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二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大抉擇分第二十三

如是已說摩訶[玨/覞]尸梵諾母原主天王大抉擇分。次當說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功德道路中  有二千五百
 五十法門海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具五十位故
 亦一一位中  有性相本末
 一萬二百數  修多羅中說
 總一萬二千  七百五十數
 取彼總本數  如法應觀察
 以如是數量  為道路分界

論曰。就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分中。總有二千五百五十法門大海。甚深甚深廣大廣大。如偈功德道路中有二千五百五十法門海故。以何義故數如是。成應可了。知所謂五十一種位中。一一各各具五十故。此義云何。所謂五十信心五十念心。乃至五十如來地各差別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具五十位故。故亦一一位位各各具足性相本末之四法故。一萬二百數成立而已。如是四事云何差別。謂如其次第不可思議說故。明瞭現覺說故。能生長因說故。所生長果說故。如偈亦一一位中有性相本末一萬二百數故。若爾此方說文云何通耶。謂金剛等地一行三昧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無雜無亂一一同同非惡非患吉祥地地軌則門中。總有一萬二千七百五十法門。彼修多羅中如是說者。總別總故。如偈修多羅中說總一萬二千七百五十數取彼總本數如法應觀察故。今此道路以之為量有別法門。唯以此數為其極量無別法門。如偈以如是數量為道路分界故。

一種功德摩訶本地明白離惡品藏大抉擇分第二十四

如是已說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一種功德摩訶本地明白離惡品藏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本地品藏中  有一億三萬
 七千五百數  廣大法門海
 前說諸位中  一一皆各各
 攝別五十位  法門如是廣
 性相本末四  例此廣通達

論曰。就一種功德摩訶本地明白離惡品藏中。總有一億三萬七千五百數廣大法門海。甚深甚深週遍週遍。如偈本地品藏中有一億三萬七千五百數廣大法門海故。以何義故數如是成。如前所說一切位中。一一各各攝差別轉五十位故。法門之海如是廣大。如偈前說諸位中一一皆各各攝別五十位法門如是廣故。性相本末四種事中。以例配當。更復增數轉勝廣大。應審思擇如偈性相本末四例此廣通達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二

 

上篇:大宗地玄文本論

下篇:那先比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請賓頭盧法

請賓頭盧法 宋沙門釋慧簡譯 天竺國有優婆塞國王長者。...

那先比丘經

那先比丘經卷上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

十二因緣論

十二因緣論一卷 淨意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佛吉祥德讚

佛吉祥德讚卷上 尊者寂友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盧至長者因緣經

盧至長者因緣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若著慳貪,人天所...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翻譯之記 夫法留正像,唯聖是依;...

【註音版】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一(亦名長安品) 秦天竺...

菩薩瓔珞經

菩薩瓔珞經卷第一(一名現在報)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註音版】佛說聖法印經

佛說聖法印經...

不退轉法輪經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一 僧祐錄雲安公涼土異經在北涼錄第...

【註音版】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佛教詞典】無佛世界

沒有佛在世界上居住的時期,如釋迦佛涅槃之後,彌勒佛...

【佛教詞典】起世經

凡十卷。隋代闍那崛多譯。收於大正藏第一冊。其內容敘...

金地藏與九華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時,有四大菩薩協助應化人間;他們分別是:大...

淨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領

徹悟禪師是淨土宗十二祖,大師早年參禪得悟,歸心淨土...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

半個饅頭,詮釋了母親的愛

曾經在國語日報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母親,您的...

八歲的沙彌

很久以前,當時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統治。有一...

臨終現這五種相,命終決定墮入畜生道

在輪迴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羅、旁生、餓鬼和地獄這...

淨界法師:念阿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智者大師說: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什麼...

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

《大乘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述,當眾生遭遇...

提倡環保--遠離有毒香燭

可怕的現狀 我們每到寺院等宗教場所,都會看到裊繞的煙...

得到臨終正念的三個重點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

清楚的覺知每一個起心動念

我們在打禪七的時候,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自我的...

古人的仁慈之心

這是《閱微草堂筆記》裡的公案。一個鄉村有一位長者,...

【視頻】《佛說寶網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寶網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胞胎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胞胎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