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

2013/12/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

淨土宗大德蕅益大師開示:「殺生即殺自心未來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若放自心未來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恆轉法華經百千萬億部也。」這段開示告訴我們,放生就是在事上修念佛三昧。和真正的念佛三昧沒有區別。

放生就是落實《法華經》,大家看《法華經》「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佛說自己的前生某一世是常不輕菩薩,常常恭敬禮拜佛門在家出家四眾,口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做佛。」四眾經常見他這樣子,就討厭他,甚至有人還打他,他就躲得很遠禮拜,口稱:「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做佛。」後來他先做佛了,就是為我們傳播教法49年的釋迦牟尼佛。

我們修行人,平時最難做的就是這點,不能平等對待三世佛,我們一般對人是比較難以恭敬的,沒有恭敬何談清淨。實在來說,對人恭敬還不難,對畜生恭敬更難。只有放生的時候,我們看到師兄們對畜生是無比的慈悲恭敬,甚至有師兄給畜生禮拜磕頭都見過。放生的時候慈悲恭敬具足,就是悲智雙運。恭敬屬於智慧範疇。這是比常不輕菩薩做到的還難啊。如此功德,何可思議?

「放生就是契入落實《地藏經》《孝經》《報恩經》《梵網經》《金剛經》。」放生是放自心未來諸佛,放開心靈,明瞭自心。我們都有過放生過程中被佛菩薩灌頂的經歷;都有過平時念著沒有味道的「自性眾生誓願度」,在放生時候念,念上一句,就頓然落淚的體會;都有過放生回來,念佛念經清淨舒暢的過程。這是消除業障,打開自性之窗的經歷。《地藏經》明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佛;《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明父母十恩,父母恩易報,父母恩難酬;《梵網經》說:「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在我們放生過程中,這些都在真切的落實,我們的行為,傳達著成佛作祖的信號,我們的心念,在心心流入如來果海。最後的迴向,此功德助所有眾生同生極樂世界。是圓滿了我們在放生過程中的不足,做到一切功德圓滿佈施。放生能在放的時候清淨真誠;放過後不居功,能夠忘記,則落實了《金剛經》,做到了不住相佈施。

放生人,要讓自己的心和如來果海相應,多看祖師語錄,開啟智慧,不要念念自私。在俗鄙的念頭下放生,雖有無量功德,但是卻長期無法破一分半點的我執,則永遠不知道佛法大海的味道。佛法是海,得到一滴水也是無窮受用,安樂和自在難以形容。放生的時候,清淨的心去放生,可以看到隨著一筐筐的動物或魚類被放,你的業障隨之減輕,光明和智慧降臨,每放一桶就是一片佛光照來,確定無疑,千真萬確。放生的時候,照片出現過蓮花(2008年底廣州黃沙放生),和打佛七的時候,海青上面出現極樂世界的境界(2009年東林寺院)非常相同,所以放生也是念佛三昧。念佛人要多多放生,發大心放生,發誓去畢生大放生。憨山大師說過:「放生兼念佛,決定上品會。」放生功德必須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此外無所求,姻緣事業等聽憑佛菩薩安排,方為正信佛子。

太多放生的利益文章,固然勸化大量人放生,但是也讓佛教世俗化。我們學佛念佛,是要修出蓮花般的品質,讓人肅然起敬,感化世人,淨化娑婆。不要怕人不理解,淤泥永遠不會理解蓮花,雖然他們生長在一起。念佛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蓮華里念的,也是在阿彌陀佛的心中念佛,母子相憶,畢竟相逢。阿彌陀佛如慈母一樣,我們念佛,阿彌陀佛大歡喜,同時將歡喜傳遞給我們。因怕我們離開,我們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在我們六根門頭說最上微妙法來攝取我們,我們聽而不聽,不聽而聽,我執逐漸淡化,智慧不斷昇華。

阿彌陀佛告訴我們:「你從來沒有得到過什麼,也從來沒有失去過什麼。」知道了這個,我頓時放棄了很多憂慮,很多患得患失。其實在人生中,我們得不足喜,失不足悲。因為得失都是假象。阿彌陀佛大慈悲,知道我憂慮怕自己的孩子受傷,怕失去財富,怕房子價格下降,所以這樣告訴我。佛法的快樂自在,念佛的安詳,充實,喜悅,多少人能知?勸告放生師兄別修自己的養魚池(代表我執所修的有限福報),要讓心心融入如來果海,念念是佛,慈悲放生。則未來您的福分那才是不可思議。

放生的功德,師兄們都體會過了,即使是絲毫無法理解和契入經典或佛號的初學也非常明顯的感受到智慧和福分。我放生6年多,智慧和福分增加的很快。有師兄問我:「您的智慧和福分是命裡的還是念佛放生修來的?」我告訴他兩者都有,都不可只執一邊。修來的福分很明顯,絕對不可否認。既然要知道帶有分別妄想去放生也得最低的人天福分,但是也不要去過分強調這些。這些不根本,難以給眾生帶來永久真實的利益。只有《無量壽經》告訴大家念佛往生,要給眾生真實的利益。

我以前放生得到的巨大福分沒有用好,反而成了我享受人生,增加我執,和吹噓的資本,福生禍生,所以六道的東西都是不根本。所以放生是迴向淨土,是修慈悲智慧,是六度,這樣的放生,就超越了人天的境界。別用人天的心量去放生,別把魚放到魚塘裡。這都是我曾經的毛病。但是我自私俗鄙的放生,放久了,也開啟了些智慧,這就是佛菩薩先用欲鉤牽的大智慧的所在。

放生是念佛的助行,不可顛倒,是歷代祖師所說,念佛若能以放生為助行,則往生上品。別滿足一些放生帶來的福報,那也會帶來災難。福大則禍大,要修行經教,放棄我執,就會在念佛中得大智慧。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放生後動物會死,那又有何意義呢

問: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後動物一樣會死...

【推薦】歷代祖師大德放生開示

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相傳為釋迦牟尼佛乘願再來,隨陳時...

蠢動含靈,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為貪戀財色名食,汲汲營營。時刻不斷,爭名...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彌陀佛。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這個機緣呢是剛剛...

肉食的害處和素食的好處

一、從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處 (一)毒素致癌(五毒...

《普勸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白話大意

印光大師原文: 甚矣,世人習為殘忍,事事以殺生為禮...

傳喜法師《放生功德殊勝行》

《大智度論》裡有,說我們罪業當中,殺業是最嚴重的,...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因果同時,念佛當下成佛

我們一般講因果,都是講異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講到因...

觀無常是斷除煩惱的殊勝法門

在寺院裡,經常有好多遊客或是居士來求教,問題多是關...

本煥老和尚:多修多得

為什麼我今天要來這裡?因為廟裡的執事多少有些變化,...

那些藝高人膽大的都陣亡了

志宜大,膽宜小。我們的志向要遠大,但是無論做什麼事...

午餐吃素不犯睏

午飯後人特別容易犯睏,往往無精打采。新加坡《聯合早...

末法時代眾生飲苦食毒

《佛說無量壽經》講到:末法時代的眾生飲苦食毒,未嘗...

施多福大

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迦蘭陀竹園弘化,每天早晨依慣例...

咸也好,淡也好

一個青年為著情感離別的苦痛來向我傾訴,氣息哀怨,令...

烤雞鴨背後的真相

學習傳統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鄉一趟,聞...

在生命相續中,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

念佛法門之奇妙殊特

【疏文】 諸聖者,佛及菩薩也。自凡望聖,隔之又隔。而...

善巧導淨土,妙驗西方路

沈中旭。字啟白,江蘇吳縣人,年少時個性豪放不拘小節...

大安法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怎麼理解這句話?對...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麼條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們就是散亂稱念彌...

不願面對的真相--一位白領居士的思考

剛出完差回來,好累,身體也累,心也累 為什麼我會這麼...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

【佛教詞典】戍婆揭羅僧訶

(人名)?ubhakarasi?ha譯曰淨師子。義翻曰善無畏。...

【佛教詞典】一代教

釋迦佛一生所說的大小乘教法。...

【視頻】聖嚴法師《情緒》

聖嚴法師《情緒》

【視頻】什麼是念念相應念念佛(道證法師)

什麼是念念相應念念佛(道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