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息障品第三之餘

秘密主若說諸彩色諸漫荼羅彼尊尊色。先佛所說者。謂本尊各有形色。下當更說之。如上說隨本位而作事業。今復說色也。謂於會中所有諸尊。若見其黃色即應坐金輪中。白即坐水輪。赤火黑風也。次下有色字梵音別。此是形相也。如見寂然貌即須坐圓檀等。類而說之。應一一依教而畫。是古佛所說。其道玄同非我故說。欲令眾生起決定信也。秘密主。未來世當有眾生。劣慧不信聞此說。以先無信根故。聞此而能不信也。無慧疑增多者以此眾生等鈍根少智信不具。故聞此甚深之事不能曉了。更增疑網。此即說為障所由也。如是真言畫及持誦等。一一皆有深意。盡是如來不思議事。如人得如是藥。即能昇空或入火等。此但眾緣合故決定不虛。非是不虛。非是諸人所應籌量說其所以也。如此畫色等。若依法不疑。乃能深入法界不思議境。此唯信者得入。若欲以心數卜量。云何得知所以而不疑耶。如世人得藥飛空。此事汝尚不勝能具解。而心愚輕毀。謂非如來真空無相之法。徒自傷也。聞唯堅住不修。彼自損損他。如是說有外道法等。如是非佛說者。是人雖聞此法。不能決定信心。如說修行而求現驗。以不能故而生謗言。云何以如是著相之法。而能成菩提。此必是外道等說。非佛法也。如人得天甘露。但當決心生信而服之。自見現驗。口不服之而求白日昇天。以不得仙知故。而謗此藥。當知非智人也。故彼無智人如是作解。一切智佛一切法已得自在眾生利。此已字亦云通達。是正義也。謂具方便無事不解之義。已彼先此一切說。梵音迴互也。上文已明諸佛。今此下句。方雲先佛作如是說。已彼此一切說利益求者。彼愚夫不知諸法相空。一切諸法相說。常當住真言業作。善無疑者。此意言。如來具一切智。於諸法中而得自在。以眾生劣慧。未堪頓說如來自體不思議力用故。作此畫色等方便。令諸眾生隨所作者。能滿所求而得利益。所以然者。以諸眾生未解諸法空相。是故於無相中而作有相方便說之。若人得佛深意者。當住真常住之行。諸有所作皆。入理體同於一切智智之心。如是無疑慮者。一切障法無得其便也。

普通真言藏品第四

爾時執金剛中。金剛手為上首。菩薩中普賢等為上首。於佛毘盧遮那稽首。於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如所通達法界清淨門。各各廣語句真言說樂欲佛請者。是諸菩薩金剛。為欲圓滿成就此法故。各各稽首大日如來已。於自心以通達清淨法界法門。各各樂欲自陳說之。所以然者。如是大漫荼羅王清淨法界之體是。一一菩薩。各從一門而得自在。稱其所解而廣說之。若有眾生。從彼一門而進行者。不久即得同彼菩薩。此諸菩薩。皆是大日如來內證之德。為欲廣開是知見門故。一一菩薩各演一門也。爾時佛彼執金剛及菩薩。無盡法爾加持告。諸善男子。說如所通達法界。眾生界淨除真言句者。時佛隨彼所請。以此無盡。或可雲無害或可云不動或。可云不壞。以下義為正也。如人論墮負不可復救。復有人能離彼過失他不能伏。不壞義如此也。無盡莊嚴自在之力。法然所得無功用力。而普加持彼諸大眾。然後告言。善男子今可說之。如汝自所通達法界之門。為欲淨除一切眾生界虛妄之垢。悉令同彼真法界無盡藏故。各當自說真言之句也。時普賢菩薩。即於佛莊嚴境界三昧住。無礙力真言說者。諸菩薩中彼為上首。於此佛境界莊嚴法門而得自在。即時入此三昧也。佛境界者。此是諸佛自證真實境界。非聲聞等所能及之。如法花方便品中所說。莊嚴者。即是如來自證之體。體有無量德。德各無量名。以無量莊嚴而自莊嚴也。此即是不思議離名字法。云何在此定中。而得有言說耶。謂彼菩薩住此三昧故得無礙力。從其自心面門發種種光。光中說此真言也。

三曼多(等也)奴[王*曷]多(進義也去也往也)微囉闍(微是離也囉闍是塵垢也謂除一切障也)達摩儞闍多(上句法也。下三字生也何等法生謂從諸法體性而生也)摩訶摩訶(上聲摩是第五字遍一切處謂大空也空中之大名為大空故重言之更無可得為等比者故名為大重空之中更無比也)

此意言。等者即是諸法畢竟平等也。進者是逝義。謂佛善逝而成正覺。然此平等法界無行無到。云何有來去耶。次即釋言。以能離垢除一切障。即是勝進之義。無行而進最為善逝也。以如是進行能成法生。即是從平等法性而生佛家也。故次言大中之大。即等等無礙證中大空。大空者佛境界也。然此真言以訶字為體。訶者喜也。所謂修行菩薩修也。若眾生從此法門。而受持讀誦或觀照者。即同普賢之門。不久能得佛境界莊嚴三昧自在之力。時彌勒菩薩。住於普遍大慈發生三昧自心說者。普謂平等。遍滿一切法界也。稱於法界而生大慈。能遍與一切眾生正法之樂。是彼所入門也。如其自所進達。入於三昧而說真言。故言自心說也。說義亦如上。

阿誓單闍邪(此謂無能勝也闍邪是勝阿是無)薩縛薩埵(一切眾生也)阿奢也(心性也謂彼先世所習行諸根性慾)奴竭多(知也謂能了知眾生諸根性行)

然此真言以阿字為體。即是本不生義生者。生老病死一切流轉之法彼。即體常自不生是阿字義也。以知諸法自性不生。是故諸一切眾生為無有上勝。上無等也。又能知法體不生故。達鑒群機一切心性。無所不了現覺。隨彼所應得者而成就之。即是慈中之上。遍施眾生無有窮盡也。是故若有眾生。能通達受持讀誦此法。行行者不久即同彌勒之行也。

爾時虛空藏菩薩。入清淨境界三昧自心說者。所謂住此三昧。能知自心本性清淨。了達如是清淨法界之境。即是大空之秘藏也。又此虛空藏。即是大悲胎藏。能長養成就菩提。之心也。

阿(長)迦奢(是虛空義也)三曼多(等也謂一切法等於虛空也)奴竭多(了知也)吠質怛纜(二合)(雜色衣也。是種種奇妙顯色之義也)嚩(伐)囉(衣也)馱(是執持義也)囉(被著也此德生即是被種種衣也)

此真言以阿(長)字為體阿(長)本不生體。今此阿(長)是第二聲。即是空義。以本不生故同於虛空也。即是一切法皆等於虛空。自得如是了知也。雜色衣。即是種種萬德莊嚴法門。若人能證此空三昧。即能萬德莊嚴其身。如淨虛空明覩顯色也。餘准前說 爾時除一切蓋障菩薩。入悲力三昧真言說者。即是法性之悲。以自在力能除一切眾生一切蓋障。於此障中而得自在能住此蓋障中又能除之。即是如來大悲也。

阿(引)(降伏義。攝伏義此是真言體也。阿字本不生長聲第二字是金剛三昧又加不動之點是降伏義也)薩埵係多(有情利益也)驃庾竭多(發起也起生也)呾纜呾纜(二合)(怛即多字如如義也纜有羅字是無垢義加一點是麽字即是大空入證也)纜纜(中羅字無塵義。加一點即是大空證也)

此真言意雲。體於如如。以此自在之力。而除一切塵垢之障蓋。證於空也。空中之空即大空義。此相微細難遣。處處說破無明三昧。淨除自體之惑相。故重言之。纜纜二字。又更重言之也。又相釋者。以住(raṃ 字故。能為一切眾生。作大饒益發生此性除去眾垢也。)若有眾生入此真言門者。不久即同彼菩薩之德也。凡觀照時。唯以本體一字為主。持誦則具言也。此即是種子之字。又凡諸字次第相釋如先有惡字。以次字皆轉釋之。准上字門中 不遍不名為普也。以此普眼而觀眾生。故名觀自在者。入此三昧已。從其心出種種光。光中現是法門真言也。

薩嚩怛他竭多(即是一切如來謂十方三世諸佛)嚩路吉多(觀也。同彼佛所觀故名諸如來之觀即平等觀也。即是普眼觀也)迦嚧尼麽也(體也。所謂大悲為體也猶如金人以彼自體純是金故名為金人此菩薩亦爾純以大悲為體)囉囉囉(囉是塵義入阿字門即是無塵也。所以三重者謂除凡夫塵障也)

吽。是恐怖義以大勐威自在之力怖彼三重塵障令得除淨而同佛眼。惹。此最後字是種子也。諸字皆為釋此字義。即生不生是闍字義也。

或以初薩字為體。亦同用之。是驚覺義也。吽字中有訶字。是歡喜義。上有大空點。是三昧。下有三昧畫。此中下畫字亦三昧。二三昧中行也。三世諸佛皆同此觀。故名等觀也。

得大勢亦入此三昧與觀音同。由是彼眷屬故。髯髯是生義。所以有二重者。上是煩惱障生次是所知障生。入阿字門即是二生舉體皆不生也。上有點是大空義謂除二障得大空生也。娑字是真言種子之體。娑是不動義。不動住動之法即有生滅。凡物有生滅者。即有住動之相。故經云。動不動法皆是不安之相。傍加二點同於涅槃。即是堅住義。已離二障同於大空。堅住此位如諸佛住。即是大勢位也。如世人有大官位多諸財力。威伏多人名為有勢之人。此勢即是位也。言度二生同於佛生。即是如來之位。得此大位大勢。故名得大勢也。

次多羅尊亦是觀自在眷屬。所入三昧亦同前說。

迦盧拏(是悲義也所謂悲者)陀婆(二合)費(生也。謂從悲者而生。悲者即是觀音此菩薩從彼尊眼中生也。猶見諸法實相名為普眼所謂見於如如之體。從此眼三昧生也)多[口*(肄-聿+餘)]多唎尼(多[口*(隸-木+匕)]是度義然此真言。以初多字為體。兩多字中初字也)

多是如如之義。傍一點是阿字。所謂如如之行也。囉字是塵。六塵即是生死大海。觀此如如之理性故。一切諸塵勞。即同於如本來不生。即是度大海義。能度此等生死大海。即是於諸法得度也。重言者。釋梵雲極度。自得度已。又普度一切眾生。名為極度。若人自未得度而得度人。則不應爾。若自度又能度人。斯有是處也。次多字即是如來之體。觀於如如而度塵勞大海。得成如來之自體也。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羅尊。皆從觀音眼生。皆是阿彌陀姊妹三昧也。

次毘俱胝入三昧如前。

薩婆陪也(一切恐怖義)哆羅(二合)薩儞(又是恐怖也)吽(引)吽(亦是恐怖義也)薩頗(二合)吒也(殘害也破障)莎訶

所以重說恐怖者。前是有畏。後是無畏。一切眾生皆有恐怖以未得無畏處故。然於此中而生怠慢。我執自高。故恐怖彼。令離有畏而得無畏。由恐怖彼令得無怖。故重說也。殘害即是破一切障也。然此真言以多囉字為體。諸字皆為釋此。多是如如。羅是塵。傍角一點是阿。阿即行也。諸塵勞體同於如如。以此如如之行。能折伏摧滅一切生死見慢我執之幢。即大摧伏義也。佛大會中。時諸金剛現大可畏降伏之狀。狀如無有能伏之者。時觀音額皺中現此菩薩。西方謂額上皺文為毘俱胝。如今人忿時額上有皺也。此菩薩現身作大忿怒之狀。時諸金剛皆生怖心。入金剛藏身中。時彼毘俱胝進至執金剛藏前。時彼亦大怖畏。入如來座下而言。願佛護我。時佛謂彼毘俱胝言。姊汝住。時毘俱知即住已白佛。唯佛所教勅我當奉行。爾時諸金剛怖畏亦除。皆大歡喜而作是言。此大悲者。而能現此大力威勐。甚希有也。此中秘意當問之。次白住處菩薩。當存本梵音。

怛他竭多(如來也)毘舍也(境界也。如來境界。所謂如如)三婆吠(從彼生也)缽頭摩(二合)(白花也)摩利儞(以波頭摩為鬘。因以為名也。即是。此利儞是處義住義也)

然此真言。以初怛字為體。即是如如也。如如即是諸佛境界。我今從彼而生也。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自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即蓮花部主也。次馬頭菩薩。

吽(恐怖義也)佉陀(是噉食義。謂噉諸障也。然此真言。以佉字為體。佉字空也。傍角點是行。陀是授與義)

所謂空者。即是諸法實相。猶行此行而得實相之果。復常以此而授與人也。今言噉食。即是以此空行。噉一切能障菩提法也。

畔闍(畔是欲色三界。闍是生也。合說二字。即是順壞義也)薩普吒也(普破碎令盡也。謂以此空行破一切法。遍無有餘也)

除諸法實相。餘皆是障菩提法也。以食噉壞破此悉盡故。得成勐威大勢也。此菩薩是蓮花部明王也。次地藏菩薩真言。時此菩薩入不可壞金剛行三昧。金剛者即是菩提之心。此菩提心即是不可壞。依此進行是金剛行也。

訶訶訶(上訶字是真言體也訶是行義。亦是笑義喜義。入阿字門即離喜。喜者即生滅法)

所以有三者。即三乘行也。此菩薩以種種法門利益眾生也。

蘇多奴(蘇是善。多奴是子義。所謂善子也。是輕安義也)

猶善能行此利益有情之行。真是佛子。從善性而生。故名善子。從佛而生。故名佛子也。此菩薩即能說種種三乘行門。利益眾生。如十輪廣說。次文殊入佛加持神力三昧。此加持三昧如上毘盧經初說也。

醯醯(是呼召義)俱摩囉迦(是童子義。即是呼。召令憶本願也)

又俱是摧破之義。摩囉是魔眷屬。所謂四魔。此真言以麽字為體。即是大空之義。證此大空摧壞一切魔也。

毘目吃底(二合)缽他悉體(二合)多(解脫道住者。謂呼此童子住於解脫道者。即是諸佛解脫。所謂大涅槃也)娑麽囉娑麽囉(憶念憶念也)缽囉底若(先所立願也)

此真言意雲。醯醯童子住解脫道者。憶念本所立願也。一切諸佛法身成佛。入身口意秘密之體。一切有心無能及者。然憶本願故以自在之力。還於生死救度眾生。此真言意亦爾。此童子久已法身成佛。故請其。以憶本願而度眾生也。由請菩薩本願。若有見聞觸知憶念我者。皆於三乘而得畢定。乃至滿一切願。此菩薩久已成佛。所謂普見如來。或云普現如來。以大悲加持力示童子身也。

次金剛無勝三昧。更無等比名為無勝。由現覺諸佛金剛之體能持諸佛智故。名執金剛。歸命諸金剛者。金剛即諸佛智印也。即諸佛之別名也。

戰荼(極惡也。惡中之極也。謂示形狀暴惡無有過者。乃至噉食一切世間令無有餘。惡中之極也)摩訶盧瑟拏(此是大忿怒也極惡之中而又忿怒甚也即是謂佛第一威勐。殘害世間盡其巢穴。令入法界歸於金剛之界)吽(引)

此真言體也。無怖畏義也。訶是行。上一點是大空。下畫是定。所謂大空行三昧。即是大金剛三昧之異名。以能降伏更無勝者故也。

次金剛母所謂忙莽計。忙言母義。莽計亦是多義。即一切金剛之母。諸金剛智慧從此生也。

怛[口*履](二合)吒(輕)怛[口*履](二合)吒(輕)

此中以上怛[口*履]字為體。多是如如義。囉是離塵垢義。伊是三昧也。即是如如無垢三昧。諸金剛智慧由此生也。吒字不成是半體。破壞體不成即是死義。由此三昧殺無明住地人也。已殺無明住地故。若衍底(丁以反)是勝義。亦是生義。如了達如如。垢障淨除得無勝之生。故為眾母。無勝而生。即是生諸金剛。金剛是無勝者。亦是生諸無勝人也。此無勝生亦名甘露生也。

次金剛瑣真言。

畔陀畔陀也

此嚩字由謂下有娜字。以此字加於嚩上。以此娜字即是大空之點也。若上縛著點。即次陀字不須加娜也。此中以畔字為心。是縛義即金剛縛也。畔陀是遍護之義。是遍一切處以結彼也。遍一切處結彼者。即是結彼法界體也。SD-E470.gif一點是遍一切處義。已了達法界金剛之體結彼令不壞。是結護義也。

暮吒暮吒也(是牢固義已作金剛之縛縛上更縛令其牢固)拔折囉嗢婆吠(是金剛生也。從金剛界而生。也。即是諸佛金剛智生也)薩嚩多囉缽囉底訶底(此是諸無能害也。如金剛寶體一切無能害者。猶識達此金剛體性。金剛之縛固體密緻故無能害也金剛縛即是無間隙真如也)

次忿怒月壓金剛真言。

纈唎(二合)

以上纈利字為心也。纈唎是攝召之義。亦是召請之義。有訶字是行。有囉字是離塵垢。加上畫是三昧義也。兩點在傍即同涅槃。此是具足諸佛功德。願我亦然也。次吽字是恐怖義。為速滿此諸佛功德。以牢強轉進離垢三昧同於涅槃之行。大怖一切諸魔皆令退散也。

伴吒(是叱呵之義。即訶叱一切魔障令滅沒也)

次金剛針真言。

薩縛達摩(一切法也。以上薩字為種子體)抳(上)鞞陀儞(是穿義也)拔折囉蘇只(金剛針也)伐囉弟(勝願也)

此意言針是利智之義。以此如金剛銃利之智貫達之。法無不穿。慧達法性意。是金剛針義也。所謂穿徹無明至實相際。

次一切持金剛真言時十佛剎塵數金剛。同入金剛無勝三昧。猶如金剛手無異。亦於自心出不思議光。光中現此真言。當知餘眷屬準有也。吽吽吽。以初字為體。亦是大空行三昧也。此三昧即是大金剛無勝之行人也。入此三昧故名大空。行三昧也。三字是眾多義。一切眾生多金剛同說故合三字也。

伴吒伴吒伴吒(訶障之義與上同也。私謂再說者謂訶三障也)

髯髯闍是生義。上有一點是大空也。已破諸障。當得大空之生。即是諸佛生也。金剛智生。即是諸佛法身之生。如央掘經生此不生之身。即其義也。

次諸奉教者說此真言。此謂專在本尊之側。承命往來隨有所作者也。亦同上諸金剛。入大金剛無勝三昧而說真言。此一切諸部奉教。同用此真言也。

醯醯(上醯字是種子也。亦是呼召義)

此訶是行是喜。中有翳字是三昧。重道者謂行極行。言極定也。

緊只囉曳(入)細(何不速也。此是約勅之義如人處分使令。何不速為此事而稽遲也)蟻哩(二合)痕拏(二合)蟻哩(二合)痕拏(二合)(執持守義。謂持上所說金剛行三昧。第二重說此語是守護義既執持執持之。又守護。不令散失使不為諸障所逼奪也。令金剛行三昧速成也)佉駝佉駝(是噉食義。食諸煩惱又極噉食令盡。故重說也。私謂食界內界外煩惱。故重說)缽唎補囉也(是充滿也。謂極噉食而令滿足。謂滿行人所有勝願而令滿足。第一願者。為金剛行三昧也)薩縛枳迦囉喃娑嚩(二合)補囉(二合)底染(長聲。謂本所立願也。隨彼先所立願應當滿足也。上句雲滿此下句雲本所立願。相連也)

通三部使者用之。

次釋迦如來入於寶處三昧。寶從彼出名為寶處。猶如大海出種種寶。若至彼洲。則隨意所須無所不足也。佛入此三昧已。從其面門出種種光。光中現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剎。餘真言當知皆如此說也。

薩縛訖隷奢(一切煩惱也)泥蘇馱娜(摧伏也。通上句雲摧伏一切煩惱也)薩縛達麽(一切法也)嚩勢多補囉缽多(二合)(得自在也。通上句雲於諸法中而得自在也。以除諸障故得自在也)伽伽那(虛空也)娑摩(平聲中有阿聲)娑麽(娑麽無等義。即是等同虛空也。是行等空無邊清淨也。於一切自在無礙。同於名字也下句與阿相連是無等也。不等者即是二乘。以有所闕故名無等。即是施權之意)

然此真言。初薩字為體。娑者是漏義亦是堅義。入阿字門即無漏無堅。若有堅牢。即是生滅壞破之法。若令同於阿字。此堅本來不生。即是諸法之中。而得自在等於虛空。能為一切寶洲也。私謂釋迦以大悲力。於周體密緻猶如金剛一闡底等。亦令破壞此見而入佛法。施其大寶之願。豈非於諸法中而得自在。能破一切堅牢也。

次豪相真言者。此是如來無量功德之所成就以為莊嚴。此是功德之聚。故作三昧女形也。是釋迦眷屬。亦入寶處三昧而說此真言耳。

皤囉提(與願也能與一切眾生願也)皤囉補囉(二合)缽底(謂雲願得。即是得願也。如人有寶乃能與人。由我自已成就此願故。能自在施人悉令充足)

吽此心是種子也。訶字是行同於大空下。有鄔字是三昧上。點即大空行三昧也。憑此進修得至寶所故。能自在與人令滿所願也。

次一切佛頂者。一切佛頂謂十佛剎土微塵數佛之頂。頂是尊勝之義最在身上也。即是十八佛不共法之別名。此本尊形像。一同釋迦具足大人之相。唯頂內髻作菩薩髻形為異也。亦住寶處三昧而說此真言。

鑁(無敢反)鑁鑁(以上第一字為種子。是縛義也。入阿字門即是無縛之義。又縛是言語道斷之義。字上有點同於大空也已成就極。令成就。故三說之。極令成就清淨也)

[合*牛]是恐怖之義。以威勐之力。遍破諸縛同於大空。泮吒是不生義。猶體壞不令生。故必當死。謂破諸法無所不遍悉令永不復生。同於大空諸佛解脫。即入佛不共法之頂也。

次無能勝真言。是釋迦之眷屬。亦入寶處三昧如上而說真言。此是釋迦化身。隱其無量自在神力。而現此忿怒明王之形。謂降伏眾生而盡諸障也。

地[口*陵](二合)地[口*陵](二合折廉反)

以初字為體以初第一字陀[口*陵](二合)為種子。陀是法界義。囉是塵障諸垢之義。若入阿字門即是無塵障。即是法界。當知即同法界故。更於何處而有塵耶。此即大空之義。若人住此三昧。則一切蓋障無不破壞。重說者極破塵障之義也。故以說無塵三昧。所謂陵字門。次說馹陵(二合)字是三昧即是諸障不生而得大空生也。此種子字有種種定慧莊嚴。故能於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樹下摧破四魔兵眾也。無能勝即無不可破壞之義也。

次無勝明妃。作女形也。說此真言入三昧如前說。

阿波(入)囉誓帝(無能勝也)闍演帝(勝之別名。即是戰勝之義。能降伏他之義也)多雉帝(摧伏勝竟之義。也此中荼字是戰義。佛坐道場以斯定力。與四魔共戰而得大勢。無能損者。由此三昧力也。以第三字為種子)

次地神真言。地能持萬物。一切萬物依之生長。當知即是佛心。猶如來心能持萬物。深入持本三昧而說真言也。亦是釋迦方便化身耳。

缽[口*栗](二合)體毘曳(二合)(地神名也。即以彼名而作真言。若人誦持修習。不久亦得如來心地也以真言第三字。為種子字是離言說義。中有伊聲是三昧。入此離名言三昧即證心地。此三昧名普載為三昧。以同大地故也。末後毘曳字是縛義也。即衍。那是處義。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即指彼真言之體也。由此離言心地三昧故。於離系之乘而得進行也)

次毘紐天有眾多別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毘瑟紐(二合)費(即以本名作真言也)。以第一字為種子。毘是空義。瑟紐是進義生義。乘空而進。所謂此天乘迦婁羅鳥而行空中也。私謂釋迦於五部佛中乘迦婁羅坐。即是虛空進行之義也。

次嚕捺囉。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羅之化身也(亦名伊舍那)嚕馱囉(二合)也(即以本名為真言也)以嚕字為心。馱囉是授與之義。猶自多有能惠他人。所謂諸乘乘即已也字義也。自通達如是寶乘。能遍施一切眾生。嚕即無塵垢三昧。自得此三昧復以施人也。

次風神真言。亦佛化身也。三昧如前。皤(平)也吠(平即以本名為真言也)以皤字為體也。吠是縛義。入阿字門是無縛之義。即解脫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第三吠字是無言說之義。又加伊字是三昧耶也。是諸乘。以無礙乘而度一切。

次美音天。是諸天顯詠美者。與乾闥婆稍異。彼是奏樂者也。

薩羅薩伐(二合)底曳(二合)(即美音之名也)

以初薩字為體是堅義。若有堅住即有生住異滅之相。入阿字本來無堅。則無成壞故也。餘字皆為釋此。私謂以此妙音悅可眾生。言辭柔軟悅可眾心令得歡喜者。說無堅令知無常。驗得如來堅固之法也。

次泥哩底。是羅剎主。亦佛化身也。

囉(垢也)吃剎(二合)娑(食也。娑是堅義。都是能噉義)

彼常噉食眾生。如來亦爾。能食一切塵障之有情無有厭足也。提缽底曳。提字有馱聲即是法界。加伊是三昧。所謂法界三昧也。缽底名住。住此法界三昧名為妙住也。觀一切垢障即是法界入於法界。即是能噉入腹之義。最後曳字是乘也。此乘者速疾無比也。處門體種子字。

次焰摩王真言。亦佛化身也。

毘縛薩縛(二合)哆也(亦以本名為真言也。以初字為體更問之。所謂無。縛三昧也)

毘嚩是堅固住義。亦是除諸縛也。謂以理除縛不以非法也。埵字中有多聲即是如如。薩字有堅固義也。也字是乘。乘此如如之乘而進於行。傍有阿字之點即是行也。乘相如如而進行者。即是去成正覺也。

次死生真言。此是閻羅明王也。亦為成就大悲發生漫荼羅故。隨所通達而說此真言。

沒[口*栗]底(二合)吠(此即死義也死是殺義斷。其根本名之為殺。由本意願我斷一切眾生命根命根即是無始無明諸煩惱也)

一切眾生斷彼令盡無有餘。即是殺也。此明於死法門而得自在。即佛所現化。非真殺一切眾生也。以初沒字為種子。

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閻羅侍後也。

迦(平)羅囉(引。都名黑也)底哩(二合)曳(平聲。即夜也)

以初迦字為體(作也)以夜暗之中多有恐怖及諸過患。為欲除彼無明黑暗中。長夜諸障垢等怖畏。故說此真言也。

次閻羅王七母。有七姊妹。此七母名准餘經。皆以本名作真言也。今說總者如左。

摩怛哩(二合)弊(去也)也(二合。摩怛哩是等義。等是非一眾多之義。謂七姊妹等也)

以初摩字為種子。是無我義也。

次釋提桓因。

釋迦囉(二合)也(即字名也)

釋迦是百福德義。以因中曾百度修福。所謂一百遍作大無遮施會普施眾生。故得成此勝生。以初釋字為種子。因以為名也。是止息義。止息諸障。障既息已增益其福。迦羅是增進也。又奢(入)即是奢摩他也。常以深言利益諸天。故心為真言。亦佛化生也。

次嚩嚕拏龍王真言。此是大海中龍也。諸龍王同此真言。

阿半(脯其反水也)缽多(某也)也(助聲也)

以於水中而得自在故名水主。以初阿字為種子也。

次梵天真言。為欲成彼大悲胎藏亦如上說也。

補囉(二合)闍(一切生也)麽多曳(主也)

即是眾生之主也。一切眾生因梵天故。名一切眾生主。能生一切有情故也。以補囉(二合)字為種字也。補是第一義。囉是障垢。於勝義中即障無障。一切聖者皆從此生故。主生主也。亦是佛化身。

次日天子真言。

阿(本不生也)地(與也)多邪(二合)也(日也)

以初阿字為種子。即本不生義也。自通達此理而授與人。即是常利益眾生。義猶如彼日也。世人謂日為常利益眾生者。

次月天子真言。

戰(不死也)達囉(即月名也。以初字為體)

若不死者則亦不生。不生不死者是名甘露。世人以月能除毒熱煩惱同於甘露。故以為名。一切甘露之味無過淨月三昧也。

次諸龍真言 前是龍王。此是一切諸龍是通用也。

迷迦(雲也)扇儞(喫噉也)曳

此釋為噉雲也。是黑暗。即諸眾生垢障。能噉諸障而得自在。故以為名也。以初迷字為體。即我義也無我也。

次難陀跋難陀守門二龍王真言。

難徒(以初難字為體。是觀義也。即觀離觀而住於中。自通達已以利眾生也)拔難陀庾(拔字聲勢有鄔波者)

鄔是越也。自越諸法生死流轉住於最勝處。以此護持世間。故以為名也。

右上釋迦眷屬罄了。皆是住於寶處三昧。以佛化身。為欲成就大悲藏而說真言。

時毘盧遮那佛自教跡不空悉地樂欲一切菩薩母明妃。說者自教跡者。即是法佛自證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為於此中諸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義。隨彼力能皆向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云不空也。如上諸菩薩說真言各欲引攝同類行者。若有修行即同於我。今法佛自說明妃真言。若有修行者。即從虛空眼而生法身。如我無異也。

伽伽娜(以初字為心。伽是無去來義。又伽伽娜是空也。所謂諸佛大空也)皤囉(願也)落乞叉(二合相也)努(大空也。此願勝上。即同虛空一相清淨。無邊不可分別也)伽伽娜(空也)三迷(等也。如上大願如虛空相。與虛空等也)薩皤都(一切處也)竭多(更無比也。謂此等虛空空願遍一切處。皆無有與為等比心。上有阿聲相連)陛薩囉(堅不可壞)三婆吠(從生。也謂從不可壞而所生)闍嚩(二合)羅(光英明義也。由住無去無來之行。成大威光無與為比也)娜母(歸命也。由住斯法故我歸命也)阿穆伽喃(不空者也。所歸命我為歸命)

真言首歸命普遍諸佛者。以一切之名猶自普遍。如指東方一切佛。即不遍十方。為簡此少分一切故。雲普遍諸佛。他放此。一切佛菩薩母虛空眼竟。時佛又復一切為障者息故。火生名三昧證。說此大摧障真言。此有威勢能除一切修真言者種種障難。乃至佛在道樹。以此真言故。一切魔軍無不散壞。何況世間諸障也。又此障略有二障。一者內障。謂從自心而生。其類甚多不可詳說。二者外障。謂從外事而生亦甚多。皆能摧滅也。

戰荼(極惡也。所謂暴惡之中又甚暴惡也)摩訶嚧瑟拏(大忿怒也)薩頗吒也(破壞也)[合*牛](恐怖也)怛囉迦(堅固也)唅(平)鑁(無甘反)

用後二字為種子。諸句義皆成就此也。初戰荼者。戰是死義。入阿字門即是本無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生死大勢之主。即與諸四魔戰也。次麽是我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亦是空也。訶是喜義亦是行也。嚧瑟者有囉字是垢障。有鄔聲是三昧也。即奢麽他謂三昧也。拏是空義。第五字即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法義。了知世間如聚沫故易破敗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障怖令破也。也是乘義也。[合*牛]是大空行三昧如上說。怛(是如如也)囉是無垢也。迦是作也。謂一切法無作也。唅字訶是行義。又有阿聲是怖魔障金剛三昧也。點即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動動行。大怖一切魔障也。鑁字麽是我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也。又以此大空無我三昧。而怖畏眾魔。以此字亦有阿聲及點也。訶嚧唅騣四字皆有阿聲。即是重重怖魔。極怖內外二障之義也。若聖者不動主真言了。

次降三世明王真言。皆是毘盧遮那如來。住於法幢高峯觀加持三昧。如初序品中說也。如來說此二明。皆是彼法佛三昧。為令行人從初發菩提心。守護增長令生成佛果圓。終不退失不墮在非道者。即不動明王是也。為降伏世間難調眾生故。即降三世明王是也。相次說之。所謂三世者。世名貪瞋癡。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由如過去貪故今受此貪報之身。復生貪業受未來報。三毒皆爾。名為降三世也。復次三世者名為三界。謂毘盧遮那如來。始從有頂迄至下地。從上向下相次。一一天處皆化。化無量眷屬大天之主。今勝彼天百千萬倍。彼怖未曾有。更有何眾生而勝我耶。乃至以法而降伏之。即次第而下。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

訶訶訶(訶是行義是喜義。此三行者。即是三乘人行也。此字行即此三行本來不生。由本不生故即越此三行。是為佛行也)毘薩麽(二合)曳(此是奇哉怪哉之義也。如佛常教。以慈對治於瞋。以無貪治貪。以正見治邪見今乃以大忿瞋而除忿瞋。以大貪除一切貪。此則最難解難信。故言怪哉也)薩嚩怛多揭多(一切諸佛也)毘舍也(境界也)三婆嚩(生也。謂從諸佛境而生也佛境者所謂諸法實相。從此實相而生故號為降三世也)帝(入)[口*(隸-木+士)](二合)路迦也(二合)(此是三世也)吠闍也(此是降勝之義也)[合*牛](義同上說)惹(呼召驚覺之義也。若誦此。能遍入一切眾生之心而驚覺之。令障盡等於法身之佛也)

然此真言。以此帝[口*(隸-木+士)]字為體。上有多聲即是如如之義。囉是垢障。有伊聲即是三昧。以如如之體即是本來不生。以不生故。即垢障亦自本來不生。稱此理而修定慧俱足。故能降伏三世也。

次聲聞真言。

醯都(因也)缽囉(二合)底也(二合緣也)也毘揭多(離也)羯磨(業)泥社多(生也)[合*牛](怖障也)

通釋雲離因緣生也。生由於業。離生即由離業也。初醯(有訶聲是行是喜。即聲聞行也三昧伊聲聲聞定也)次都字(有多聲。即聲聞所入如如也。亦有鄔聲三昧)次缽字(聲聞所見第一義也)次囉字(小乘所對六塵也)帝也(乘如之義也。即是聲聞所乘之義也)毘(有嚩聲是縛也。伊聲三昧也)揭多(離也)餘以類廣說之。怖障義如上所說。但以聲聞行為異。此是法佛大悲願力為利有情。於三昧中而現聲聞緣覺真言。若眾生應以此法入道者。令從此門入大悲藏也。

次緣覺真言。

嚩(言語道斷義也。即是如上所說緣覺證極無言說界也。自從此中得證。復以此法利益眾生。自己通達。亦以此法利他也)

如上說。聲聞緣覺以句法為真言。今以一字者。此是宗極之要。即彼極修行住處故。用一字也。

次諸佛菩薩心真言。

薩嚩勃馱(一切佛也)菩提薩埵(菩薩也)訶[口*栗](二合)娜耶(心也)[帝*也]毘舍禰(入也此總釋言入一切諸佛菩薩心也)娜麽(歸命)薩嚩毘睇(與願也謂與一切智智之願也。薩是堅義。能離諸堅也離非堅也)

上囉是垢下嚩是縛也。毘是言語道斷。又有三昧也。睇是授與義。伊聲是三昧也猶自足故則與人。猶自得一切智智故。能以此願與人也。當此是諸佛之心。帝也(二合)此字為種子。與上句阿聲相連。正以此阿聲為種子體也。即本不生義也。

次普世天等諸心真言。

嚧迦嚧迦(世間也。即是暗冥之義。所謂無明也。此字側皆有阿聲。即本無義也。無暗即是真明也。阿嚧迦是明)迦囉也(作也。所謂是照義。作明也。以作明相。現此八部等普之身。而除彼暗使作明行。作是明令世間明也)薩縛提婆(天也)那伽(龍也)夜乞叉(如字也)健闥縛(如字)阿修羅(如字)揭露荼(樂主)緊那羅(樂聲)摩呼羅伽(如字)儞(等諸部攝)訶[口*栗]馱夜娜夜(二合心也)迦沙也(攝也。此八部等心而令作明也)費只多羅(二合)揭帝(種種行也。亦是巧色之義隨類示現一切可愛樂身名巧色也。亦是雜色義。以種種行種種雜色法。門而除世間之暗。即諸明中無比之義也)

以最初路字為種子也。

次一切諸佛真言。

薩縛他(一切也)毘末底(無慧也。以無慧故名之為疑。此字正釋為疑也)毘結囉拏(除也。此色塵葉之義如人除棄穢名為除棄也)達摩馱都(法界也。謂除一切無慧。皆令住於法界也)涅闍多(生也。此涅字即是大空三昧。從此而生。即是法界生也)參參訶(此三字者皆是種子也。薩是堅義。猶除此堅固為最勝生也。點是入三昧。如二乘入於涅槃。此即是堅固義。乃至若有堅者。即是生住之相故。一切動法皆是不安。猶極除此。都有重空三昧之義。訶即此行。所謂如來行)

次守護者真言。此即是不可越。正為難持(謂力持義觀瞻不可得也亦有難降伏義)法佛奉教者常在內門右邊也。名為不可越使者。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過越也。金剛之戒奉以行之。一切不敢違越也。亦名無能見者。由此奉教者威勐熾盛如百千日無敢視者。猶如初生小兒不堪仰視日輪。故以為名也。常在佛內門。有所教命如說而行。故名奉教者。

奴達哩沙(此是其名。即是不可視越義也。馱達是法界有羅聲是無垢。奢即奢磨他也)摩訶嚧瑟拏(大忿怒也)佉佗也(喫也。謂噉一切妄相煩惱也。以佉字為種子。諸字皆為釋此。即空義也。陀即與義。也是乘義也)薩縛怛他揭多(一切如來也)瞻(長聲呼之。是教勅也。與前句阿聲連)俱嚧(作也。即令行如來教勅也。隨所教勅而作不相違。可瞻受教勅義也)

次相對守門者真言。

醯(呼召也)摩訶[言*本][口*栗](二合極也)戰荼(大忿怒暴惡也。是極忿義)阿鞞目佉(相對也准前守門)薩[口*栗](二合)訶拏(二合攝取也)佉陀也(食喫也。亦以佉字為種子)緊只羅曳細(何不速也)三麽耶(如前解)麽努薩麽(二合)囉(憶念也。謂憶念三摩耶也。由忿怒甚。不可觀擬不可觀視。與前相對故為名也)

奉諸佛教勅以不可得空。食噉食一切著相眾生。難可化度降伏者令無有餘。即是大忿怒義也。

次結大界真言。如佛所說。更有無量持明。恐更有持真言者等。以不結護故。能破法事損持誦人。故設結界之法。由結界故。乃至諸持明亦不能破壞。猶比丘結界作法事。在界外比丘雖作法不能障破也。隨方皆遍也。

薩嚩多羅(二合)努揭底(一切方處所也。謂十方皆須結遍)畔陀也死曼(母減反。上句結下句界也。此意雲一切方處所結界也)摩訶三昧耶(大三昧耶也。即以此大三昧耶而結諸界)儞囉社(二合)底(從生也。謂從大三昧耶生也)薩末(二合)囉拏(奴皆反。憶念也。謂憶念一切佛教也)阿缽囉(二合)底訶底(無有能害也。亦云無罣礙也。亦是無能壞也。由結界故無能壞也)馱迦馱迦(光威也由光威故成界馱是法界。迦作也。言法界體離諸作離作即是法界也)遮囉遮囉(遮是滅義。謂生滅遷移也。羅是垢障也。句亦是行。平聲。是遍往十方結也。亦是行即是來去也。重稱之即是極來之義此是急來也)畔陀畔陀(釋句是結義也。上是能義下是空。猶無能邪破等於虛空。以此結界故無能壞也)娜奢(上聲十也)儞羶(方也。即是結十方也)薩縛怛他揭多(一切佛也)奴壤多(教也。是一切諸佛之教。前所念令憶念也)缽囉(二合)嚩囉(所證也)達摩(法也。即諸佛所證之法也)羅(入)陀(獲也證也得也)毘闍曳(即無能勝也。於諸障中為勝。即不可敗壞)薄伽筏底(此是真言主也。嘆世尊德也)毘俱[口*(隸-木+士)](除也。能除垢也初勸除。亦是勸念令作)毘俱麗(前句除有相垢也。正是莫作正是除也。後句除離相之垢即是除一切障也)隷(種子也)嚕(長引)補[口*梨](句義是宮也處所也。以真法除垢相。即是諸佛所住之宮。令同此界也)

更加微炬麗字也。但以此最後句中隷字為種子。羅是相。加此翳聲即是三昧。具一切相而離諸相。此是界之體相也。以下說種子字(從一字能生多故名種子也)。

惡(菩提種子也。凡持誦者。皆有此心希求無上菩提故先說此字。從此生一切法也。即菩提心也) 阿(行也。即是修菩提行之種子成就福智故) 暗(成菩提種子也。前字是菩提心。更加上點即是大空證此大空是成菩提) 恶(涅槃種子。也傍有二點者皆急呼之是訶聲也。是除遣之義。遣諸垢是入涅槃也) 訶(去聲降三世也。訶是行。加阿聲是極行。以此除遣諸行。則是不行一切行。故有除遣義以此能降三世也) 悍(不動主也。訶是行。阿聲又是行點即大空。由住是位能降一切。為菩提心作大護也) 阿(除蓋障也。阿是障。傍有二點即是除。遣此即除蓋障義也) 娑(上觀自在也。娑是諸漏傍有二點即是訶除遣諸漏無漏之觀故自在也)

縛(金剛手也。縛義。傍有二點即是除諸縛也。此是金剛種子也) 瞞(文殊師利也。本體即是空。上又點又是空。所謂大空也。越十八空名為大空住空之位名為大空即是大般若也) 嚴(虛空眼也。伽是去來離去來。法即同大空故加點也) [口*藍](一切佛菩薩。皆從是中來法界也。囉是垢。上有點是。離垢同於大空。是法界義也) 欠(大勤種子也。佛坐道場伏諸魔。故一切天人號為大勤勇也即毘盧遮那也。佉是空義上點是大空以大空淨一切空也) 髯(水自在菩薩也。由從水生名水自在。即菩薩名也。大本中有之今此漫荼羅位不言安置處。當詳。闍是生義除諸生滅同於大空也) 躭(多羅尊也。多是如如也。如如之性即同大空) 勃[口*履](毘俱知也。婆即三有。哩是三昧於三有中而得自在。傍有二點除遣三有也) 參(得大勢也。娑是諸漏。同於觀音種子。而上有點。言此諸漏即同大空也) 半(自處。觀音部母也。跛是第一義體猶如虛空也) 含(馬頭也。訶是行。加大空即大空之行也) 閻(耶輸陀羅。即蓮花部明妃。也是乘義。上有點者。言是乘清淨同於大空也) 參(寶掌菩薩種子。同大勢至以寶處為定也。以寶為手。故寶從彼生也。亦有常義也亦有作義也) 髯(光網菩薩。即文殊眷屬義亦同前) 婆(上。釋迦也。婆是三有。傍有二點。即是除遣三有義也) [合*牛]吒藍(上訶是行。下鄔是三昧。上點是大空也) 藍(下吒是戰敵。囉是垢。傍鄔聲三昧。上有大空)

右三佛頂種子。同前以次配之。

隣(白傘也羅是相。上點相同大空也) 苫(社是障也。是怨敵相對義。一切有對法。同於大空無勝劣也) 賜(信反最勝佛頂也。娑是堅固。離堅非堅即是大空。又有三昧也) 怛[口*憐](二合)(多是如如。囉是垢。又有三昧及大空義此火聚也) 訶啉(二合)(訶是行。囉是垢鄔是三昧。點是大空此是除蓋障佛頂)

右五佛頂種子。

躭含半含閻(如如也。上有空。即如如不可得同於大空也) [合*牛](行也。入阿字即行無行又空) 微(入。第一義也離第一義也) 枳履(行也離行也) 儞履(一切乘也。即乘無乘體同於空)

此五字是世明妃種子字。雖是佛化相同世間。謂天等也。遍一切所有明妃。隨取其一。

吽(無能勝種子三昧) 微(縛此地神種子字也) 枳(作三昧) 履(離相三昧) 相離(文殊使者計設尼也因髮結端嚴妙得名) 儞(定空) 履(施者也定相也。陀是施也。於無相中能滿一切願也)

此鄔波計設尼也(空定)弭履相如。前(此文殊使者。名質多也麽是空是我。下羅是相。猶有相故有我。離相故無我。亦文殊師利定也)。

係(喜行) 履相(文殊使者財慧也。即是能滿一切願皆令喜也。更有一使名阿迦沙尼。是呼召取物使者。經中少種子字未得。)

右文殊五使也。每一使各有一奉教。同種子字同使者了。

次除疑怪菩薩。

訶娑難(行行離空。又大空。所謂法甘露也)

總句是喜義(是歡喜踴躍義)。

次一切無畏施。

羅娑難(垢如上。猶此字義故有畏。若入阿字門能除一切畏也)

總句是味也(以無上真實法味滿一切願)。

次除一切惡趣。

持懵(法界縛)娑難(如上總句是破碎義也。如人手執物擊物令破)

次愍惠(從哀愍一切得名)。

微(縛。三昧伊聲是定)訶(喜)娑(堅)難(如上總句。以種種善巧方便。令眾生歡悅至是處也。增長積聚義) 諂(大慈生菩薩種子也。此慈極大。無比。從此慈中生也。乘也是去來義離去來同大空也) 閻(此大悲纏菩薩種子字。由大悲故自纏其心。故得名此) 縊(除一切熱惱菩薩也。能除三毒熱惱是極三昧義也。鄔亦極三昧義也) 污(此不思議慧菩薩也。以不思議慧除無慧也施也由自有故得慧與人) 灘(奢摩他。又大空寶生菩薩也。猶能生一切法寶故。得名) 衫(此寶手菩薩也。如如意殊在手能滿一切人願。此菩薩亦爾。故得名也 儼也。第五字是空又大空也) 噞(此持地也。猶如大地持萬物佛地持眾。生此菩薩亦爾也。以此字義持一切也) 髯(染字也。亦第五字又大空經本缺菩薩名。檢前) 汔(頗是聚沫不堅義。了一切法自相如是同於大空。)

此寶印手菩薩種子也。

赧(堅固意菩薩也。空又空也即是堅意菩薩空內即息垢也) 隣(虛空慧也。如空無邊無礙。是菩薩慧亦如是也) 含(虛空無垢也。此慧如空清淨無垢。行因於空行成就已等同於空) 空(如如惠來 句者蠍底是去。謂去成正覺 至於如如如) 蘖丹(清淨慧也空垢) 地[口*藍](行慧心常以是慧利益眾生) [合*牛](安慧也。常住是慧以利眾生故得名也)

句雲無怖畏也。安住是慧猶如金剛山定也。

地(法界)室唎(二合)(止定無垢)唅(行空)沒藍(縛垢空)

此四字諸奉教者。通同隨取其一字用。

吃沙(二合)(作止)拏(二點是恐怖令除戰)囉(點是極戰令彼怖是大勝也)閻(如如無垢達一切乘)劍(作與非作皆離。以何得離由體大空故也隨取一種子字欠此多第三)

右六字如上所說十佛剎塵數菩薩種子也。隨用一字即得通用之耳。凡諸真言中。隨取初中後字用為種子皆得也(觀察取宗要之字耳)。

次淨居天真言。

摩奴囉摩(意悅也。由受種種樂故)達摩三婆縛(法生也。此佛所化生。非關世天垢言從法生也)費婆縛(隨有三種也三亦種子也)迦他那(說也。通上云隨其有所說也。隨彼法生以解之法為眾生說法也)三種子三(亦種子堅與不堅皆離。體同於空極令空故重字)

次羅剎真言。即用彼方言為真言也。

吃[口*藍](心也)計[口*履](兼三字乃種子也)

中有二迦二囉。即是能食一切業垢。二醫字三昧也。重說者重淨也。

次荼吉尼真言 此是世間有造此法術者。亦自在咒術。能知人欲命終者。六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爾者。人身中有黃。所謂人黃猶牛有黃也。若得食者。能得極大成就。一日周遊四域。隨意所為皆得。亦能種種治人。有嫌者以術治之。極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殺人。要依自計方術。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術取其心。雖取其心然有法術。要以餘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終。至合死時方壞也。大都是夜叉大自在。於世人所說大極。屬摩訶迦羅。所謂大黑神也。毘盧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門。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過於彼無量示現。以灰塗身。在曠野中以術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無礙諸荼吉尼。而訶責之。猶汝常噉人故。我今亦當食汝。即吞噉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斷肉。彼白佛言。我今悉食肉得存。今如何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時。諸大夜叉等知彼命盡。爭來欲食。我云何得之。佛言為汝說真言法及印。六月未死即能知之。知已以法加護勿令他畏得損。至命盡時聽汝取食也。如是稍引令得入道。故有此真言。

訶唎(二合)(訶定行唎垢)訶(行)

除彼邪術之垢也。

次藥叉女真言 能噉世間能食諸業垢等惡。是夜叉義(乘)。

藥(如上)吃叉(二合)(言語斷定)尾(施乘)儞夜(二合)(乘)達(法界)[口*履](無垢定)

句義雲持夜叉明者心是。用彼方言作咒也。

次毘舍遮真言(翻是。極苦楚義。此輩多是餓鬼也)。

比(第一義定)旨(死)比旨(極第一義滅也)

亦是隨方言作之。

次部多真言 此是夜叉之類也。

喁(去空)縊(定)喁縊(極也)懵(我堅)散寧(空定也)

次阿脩羅真言。各各別為種子字。隨取其一。

囉(垢)吒(戰)囉吒(重言也)持懵(二合)躭(法界無縛猶如虛空)沒囉(二合)(如猶空)沒囉(二合)(言語道斷離諸垢也)

句中有染欲瞋言。謂除彼多欲瞋故說也。

次摩睺羅。亦種子字隨取其中。

櫱(來去)囉(垢也)藍(相也謂生死)櫱(縛)囉(垢)藍(相也)

次緊那羅真言。

訶(喜)佉(行)散(堅也所謂我報也)難(空又空上句也)微(縛定)訶散難(如上下句也)

此句義。上句是歡喜。下句是與人歡喜義。由能除我執而堅而證大空。是故踴躍無量。既自得已亦能與人也。諸人真言。各是種子字也。

壹(定)車(去。影像傍有阿聲行也)缽(第一義)[口*藍](塵即大空)麽(無我即大空)弩(空又空也伊聲是空)麽(空)曳迷(乘人定)莎訶(同上)

右諸真言別相竟。

次毘盧遮那說真言心者。以如上諸真言等。隨一一中。則有根本真言心真言隨心真言。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知數今總說諸真言之心。即此阿字是也。此是諸法本不生義。若離阿聲則無餘字。即是諸字之母。即一切真言生處也。謂一切法門及菩薩等。皆從毘盧遮那自體自證之心。為欲饒益眾生。以加持力而現是事。能實即體不生。同於阿字之法體也。此字於真言中最為上妙。是故真言行者。常當如是受持也。是故一切真言住於阿字。猶住此故誦之即生也。右普通真言藏品竟。此中真言通一切處用。下諸法中各是別行也。

世間成就品第五

第三經云。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手秘密主言。諦聽諦聽者。前已問佛。尒騰前答之。故無問自說也。如真言教法。成就彼果者。謂真言行人如於法教。依於正教而修法行。此行善成得悉地果。佛意言。若有眾生欲得成就如上大果者。先當依此品次第而修行之。即是最初發足處也。當字字相應。句句亦如是。作心想念誦。善住一洛叉。初字菩提心者。如上一一字各有字義。從此字入實相門。即真言字也。又此諸字合而成句。則有句義。此句正詮實相之體也。是故持真言行者。必令字字相應句句相應也。或住心種子之字。或想真言令成輪像。或如鬘形或如系珠。明淨無垢。循環相續無有間斷。如是令現前明瞭已。想此真言輪。明白如淳淨乳。次第流注無有斷絕。從口中而入。從上向下遍灑下品。頭尾相接牽入此中。身心流佈灌身份。以此因緣。能令行者身心諸障悉得清淨。所謂一洛叉者此是隱語。梵音別意。即是一見義也。令心住此境一緣不亂。字字相應句句亦相應。想此一一字。明白淨徹如淨明珠。一一字皆又明瞭。遍有光鬘次第不斷。而注其心如甘露灌灑。如是一緣之時。假使有種種障起。或作大可畏像。諸散心人見者狂亂。或作大聲。假使山王亦可破碎。有如是事時。行者住真踴健菩提之心。一緣不動無有取捨。故名住於一見。若不如是者。雖經百年誦滿千萬落叉。猶不得成就。何況一落叉耶。復次此字者。即是菩提心。由一一字即是入實相門。皆得法界之體。所云字者。梵雲阿剎藍。阿是不壞義即是淨菩提心也。如此行門為淨菩提心故。若不除垢。本尊三昧無由現前。故行者令一一字。與淨菩提心相應也。第二名為聲。句想為本尊。而於自處作者。又當觀想字字句句真言之聲。如前次第相續輪環不斷。一一聲相明瞭。如鈴鐸風梵之音次第不斷。而入其身遍。其體內。以此因緣。能令身心掃除垢濁。如火起時諸塵悉淨。亦當心一境善住不亂。假使有種種境界。亦如前說也。又句中義者即是本尊之體。先想本尊明瞭。次即自觀己身同於本尊。令內外明瞭也。字真言觀即是真言身。聲真言觀即是真言主。句義觀即是真言之體。即真言心也。句是義趣所歸趣處也。即本尊心也。身語意淨三事清淨平等。猶如內有明眼外觀淨境。又無暗障。三事等故明瞭現前。以此三事等故。身口意皆住一見。眾緣具故則有成就之樂也。此三事等明見本尊。故當於自處作也。又即自觀其身亦同本尊。以三事等故名世間成就。爾時本尊及諸菩薩等。隨想而現隨念而至隨問而答。然後入修學出世真言之行。不如此者。徒捐其功無有益也。第三句當知。即諸佛勝句。行者觀住彼。極圓淨月輪。於中諦誠想。諸字如次第者。次當觀佛即觀本尊。隨彼所欲為事。各有像類法門。如色即有白黃赤等。坐起身印之形。隨所欲作事而極觀之。如欲寂心息災。即觀息災之像。既得成就明瞭無礙。又想月輪圓明清淨。觀字輪在此輪明淨心中。如前成就。此即淨菩提心義也。由三業平等清淨。能見諸佛相。淨菩提心與念佛三昧相應。明瞭無礙。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也。雲於中諦誠想者謂觀圓明本尊及字。諦了分明無有隱昧。名諦了分明也。雲中置字句等。而想淨其命即。是如上先觀字觀聲觀本尊(或去句更問)然後觀佛。佛即本尊也。隨彼所有緣者而觀之。皆是佛普門之身。故無異相。同名佛也。先作是三種觀。都合方成種子。以為子故必當得果。次觀本尊為欲成果也。如人有種子者種之良田。方便將養為成果。故云是成種子。已為成一切智智之果故。觀佛也。行者初觀之時忽暫與相應。猶如電光暫得見道。爾時不應生著。所以然者。如西方有一阿闍梨弟子。作此觀時忽暫相應。心生貢高而向餘同學說之。彼即謂之若見法者即是成果。夫真言果者。即具一切種慧。我昨造得偈頌汝能知乎。若汝於此近事猶不能達。當知諸佛境界未可通達也。所以說此事者。若人見字明瞭之時。由與法相應故。必當身心有異。先來愚鈍乃得總持。隨聞一句通達無量義趣。說不窮盡。況為我慢等過所動。而生高慢取著心耶。是故行者。當離如是法愛勿令自退也。又行者觀本尊時初忽見。隨滅不應愛味取著或生憂悔。但當一心行之久自諦了分明。若見尊時諸有所想自然成就。圓光月輪及字等。隨念而現洞然明徹。若見字者字外皆有光炎。猶明火焰明淨無比。或作字輪如前所說。亦於輪上具有光明隨心成就。乃至觀此圓明。欲小便小欲大便大。乃至週遍十方佛剎皆悉週遍。或欲覩見十方諸佛無量無數色像言語所演秘藏見神通事。皆得明見。譬如善巧金師得好真金。百練清淨柔軟無垢。隨意所為隨心而成一切無礙。此名持誦之果。又所謂出入息者。如世人息。入身復出出已復入。無有斷絕間隙。此入觀見字輪圓明亦復如是。從本尊心念念流入其身。猶如入息。復從自許身心之中念念流出。入於本尊之心。念念心無間猶如出息。如是念念周環無窮。即是真言行人之出入息也。如是出入息流注身心。淨諸垢穢漸得諸根清淨。又隨事而觀字輪種子之色。如息災白降伏青黑等類。可以類知。如是作是亦能隨心成辦諸事也。又經中所云。命者所謂風也。風者想也想者念也。如是命根出入息之想雖復淨妙。猶是想風所成。亦當淨之。所云彼等淨除已。作先持誦法者所云阿字者。以一切種子皆從阿字而生。若觀種子相即不觀阿。若並觀者即有二相。是故但觀阿字為一切種子。以一切法不出阿字門故。斯謂先觀種子別相。次至此中。一一須入阿字門。若入阿字門。即見本不生理體也。如是見已即三業皆通。以身通故。普見色身隨類普見所喜見身。以語通故。能以一音遍至十方佛剎。亦能普應一切眾生語言差別。以心通故。乃至一切眾生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無不明瞭知之。亦能知諸如來秘密之事。即是究竟六根清淨成種智也。修真言行者。先承事一月念誦。謂一月之中。先當作如此如上觀之。又秘釋者一歲十二月而成。還複本際得其元本。亦如菩薩十二地。即十住等妙之覺。猶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一一句字或本尊等。隨一一諦了成就無有障垢。故云一一句相應也。行者前方便者。如是觀行之時。若以一花獻佛。至心迴向。願令此通達一一句中解也。並下文花遍十方一切剎土普作佛事。爾時應念即成。乃至香食等事。一一如是廣說。設天大旱或有種種災患。爾時行人一花供養。願令此旱得除降注大雨。或願諸患自息無不應時成就。復以此一一功德迴向菩提。普施一切眾生。如此菩提大願亦當成就。何況餘事也。前雲一月者即是心與一境相應也。一一句通達者。謂前觀字輪觀聲輪及本尊種子。一一明瞭現前無有錯謬。名通達一一句也。先觀佛得成即見圓明隨一得成餘即成就謂觀本尊明瞭之時。圓明字輪等相自然成就。此月即是月喻三昧。法性清涼乃能普現眾生心水之中。非如世間月也。但借心為喻耳。但隨一成餘者自成。然所以具說者。至下文各有用處故。須具明觀月法用也。諸佛大名稱。說此先受持者。即是最初成就種子也。次當隨所有。奉塗香花等者。謂能以一花普遍法界。乃至願力因緣。能除眾生種種苦惱。如普門常所說。豈是一花而能成就如是力願耶。為成正覺故。迴向自菩提者。當知即是自心菩提種子。明淨顯現自在之力用也。次雲此中釋兩字深義。如是於兩月。真言當無畏者。即是及於悉地義。今此是大用耳。第二月也。第一月謂成種子故。第二月謂成位故。次滿此月已。若成世行者入持誦者。若成世間說者。即是初一月持誦。次一月於世間法中而得成就。謂種種藥物以法成之。能得聞持一聞不忘。乃至力通明行皆得善成。於大空而得自在。若出世義說。即是隨其成就之時。能滿一切所願。所謂山峯牛欄者。觀義。作成就時如於山。即與中道山相應。一一事皆與理相應也。謂不動名山。即是大菩提心。在此菩提心最究極之地故名山峯。如人登山下觀萬物莫不明瞭。此法性山亦爾。下觀法界圓照無礙也。牛欄者牛是五淨所生。能卻穢除障成就清淨之事。以牛淨所養故。細草豐茂自然滋長。此菩提心牛欄亦爾。能防妄想分別之過淨諸心地。以大悲水灑之平等地。所生功德任運成長也。兩河義上已說之。兩河者謂流注不絕。是生死流又心心寂滅趣於法性大海。是出世流。於此中間。是中道妙住之境。堪造妙成就也。言四道中者。謂四聖諦道中也。一室者。謂除諸境分別在於如如之行。以此為室也。大天室者。所謂涅槃之室。以此成辦菩提自在力也。若不入如是大天之室。云何能成自在力耶。曼荼羅義如上說之。四角為作金剛三股之象。周匝相接名金剛宮。若作秘說者此是大智莫能壞者。以彼金剛妙智。結金剛界護菩提心故。所作皆辦也。作護謂以降伏三世明及不動明。而護諸事。若理說者。此降伏三世不動明王。即是大菩提心。堪能守護一切眾生令彼善根自在成就也。藥物力成者。謂空青蘇油牛黃等。隨事成辦。如餘處說之。理說者即是身口意成就。所謂三業無盡莊嚴之藏奮迅示現。成就法界眾生也。佛法法爾。先以事中成就。然後用淨慧大空而觀察之。即是出世成就也。藥及與心成就之時。有上中下相。日出為上夜半為中初夜為下。於此時中有相。當知隨事即知是上中下成也。初夜是初入未證之義。半夜是菩提心義。謂從此以從背暗向明。然猶未即是大明也。至日出是成相。猶如大日普照世間也。於此時中。或有[合*牛]聲。或種種鼓聲。或大地動。或聞妙音聲種種妙相。人所樂聞悅可其意。或在空中或在壇中。若有是相。當知即是世悉地成也。若理說者。一一法合之處得果。謂三乘之果。或轉法輪得大勢。乃至長壽壽量無數。勝進游於虛空淨眼明照。淨了無礙淨心遍智耳。已上成就世間品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

 

上篇: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下篇:大毗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注四十二章經

佛教西來玄化應運略錄 宋正議大夫安國軍節度使開國侯...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序 釋元照述 堪忍濁土異趣群居。安養...

涅槃經游意

涅槃經游意 沙門吉藏撰 就此經有南北二本,廣略不同,...

金剛般若經讚述

刊行金剛般若經讚述序 般若六百卷。以金剛為精髓所謂...

金色童子因緣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失譯 佛在舍衛祇桓阿難邠坻阿藍。...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坐禪三昧經

坐禪三昧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導師說難遇, ...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佛教詞典】優禪伽摩鳥

優禪伽摩,梵語 uccavgama。又作憂承伽摩鳥、郁遮鳥。...

【佛教詞典】常無常

指常與無常。常,梵語 nitya,又作常住(梵 nitya-sth...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成功的兩步

有一位禪師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願。 寺廟,距離...

斷疑生信修善法

問: 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說話前先用三個篩子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

美好的掌聲

王先生是一個公司的董事長,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

有我與無我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遊行沙門,到摩揭陀國首...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

有哪些可行的改過方法

然人之過, 有從事上改者, 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心上改...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定力

假設一下,當我們身處深山之中,遠離世間的誘惑,這個...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白話解釋

蓮池大師所作《戒殺放生文》,精闢圓頓,事理兼備,悲...

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

【視頻】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佛經精華摘錄(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善音居士讀誦

《普賢行願品》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