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八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大抉擇分第十五

如是已說一切虛空一切微塵數量高王大抉擇分。次當說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非亂道路中  亦有金剛位
 一一位各各  有本存一故
 一百二數成  依位立轉相
 則有五種重  謂上一本一
 俱轉及不雜  圓滿具足位

論曰。就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分中。亦有五十一種真金剛位。一一位位皆悉各各有本存一。以此義故。一百二數成立而已。如偈非亂道路中亦有金剛位一一位各各有本存一故一百二數成故。依如是位。建立轉相則有五種。云何為五。一者上上一一轉相門。二者本本一一轉相門。三者俱行不離轉相門。四者區區不雜轉相門。五者圓滿具足轉相門。是名為五。如偈依位立轉相則有五種。重謂上一本一俱轉及不雜圓滿具足位故。第一轉相形相如何。偈曰。

 五十一種位  一各攝五十
 一時一處轉  然不可合一

論曰。云何名為上一一門。所謂五十一種位。一一位位各攝五十一時處轉。若爾合集應作一體。各別一轉不可合一。如偈五十一種位一各攝五十一時一處轉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說上上一一轉相門。次當說本本一一轉相門。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本一  一各攝五十
 一時一處轉  然不可合一

論曰。云何名為本一一門。所謂五十一種本。一一種本一各攝五十一時處轉。若爾合集應作一體。各別一轉不可合一。如偈五十一本一一各攝五十一時一處轉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說本本一一轉相門。次當說俱行不離轉相門。其相云何。偈曰。

 本一及上一  互各攝諸位
 俱轉不捨離  然不可合一

論曰。云何名為俱行轉門。所謂本一五十一法。一一各各攝上一五十一法。上一五十一法。亦能攝彼本。俱行俱轉不相離故。然各別別一時處轉不可合一。如偈本一及上一互各攝諸位俱轉不捨離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說俱行不離轉相門。次當說區區不雜轉相門。其相云何。偈曰。

 本上一切位  一一皆各各
 安住自家中  不攝他法故

論曰。云何名為區不雜門。所謂所有一切種種本上諸位。一一各各唯安住自家中。亦不移轉亦不出入。亦不攝他亦不定常。常恆具足遍廣大故。如偈本上一切位一一皆各各安住自家中不攝他法故。故如是已說區區不雜轉相門。次當說具足圓滿轉相門。其相云何。偈曰。

 前所說四門  一切時處等
 無礙自在轉  名具足圓滿

論曰。云何名為具足轉門。所謂如前所說四門。一時轉一處轉。異時轉異處轉。一轉離轉總轉別轉。無礙自在故。如偈前所說四門。一切時處等無礙自在轉名具足圓滿故。摩訶衍大陀羅尼金剛神咒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一一一切一切離雜有無一稱一量法藏門海中。總有二法。云何為二。一者是總二者是別。言別者。四種俱輪地故。言總者。四種俱輪自在轉故。乃至廣說故。

獨地獨天一種廣大無二山王大抉擇分第十六

如是已說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獨地獨天一種廣大無二山王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此山王體中  則有二種門
 謂自性本本  如次應觀察

論曰。就此獨地獨天一種廣大無二山王體中。則有二門。云何為二。一者本一自性。位地門。二者本一之本位地門。是名為二。如其次第應審觀察。如偈此山王體中則有二種門。謂自性本本如次應觀察故。自性位地形相如何。偈曰。

 彼本一法中  不待他自然
 有五十一位  是名自性位
 如是五十一  一一皆各各
 有五百法門  週遍廣大轉

論曰。云何名為自性位地。所謂如前所說五十一種本一法中。一一各各不待他力。自然自性有五十一真金剛位。是故說言自性位地。如偈彼本一法中不待他自然有五十一位是名自性位故。如是各各五十一位。一一各各有五百法門之大海。亦週遍轉亦廣大轉。如偈如是五十一一一皆各各有五百法門週遍廣大轉故。於此位中亦如前說五種大門。具足具足圓滿圓滿應審思擇。如是已說本一自性位地門。次當說本一之本位地門。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本法  亦各有本法
 名空空空一  此中亦有位

論曰。本一所依空空空一中。亦有諸位。一一位位皆悉各各十萬法門。具足圓滿無闕失轉。於此位中亦有前說五種大門。具足具足圓滿圓滿。應審思擇。品論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禪定摩訶衍體中。則有三大門。云何為三。一者上地安立廣大海會門。二者宗本有有有一門。三者根本空空空一門。如是三門皆有諸位。具足圓滿同轉異轉等。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八

 

上篇:大宗地玄文本論

下篇:那先比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歸命一切智。我從此...

犍稚梵讚

揵稚梵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

廣釋菩提心論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一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力莊嚴三昧經

力莊嚴三昧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達磨大師血脈論

達磨大師血脈論...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第一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 宋沙門翔公於南海郡...

弊魔試目連經

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嬈亂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

佛說解節經

佛說解節經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不可言無二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離睡經

佛說離睡經...

說罪要行法

說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每於半月月盡憶所犯罪。...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序品第一...

【佛教詞典】四化法

(術語)四無礙辯也。是為化度眾生之法,故名化法。見...

【佛教詞典】法與法空俱離有無二種分別戲論

【法與法空俱離有無二種分別戲論】 p0767   顯揚十七...

修淨土後不讀其他經律這樣對嗎

弘法宜持論公允,理事圓融,不可偏執,不可意氣用事。...

信力不夠,心就容易散亂

問: 請教法師,現在念經持咒持名號,均是散亂心,心口...

財富從布施福業得來

說到財富,簡單地說,一切都從布施福德而來,從布施業...

持名念佛在四種念佛中最為殊妙

念佛一法當中又有多門。這多門就是講有四種念佛,再加...

施污垢布 得最勝福

當時捨衛國有一個長者,妻子生一女兒,美秀無雙。她剛...

念誦楞嚴咒有場所和時間的限制嗎

楞嚴咒屬於佛陀的最佳咒語,有條件的話可以常念不絕,...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華嚴...

千念萬念為的就是臨終的正念

淨土宗它最強調的,就是臨終的正念,千念萬念為的就是...

如何斷煩惱無明和妄想

問: 如何斷除煩惱、無明和妄想? 慧律法師答: 師父...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這個判言來自蕅益大師。《...

聖嚴法師《怎樣修持解脫道》

一、什麼叫作解脫? 解脫的意義,可以很廣,也可以很...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視頻】《普賢行願品》妙喜居士讀誦

《普賢行願品》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心經》覺慧兒童合唱團

《心經》覺慧兒童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