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二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根犍度始心跋渠第四

一切眾生當言始心興始心住始心滅乎。諸心有欲諸心無慾。此心當言始興始住始滅。有瞋恚無瞋恚有癡無癡。有染污無染污有亂無亂。有怠無怠有小有大。有脩不脩有三昧無三昧。諸心不解脫諸心解脫。此心當言始興始住始盡壽當言與心迴不與心迴耶。當言順迴。當言始生住。又世尊言。

人命消盡。如小河水。諸眾生恆。壽彼壽盡。云何盡耶。入無想定滅盡定。壽行當言迴不迴入。無想定幾根盡。何繫心心法盡。無想三昧起幾根現在前。何繫心心法現在前。入滅盡定幾根盡。何繫心心法盡。滅盡三昧起幾根現在前。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生無想眾生幾根滅。何繫心心法滅。幾根現在前。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無想眾生沒幾根滅。何繫心心法滅。幾根現在前。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無想眾生當言想生。當言無想生耶。又世尊言。想生彼眾生彼處沒彼想滅。彼眾生彼處沒為不滅住。何處滅此想。此想當言善耶。為無記耶。此想幾使所使幾結所繫。又世尊言。一切眾生由食存。無想眾生何食乎。眼根攝幾根。乃至無知根攝幾根。信力乃至慧力。念覺意乃至護覺意。等見乃至等定。法智乃至道智。空無相願三昧攝幾根乎。意根幾根相應。乃至無知根幾根相應耶。信力乃至慧力。念覺意乃至護覺意。等見乃至等定。法智乃至道智。空無相願三昧幾根相應乎。欲界沒生欲界幾根滅。滅何繫心心法耶。幾根現在前何繫心心法現在前。欲界沒生色界。欲界沒生無色界。色界沒生色界。色界沒生欲界。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欲界。無色界沒生色界。幾根滅滅何繫心心法。幾根現在前。何繫心心法現在前。阿羅漢般泥洹幾根最後滅耶。此章義願具演說。

一切眾生當言始心興始心住始心滅。答曰。如是。諸心有欲諸心無慾。此心當言始興始住始滅。答曰。如是。有瞋恚無瞋恚有癡無癡。有染污無染污有亂無亂。有怠無怠有小有大。不脩脩不定定。諸心無解脫諸心解脫。此心當言始興始住始滅耶。答曰。如是。壽當言與心迴耶。為不與心迴。答曰。壽當言不與心迴。當言順迴始生住耶。答曰。欲界眾生。不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則順迴。若入無想定滅盡定。及色無色界天當言始生住。又世尊言。

人命消盡。如小河水。諸眾生恆。壽彼壽盡。云何知彼壽盡。答曰。世盡劫盡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壽行當言順迴當言住耶。答曰。當言住。入無想三昧幾根盡。答曰。七。何繫心心法滅。答曰。色界系。無想三昧起幾根現在前。答曰七。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色界系。入滅盡三昧幾根盡。答曰七。何繫心心法盡。答曰。無色界系。滅盡三昧起幾根現在前。答曰。或七(五根意護)或八(加已知根)。有漏心七。無漏心八。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或無色界系或不系。生無想天幾根盡。答曰。八(五情意命護)。何繫心心法盡。答曰。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八。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色界系。無想眾生沒幾根盡。答曰八。何繫心心法盡。答曰。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或八或九或十。無形八。一形九(加女或男)。二形十。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欲界系。無想眾生當言想生無想生耶。答曰。無想眾生當言想生。又世尊言想起。彼眾生彼處沒為想滅。彼眾生彼處沒為不滅耶。答曰。彼想滅。彼眾生彼處沒非不滅住。何處滅彼想。答曰。即住彼滅。彼想此想當言善為無記耶。答曰。此想或善或無記。此想幾使所使。答曰。色界有漏緣。幾結系。答曰六。又世尊言。一切眾生由食存。無想天何食。答曰。更意念識。眼根攝眼根。耳鼻舌根亦復如是。身根攝三根。意根攝意根三根少入。樂根喜根護根信根精進念定慧根亦復如是。女根攝女根身根少入。男根攝男根身根少入。命根攝命根。苦根攝苦根。憂根攝憂根。未知根攝未知根九根少入。已知根無知根亦復如是。信力攝一根三根少入。精進念定慧力亦復如是。念覺意四根少入。擇法精進喜定覺意亦復如是。猗護覺意不攝根。等見等方便等念等定法智未知智四根少入攝。知他人心智三根少入攝。等智一根少入攝。苦智習盡道智空無相願三昧四根少入攝。意根十根相應(五信五痛)。三根少入。樂根喜根護根九根相應少入。苦根憂根六根少入相應(五根加意)。信根四根相應。九根少入精進念定慧根亦復如是。未知根九根少入相應。已知根無知根亦復如是。信力四根相應。九根少入精進念定慧力亦復如是。念覺意十一根少入相應。法精進定覺意亦復如是。喜覺意九根相應少入。猗覺意護覺意三根相應九根少入。等見等志等方便等念等定。法智未知智十一根相應少入。知他人心智十根相應少入。等智二根相應八根少入。苦智習盡道智。空無相願三昧十一根相應少入。欲界生欲界幾根盡。答曰。或四或九或八或十三或九或十四或十或十五。欲界系無記心漸命終四。善心九。無形一時無記心命終八。善心十三。一形一時無記心命終九。善心十四。二形一時無記心命終十。善心十五。何繫心心法盡。答曰。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或八或九或十。無形八。一形九。二形十。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欲界系。欲界生色界幾根盡。答曰。或四或九或十四。欲界系無記心漸命終四。善心九。一時無記心命終九。善心十四。何繫心心法盡。答曰。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八。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色界系。欲界生無色界幾根盡。答曰。或四或九或十四。欲界系無記心漸命終四。善心九。一時無記心命終九。善心十四。何繫心心法盡。答曰。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三。何繫心心法現在前乎。答曰。無色界系(欲界竟)。色界生色界幾根盡。答曰。或八或十三。無記心命終八。善心十三。何繫心心法盡。答曰。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八。何繫心心法現在前乎。答曰。色界系。色界生欲界幾根盡。答曰。或八或十三。無記心命終八。善心十三。何繫心心法盡。答曰。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或八或九或十。無形八。一形九。二形十。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欲界系。色界生無色界系幾根盡。答曰。或八或十三。無記心命終八。善心十二。何繫心心法盡。答曰。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三。何繫心心法現在前乎。答曰。無色界系(色界竟)。無色界生無色界幾根盡。答曰。或三或八。無記心三。善心八。何繫心心法盡。答曰。無色界系。幾根現在前乎。答曰。三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無色界。系無色界。生欲界幾根盡。答曰。或三或八。無記心三。善心八。何繫心心法盡。答曰。無色界系。幾根現在前。答曰。或八或九或十。無形八。一形九。二形十。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欲界系。無色界生色界幾根盡。答曰。或三或八。無記心三。善心八。何繫心心法盡。答曰。無色界系。幾根現在前乎。答曰。八。何繫心心法現在前。答曰。色界系。阿羅漢般泥洹幾根最後滅。答曰。或四或九或八或三。欲界漸般泥洹四。一時九。色界八。無色界三。

阿毘曇始心品第三十竟(梵本二百六十九首盧秦言二千二百二十一言)。

阿毘曇根犍度始發心跋渠第五

諸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彼法心相應耶。設法心相應彼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諸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彼法心共一緣耶。設諸法心共一緣。彼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諸法心共起非不用心。彼法起心共起非不用心耶。彼法住盡心共住盡。非不用心耶。云何不修眼根。云何不修耳鼻舌身意根。云何修眼根。云何修耳鼻舌身意根。若不成就學根得學根。彼一切越次取證耶。設越次取證。彼一切不成就學根。得學根。若不成就學根得學根。彼一切世間第一法次第耶。設世間第一法次第。彼一切不成就學根。得學根。若無漏根棄得無漏根。彼一切果果由耶。設果果由。彼一切棄無漏根。得無漏根耶。若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一切無漏根盡。無漏根現在前。設無漏根盡無漏根現在前。彼一切棄無漏根得無漏根。諸未知根彼一切不修諦修有。設不修諦修有。彼一切未知根最初盡智生。彼一切無礙道次第耶。設無礙道次第。彼一切盡智最初無生智起。彼一切盡智次第耶。設盡智次第。彼一切無生智耶。如緣無礙道彼緣盡智。如緣盡智彼緣無礙道。如緣盡智彼緣無生智耶。如緣無生智彼緣盡智。盡智當言盡智法智未知智知他人心智苦智習智盡智道智。當言有覺有觀。當言無覺有觀。當言無覺無觀。當言樂根相應。喜根護根空無相無願。當言欲界系緣。當言色無色界系緣。當言不系緣。無生智無學等見亦如是。諸法無學等見相應。彼法無學等志相應耶。設諸法無學等志相應。彼法無學等見相應。諸法無學等見相應。彼法無學等方便等念等定等解脫等智相應耶。設諸法無學等智相應。彼法無學等見相應。諸法無學乃至等解脫相應。彼法無學等智相應。設諸法無學等智相應。彼法無學等解脫相應。此章義願具演說。

諸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彼法心相應耶。答曰。如是。諸法心共相應。彼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頗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彼法非心相應耶。答曰。有心迴轉色心迴轉心不相應行。諸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彼法心共一緣耶。答曰。如是。諸法心共一緣彼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頗法心共一起一住一盡。彼法非心共一緣。答曰。有心迴轉色心迴轉心不相應行。諸法心共起非不用心。彼法起心共起非不用心。彼法住盡心共住盡非不用心耶。答曰。欲色界眾生。不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諸根四大彼法起心共起非不用心。住盡心共住盡非不用心。入定不用心。云何不修眼根。答曰。眼根愛未盡貪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復次以無礙道盡色愛。彼道不修不猗。如是不修眼根。耳鼻舌身根亦復如是。云何不修意根。答曰。意根愛未盡貪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復次以無礙道盡無色愛。彼道不修不猗。如是不修意根。云何修眼根。答曰。眼根愛盡貪盡念盡渴盡。復次以無礙道盡色愛。彼道修猗。如是修眼根。耳鼻舌身根亦如是。云何修意根。答曰。意根愛盡貪盡念盡渴盡。復次以無礙道盡無色愛。彼道修猗。如是修意根。若不成就學根得學根。彼一切越次取證耶。答曰。如是。諸越次取證。彼一切不成就學根。得學根頗不成就學根得學根。彼非越次取證耶。答曰有。阿羅漢果退也。若不成就學根得學根。彼一切世間第一法次第耶。答曰。如是。諸世間第一法次第。彼一切不成就學根得學根。頗不成就學根得學根。彼非世間第一法次第耶。答曰有。阿羅漢果退也。若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一切果果游耶。答曰。如是。諸果果由彼一切棄無漏根得無漏根。頗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非果果由耶。答曰有。所修道未知智現在前。若等意解脫阿羅漢得無疑也。若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一切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耶。答曰。或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非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云何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非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答曰。世俗道取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退。阿那含斯陀含果退。是謂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不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云何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彼非棄無漏根得無漏根。答曰。如本得無漏根盡現在前。是謂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彼非棄無漏根得無漏根。云何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答曰。所修道未知智現在前。無漏道取斯陀含阿那含果得阿羅漢果。等意解脫阿羅漢得無疑。是謂棄無漏根得無漏根。彼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云何非棄無漏根不得無漏根。非盡無漏根無漏根現在前。答曰。除上爾所事。諸未知根彼一切不修諦修有。答曰。或未知根彼非不修諦修有。云何未知根彼非不修諦修有。答曰。諸未知根若過去未來。是謂未知根彼非不修諦修有。云何不修諦修有。彼非未知根。答曰。諸無根法不修諦修有。是謂不修諦修有。彼非未知根。云何未知根彼不修諦修有。答曰。諸未知根不修諦修有。是謂未知根彼不修諦修有。云何非未知根非不修諦修有。答曰。除上爾所事。最初盡智生。彼一切無礙道次第耶。答曰。如是。設無礙道次第。彼一切盡智耶。答曰。如是。最初無生智生。彼一切盡智次第耶。答曰。如是。設盡智次第彼一切無生智。答曰。或彼盡智。或無生智。或無學等見也。諸緣無礙道彼緣盡智。答曰。若緣彼種無礙道彼緣盡智。若不緣此種無礙道。彼不緣盡智。如緣盡智彼緣無生智耶。答曰。如是。如緣無生智。彼緣盡智耶。答曰。如是。盡智當言盡智。答曰。盡智當言盡智。或彼法智未知智苦智習盡道智。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樂根相應。或喜根護根。或空無願無相。或欲界系緣。或色無色界系緣。或不系緣。無生智亦如是。無學等見當言無學等見耶。答曰。無學等見當言無學等見。或彼法智未知智知他人心智苦智習盡道智。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樂根相應。或喜根護根或空無願無相。或欲界系緣。或色無色界系緣。或不系緣(無學見竟)。諸法無學等見相應。彼無學等志耶。答曰。或等見非等志。云何等見非等志。答曰。等見相應等志。諸等志不相應等見相應法。是謂等見非等志。云何等志非等見。答曰。等志相應等見。諸等見不相應等志相應法。是謂等志非等見。云何等見等志。答曰。除等見相應等志。諸等見等志相應法。是謂等見等志。云何非等見等志。答曰。等見不相應等志。等志不相應等見。諸餘心心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等見等志。諸法無學等見相應。彼無學等方便耶。答曰。或等見非等方便。云何等見非等方便。答曰。等見相應等方便。是謂等見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非等見。答曰。等見諸等見不相應。等方便相應法。是謂等方便非等見。云何等見等方便。答曰。除等方便諸等見相應法。是謂等見等方便。云何非等見等方便。答曰。等見不相應等方便。諸餘心心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等見等方便。等念等定等解脫亦如是。諸法無學等見相應。彼非無學等智。設諸法無學等智相應。彼非無學等見(無學見竟)。諸法無學等志相應。彼無學等方便。答曰。或等志非等方便。云何等志非等方便。答曰。等志相應等方便。是謂等志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非等志。答曰。等志諸等志不相應。等方便相應法。是謂等方便非等志。云何等志等方便。答曰。除等方便諸等志相應法。是謂等志等方便。云何非等志非等方便。答曰。等志不相應等方便。諸餘心心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等志非等方便。等念等定等解脫亦如是。諸法無學等志相應。彼無學等智耶。答曰。或等志非等智。云何等志非等智。答曰。等志相應等智。諸等智不相應等志相應法。是謂等志非等智。云何等智非等志。答曰。等智相應等志。諸等志不相應等智相應法。是謂等智非等志。云何等志等智。答曰。除等志相應等智。諸等志等智相應法。是謂等志等智。云何非等志等智。答曰。等志不相應等智。等智不相應等志。諸餘心心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等志等智(等志竟)。諸法無學等方便相應。彼無學等念耶。答曰。或等方便非等念。云何等方便非等念。答曰。等念。是謂等方便非等念。云何等念非等方便。答曰。等方便。是謂等念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等念。答曰。除等念。諸等方便相應法。是謂等方便等念。云何非等方便等念。答曰。諸餘心心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等方便。等念等定等解脫亦如是。諸法無學等方便相應。彼無學等智耶。答曰。或等方便非等智。云何等方便非等智耶。答曰。或等方便非等智。云何等方便非等智。答曰。等智諸等智不相應。等方便相應法。是謂等方便非等智。云何等智非等方便。答曰。等智相應等方便。是謂等智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等智。答曰。除等方便。諸等智相應法。是謂等方便等智。云何非等方便等智。答曰。等智不相應等方便。諸餘心心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等方便等智(方便竟)。等念等定門亦如是。諸法無學等解脫相應。彼無學等智耶。答曰。或等解脫非等智。云何等解脫非等智。答曰。等智諸等智不相應。等解脫相應法。是謂等解脫非等智。云何等智非等解脫。答曰。等智相應等解脫。是謂等智非等解脫。云何等解脫等智。答曰。除等解脫。諸等智相應法。是謂等解脫等智。云何非等解脫等智。答曰。等智不相應等解脫。諸餘心心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等解脫等智。

始發心品第三十一竟(梵本二百四十二首盧秦言三千九百四十二言)。

阿毘曇根揵度魚子跋渠第六

二十二根。眼根耳鼻舌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護根。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若成就眼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幾不成就幾。乃至成就無知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幾不成就幾(成就竟)。若成就眼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若成就乃至無知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三世成就竟)。若不成就眼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幾不成就幾。若不成就乃至無知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幾不成就幾(不成就竟)。若不成就眼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若不成就乃至無知根。於此二十二根。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三世不成就竟)。諸根善彼根因善根本耶。設諸根因善根本彼根善耶。諸根不善彼根因不善根本耶。設諸根因不善根本。彼根不善耶。諸根無記彼根因無記根本耶。設諸根因無記根本。彼根無記耶。頗根不因善根本。亦不因不善根本。亦不因無記根本。彼根非不因耶。此章義願具演說。

二十二根。眼根耳鼻舌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護根。信根精進念定慧根。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若成就眼根。彼必成就五根(加下眼)。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耳鼻舌根亦如是。若成就身根。彼必成就四根(身命意護)。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意根。彼必成就三根(意命護)。餘或成就或不成就。命根護根亦如是。若成就男根女根。彼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樂根彼必成就四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苦根。彼必成就七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喜根。彼必成就五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憂根。彼必不成就一根。彼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信根。彼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精進念定慧根亦如是(加意命護根)。若成就未知根。彼必不成就二根(已知無知根)。必成就十三根(信五加意苦身命護喜樂未知)。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已知根。彼必不成就二根(未知無智)。必成就十一根(除上憂苦二)。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無知根。彼必不成就三根(未知已知加憂根也)。必成就十一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成就竟)。若成就眼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現在三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耳鼻舌根亦如是。若成就身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現在二。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意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命根護根亦如是。若成就男根女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五根現在三。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樂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未來一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苦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五根現在二。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喜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未來二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憂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一根。必成就過去未來四根。過去未來現在二。現在二。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信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七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精進念定慧根亦如是。若成就未知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二根。必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七根。過去未來三未來現在一現在二。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已知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二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七根。未來三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成就無知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三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七根。未來三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三世成竟)。若不成就眼根。彼必不成就一根。必成就三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耳鼻舌根亦如是。若不成就身根。彼必不成就十根。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意根命根護根無不成就。若不成就男根女根。彼必不成就一根。必成就三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樂根。彼必不成就九根。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苦根。彼必不成就五根。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喜根。彼必不成就八根。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憂根。彼必不成就一根。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信根。必不成就八根。必成就八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精進念定慧根亦如是。若不成就未知根。彼必不成就一根。必成就三根。餘或成就或不成就。已知根無知根亦如是(不成竟)。若不成就眼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一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七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耳鼻舌根亦如是。若不成就身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十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一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五根過去未來現在二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意根命根護根無不成就。若不成就男根女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一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七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樂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九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六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七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苦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五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六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七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喜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八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六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七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憂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一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七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若不成就信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八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四過去未來現在二根現在二。餘或成就或不成就。精進念定慧根亦如是。若不成就未知根。彼必不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一根。必不成就過去未來八根。必成就過去未來二根現在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已知根無知根亦如是(三世不成就竟)。諸根善彼根因善根本耶。答曰。如是。諸根善彼根因善根本。頗根因善根本。彼根非善耶。答曰有。善根本報無記根也。諸根不善彼根因不善根本耶。答曰。如是。諸根不善。彼根因不善根本。頗根因不善根本。彼根非不善。答曰有。不善根本報無記根。若欲界身見邊見相應根也。諸根無記。彼根因。無記根本耶。答曰。或根無記。彼根不因無記根本。云何根無記彼根不因無記根本。答曰。無記無緣根。是謂根無記彼根不因無記根本。云何根因無記根本。彼根非無記。答曰。不善根是謂根因。無記根本彼根非無記。云何根無記彼根因無記根本。答曰。無記根本有緣根。是謂根無記彼根因無記根本。云何根非無記彼根非因無記根本。答曰。善根是謂根非無記。彼根非因無記根本。頗根非因善根本。非因不善根本。非因無記根本。彼根非不因耶。答曰有。諸無緣根。因色心不相應行。

魚子品第三十二竟(梵本一百七十三首盧秦言三千三百四十二言)。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二

 

上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下篇:阿毗達磨發智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眾事分阿毗曇論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論

鞞婆沙論卷第一 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

施設論

施設論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

入阿毗達磨論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塞建陀羅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佛說兜沙經

佛說兜沙經一卷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一切諸佛威神...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六...

【註音版】吉祥經

吉祥經...

【註音版】佛藏經

佛藏經...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如萬行中說。...

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供五百羅漢儀軌

【施主至。客堂應酬。即報方丈。次令照客。捧香儀點明...

禪門鍛煉說

禪門鍛煉說 江西南康雲居山真如禪寺晦山戒顯著 堅誓忍...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異熟識

【異熟識】 p1114 成唯識論二卷八頁云:此是能引諸界趣...

【佛教詞典】形同息慈

(雜名)大乘之學人,受小乘之十戒,形同沙彌者。息慈...

你佈施出去的東西,最終還是你的

你佈施出去了,你就創造了一個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

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諸位!你想想看...

聖嚴法師《為磨練自己而工作》

青年朋友乍入職場,年紀輕沒有經過磨練,比較缺乏耐心...

醫學博士為什麼要素食

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趴身鋪路 所求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為了使眾生人人幸福快...

圓瑛法師《勸修念佛法門》

念佛發起因緣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為穩當第三...

分心散亂的對策

其實除去五蓋,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最常見也最常被忽略的...

飽食的危害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

春節是吉祥的節日,應以皆大歡喜的方式來慶祝

在這新春佳節之際,大地上人們喜氣洋溢。為了慶祝春節...

色身從何而生,又從何而去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

三輩九品得往生,四土徑登不退轉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一 國無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

【視頻】《大悲懺法》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大悲懺法》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視頻】《佛說八正道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八正道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