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持等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上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持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時有一比丘,名曰甚深勇勐,美妙音聲,善問法要,初中後善,利益自他,能修梵行,清淨圓滿,敬禮合掌,前白佛言:「世尊!如來往昔鹿野苑中,所說法乘決定之義,是事云何?唯願世尊!敷演分明,開示眾生,皆令悟入。」

世尊嘆言:「善哉比丘!汝如是問甚深法要,最勝利益不可思議,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我於爾時,說四諦法,義無窮盡。所謂:五蘊、五取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生支、四聖諦法、二十二根、五三摩地、四禪天定、四無色定、四三摩地、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十六心念、聲聞四果、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十八不共法、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相好。」佛言:「比丘!如上所說,是名法乘決定之義。」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五蘊?」

世尊答言:「所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比丘!是名五蘊。」

「云何五取蘊?」

佛言:「所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比丘!是名五取蘊。」

「云何十二處?」

佛言:「所謂眼為內處、色為外處;耳為內處、聲為外處;鼻為內處、香為外處;舌為內處、味為外處;身為內處、觸為外處;意為內處、法為外處。比丘!是名十二處。」

「云何十八界?」

佛言:「所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比丘!是名十八界。」

「云何十二緣生支?」

佛言:「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盡、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盡、憂悲、苦惱滅。比丘!是名十二緣生支。」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無明?」

世尊答言:「所謂癡惑暗蔽,無他明慧故。前際無智、後際無智、現在際無智;內無智、外無智、內外無智;業無智、果無智、業果無智;善作業無智、惡作業無智;因無智、果無智、因果法無智;緣無智、緣生無智、緣生法無智;無佛智、無法智、無僧智;苦無智、集無智、滅無智、道無智;有恥無智、無恥無智、有恥無恥無智、有恥無恥法無智,乃至愛支有恥無恥法無智;世無智、出世無智、世出世法無智;依止無智、非依止無智、依止非依止法無智;有為無智、無為無智、有為無為法無智;過去無智、現在無智、未來無智、過去現在未來法無智。比丘!是名無明。」

「云何無明緣行?」

佛言:「所謂身行、語行、意行。是名無明緣行。」

「云何身行?」

「動轉所作,身為濟渡,任持諸法,為依止處。是名身行。」

「云何語行?」

「能詮能顯,分別校量,諸法實性。是名語行。」

「云何意行?」

「心所愛樂、心所思惟、心所攝受、心所依止。是名意行。」

「云何行緣識?」

佛言:「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比丘!是名行緣識。」

「云何識緣名色?」

佛言:「名謂非色四蘊(受、想、行、識);色謂形質,體即四大。是名識緣名色。」

「云何四大?」

佛言:「所謂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云何四大體相差別?」

「所謂: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濕潤為性,火以溫熱為性,風以輕動為性。比丘!是名四大體相差別。」

「云何名色緣六入?」

佛言:「所謂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比丘!是名名色緣六入。」

「云何六入緣觸?」

佛言:「所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比丘!是名六入緣觸。」

「云何觸緣受?」

佛言:「所謂:眼觸生受,謂生苦受、樂受、非苦非樂受。耳、鼻、舌、身、意生受,亦復如是。比丘!是名觸緣受。」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受緣愛?」

佛言:「所謂: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

「云何色愛?」

「所謂:一切有色,可愛可樂,深心戀著,無有厭離。是名色愛。聲、香、味、觸、法愛,亦復如是。比丘!是名受緣愛。」

「云何愛緣取?」

佛言:「所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比丘!是名愛緣取。」

「云何取緣有?」

佛言:「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

「云何欲有?」

「謂:欲界五趣及四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是名欲有。」

「云何色有?」

佛言:「所謂: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極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比丘!是名色有。」

「云何無色有?」

佛言:「所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是名無色有。比丘!如是三種,是謂取緣有。」

「云何有緣生?」

佛言:「所謂:一切眾生,以愛取為緣,潤生五蘊,住世動作,隨順流轉,種種差別所與及取,皆從蘊起,身之所生,以命為本。比丘!是名有緣生。」

「云何生緣老盡?」

佛言:「所謂:四大遷變,諸根衰朽,身體羸弱,動輒疲苶,博識多知,智已昧劣。一切眾生,身識欲離,諸根欲滅,性境冥昧,無所覺知。比丘!是名生緣老盡。」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四聖諦法?」

佛言:「所謂:苦聖諦法、集聖諦法、真聖諦法、道聖諦法。」

「云何苦聖諦法?」

「所謂:生苦、老苦、病苦、壞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求不得見、五盛陰苦。比丘!是名苦聖諦法。」

「云何苦集諦法?」

佛言:「所謂:眾生愛著世間一切有及有具,隨順貪慾。比丘!是名苦集諦法。」

「云何苦真諦法?」

佛言:「所謂:以智慧刀,斷除愛著世間一切有及有具,隨順貪慾永盡無餘,入勝義諦,證寂滅理。是名苦真諦法。」

「云何苦道諦法?」

佛言:「所謂:八聖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是名苦道諦法。」

「云何二十二根?」

佛言:「所謂:眼等五根,謂:眼、耳、鼻、舌、身。信等五根,謂:信、進、念、定、慧。五受根,謂:苦、樂、憂、喜、舍。三無漏根,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及意、命、男、女。比丘!是名二十二根。」

「云何五三摩地?」

佛言:「所謂身支五體,可喜可樂,無毀無損,深生戀著,於一切身,皆生愛樂。由如是心,隨順染欲,種種愛著,不了虛幻,妄執為實。是故應當如實觀察,如是五體,皆從四大緣會而生,一心思惟,安住悟入妙三摩地,名身定智。譬如山上散水於下,流佈四方,如是散已,不見其水,地復乾涸。時有天人,空中告言:『汝若須水,我有天水大泉,自然湧出,潔淨清涼,甚可愛樂,濟渡潤益,無有窮盡。』身生定智,利益無窮,亦復如是!」

復告比丘:「當審思惟觀察籌量,此身不實,勿應愛著。譬如優曇缽羅華、缽頭摩華、俱勿陀華、奔茶利迦華。如是青黃赤白四種蓮華,眾色殊好,甚可愛樂,皆生於水而壞於水。此身變異,虛幻不實,亦復如是!」

復告比丘:「身語意業,圓滿清淨,獲得勝解,如實安住三摩地門,以清淨心,觀一切身,皆非堅固。譬如長者及長者子,以眾珍寶新淨妙衣,嚴飾其身,色相雖好,體非堅固;能以清淨身語意業,而為莊嚴,是名堅固。」

復告比丘:「如是觀察,善思念之!此身五體,有為無常,應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繫念思惟,清淨定智,堅固攝受。比丘!是名五三摩地。」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四禪定地?」

佛言:「所謂:離生喜樂地:離諸欲染一切煩惱故。定生喜樂地:已離尋伺降伏障染故。離喜妙樂地:安住方便作利樂行故。舍念清淨地:苦樂已離,善噁心伏,非苦非樂,念已離故,方便修習圓滿清淨。比丘!是名四禪定地。」

「云何四無色定。」

佛言:「所謂空無邊處定:一切色想俱已遠離,平等持心,如實安住故。識無邊處定:內識無邊,如實安住故。無所有處定:於一切法,皆無所有故。非想非非想處定:麁想非有,細想非無故。比丘!是名四無色定。」

爾時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四無量心?」

佛言:「所謂: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

「云何名為慈無量心?」

「謂:一切時處,慈心隨順,利益眾生,不損害他,離諸冤結,以廣大心等示眾生,愍念救護猶如赤子,於冤親所而無差別,令斷纏蓋皆得解脫,如是名為慈無量心。悲心隨順、喜心隨順、舍心隨順,亦復如是。比丘!如是名為四無量心。

「復有四種苦樂,皆應了知。所謂:了知眾苦、了知有苦、了知眾樂、了知有樂。」

「云何名為了知眾苦?謂:觀一種補特伽羅,所著者貪、所著者瞋、所著者癡。於貪不怖,因貪故生苦憂悲隨順;於瞋不怖,因瞋故生苦憂悲隨順;於癡不怖,因癡故生苦憂悲隨順,皆悉了知。於出世間五種善根,精勤修習。所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次第獲得三摩地門,名曰漏盡比丘!此則名為了知眾苦。

「云何名為了知有苦?謂:觀一種補特伽羅,少貪少瞋少癡,雖少分貪不懼貪過,故生苦憂悲隨順;雖少分瞋不懼瞋過,故生苦憂悲隨順;雖少分癡不懼癡過,故生苦憂悲隨順,皆悉了知。於出世間五種善根,精勤修習,次第獲得三摩地門,名曰漏盡比丘!此則名為了知有苦。

「云何名為了知眾樂?所謂:一種補特伽羅,皆悉了達此貪、瞋、癡三不善根為生苦本,能永除斷,於出世間信等五種無漏善根,精勤修習,次第獲得三摩地門,名曰漏盡比丘!此則名為了知眾樂。了知有樂,精勤修習,次第獲得三摩地門,亦如上說。比丘!如是四種苦樂,皆應了知。」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四三摩地?」

佛言:「所謂:信解受持,如法修行,能斷貪慾故;信解受持,如法修行,通達一切諸妙法門故;信解受持,如法修行,獲得一切甚深智見故;信解受持,如法修行,獲得一切清淨妙慧故。」

「云何能斷貪慾?」

佛言:「比丘!汝等應當於顯露處,或林間、或樹下、或空寂處,常坐不臥,安住禪定。應觀此身,三十六物和合而成,體非清淨,虛幻不實,不應妄生愛念戀著,如是思惟,深生厭離。比丘!如是名為能斷貪慾。」

「云何三十六物?」

佛言:「所謂外相十二:發、毛、爪、齒、眵、淚、耵聹、涕、唾、垢汗、大小便溺。中相十二: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內相十二:脾、腎、心、肺、肝、膽、髒、胃、赤白二痰、生熟二髒。比丘!是名三十六物。」

復告比丘:「又諸世間,地中所生,百穀苗稼,須假耕種,亦非清淨自然而生,是故汝應於顯露處,或林樹下,一心安住,如實觀察,此身不淨,虛假浮脆;眼耳等處,常行垢濁,而不堅固,極可厭離。如是安住三摩地門,信解受持,如法修行,永斷貪慾。」

「云何通達一切諸妙法門?」

佛言:「比丘!汝等應當於顯露處,或林樹下、或空寂處,常坐不臥,修習禪定,護念憐愍一切眾生,而為引導,皆令了悟。一切有為,虛幻不實,譬如優曇缽羅華,顏色殊好,既開敷已,非能堅固。此身非堅,亦復如是!是故汝應於顯露處,或林樹下,寂靜之處,安住禪定,觀一切身,有為不實,如夢如幻,方便開示,引導眾生,皆令信受愛樂禪定。比丘!是名於三摩地信解受持如法修行,通達一切諸妙法門。」

「云何獲得一切甚深智見?」

佛言比丘:「安住禪定,悟此甚深微妙法已,深心愛樂,決定堅固,晝夜繫念,精進無懈,智光遍照,無明暗蔽,永盡無餘。譬如虛空密雲暗蔽,於日中時雲忽退散得見日光,普照一切無有障礙。三摩地門一切智光,除其煩惱無明暗蔽,亦復如是!是故汝應善思念之,如實安住,晝夜無懈,於一切智,堅固攝受。比丘!是名於三摩地門信解受持如法修行,獲得一切甚深智見。」

「云何獲得一切清淨妙慧?」

佛言比丘:「汝等應當於顯露處,或林樹下、或空寂處,常坐不臥,正念安住三摩地門。苦受、樂受、憂受、喜受及與舍受,皆已離故,勝定熏修,圓滿清淨,則為安住四三摩地,悉能了知四種信解,攝受通達作大導師。若攝受者、若通達者,則為安住善平等地,觀察度量,一切智智,如是如是!」

復告比丘:「汝應於顯露處,或林樹下、或空寂處,苦已離故、樂已離故、憂已離故、喜已離故、舍已離故,勝定解脫,圓滿清淨,如實安住四三摩地。比丘!是名於三摩地門信解受持如法修行,獲得一切清淨妙慧。比丘!如是名為四三摩地。」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上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中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持等奉 詔譯

爾時勇勐甚深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住四念處?」

佛言:「比丘!所謂應觀內身、外身、內外身住,有色不淨。一切世間,憂悲苦惱,正念了知;觀內受、外受、內外受住,種種諸苦。一切世間,受悲苦惱,正念了知;觀內心、外心、內外心住,虛幻無常。一切世間,憂悲苦惱,正念了知;觀內法、外法、內外法住,悟無我理。一切世間,憂悲苦惱,正念了知。比丘!是名住四念處。」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四正斷?」

佛言:「所謂未生不善法,以精進力,攝伏斷除,令永不生故;已生不善法,以精進力,攝伏斷除,令永斷滅故;未生善法,以精進力,正念攝受,令生起故;已生善法,以精進力,堅固安住,正念攝受,令增長故。是名四正斷。」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四神足?」

佛言:「所謂欲定斷行具神足力,自欲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於此攝受伏除諍論。勤定斷行具神足力,自勤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於此攝受伏除諍論。心定斷行具神足力,自心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於此攝受伏除諍論。觀定斷行具神足力,自觀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於此攝受伏除諍論。」佛言:「比丘!是謂四神足。」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五根?」

佛言:「所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信根?謂於因果而生信樂,輪迴世間信行正見業報差別。若作諸業,或善或惡,彼彼業果,如如招報,於自信根,如實了知。是名信根。云何進根?謂於妙法而生信樂,勤加精進,如法修行。是名進根。云何念根?以精進力,積集善行,念念修習,而無退轉。是名念根。云何定根?謂於法念,專心一境,而無散動,是名定根。云何慧根?謂於定中,觀照一切,通達無礙,是名慧根。」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五力?」

佛言:「所謂: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云何信力?謂諸有情,受如來法,信為根本,善能安住,而無流轉。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世間法皆能信解,隨順攝受。是名信力。云何進力?謂能勇勐,精進堅固,安住善法,無有疲懈,雖被眾苦,而能堪忍,不舍善軛,行大精進。是名進力。云何念力?謂於念中,安住分位,堅固憶持,常無散動,亦無忘失,是名念力。云何定力?謂能摧伏欲染業果諸不善法,乃至安住四禪、三昧。是名定力。云何慧力?謂住世間,發起正慧,於聖道行,具足修行,擇不善法,離諸苦際,是名慧力。」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七覺支?」

佛言:「所謂:擇法覺支、念覺支、定覺支、精進覺支、輕安覺支、舍覺支、喜覺支。云何擇法覺支?謂於諸法,而能揀擇,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云何念覺支?謂於諸法,正念修習,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云何定覺支?謂能發起清淨妙慧,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云何精進覺支?謂於善行,精進無懈,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云何輕安覺支?謂於諸法,遠離麁重,調暢身心,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云何舍覺支?謂於諸法,遠離放逸,令心寂靜,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云何喜覺支?謂於諸法,而生喜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佛告比丘:「是名七覺支。」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八聖道?」

佛言:「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云何正見?於所見境,有取有與;有善惡行;有善惡行所招之果;有世出世間一切眾生所作之業,乃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此世他世,微妙善行,皆以正見,通達明瞭,淨修梵行,永斷惑障,所作已辦,到於彼岸。是名正見。云何正思惟?謂以智慧,分別揀擇,令身、語、意三業無失,離諸過咎。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語?謂能永斷妄言、綺語、惡罵、兩舌。是名正語。云何正業?謂諸有情永離殺生、偷盜、染欲。是名正業。云何正命?謂受世間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為資養,非邪命故。是名正命。云何正精進?謂能勇勐,破煩惱魔,常修善行,無有懈怠。是名正精進。云何正念?謂憶過去所修善法,念念攝持,而無錯謬。是名正念。云何正定?謂心能安住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寂然不動。是名正定。」佛告比丘:「是名八聖道。」

爾時勇勐甚深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十六心念?」

佛言:「所謂念心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心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法自性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法自性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法增長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法增長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身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身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身行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身行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一切身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一切身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一切身行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一切身行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輕安身行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輕安身行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喜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喜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樂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樂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心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心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心行正知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心行正知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輕安心行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輕安心行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喜樂心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喜樂心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勝解心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勝解心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念等引心和合故,和合平等,如實了知;念等引心相應故,相應平等,如實了知。如是乃至無常觀、離欲觀、寂滅觀、出離觀,和合平等,如實了知;相應平等,如實了知。」佛言:「比丘!如是名為十六心念。」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聲聞四果?」

佛言:「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如是四果,諸聲聞眾,皆能信解,如來十號,功德圓滿;了知正法,清淨流佈,無有窮盡;了知僧伽,具足眾善,功德圓滿,於無我理,皆悉了達。如是信解,淨修梵行,具戒定慧、無礙解脫、解脫知見,出世功德,轉正法輪,證須陀洹果,功德具足;證斯陀含果,功德具足;證阿那含果,功德具足;證阿羅漢果,功德具足。淨戒圓滿,聖智現前,自在安隱,離諸熱惱,清淨無染,盡未來際,無有間斷,亦無退轉,以方便智,觀察一切,通達無礙。」佛言:「比丘!如是名為聲聞四果。」

比丘復白佛言:「云何如來十力?」

佛言:「所謂處非處智力:因果相應及不相應,如實了知故。自業智力:三世三業,如實了知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皆能了知故。根勝劣智力:信等五根,或軟中上,皆能了知故。種種勝解智力:觀一切法,勝解明瞭,皆能通達故。種種界智力:無量世界,種種界性,皆能了知故。遍趣行智力:諸趣遍行,種種差別,皆能了知故。宿住隨念智力:過去世境,宿住隨念,皆能了知故。生滅智力:諸有情類,生滅因緣,皆能了知故。漏盡智力:根隨諸惑,淨盡無餘故。」佛告比丘:「如是名為如來十力。」

比丘復白佛言:「云何四無所畏?」

佛言:「所謂正等覺無畏:佛於正覺,諸法等覺,諸法皆悉了知,心無所畏故。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阿修羅等,皆悉恭敬。漏盡智無畏:如來諸漏欲染煩惱,皆已盡故,住安隱地,無有驚怖,於大眾中,作師子吼,梵、釋、諸天、轉輪聖王,尊重讚歎。出障道無畏:如來通達三乘聖道,於一切法,無有障礙故,心無所畏,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皆悉恭敬。出苦道無畏:如來於無數劫,修習善法,乃能決定出離苦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皆悉恭敬。」佛告比丘:「如是名為四無所畏。」

比丘復白佛言:「云何四無礙辯?」

佛言:「所謂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詞無礙辯、辯才無礙辯。法無礙辯:於無漏法智無退轉故。義無礙辯:於所詮理,智無退轉故。詞無礙辯: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故。辯才無礙辯: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悉通達,智無退轉故。」佛告比丘:「如是名為四無礙辯。」

比丘復白佛言:「云何如來十八不共法?」

佛言:「所謂如來無誤失、無卒暴語、無種種想;無不定心、無忘失念、無不擇舍;欲無減、念無減、精進無減、定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身業隨智慧行、語業隨智慧行、意業隨智慧行;知過去世無著無礙、知未來世無著無礙、知現在世無著無礙。」佛告比丘:「如是名為十八不共法。」

比丘復白佛言:「云何如來三十二相?」

佛言:「所謂:足下平滿高下等觸相。足下千輻輪文網轂圓滿相。手足柔軟如覩羅綿相。手足指間咸有網鞔金色交絡相。手足諸指纖長圓滿相。足跟廣長與趺相稱相。足趺修高充滿柔軟與跟相稱相。雙腨纖圓如翳泥耶鹿王腨相。雙臂修圓如像王鼻平立過膝相。密處深隱如龍象王相。身諸毛孔一一毛生柔軟紺青右旋宛轉相。發毛上靡柔軟紺青螺文右旋相。身真金色光潔晃曜眾寶莊嚴相。皮膚薄潤塵垢不住相。手足掌中頸及雙肩七處平滿相。肩項之間妙好充滿相。膊腋清淨悉皆充實相。容儀圓滿端嚴殊妙相。身相修廣端直相稱相。體相縱廣量等周匝圓滿如諾瞿陀相。其身上半如師子王威容廣大相。身常放光面各一尋相。具四十齒齊平淨密相。四牙鋒利白逾珂雪相。於諸味中得最上味相。舌相廣薄遍覆面輪相。梵音洪雅隨眾等聞相。眼睫齊整猶若牛王相。其目紺青鮮白紅環間飾皎潔相。面如滿月。雙眉皎淨如天帝弓相,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覩羅綿鮮白光淨相。其頂上現烏瑟膩沙,高顯周圓如天蓋相。」佛告比丘:「如是名為三十二相。」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中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下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持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復告勇勐甚深比丘言:「如來所現三十二相金色之身,皆由過去修種種行之所感得,亦為汝等,分別解說。」

時比丘眾:「唯然諦聽!」

佛言:「所謂諸佛世尊經無量劫修菩薩行,於戒禁忍及惠舍中善能安住,堅固平等故,感得足下平滿之相。有情苦惱,方便救護,孝順父母,嚴飾佈施,未甞退轉故,感得足下千輻輪文相。給侍尊長,塗身按摩,沐浴衣服,莊嚴之具,未甞退轉故,由是感得手足柔軟相。以四攝法,饒益有情,平等護念,無有差別,由是感得手足指間金色網輓相。於諸尊長,恭敬和順,於他有情,遠離損害及不與取,能以妙法,密護眾生,由是感得手足諸指纖長圓滿相。以方便智,勸導覆護一切有情,令修善行,未甞退轉故,由是感得足跟廣門與趺相稱相、足趺修高充滿柔軟與跟相稱相。自於正法,如實攝受,皆能了解,廣為人說及正為他善作給使,是故感得雙腨纖圓如翳泥耶鹿王腨相。修習善行,無有懈惓,令諸善法展轉增長,是故感得雙臂修圓平立過膝相。於被他擯無依有情,能以正法,慈悲攝受,令知慚愧,是故感得密處深隱如龍象王相。自善觀察明智賢善樂欲親近唯一住故,依一支故,入微義故,又能蠲除客塵垢故,是故感得身諸毛孔一一毛生柔軟紺青右旋宛轉相、發毛上靡柔軟紺青螺文右旋相。能施悅意法喜飲食、騎乘、衣服、嚴飾之具,資身什物,永離瞋恚,由此感得身真金色、皮膚薄潤塵垢不住相。廣以上妙餚饌飲食,普施眾生,皆令充足,由此感得其身七處皆悉平滿相。於諸有情,隨所生起,如法所作,能為上首而作助伴,離於我慢心無獷悷,能為有情興利益事,由是感得其身上半如師子王。於一切事稟性勇決,又復感得肩項圓滿、膊腋充實、容儀端嚴、身相修廣。能自防護身語意業,見疾病人給施良藥,於不平等事業,皆不攝受,於界互違能令隨順,由此感得身相圓滿如諾瞿陀、常光一尋。遠離一切破壞親友離間語言,設已乖離能以善言方便和合,由是感得具四十齒齊平淨密。修廣大慈思惟法義,由是感得四牙鋒利白逾珂雪。愍念眾生猶如一子,方便救護,給施醫藥,由是感得於諸味中得最上味。遠離殺害,修慈心故,於廣大法,能正行故,由是感得其頂上現烏瑟膩沙、舌相廣薄遍覆面輪。常修諦語、愛語、法語,及悅意語,由是因緣得大梵音,言詞辯雅能悅眾意。於諸世間,行大慈悲,憐愍饒益一切有情,由是感得目紺青色、睫如牛王。見有德者,如實讚歎,稱揚其美,由是感得面如滿月、眉若帝弓、眉間白毫有旋宛轉,鮮白光潔,如覩羅綿。」

佛告比丘:「如是諸佛三十二相,往昔因緣,應如是知。」

比丘復白佛言:「云何世尊八十種好?」

佛言:「所謂世尊指爪狹長,薄潤光潔。世尊諸指纖圓佣直。世尊手足各等指間充密。世尊骨節深隱不現。世尊手足如意柔軟。世尊筋脈盤結深隱。世尊兩踝俱隱不現。世尊行步庠序,如龍象王。世尊進止儀雅猶如鵝王。世尊右旋迴顧,舉身隨轉如龍象王。世尊肢節佣圓,妙善安布。世尊容貌敦蕭無有所畏。世尊身支安定,無有掉動。世尊骨節交絡無隙,猶如龍蟠。世尊膝輪圓滿殊妙。世尊密處,清淨無垢。世尊肢節,稠密堅固。世尊身相,周匝端嚴。世尊身光,常自照曜。世尊臍深,圓妙殊異。世尊臍厚,不窊不凸。世尊身體光潔離垢。世尊皮膚無疣贅等。世尊手掌,平滿潤澤。世尊腹間方正柔軟。世尊手紋深長,明直不斷。世尊脣色丹輝,如頻婆果。世尊面如滿月,端嚴稱量。世尊舌相廣長,遍覆面輪。世尊梵音圓滿,猶如天鼓。世尊鼻高脩直,其竅不現。世尊諸齒方整齊密。世尊四牙鋒利鮮白。世尊目淨紺青,青白分明。世尊眼相修廣,如青蓮華葉。世尊上下眼睫齊整稠密。世尊雙眉不白長緻細軟。世尊身份上半威嚴,最上如師子王。世尊額廣圓滿,平正殊妙。世尊耳厚修長,輪埵圓滿。世尊兩耳綺麗齊平離諸過失。世尊儀容能令見者無舍無染皆生恭敬。世尊雙眉綺靡順次,其色紺青。世尊雙眉高顯光潤,猶如初月。世尊首發紺青,修長稠密不白。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世尊首發齊整光淨。世尊首發堅固不落。世尊首發塵垢不著。世尊身份充實堅固。世尊身相修長端直。世尊諸竅清淨妙好。世尊身相勢力殊勝,無與等者。世尊身相眾樂瞻仰,無有厭足。世尊面輪修廣相稱,皎潔光淨如秋滿月。世尊顏貌舒泰光顯,含笑先言唯向不背。世尊面貌光澤熙怡,遠離顰蹙無青赤色。世尊肢體清淨無垢亦無臭穢。世尊所有身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世尊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世尊首相周圓妙好猶如天蓋。世尊身毛光淨紺青如孔雀項,紅輝綺錯。世尊法音隨眾等聞應理無差。世尊頂相無能見者。世尊手足指節分明莊嚴妙好。世尊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印紋。世尊自持不待他衛身無傾動亦不逶迤。世尊威德遠震一切瞋心見喜,恐怖見安。世尊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世尊能觀諸有情類,言音意樂而為說法。世尊一音演說諸法,隨有情類各令得解。世尊說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世尊等觀諸有情類,讚善毀惡而無愛憎。世尊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世尊相好一切有情不能觀盡。世尊頂骨堅實圓滿。世尊顏容無衰老相。世尊手足及胸臆前,皆有吉祥喜旋德相。」

佛告比丘:「如是名為八十種好。」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復告勇勐甚深比丘言:「吾今所說法乘妙理決定之義,所詮法要初中後善,利益安樂。汝善誦持敷演分別,引導眾生,令修梵行,一食如法,三衣具足,住顯露處,或住塚間、或林樹下、或空寂處,修頭陀行,常勤精進,無有懈怠,永離惑染,究竟解脫。」

時勇勐甚深比丘與俱來會中諸大比丘等,及天、人、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歡喜作禮,信受奉行。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下


上篇:佛說決定義經

下篇:佛說法集名數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佛說黑氏梵志經

佛說黑氏梵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方廣如來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六道伽陀經

佛說六道伽陀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藏傳教...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曹山大師語錄序 本寂禪師之於洞山。蓋瀉瓶而已。自一...

佛說人本欲生經

佛說人本欲生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黑氏梵志經

佛說黑氏梵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密菴和尚語錄

密菴禪師語錄序 密菴禪師示寂之三年。其得法真子。住...

【註音版】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

文殊師利普門會...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

佛說漏分佈經

佛說漏分佈經(出《中阿含》令劫意)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

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方廣如來藏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佛教詞典】大艤元來

(1575~1630)明代曹洞宗僧。廬州(安徽合肥)舒城人...

【佛教詞典】道忠

(1653~1744)日本臨濟宗僧。但馬(兵庫)人。號無著...

學習六大做人的準則

我遍觀歷史上那些聖賢名臣,以及近代的傑出人物,乃至...

在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

妄想創造出六道輪迴

妄想為什麼會創造出六道輪迴來呢?(這一段很重要)有...

什麼是真正的平靜呢

為了找到平靜,我們已下定決心成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彌...

處世不求無難,謀事不求易成

處世不求無難。 你處在這個世間不要求沒有苦難,沒有厄...

如何克服瞌睡的習氣

問: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課都起不來,一天到晚看到床...

紀念本煥長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裡要有大...

夢參老和尚30句法語開示

01、想調伏無量劫的煩惱,我們要以善止惡。用善念來對...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這條講的是不要張揚別人的短處,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

要想彩票中獎應念哪尊佛號

問: 請教您,彩票中五百萬以上大獎,念哪尊佛或菩薩...

五戒與十善的關係

十善含攝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併稱。修五戒十善...

淫詞小說毒人,烈於蜜餞砒霜

三代而下,世多邪說。而邪說之最足以害人心世道者,莫...

【視頻】《金剛經》李罕念誦

《金剛經》李罕念誦

【視頻】《心經》黃慧音粵語唱誦

《心經》黃慧音粵語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