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九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校量功德讚歎信行現示利益大抉擇分第三十七

如是已說大不可思議重重不可稱量阿說本王大抉擇分。次當說校量功德讚歎信行現示利益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譬如盛火聚  雖有極遠處
 以光明勢力  能破遠方闇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世界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能破遠眾生  心相不覺闇
 令得覺知明  隨分伏其染
 譬如盛火聚  轉勝近其處
 光明漸漸了  能破闇更增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一國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除眾生無知  轉轉令分明
 譬如盛火聚  轉轉近其處
 光明耀更增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一城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除眾生無知
 轉轉更分明  譬如盛火聚
 更轉近其處  光明重重增
 煖氣溫其身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一家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除心惑護身
 轉轉增長故  譬如有一人
 得彼大火聚  此人則便得
 六種大利益  謂能塞寒氣
 能成熟資具  不入毒蟲等
 破闇常明瞭  隨請人普施
 焚燒穢糞等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得此玄文論  此人即便得
 六種大利益  謂禁煩惱軍
 成就功德品  不入邪魔眾
 破無明品類  般若慧現前
 貧窮佛法財  來乞求眾生
 隨順普施與  燒滅煩惱糞
 比如有妙華  [(纟*昌)/立]水深池中
 名曰青蓮華  有人剎那中
 見此蓮華相  一百七日中
 其眼根清白  終日無晦濁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雖不知此論
 文義之大海  而目見此論
 其眼根清淨  見三世諸佛
 有作方便目  比如有天鼓
 懸圓生樹頂  名曰妙聲覺
 無量天女子  聞此鼓音已
 二千七日中  其耳根清速
 無塞隔之事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雖不知文義  而耳聞此論
 其耳根清淨  聞諸佛梵響
 有作方便耳  比如有妙藥
 生雪山之頂  名曰上味常
 有人取此藥  著其舌之原
 身香極芬芬  不承用飲食
 其命極長遠  亦飛騰虛空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此論中一字
 一句若一行  若一抉擇分
 若一卷之量  以舌經讀誦
 雖不知義理  而獲得一切
 諸修多羅海  經讀誦功德
 比如有菩薩  名曰不思議
 大力解脫者  此菩薩大士
 神通自在故  於一切所作
 皆無所障礙  隨應悉現前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諸眾生  觀達其義理
 覺悟文下詮  通達一切法
 皆無所障礙  一一覺分明
 比如有神王  名曰大安樂
 有人須小具  祀祠此神王
 出興七寶藏  令得大安樂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一男女  此玄文本論
 勤受取讀誦  有人須小具
 專心供此人  即得無窮盡
 福德智慧寶  無所疑畏心
 比如有妙香  名曰芬滿佈
 有人持此香  遊行於遠方
 其經過處處  七七日中間
 有香氣不盡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一男女
 荷擔此論部  遊行於遠方
 若度大海水  所有諸眾生
 皆得大利益  若度山野等
 所有諸眾生  亦得大利益
 譬如有妙珠  名曰如意寶
 隨此珠住處  無量眷屬玉
 遍周匝圍繞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隨其住止處
 有十方世界  塵量大神王
 一一大神王  各率十方界
 塵數眷屬神  守護此論珠
 若滅正法時  作微塵散壞
 所有諸神王  發大聲哭涕
 隨塵所住處  往詣常守護
 受持此論者  如是數量神
 若生若死後  常不離守護
 功德雖無量  而略說如是

校量過患呵責誹謗現示罪業大抉擇分第三十八

如是已說校量功德讚歎信行現示利益大抉擇分。次當說校量過患呵責誹謗現示罪業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譬如有一山  名曰寶輪上
 此山具七寶  更無有窮盡
 貧窮求寶類  無量無邊數
 有珠能禁寶  名曰頂玻瓈
 若人有此珠  則能取七寶
 遠離貧窮苦  獲得大安樂
 若人無此珠  不能寶禁故
 終日不能得  問所以者何
 若無珠人詣  唯見虎狼熊
 及赤蛇青蛇  種種雜毒蟲
 終不見珍寶  以見毒類故
 其心極疑怖  狂亂而馳走
 乃至於死滅  珍寶自然有
 而彼求珍人  福薄罪重故
 終不能見得  眾生亦如是
 善根甚深人  捧堅固信珠
 入大乘深海  取功德之寶
 出生死苦輪  善根微薄人
 得見甚深論  無實信心故
 依正作邪解  受苦輪無期
 譬如生盲人  得妙莊嚴具
 無有歡樂事  癡人亦如是
 雖得甚深論  其愚癡極故
 不覺出世寶  無有學習心
 譬如居井龍  從流水至海
 大迷大亂故  謗海而命終
 癡人亦如是  自所習堅執
 定一不移轉  聞未曾有法
 大迷大亂故  誹謗其廣大
 墮落惡道中  無有出離期
 若有眾生類  見聞斯論教
 不信心誹謗  此人則誹謗
 三世一切佛  三世諸法藏
 三世諸僧海  此人所得罪
 無量無量數  不能知邊際
 十方界塵量  諸佛大菩薩
 一時悉出現  宣說如是量
 法門之大海  專教化此人
 經過無量劫  終不能教化
 問所以者何  唯宣說此法
 無餘別道故  如是眾生類
 十方界塵量  諸佛大菩薩
 以大神通力  向未來遠劫
 觀察其限界  無覺道之期
 問所以者何  不學三十四
 大金剛軌則  到大涅槃岸
 無有是處故  是故諸行者
 以勤修方便  應觀其法海
 不能達其原  妄生誹謗心
 墮落惡道中  無有出離期
 決定不應作  決定不應作
 罪業雖無量  而略說如是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九

 

上篇:大宗地玄文本論

下篇:那先比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一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

大乘起信論

新譯大乘起信論序 夫聲同則應道合自隣。是以法雄命宗...

如實論

如實論反質難品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反質難品中無道...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十不善業道經

十不善業道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

申日兒本經

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離垢施女經

佛說離垢施女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註音版】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註音版】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國清百錄

國清百錄序 隋沙門灌頂撰 先師以陳太建七年歲次乙未。...

【佛教詞典】佛名經

凡十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譯。今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經...

【佛教詞典】耆域

(人名)Jiva Jivaka,又曰耆婆,時縛迦。譯作固活,...

如何合理分配來之不易的財富

香港華懋集團原主席龔如心於2007年4月3日突然辭世,留...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佛對待我們一切眾生,就像對待子女一樣,用他的法乳,...

一句佛號就能收攝散亂的心

不學佛之前,都是散亂、黑暗、狂躁的心,在裡面加入佛...

要保護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秋天是胃病的好髮季節,要保護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

隨緣度日和事業追求是不是矛盾

問: 有一事疑惑,請求法師開示。之前聽您說過隨緣度日...

境界、知見、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淨化身心,轉染成淨,轉迷為悟。...

一飲一啄來之不易,從點滴處節儉惜福

我們一定要愛惜五穀糧食,不能浪費,浪費糧食就是暴殄...

大安法師:如何恆順眾生

我們為什麼要恆順眾生?是由於眾生跟我們同體,我們要...

知有彌陀聖號,亦為不可思議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絕無信願,絕不修持,知有彌陀聖號...

真如自性如如不動,為何強調斷惡修善

問: 末學有一個問題,請慈悲開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進為體 四念處其實是很難講的。四念處雖然只...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資歷

有人認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會夠用,或是認...

【視頻】隨念三寶經(聆志居士念誦)

隨念三寶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實相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