴麗,皆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汝意云何?由是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一佛所,二萬歲中,以諸世間所有一切上妙樂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奉施供養,恭敬禮拜。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佛馱都起窣堵波高廣嚴麗,亦以種種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燭光明,讚歎供養,其福尚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況滿三千大千世界諸佛、如來、應、正等覺,經二萬歲如前供養,所生福德而可彌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佛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淨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歸依於佛兩足中尊,歸依於法離欲中尊,歸依於僧諸眾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供養福德,比此三歸所生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能一彈指頃受持十善,由是因緣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惟受三歸所生福德,比此兼修一彈指頃十善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能一日一夜受持八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一彈指頃十善福德,比一日一夜八戒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能盡其形壽受持五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所說,一日一夜八戒福德,比盡形受五戒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復能盡其形壽受持勤策、勤策尼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復有能盡形受持尼正學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復有能盡形受持苾芻尼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復有能盡形受持大苾芻戒,獲福轉勝。阿難當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復於百分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善男子或善女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盡未來際受持菩薩三聚淨戒,無缺無犯,所獲福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比喻,最勝最尊,最上最妙。」

爾時,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受持三歸乃至菩薩三聚淨戒,所獲福德無量無邊。歡喜踴躍嘆未曾有,而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法門,最勝希有不可思議,明甚深義,功德廣大難可挍量。其名何等,我當奉持?」

佛告阿難:「今此法門名『最無比』,挍量種種真實功德,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此經中說最無比法,一切世間甚難聞故。」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尊者阿難、大苾芻眾,無量菩薩及諸天、人、阿素洛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嘆未曾有,信受奉行。

最無比經


上篇: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下篇:佛說作佛形像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

寺沙門玄奘上表記

寺沙門玄奘上表記 進經論等表 沙門玄奘言。玄奘聞。羲...

因明正理門論本

因明正理門論本 大域龍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大乘成業論

大乘成業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方廣如來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佛說六道伽陀經

佛說六道伽陀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藏傳教...

佛說月光童子經

佛說月光童子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大乘隨轉宣說諸法經

佛說大乘隨轉宣說諸法經卷上 宋明教辯才法師充譯經三...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長壽王經

長壽王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禪宗永嘉集

禪宗永嘉集序 唐慶州刺史魏靜述 聞夫。慧門廣闢。理絕...

佛說輪王七寶經

佛說輪王七寶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

寶雲經

寶雲經卷第一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一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今將...

佛說貧窮老公經

佛說貧窮老公經 宋沙門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本行經

佛本行經卷第一(一名佛本行讚傳) 宋涼州沙門釋寶雲譯...

【佛教詞典】外道說法與如來說法

【外道說法與如來說法】 p0493 瑜伽九十二卷五頁云:復...

【佛教詞典】寂光海會

指集會於常寂光土之無量大眾。寂光,指常寂光土,乃毗...

遵式大師:校量念佛功德說

大般涅槃經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一切眾生。不...

心念不清淨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間刮起了大風,刮倒...

個子矮小的男子女人應改掉輕慢人的毛病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云:為人因何短小?以鳳生...

寬容是人生的最好修養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既...

持誦佩戴楞嚴咒,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

勿作「二寶」弟子

在家信眾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寶。尤其在佛滅度之後,佛...

晝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課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沒有一定的功課,就是掛名的佛教徒。淨土行...

羅剎相爭 比丘證果

摩偷羅國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發心出家,隨...

信願持名,去極樂蓮華里安身

念佛法門雖然簡單容易,但卻是至圓至頓的。蕅益大師說...

真為生死來學佛

我們學佛是為什麼?是真為生死來學佛。對於佛教徒來說...

百歲本煥老和尚的百年佛緣

本煥長老 法名心虔,102歲。清朝光緒33年(1907)出生...

大安法師:知道自己的念頭-念佛

在東林寺我們常常會有百萬佛號閉關出來談體會,這一兩...

【視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分別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分別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