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發願與發誓

聖嚴法師  2014/07/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發願與發誓

佛教徒常常「發願」,一般人則常常「發誓」,那麼發願與發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願」都是一種希望、一種承諾,譬如說青年男女互訂終身,男孩說非她不娶,女孩說非君不嫁,這是山盟海誓,可以說發誓,也可以說許願。有時,誓、願兩字也會連在一起用,稱為「誓願」,像是在中國隋朝時,天台宗的慧思禪師曾寫過一篇《發誓願文》,也有人稱《立誓願文》,內容就是在說明他要如何修行,如何使自己的身心清淨,並且發願盡形壽推廣佛法。

發願都是發好願,但「發誓」不一定都是發好的誓言,譬如有的人發誓說,某某人那麼壞,這一生如果不把他殺了,我誓不為人;或是,如果這一生殺不了他,那我下一生即使做鬼,也不放過他。還有人發誓要自殺,抱著必死的決心,即使被救起來,還是會再自殺。這些發的都是毒誓、惡誓。另外,有的人為了要完成理想,也不管這個目標多麼困難,或根本沒有達成的希望,就發誓說,我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做不到,那我也不用活了。雖然他的目的是好的,但他發誓的內容卻過於偏激,這也是一種惡誓。

因此,惡誓、毒誓就和發願不同了,不論是發願還是許願,所想的一定都是好願,所以,誓和願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不過,許願對一般人來說,不外是希望發財、陞官、考試及格,或者是希望完成某一個私人的心願。這些雖然也是願,但都是小願,是自私自利的願。

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教徒,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就像地藏菩薩的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還有藥師佛的十二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這些都是為眾生、為他人、為無盡期的未來,所許下的一個大願。

凡是大乘的佛教徒,因為希望能學習佛菩薩精神,所以都會發「四弘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是學佛基本的願,是以度眾生為目的,因為要度眾生就要先斷自己的煩惱,所以想要度眾生、斷煩惱,就要修學佛法;度眾生是慈悲,斷煩惱是智慧,慈悲和智慧究竟完成的時候,就是成佛。成佛的願是廣大的,與個人為了成就自己而許下的願,完全不同。

誓與願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地方:發誓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發願一定是好的。我們一般人發的誓多是毒誓、惡誓,發的願則多是自私的小願。如果僅僅是發小願、自私自利的願,你得到的利益不僅是暫時的,而且是非常微小的。我希望諸位能夠發菩薩的願、發成佛的願、發度眾生的誓、發利益他人的誓,為了成就他人,一定要先成長自己,最後獲得最多利益的一定是你自己。

為什麼要發願?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是為了完成兩大任務:一是為了償債與收帳而受苦受樂;二是為了還願與發願而盡心盡力。

我們在過去的無量世中,造作了很多惡業及少許善業,所以今生受報,雖然有樂有苦,通常是苦多樂少。我們在過去的無量世中,許過不少的善願,所以今生有許多機會讓我們還願。然而不論如何艱難困擾,還願是慈悲和智慧的實踐,也是自動自發、樂在其中的修行。

還願與受報都要面臨苦難,但還願時的受苦受難,是慈悲喜捨的菩薩心行,不同於受報時的有苦有難,是愁怨恐懼的煩惱障礙。

受報是被動的、等待的,所以有許多期待與憂懼。而愁怨恐懼是來自於人不斷貪求的習性,總覺得一定有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東西,如果得不到就煩惱不已;可是一旦得到時,卻又恐懼失去,或者再度落入追求的輪迴中。而發願是一種把握當下、不計得失的奉獻付出,是一種直下承擔,所以你的心不會總是在衡量自我利益中猶疑掙紮、上下起伏,而是甘願的、平穩的歡喜承擔。

因此,發願不但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更可以說是生命的方向。很多人以為生命的方向是要朝向賺錢、當大官或多讀幾個博士才有價值,其實讓自己的身心能夠安定健康,讓社會大眾能夠平安幸福,才是人生的大方向。

我們在受報及還願的今生中,如果能少造惡業、多發悲願,便是福智雙行、自利利人,如此既能提升自我的人品,也能淨化人間的社會。這便是我們為什麼要發願的最主要原因。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環境,如果以物質生活的條件而言,比起二十世紀的前期,已經富足了數倍,可是我們大家並沒有得到更多的平安和幸福,甚至也找不到生命的安全感及生活的安定力。這是因為人心浮動不安,社會價值觀混淆不清,大家盲目地追求財富、成功、名望、權勢,甚至追求放縱的快樂,以致自己和環境發生矛盾衝突,內心也失去了平衡。許多人都主張和平,卻在高喊和平口號的同時,暗地裡製造衝突及戰爭。因此,我們處在這充滿矛盾的時代,更應該要透過發願來安定自己與世界。

以我個人來說,因少小失學,深知教育的重要,所以曾說:「今天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因此,我興辦了像佛研所這樣的佛教高等教育單位。而現在我更要說:「不辦以心靈環保為重點的教育,不用等到明天,世間的大災難已在接連著出現了!」所以,我繼而發願興辦法鼓大學。然而興辦一所大學所需的資源很多,難免會遇到許多現實的阻礙,但因為我有願心,所以能夠一一跨越,並尋求因緣來助成。

因此,希望大家不但自己要發願,也要勸勉他人發願,不論是一人滿一願,還是多人滿一願,願願都是為給自己一個難得的機會,願願都是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大好的希望,願願都是為我們的未來播種無量的福田,願願都是圓滿救人救世的無盡大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這種滿願不是好事

好多人請了占察輪,不知道怎麼用。最重要的是相應,相...

凡有願者,終必能滿

淨土法門,是以信願行三資糧作為往生的條件。這三者是...

欲修淨土佛國者,當發大願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第九修持門中...

因為我們的愚癡,過去已經付出了慘痛代價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

極樂的五塵境界,都由彌陀願心所現

境勝由來道易修,多生習氣一朝休。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明朝時有一個小沙彌,住在普陀山的寺廟裡。 有一天,小...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之願

原文: 淨土法門,以深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

大安法師:光明徹照十方願

第十二願光明徹照十方願。法藏菩薩是這樣發願的:若我...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捨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聖嚴法師《追尋六祖足跡 解讀《壇經》思想》

我們知道,中國的禪宗傳自印度的菩提達摩,他於紀元五...

「專修」與「雜修」如何區分

嚴格地說,中國人是雜修的佛教。例如:為了求現生的健...

聖嚴法師《越看越是個美人》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花費了許多金...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禪修

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

【推薦】訴苦與抱怨反而會徒增苦惱

我說過,我不是看破紅塵來出家的,也不是因為憤世嫉俗...

聖嚴法師:不知不覺佈施了一千萬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時,便偷偷在心...

如何快速對阿彌陀佛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

問: 如何快速地對阿彌陀佛產生堅固的信心,內心深處...

如本法師:心病與身病

身體是四大五蘊所和合,在人生的過程,免不了會產生四...

真心廓徹靈通,與諸佛了無有異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

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

末學學佛已有幾年,先是學禪宗,近來才開始修淨土。 末...

聖嚴法師《照見五蘊皆空》

智慧不產生作用時,菩薩和眾生是一樣的;智慧產生作用...

說說吃仿葷素食的尷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自梁武帝極力倡導素食並數次下...

做人的三大忠告

一對新婚夫婦生活貧困,一天,丈夫對妻子說:親愛的,...

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1、蔬食是健康食品,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古人云病從口入...

善良是你生命的守護神

有一個故事,是報上看來的。 一個販子,拐了一個5歲的...

天耳通

從前,有一個叫耆婆的老先生,他會一種很特別的功夫,...

【佛教詞典】他受用土

指他受用身所居之土。屬唯識宗所立佛所居之四土之一。...

【佛教詞典】二漏

即有漏與無漏。漏者,煩惱之意。(一)有煩惱之法,或為...

【視頻】演肅法師《因果故事》

演肅法師《因果故事》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108遍)

南無觀世音菩薩(108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