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五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大抉擇分第九

如是已說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大抉擇分。次當說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龍王道路中  總有二十法
 謂二本藏中  各有十法故

論曰。就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中。總有二十中自在法。所以者何。功德過患二種藏中各有十故。如偈龍王道路中總有二十法。謂二本藏中各有十法故。故彼二十法。名字形相當如何耶。偈曰。

 功德本藏十  常壞俱及非
 自他俱並非  無礙兼一全
 過患本藏十  如一違無有
 對利融上下  如次應觀察
 如是二十法  一一皆各各
 圓滿廣大故  與本存等量

論曰。就功德本藏之體中。則有十法。能攝一切無量功德。云何為十。一者本體自性決定常住不生不滅遠離流轉功德品。二者本體自性常恆移轉是生是滅流轉俱行功德品。三者決定常住常恆無常一時俱轉無前後違功德品。四者出常無常二事不攝自體本性離脫亡行功德品。五者十種自自攝一切法無有所餘獨一無二一種一行功德品。六者無體無性從因緣起亦有亦無隨應變轉功德品。七者無餘究竟俱轉俱行不相捨離功德品。八者非自非他絕離有名住於非非自性決定功德品。九者於一切法隨應無礙自體自性法爾道理性造如是功德品。十者五根一一根五塵一一塵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功德品。是名為十。如偈功德本藏十常壞俱及非自他俱並非無礙兼一全故。就過患本藏之體中。亦有十法。能攝一切無量過患。云何為十。一者於一切法隨順如如如作逆事過患品。二者造作諸法同一業用一作逆事過患品。三者治道起時無有定體違作逆事過患品。四者染淨諸法皆無所有無作逆事過患品。五者一切諸法皆總有有有作逆事過患品。六者隨治同量如如現前對作逆事過患品。七者由治道力自類增益利作逆事過患品。八者由治道息發起自用融作逆事過患品。九者待上轉者方得起用上作逆事過患品。十者以隱藏時方得起用下作逆事過患品。是名為十。如其次第住思止心。專心觀察其理故明。如偈過患本藏十如一違無有對利融上下如次應觀察故。如是二十法。與彼本方等無差別。是故有二十種本藏。無相違過。所以者何。其本藏中如是道理自然常有。不從本藏長建立故。何故處處皆存品字。如前所說二十種法。各各有百眷屬類故。是故言品。例前應了。如偈如是二十法一一皆各各圓滿廣大故與本存等量故。如是已說建立名字門。次當說所詮義理門。且治及障對量差別。當如何耶。偈曰。

 如是二十法  一一皆各各
 一德治諸過  諸過障一德
 無有定次第  而數品類等
 無失對量過  如理應觀察
 如說本存法  說品類亦爾

論曰。如前所說二十種法。一一各各一德治一切障。一切障障一德。無別對量。如偈如是二十法一一皆各各一德治諸過。諸過障一德無有定次第故。若如是說。今此門中對量軌則溷成雜亂。雖無別對量而有總對量。是故無失。如偈而數品類等無失對量過如理應觀察故。如本品爾例前應了。如偈如說本存法說品類亦爾故。如是已說治障對量差別門。次當說安立金剛位地門。其相云何。偈曰。

 此本法門中  亦有金剛位
 依位有三門  謂上中下門

論曰。就此本法門中。亦有五十一金剛位。如上所說二十種法。依位安立。云何安立。謂諸位中皆具二十。無有前後一時轉故。然則此中有三種門。云何為三。一者一向上轉門。二者一向下轉門。三者一向中轉門。是名為三。如是三門各各一一位中具足俱轉。不待初後際故。如說本法品類亦爾。以此小門廣大迴持。應廣通達。如偈此本法門中亦有金剛位依位有三門謂上中下門故。

大龍王重重廣海無盡大藏大抉擇分第十

如是已說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大龍王重重廣海無盡大藏大抉擇分。其相云何。偈曰。

 廣海大藏中  總有三種重
 謂初中後重  初重有二十
 二億十方界  量法門大海
 二十種本藏  各生一萬量
 各別百眷屬  各生一千故
 是故數圓滿  住心應觀察
 中後重倍此  應廣通達故

論曰。就大龍王重重廣海無盡大藏之自家中。總有三重。能攝諸位。云何為三。一者初第一有重。二者中安住居重。三者後建立轉重。是名為三。就第一重中。則有二十二億十方世界之量種種勝妙法門大海。此義云何。謂二十種本藏法中。一一各各出生一萬法門大海。各各別別百眷屬中。一一各各出生一千法門海故。以此義故名字圓滿義理具足。如其次第安住其心定止其思。聰明觀察其數量理及所詮意現了分明。如偈廣海大藏中總有三種重。謂初中後重。初重有二十二億十方界量法門大海二十種本藏。各生一萬量。各別百眷屬各生一千故。是故數圓滿。住心應觀察故。次二種重。如其次第倍前普布應廣通達。如偈中後重倍此應廣通達故。故大摩尼寶藏陀羅尼修集修多羅中作如是說。龍龍地地大無盡海藏中。有多十方之量法門軌則品類。最初名為轉大法論具足一海無極無盡引導光明現照地地本業本用出生增長軌則大海法門。最後名為有性無性無我空理大利益廣光明亦離脫亦合轉具足具足無邊摩訶行種地本藏法雨騰門出興上味品類法門。唯取一界以為譬喻非取塵等。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五

 

上篇:大宗地玄文本論

下篇:那先比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一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發聚中...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歸命一切智。我從此...

犍稚梵讚

揵稚梵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

廣釋菩提心論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一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止...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譯 聞如是...

緇門警訓

重刊緇門警訓序 一性圓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爾輪迴...

別譯雜阿含經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初誦第一 (一...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佛說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失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註音版】藥師佛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教詞典】薩他泥濕伐羅

(地名)Sadaniśvara,國名,在中印度。見西域記四。...

【佛教詞典】典座教訓

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宗祖道元禪師著。收於大正藏第八十...

感念施主恩德

貧窮布施難,這裡特別談到貧窮的人對於僧人的布施,我...

人生必看的「四個地方」

一是去醫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

一門深入,不要貪大貪多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菩提二字,是古...

誦持楞嚴咒就是賺黃金

楞嚴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修學誦...

佛陀關於末法時代邪欲盛行的開示

《禪秘要法經》: 千五百歲後,若有比丘、比丘尼,優...

迴向是隨時隨地迴向還是統一迴向

問: 迴向是隨時隨地,早中晚都迴向,還是統一到晚上...

雜亂垢心念地藏聖號,有功德嗎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

達摩大師破相論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

但凡深信切願之人,必能時時不離佛號

俞有光,新安人。從小居住在江蘇宜興縣,和吳如庵一同...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發覺淨心經》講:如果不是為了貪求果報,也不是為了...

【視頻】《藥師經》女聲念誦

《藥師經》女聲念誦

【視頻】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

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