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圓因法師  2019/07/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告訴我們二個字:「放下」。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阿彌陀經教我們:「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無量壽經教我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華嚴經最後,普賢十大願王教我們普皆迴向,導歸極樂,全都是教我們要放下。

◎學佛就是要「捨」,捨就是得,有捨才會有得,捨一分得一分利益,捨十分得十分利益,就好像你手上有東西一直緊抓不放,怎麼能取得更珍貴的寶物!

實踐

◎修行的好處利益完全要靠自己實踐力行而來。佛陀告訴我們方法,好比醫生開藥方給病人吃,病人不配合不聽話不吃藥,病永遠不會好。比如說教你吃素,你能完全茹素,斷了每天吃肉殺生的惡業,利益自然無窮,你只能吃早齋、六齋、十齋,不能完全不吃肉,利益還是有,但是就打折扣了。比如說教你拜八十八佛懺悔,你每天虔誠禮拜,持之以恆,無所間斷,功德利益自然殊勝,你只是散漫懈怠,有時拜有時不拜,成就自然有限。所以學佛一定要發長遠心,鞭策自己躬身力行,努力實踐!

說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

◎學佛最重要的是一個「行」字,也就是要實踐。說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否則就算你三藏十二部經典都能倒背如流,也是枉然!所以學佛之人應該好好地在自己的行持上下功夫。

養成念佛的好習慣

◎念佛要如何才能念得好?沒有什麼秘訣,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念,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一個念佛的好習慣,娑婆世界裡我們的壞習慣太多,太容易懈怠,好習慣太少,不容易精進,常常念佛,把念佛當成一種習慣,行住坐臥,不離一句佛號,久而久之,念佛念到自己不念的時候,佛號也會不自主地從內心浮現出來,這樣子就容易成就了!

放生三施俱備

◎六度萬行以佈施為首,佈施分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放生花錢財買物救贖生命,是為財佈施;放生時為眾生物命皈依灑淨念佛懺悔,是為法佈施;放生時救物生命,使其免受恐懼殺害,還其自由,是為無畏施;三施俱備,放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放生還債

◎今生我們遭受的痛苦災難都是以前所造的殺業而來,累劫多生以來,我們所造的殺罪,可能連虛空也裝不下。放生就是還債,還多生以來所欠的殺債。

(二)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時代的眾生根器愚劣,不依靠阿彌陀佛的大慈大願,能當生成就,了生脫死者,億億萬萬人中找不到一個。謹遵佛陀的教誨,奉勸各位老實念佛,一門深入,否則仍難了脫生死大事。

如來所以興出世

◎善導大師云:「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迦牟尼佛在此五濁惡世說法四十九年,最重要的便是教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介紹給我們最最殊勝的淨土法門,能夠一生成就,了脫生死。

念佛人有大福報

◎能聽得進,信得及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人,都是多生累劫以來累積了多少的善根福德因緣,才能於今生逢聞受持淨土法門。所以能念佛的都是有大福報的人。

人天福報

◎今生如果不能念佛,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人天福報,都沒有辦法當生了脫生死,還要再輪迴六道,實在是太可惜了。

戒定慧

◎修行要好好地在自己的行持上下功夫,六度萬行簡單地說就是「戒定慧」三個字。

以戒為師

◎學佛要「以戒為師」,隨時隨地留意自己的行持是否違背佛陀的戒律。有戒行就有定力,不致為名利所惑,有定力就有智慧,能夠分辨正邪是非。

放生第一

◎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正因為所有的眾生最珍貴的是自己的生命,殺了他,怨仇結得最深,救了他,他感激得最深。所以說所有的罪過中,殺業最重,所有的功德中,放生第一。

力行戒殺放生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力行戒殺放生。簡單地說,戒殺就是不再造殺業,不再積欠殺債;放生就是還債,還今生累世以來我們已造積欠無數的殺債。

學佛的人應當吃長素

◎楞伽經云:「食肉與殺同罪。」吃肉就等於每天殺生,每天造殺業,所以學佛的人應當吃長素。並且大般涅槃經云:「夫食肉者,斷大慈種。」吃肉就是不慈悲,就等於斷絕了我們的大慈悲佛性種子。

吃肉服毒

◎吃肉就等於服毒一般,肉裡面有過多過量的抗生素、荷爾蒙、癌細胞,並且生物被宰殺死亡時恐懼怨怒所殘留在肉內的諸多毒素都對人體有害,現代人想要身體健康當從斷肉茹素做起。

(三)

不應標示「版權所有」

◎凡是宏揚佛法的一切書籍、錄音帶,均不應標示「版權所有」,若標示「版權所有」正顯示其心胸狹小,眼光短視,阻遏佛法的流通,其人罪過大矣。

說法要簡單明瞭

◎跟人家談說佛法,要簡單明瞭,讓對方聽得懂,對初學者不可以談玄說妙,否則會下地獄。

改習氣

◎學佛就是改習氣,改正自己長久以來不好的壞習慣。人的習氣總離不開「貪瞋癡」三毒。

反省

◎一個人學佛到底有沒有精進,看看自己的行持,反省一下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貪瞋癡」有沒有減少,即可自知。

慎選道場

◎末法時代,邪師邪說如恆河沙,學佛者應當慎選道場,專心一處,如法修行。亂跑道場,朝三暮四,對自己的修行一點幫助都沒有。

靈山只在汝心中

◎古德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學佛就是覺悟,應該好好地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從內心的觀照裡去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而非向外攀緣,奔波操勞,落入邪知邪見而不自知。

做好本分

◎與其奔波道場,信奉邪師邪說,不如在家裡好好地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老老實實地念佛。

敦倫盡分

◎所謂放下並非拋棄一切,放掉自己的本分義務不做,一味地向外攀緣追求,嘴巴說的是放下,心中卻仍舊執著貪婪。印光大師教導我們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每一個學佛的弟子都應該好好地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的本分做好。

看破放下

◎唯有真正看破才能真正放下。真正看破就是要學觀自在菩薩的「觀」,從內心深深觀照這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幻、都不真實,眼前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都是無常、都不長久。正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並且學習觀自在菩薩的觀「空」,唯有真空才能妙有,唯有放下才能獲得,就好像你手中緊緊握滿東西,如何取得更珍貴的寶物?在自我觀照的學習中,從而真正看破,進而真正放下,不執著一切,隨緣不變,真空自在。

◎對治瞋的方法就是「觀」,隨時隨地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把每個人都觀想成是自己的父母,手足,子女來對待,時時謹言慎行,刻刻反省自己,久而久之,自能有所進步。

如法的懺悔

◎懺悔的意義在於發露罪愆,誓不再犯。若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懺悔,但在自己的行持上一點改進都沒有,這就不算是真正如法的懺悔。

(四)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當此末法時代,我們應當切記印光大師的開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從內心謹謹慎慎地觀照自己的一言一行,隨時隨地修正自己的行為習氣。週遭旁人的缺失過錯,都如同菩薩示現,像一面鏡子提醒著我們別重蹈覆轍。

檢點自己

◎與其一天到晚批判評斷別人,倒不如回過頭來好好地檢點自己,把對別人的要求落實在自身的實踐上,這樣子對自己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幫助。

空套子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現代學佛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談起理論學問頭頭是道,是一回事,而自身的行為實踐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此只是落得一副虛偽的空套子而已,有如數他人寶藏,對於自己的修行,沒有任何真正的助益。

吃肉犯殺戒

◎真正的佛弟子是一定要吃長素的。因為吃肉就等於殺生,每天犯殺戒,每天違背佛陀的戒律,就好像學校裡的學生每天違反校規一樣,根本算不上是佛弟子。

鞭策自己茹素

◎對於一些業障深重,根緣未濟的人,不能完全斷了吃肉的惡習,千萬別以為吃三淨肉、吃早齋、六齋、十齋就夠了,還是要鞭策自己及早完全茹素,因為只要有吃肉,還是造殺業,還是逃不開因果報應,所有的功德還是有漏的。

有智慧的人

◎智慧就是能分別善惡是非。當一個人能覺悟到自己過去種種的不對,從而放下,進而改正自己的陋習,這就是有智慧的人。

覺悟覺誤

◎學佛就學覺悟,覺悟就是覺「誤」,知道自己以往種種的錯誤而改正過來,拋除自己的缺點壞習慣,這就是覺悟,這就是放下,就是學佛。能完全覺悟,能完全放下就是佛的境界了。

死灰

◎灰燼總是沉沉地躺在那邊,風一吹過,也只是輕輕地揚起,而後仍死死地恢復沉寂。修行的心應當學習死灰一般,不生波瀾,不起是非,沒有分別,只是一句「阿彌陀佛」死守到底。

主敬存誠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世間萬事,只要誠心誠意,發真實心,長遠心去求去做,沒有不成功的。所以印光大師教我們要「竭誠盡敬」要「閑邪存誠」,學佛人當時時刻刻主敬存誠,發真誠心去實行,必感佛菩薩加被。

慎於初始

◎凡事應當慎於初始,因為有因必有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學佛的人當慎畏因果,因為一切佛陀的教誨都離不開「因果」二個字。

(五)

擇取適合自己的法門

◎末法時代,學佛人根機太差,千萬不能好高騖遠。應該擇取適合自己的法門來修行,否則只是落得口頭三昧,眼高手低,一事無成。

時時勤撫拭

◎比如說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境界太高,只適合上根機利根器的修行人。我們慚愧自己駑鈍,應該學習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撫拭,莫使惹塵埃。」隨時隨地用修行的功夫擦拭掉自己的無明貪瞋癡,用日積月累的努力精進來一步步成就自己的道業。

佛與佛方能究竟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實在太深奧了,就連聲聞,緣覺,菩薩都不能完全理解,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無上深妙禪

◎大集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禪,而且是最最深奧的禪。

至簡至真之咒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密,六字洪名,皆依梵文,未翻一字,是至簡至真之咒。

念佛為正行

◎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被國。」念佛人當以念佛為正行,以六度萬行為輔,不要攀緣,對於惡緣要盡量避免,對於善緣仍當隨緣努力去做,但應該有智慧拿捏分寸,不要捨本逐末,正助顛倒,只追求到人天福報,而忘卻了自己了脫生死的大事。

念佛不可思議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既是禪,又是密,又能總括三藏十二部經典。念佛法門真的是不可思議。

念佛為正行

◎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人當以念佛為正行,以六度萬行為輔,不要攀緣,對於惡緣要盡量避免,對於善緣仍當隨緣努力去做,但應該有智慧拿捏分寸,不要捨本逐末,正助顛倒,只追求到人天福報,而忘卻了自己了脫生死的大事。

一門深入

◎末法時代,學佛人一律以老實念佛為原則,唯以持名念佛,一門深入,不涉觀想、觀像,因為末法眾生根器鈍劣,觀想、觀像非上根人不能成就,唯有老老實實持誦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最為穩穩當當,最為保險。

學佛就是改習氣

◎虛雲老和尚告訴我們學佛就是改習氣,如果我們能改一分習氣自然能成就一分道業,能改十分習氣就能成就十分道業。所以學佛人應該在改正自己的缺點壞習慣上多下功夫。

有果必有因

◎遭遇到環境的困厄悲慘,每個人都應當自我反省,好好地慚愧懺悔。有果必有因,一定是我們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才會有不好的下場,慚愧後就要諸惡莫作,懺悔後就要眾善奉行,只要自己是真心誠意地在心地行為上改過遷善,佛菩薩必然加被。

(六)

深信

◎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對西方極樂世界不只是信,而且要深信,對於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及持名念佛必得往生深信不疑,任憑任何阻撓誹謗,都不能動搖我們求生淨土的信心,這才叫做深信。

切願

◎當我們深信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之際,我們便當發願求生西方,不只是願,而且要切願,切切實實地在內心裡厭離娑婆世界的無窮之苦,欣求極樂世界的無窮之樂,堅堅固固地立下往生西方的宏願,任憑任何名聞利養,病苦橫逆都不能改變我們求生淨土的心願,這才叫做切願。

力行

◎任何事情的成功與否,最重要是力行,也就是要把深信切願發出的力量落實在生活的實踐上,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了無實益。生活上的實踐就這八個字「老實念佛,以戒為師」。

捫心自問

◎如果現在阿彌陀佛現身我們面前,大開西方極樂世界之門要接引我們去,當場願意去的人還是少之又少。這是因為學淨土的人,信,信得不深;願,願得不切;行,行的不力。依舊眷戀娑婆,對於世俗名利,兒女私情種種牽絆,還是放不下的緣故。大家捫心自問,對於極樂世界,「信願行」三資糧你具足了多少?對於娑婆世界的名利塵緣,你又放下了多少?

發菩提心

◎不管念佛、持咒、誦經或作任何功德,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也就是心量要大,要迴向所有法界眾生,正因為無私無我,功德自然廣大遍虛空,所得利益自然不可思議。如果只局限於自己及家人,因為發心狹隘,功德自然有限,所得利益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切記八個字

◎末法時代外道邪魔熾盛,學佛人應當切記「老實念佛,以戒為師」八個字,才不致於走錯走偏了路而不自知,辛苦勞力一生卻終無所獲,辜負了自己今生達聞受持佛法的殊勝機緣。

老實念佛

◎老實念佛就是老老實實地把一句「阿彌陀佛」當作自己的本命元辰,清清楚楚,綿綿密密地持念下去。絕不為任何玄妙神奇的方法或任何有名望有學問的人所動搖。

以戒為師

◎以戒為師就是處處觀照自己,檢討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有沒有違背佛陀的戒律,隨時隨地懺悔己過,時時刻刻修正自己的行為。

戒自己,不是戒別人

◎要記得戒是拿來戒自己,是用來改正自己的貪瞋癡種種的不對,而不是拿來戒別人,用來批評別人犯戒,指責別人不如法。戒自己,自己行為改正,可日趨聖道。戒別人,無形中造了口業,增長我慢,對自己的修行沒有助益,反而造成了諸多障礙。

鏡子

◎把全副心力用在自身的念佛持戒上。別人的一切都是菩薩示現,都是我的一面鏡子,提醒著我們自己,善者有為者當如是也,惡者當慎勿重蹈覆轍。有緣的人我們以慚愧懺悔的心情與他互相檢討,否則,但虛心深深慚愧自己劣為博地凡夫,力有未逮,懇求阿彌陀佛慈悲接引,自己能夠往生極樂,成就後重回娑婆廣度有情眾生。

(七)

信為道源功德母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我們不只是信,而且要深信。比如說吃肉就是造殺業,即使不吃肉生命便不保了,我們也堅持不吃肉,寧可持戒而死,不願破戒而生,憑此功德,正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深信。

反求諸己

◎我們在求佛菩薩的同時,也應當反求諸己,捫心問自己,在心地上是不是真正真心誠意?在行為上是不是真正改過向善?是不是真實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努力積極地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上下功夫?如果真能在心地上竭誠地求,在行為上處處自省己過,慚愧懺悔,心與佛合,行與佛同,與佛自然感應道交,佛菩薩必然加被!

不能自殺

◎人絕對不能自殺,因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佛性,此佛性與佛相比無貳無別,每個人都具有未來成佛的資格。自殺如同殺佛一般,出佛身血,這種罪業是非常深重的。

得成於忍

◎忍辱是成就我們道業的最佳途徑,所以金剛經教我們「得成於忍」。學佛的人要常常慚愧懺悔,好事向別人,壞事向自己,不覺有功,但省已過,面對週遭莫須有的譭謗阻難,也要甘之如飴,因為這正好消除我們的業障,成就我們的道業。所以金剛經教我們「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執理廢事之病

◎印光大師說:「今之人通害執理廢事之病。」末法時代眾生根器愚劣,學佛人不可好高騖遠,應該多在事上下功夫,也就是應該多在自身的行持實踐上下功夫。否則縱你貫通三藏,博曉經論,於自己也了無實益,只成一般學問而已。

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念佛人的行持,當把握「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二個大原則。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很生疏,我們就要多念,時時鞭策自己行住坐臥常常提起這一句佛號,久而久之,念成了習慣,即使不念的時候,佛號還是不自覺地由心中浮了起來,這就是「無念而念」。養成了念佛的好習慣,臨終最關鍵的時刻,佛號自自然然便能提得起來,這樣往生就有把握了。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我們無始以來貪瞋癡壞習慣深重頑劣,我們太熟悉於自己的五欲六塵,太沉溺於自己的無明包蔽。學佛之後,有了覺悟,便當遠離我們所習以為常的酒色財氣,名聞利養,親近善知識,遠離惡朋友,親近好環境,遠雛惡因緣,久而久之,正如同楞嚴經告訴我們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自然在不自覺地熏陶中清淨了自性,一步步走向成就之路。

家庭教育

◎當今社會的動亂不安,解決之道應該好好地在家庭教育上著手。每個父母都應當自我檢討,是不是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示範與教導。比如說孩子喜歡打蚊子、殺蟑螂,虐待小動物,作父母的便當從小教導孩子因果報應與眾生平等,慈悲不殺的道理。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在家庭教育上以身作則,並隨時修正子女的行為,並且讓小孩了解因果報應的真理,子女長大必然良善。

捨得

◎心經上觀自在菩薩教我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便是教我們要捨。捨眼耳鼻舌身意,捨掉六根的貪婪追逐;捨色聲香味觸法,捨掉六塵的污染享受。唯有捨,才能得。捨一分,得一分受用;捨十分,得十分受用。

捨的方法

◎捨的方法便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教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用萬德洪名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約束住我們的六根,把佛號當作我們的本命元辰,自始至終,從朝至暮,不離這句佛號,在執持名號的過程中,捨掉六根的外緣,捨掉六塵的沾染,依靠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願力,成就我們往生極樂,永脫輪迴,成佛證果的道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慈舟法師:死心念佛

修淨土法門,必須切實用功,應該死心念佛。古人所謂打...

阿彌陀佛聖號最尊第一

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淨土持名念佛法門更是徑中又徑...

往生到極樂後還會迷嗎

問: 《妙法蓮華經》說我們原來是佛,現在迷了,那我...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這...

守培法師:念佛四十八韻

一 念佛最高古,能離生死苦; 託生寶蓮華,安居極樂土...

昌臻法師:「念佛現世獲十種殊勝功德」淺釋

一句佛名,是萬種功德的結晶,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

從厭離心啟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我們天天談,那怎麼下手去發呢?善導大師給我...

定不定業對淨土宗的往生有什麼啟示

定業就是說,這個業的結構非常堅固,它有主動得果報的...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略釋

一、發出離心,斷愛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過隙耳,浮生...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

慈心龍王消伏怨害

菩薩在久遠劫前的過去生,曾因為瞋心的緣故而墮為龍身...

十二種素餃子的做法

素餃子很好吃,但做素餃子有些訣竅。做素餃子一般需要...

念佛經常頭疼,是過於用力的原因嗎

問: 弟子幾年來一直用十念計數法念佛。最近把計數放下...

誠實比說謊更容易

俗話說誠實贏得千家讚,虛偽招來萬戶嫌。誠信是與人交...

王陽明的五大處世之道

王陽明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

皈依三寶譬如投生帝王之家

今日諸位發心來皈依三寶,老衲甚為欣慰。諸位遠道過江...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對於年老的人,生前應辦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說話,...

印光大師的嘉德懿行與對淨土法門的貢獻

時光如梭,在不知不覺中,一代宗師印光大師(1861-194...

阿修羅的生命狀態與投胎業因

在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天等六道輪迴的眾生...

慈悲一百語

1.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 福莫大於心善。 3. 一點...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今天是母親節,是兒女孝敬母親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佛教詞典】毀呰

(雜語)口毀曰呰。根本律曰:毀訾語者,謂於他人為毀...

【佛教詞典】五品所知及五種業

【五品所知及五種業】 p0284 瑜伽六十九卷八頁云:云何...

【視頻】道證法師《傾聽恆河的歌唱》

道證法師《傾聽恆河的歌唱》

【視頻】2020年平興寺觀音菩薩出家日剃度法會

2020年平興寺觀音菩薩出家日剃度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