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菩薩戒法

明菩薩戒弟子古吳智旭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前自誓受戒。肇於梵網。詳於地持瓔珞等經。今參以諸經行法。總出十意。一嚴道場。二淨三業。三結界。四修供養。五讚禮歸依。六悔除惡罪。七啟白請證。八正誦戒經。九發誓禮佛。十發願迴向。

一嚴道場

住於靜室。設盧舍那像。或釋迦像。或但畫像亦得。然須有佛像。不得單供菩薩像也。懸幡然燈。香華飲食以用供養。或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三年。晝夜六時。勤而行之。若不能日日設供。初日決不可闕。或見好相為期。或但發好心。終身行之。若晝夜共三遍。若二若一。但令相續不斷。嚴護不侵。必為諸佛攝受矣。

二淨三業

若出家人。先須受具足戒。或沙彌戒。清淨無犯。若在家人。先須全受五戒。無有毀犯。次應發廣大菩提心。誓欲紹隆佛種。盡度一切眾生。方堪受菩薩戒。應於靜處。澡漱清淨。著如法服。攝心正念。口無雜言。但當慇勤存想三寶。求其哀祐。

三結界

行者於建首日。未禮敬前。當齊修行處。如法結界。以摩訶悉怛哆般怛羅無上神咒加持淨水。灑著四方為界。或終身行之者。無定壇場。但於每時。先繞像經行誦咒一遍亦得。經雲。有此咒地。十二由旬成結界地也。若在家人不能誦全咒者。用大悲神咒亦可。

四修供養

行者依法結界已。至尊像前。先敷具拱立。至心運想十方三世無窮無盡一切三寶。起深信解。如對目前。口當唱雲。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一禮已。胡跪。添香捧華。作是唱雲。)

嚴持香華。如法供養。

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一一諸佛土。無量香莊嚴。具足菩薩道。成就如來香。(散華畢。次復想雲。)

我此香華遍十方。以為微妙光明台。諸天音樂天寶香。諸天餚膳天寶衣。不可思議妙法塵。一一塵出一切塵。一一塵出一切法。旋轉無礙互莊嚴。遍至十方三寶前。十方法界三寶前。悉有我身修供養。一一皆悉遍法界。彼彼無雜無障礙。盡未來際作佛事。普熏法界諸眾生。蒙熏皆發菩提心。同入無生證佛智。(想已起立。唱雲。)

供養已。一切恭敬。(一拜)

五讚禮歸依

次復胡跪合掌。作是唱雲。

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善調心過惡。及與身四種。到不思議地。故我今敬禮。知諸爾焰法。智身無罣礙。於法無忘失。故我今敬禮。稽首過無量。稽首無倫等。稽首法自在。稽首超思惟。哀愍覆護我。令法種增長。逮及最後身。常在如來前。我所修福業。此世及餘生。由斯善根力。願佛恆攝受。

讚已。一叩首。次起立唱雲。

一心頂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諸佛。

拜下想雲。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一切諸佛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前。為求大戒接足禮。至禮賢聖。即以諸佛二字改作賢聖二字。

一心頂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尊法。

想雲。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一心頂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尊法。

一心頂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尊法。

一心頂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賢聖。

一心頂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賢聖。

一心頂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賢聖。

各一禮已。胡跪唱言。

我弟子某甲。從今時。盡未來際身。歸依佛。歸依法。歸依賢聖僧。歸依正法戒。(三說已。一叩首。)

六悔除惡罪

應當緣念無始已來。迷自本心。無惡不造。深自慚愧。永斷相續。懇切自責。至心唱雲。

我弟子某甲。若過去身口意十惡罪。願畢竟不起。盡未來際。若現在身口意十惡罪。願畢竟不起。盡未來際。若未來身口意十惡罪。願畢竟不起。盡未來際。

三說已。一叩首。仍默想雲。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想已。自念罪障已滅。身心清淨。猶如琉璃。

七啟白請證

仍前胡跪。至心白雲。

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惟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弟子某甲受菩薩戒。為作證明。

三說已。一叩首。若作恆課者。一說亦得。

八正誦戒經

或胡跪像前。或於像側設一小座。就坐而誦。或能背熟戒經。經行誦之亦得。仍須添香致敬。先應合掌三稱。

南無梵網教主盧舍那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億劫難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次誦梵網經心地品。或全誦上下二卷。或但誦下卷。或以下卷分作二時三時。乃至六時。隨力誦之。誦時當令字句分明。勿有差脫。

九發誓禮佛

經畢。仍須添香致敬。胡跪像前。先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次發誓雲。)

如是戒品。我今於一切三寶前。誓願受持修學。盡未來際不復捨離。假使持戒因緣。百千萬劫。恆受困苦。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道心。假使破戒因緣。百千萬劫。恆受安樂。誓不以樂故。退失今日道心。以此學戒功德。願我及眾生。從無始世來。所作眾罪。盡得消滅。若一切眾生所有定業當受報者。我皆代受。遍微塵國。歷諸惡道。經微塵劫。備嘗眾苦。歡喜忍受。終無厭悔。令彼眾生。先成佛道。我所發願。真實不虛。願十方三寶。現為我證。手摩我頭。衣覆我體。甘露灌頂。光明照身。令我道心。日夜增長。入諸三昧。得陀羅尼。文殊智海。念念清淨。普賢行海。念念圓成。命終之後。生諸佛前。證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能遊戲。出入塵勞。盡度迷流。同登覺岸。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歸命頂禮。一切三寶。

一心頂禮梵網教主盧舍那佛。(三禮)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一心頂禮藥師琉璃光佛。

一心頂禮過去七佛。十方十佛。

一心頂禮三十五佛。五十三佛。百七十佛。

一心頂禮莊嚴劫千佛。賢劫千佛。星宿劫千佛。

一心頂禮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微妙尊法。(三禮)

一心頂禮大小乘毗柰耶藏。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一心頂禮玄通華光主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華光王大智明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地藏菩薩。金剛藏菩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一生補處彌勒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盡十方三世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優波離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難陀尊者。一切緣覺聲聞賢聖僧。

觀想偈如前應知。若作常課。於道行疲病等時。不能禮拜者。隨於四威儀中。但瞑目運心作禮拜想。其功德與五體投地無異。

十發願迴向

禮佛竟。仍須添香致敬。胡跪合掌。說是弘願。

稽首三身圓滿尊。一切真如覺性海。

稱彼法界等虛空。種種莊嚴大願海。

果因交徹不思議。菩薩一切修行海。

亦禮阿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及地藏。

我為慈親罔極恩。遍憫一切眾生界。

發生如實增上心。修行念佛勝方便。

深信淨土攝受門。廣大誓願普皆被。

妙戒為舟智慧舵。方便為帆佛力風。

盡未來際渡眾生。終不一念捨五濁。

諸佛願海如帝珠。攝於我願重重現。

我願亦如摩尼王。諸佛願海悉皆攝。

願輪橫遍於十方。亦復豎窮於三際。

一切智智之所乘。故我至心勤修習。

第一願者。我發本心。為欲上報慈父生我之恩。惟願三寶慈悲力。令我無始以來。經生慈父。咸生淨土。速證菩提。能令聞我名者。亦得上報父恩。 第二願者。我本發心。為欲上報悲母養育之恩。惟願三寶慈悲力。令我無始以來。經生悲母。咸生淨土。速證菩提。能令聞我名者。亦得上報母恩。 第三願者。願度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盡成佛竟。我然後方取泥洹。 第四願者。願我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能令聞我名者。亦得永斷淫根。 第五願者。願我殺害業習。滅盡無餘。能令聞我名者。遍生慈力。 第六願者。願我癡闇謗三寶業。滅盡無餘。能令聞我名者。正信三寶。 第七願者。願我諸不善業。悉得清淨。能令聞我名者。安住梵行。 第八願者。願我決生極樂世界。速證無上菩提。分身塵剎。度脫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 第九願者。願我生生世世。不忘本願。於五濁世。善化眾生。 第十願者。願我在在處處。弘通正法。無諸魔障。 十一願者。願得無量智慧。善能通達一切佛法。 十二願者。願得無量辯才。開導群迷。降伏外道。一切無畏。如師子吼。 十三願者。願得無量神通。遍至十方國土。承事一切如來。及善知識。一切海會。無不得與。 十四願者。願我能出種種微妙音聲。盡未來際。讚歎三寶。令諸眾生。知所歸依。 十五願者。願能隨意出生種種微妙供養。供養三寶。為諸眾生。作大福田。 十六願者。十方一切眾生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令其成就無上菩提。 十七願者。十方如來成正覺時。我先勸請轉大法輪。開示眾生無上覺路。 十八願者。十方如來般涅槃時。我悉勸請莫入涅槃。常住世間。饒益含識。 十九願者。十方如來會中。推我為大法王子。佛於一切海會。讚我功德智慧。慈悲願力。如觀世音。如地藏王。等無有異。 二十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諸地獄。觸我光者。應時變諸苦事。成勝妙樂。 二十一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諸餓鬼。觸我光者。應時捨餓鬼身。得淨土生。 二十二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諸畜生。蒙我光者。離諸怖畏。捨身之後。得淨土生。 二十三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諸鬼神。蒙我光者。悉捨嗔心。開悟佛道。捨諸丑陋。得清淨身。 二十四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諸苦惱眾生。蒙我光者。疾病消除。六根具足。一切危難皆解脫。無量恐怖悉捐除。無病延年。發菩提意。若臨命終。即生淨土。 二十五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觸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及諸魔外。令其身心捨諸邪見。通達佛乘。 二十六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觸人天。令其不迷欲樂及欣厭定。各各勤求無上菩提。 二十七願者。願以大悲光明。照諸聲聞緣覺。令其舍無為證。速趨佛乘。 二十八願者。願以大悲音聲。開示一切眾生。令諸眾生。決定明悟。不戀三界。不樂餘乘。惟求無上菩提。 二十九願者。願以大悲神力。隨順眾生種種所求。恆令如願。俾於我法。生深信心。 三十願者。我以救度眾生故。願於十方現作佛身。或現淨土。攝取眾生。莊嚴殊勝。逾於極樂。或現穢土。化導眾生。方便無量。調伏惡友。 三十一願者。我以救度眾生故。願於隨類現身。一一類中。種族尊勝。威德自在。令諸同類。恭敬愛慕。如所教誨。直至菩提。 三十二願者。一切無佛法處。一切法滅處。一切佛法不能行處。我誓以大悲方便。現身於中。隱顯大化。為長夜燈。救拔沉冥。出於苦海。 三十三願者。願我恆於眾生餓渴之時。現作飲食。疾疫之時。現作藥草。寒凍之時。現作衣服。熱惱之時。現作涼風。險阻之處。現作津梁。乃至眾生一切所須。皆現作之。令諸眾生。若服若食。若倚若履。咸得安樂。發菩提心。 三十四願者。若諸眾生。樂求佛乘。聞我名已。不捨肉身。得佛菩提。證於究竟。 三十五願者。若諸菩薩。莊嚴佛土。聞我名已。其國勝妙。逾於極樂。欲現穢土。則得無量方便。善化剛強難化眾生。 三十六願者。若諸眾生。欲見諸佛淨土。聞說法音。我願令彼皆得見聞。 三十七願者。若諸眾生。欲往無數世界。供養三寶。願令一念之間。普得周遍。 三十八願者。若諸眾生。欲生諸佛淨土。聞我名號。即得隨願往生。 三十九願者。若諸眾生。同我誓願。速得無量智慧方便。威德自在。 四十願者。若有眾生。樂求小乘。我願令彼速登聖果。即便迥心入菩薩乘。 四十一願者。願諸十方修行菩薩。聞我名號。直至菩提。永無魔事。 四十二願者。願諸十方邪魔外道。聞我名號。即捨邪見。同歸正覺。 四十三願者。若有眾生。身具五逆十惡。四棄八棄。當墮大地獄中。我願以大悲心力。使知求哀懺悔。隨現勝妙色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彼罪根永拔。發菩提心。 四十四願者。若有眾生。或謗我法。或詈我名。彼雖障重。我誓以平等大慈悲力。令其滅惡。速趨菩提。 四十五願者。願我慈眼。最極清淨。普視盡虛空界。乃至極苦之處。悉令安樂。極惡眾生。悉令賢善。 四十六願者。願我印手。最極莊嚴。於念念中。出生一切諸供養雲。諸珍寶雲。諸衣服雲。諸眾具雲。諸飲食雲。諸醫藥雲。諸三昧雲。諸總持雲。諸辯才雲。諸光照雲。遍虛空界。利益眾生。盡未來際。無有斷絕。 四十七願者。願我名號。最極高遠。盡十方界。靡不周遍。乃至法滅之處。我名不滅。恆令眾生。若聞若稱。悉得解脫。 四十八願者。願我色身。最極微妙。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大人之相。而自莊嚴。一一相。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隨形好。一一好。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皆作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色。嚴飾國界。皆演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聲。宣揚妙法。皆發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香。普熏一切。皆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上妙飲食。供養一切。皆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衣服眾具。普施一切。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化佛。教化一切。一一化佛。皆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諸化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皆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殊勝莊嚴。一一莊嚴。皆作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事。一一佛事。皆於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世界。利益眾生。其有眾生。見一佛事。則得見我微妙色身。見我身者。則能與我平等。則能速得成佛。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我此廣大殊勝願。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次起唱三自歸。)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發願之法。各隨所樂。或樂學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及普賢菩薩十願王等。隨意用之。未必專令依此願也。又或隨自意樂。欲發種種諸願。或廣或略。亦無不可。但令與四弘誓願相合。斯無過矣。善學者幸自擇焉。

此學戒法。定於戊辰之夏。業已刊入毗尼後集。今癸未夏日。重更一二。附於梵網合註之後。此後當以是為準雲。藕益智旭敬識。

學菩薩戒法


上篇:景德傳燈錄

下篇:續傳燈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受五戒八戒文

受五戒八戒文(海) 八戒文 第一稽首請證明品 弟子眾等...

【註音版】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課誦儀規

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課誦儀規...

祝釋迦牟尼佛成道儀(隨早課)

一、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熱在金爐上...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金剛寶懺 旃陀羅引 昔有旃陀羅,日殺千羊,販肉自活。...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宋耆山沙門遵式述 維安養寶剎大...

【註音版】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正訛集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輯 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繡諸佛,...

佛說文殊師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 我豆那掘多,...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金剛寶懺 旃陀羅引 昔有旃陀羅,日殺千羊,販肉自活。...

央掘魔羅經

央掘魔羅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六趣輪迴經

六趣輪迴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宋耆山沙門遵式述 維安養寶剎大...

佛說申日經

佛說申日經(開元錄中無法護譯,恐是支謙誤為法護) 西...

施食獲五福報經

施食獲五福報經(亦名佛說施色力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

諸佛要集經

諸佛要集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教詞典】十聖

指在十地位之菩薩,乃對三賢而稱為十聖。仁王般若經合...

【佛教詞典】禪那

華譯為禪定、靜慮、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靜息念慮和...

用大悲水治癒重症糖尿病

民國五十年(公元 1939年),餘患中風,左半身不遂,住...

明一法師:吃虧勳章莫忽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煩惱很多,因為吃虧而煩惱不斷的情況...

念佛可以懺除我們的三障

宿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障,障礙著我們讓我們...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萬事萬物各有因緣,互相資助,一體不能分開;因緣又是...

為什麼一個人會有造業的傾向

由此遍計,能遍計度。 由於整個遍計執的名言、相貌、執...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薩各有所表: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

文珠法師《理性感性與覺性》

今天的講題,是理性、感性、與覺性,可分三點來說明:...

怎樣調控自己的情緒

問: 弟子工作特忙,暫時還未入佛門。這次來參加夏令營...

是否需要抽出時間單念佛呢

問: 我現在的功課是早上拜佛兩小時,邊拜邊默念,是...

十善業道之不偷盜

《地藏經》云:「若遇盜竊者,說貧窮苦楚報。」 世間上...

出水蓮花自清淨——記著名高僧惟賢長老

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

不顧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義工有功德嗎

問: 有個女孩家裡父親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顧,自己...

【視頻】晚課簡略版(法觀法師唱誦)

晚課簡略版(法觀法師唱誦)

【視頻】《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