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土疑辨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土疑辨》序

豫章微休居士陳 所蘊撰

蓮池禪師作《淨土疑辨》,摧慢幢,破癡網,如闇得燈,如貧得寶,真渡苦海之慈航哉。即天台永明之論,未有若此之精切而著明者也。修淨土者,最宜服膺。

或疑:「未後戒彼,恣意妄談,貽苦報於無盡。其言得無已甚乎?」

餘曰:「非已甚也。」

甞考唐房翥暴卒,至冥間見王,王曰:「據桉簿,君曾勸一老人念佛,已生淨土。君承此福,亦合生淨土。」遂放還。呂師說云:「闡提之輩不信有西方,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入地獄如箭射。」

夫一口業也。勸人念佛,亦令生淨土;障人念佛,入地獄如箭射。恣口業者,其真可懼也哉。故曰:「蓮池禪師之言,非已甚也。」

             序  畢

淨土疑辯

或問:「淨土之說,蓋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禪宗。而今只管讚說淨土,將無執著事相,不明理性?」

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子之所疑,當下氷釋。昔人於此,遞互闡揚,不一而足。如中峰大師道:『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而修之者必貴一門深入。』此數語,尤萬世不易之定論也。故大勢至菩薩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普賢菩薩入華嚴不思議解脫而曰:『願命終時,生安樂剎。』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養導師,宜應各立門戶,而乃和會圓融,兩不相礙,此皆人所常聞習知,那得尚執偏見?

「且爾云:『淨土表法者』,豈不以淨心即是淨土,豈復更有七寶世界?則亦將謂善心即是天堂,豈復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獄,豈復更有刀劍鑊湯?愚癡心即是畜生,豈復更有披毛帶角等耶?

「又爾喜談理性,厭說事相。都緣要顯我是高流,怕人說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無理,相外無性,本自交徹,何須定要捨事求理,離相覓性?況土分四種,汝謂只有寂光土更無實報、莊嚴等土乎哉?若一味說無相話以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經論,記得幾則公桉,即便能之,何足為難?且汝既了徹自心,隨處淨土。吾試問汝:『還肯即廁溷中作住止否?還肯就犬、豕、馬、牛同槽而飲噉否?還肯入丘塚,與臭腐、尸骸同睡眠否?還肯洗摩飼哺伽摩羅疾,膿血屎尿諸惡疾人,積月累年否?』於斯數者,歡喜安隱,略不介意,許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起疑嫌,則是淨穢之境未空,憎愛之情尚在,而乃開口高談大聖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

「又汝若有大力量、有大誓願,願於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行菩薩行,更無畏怯,則淨土之生,吾不汝強。汝或慮此土,境風浩大,作主不得;慮諸佛出世難值,修學無繇;慮忍力未固,不能於三界險處度脫眾生;慮盡此報身未能永斷生死,不受後有;慮後有既在,捨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則棄淨土而不生,其失非細。

「此淨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他日汝當自知。汝今參禪、念佛,不妨隨便一門深入。但忌認鍮作金,得少為足,便似管窺小解,恣意妄談,非詆淨土。喻如癡狂之子,罵斥父母,父母慈憐雖不加責,其如天理之不容,王法之必戮何?彼妄談者報亦如是。可懼也夫!可悲也夫!」

淨土疑辨後跋

微休居士鳴道學於靖江,有武城絃歌之風。既致政,勵精華嚴,鏤梵本為方冊,以便讀學;而復弘讚淨土,刻予所著疑辨,廣為流通。夫尚志十玄之門,捿神九蓮之域,可謂深契普賢願王,妙入毘盧性海者矣。惜早逝,不令曹魯川見之。


上篇:西方合論

下篇:讚阿彌陀佛偈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淨業知津

淨業知津 靈岩山下寶藏僧 悟開 述 世間稱為苦海者。...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淨土聖賢錄

淨土聖賢錄卷一 淨土教主第一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西...

蕅益大師文選

《序》 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又必有非常之事...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禪關策進

禪關策進序 禪曷為有關乎。道無內外。無出入。而人之...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金光明最勝懺儀同...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

釋華嚴十明論敘 宋寶覺圓明禪師惠洪覺范撰 顯謨閣待制...

念佛百問

序 一念念佛。全念是佛。是則名為自性彌陀。觀想西方...

緣起經

緣起經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

佛說處處經

佛說處處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道人行道...

盧至長者因緣經

盧至長者因緣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若著慳貪,人天所...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翻譯之記 夫法留正像,唯聖是依;...

【註音版】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一(亦名長安品) 秦天竺...

【佛教詞典】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師利菩薩秘密心真言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五字文殊之法。...

【佛教詞典】七種懺悔心

人欲作懺悔時,應當具有的七種心情。   一、生大懺悔...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問: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大安法師答: 本人鼓勵受...

如何正確理解心清月現

汝何不知事務,一至於此。光何人斯,何可以與蓮池大師...

佛教的三種懺悔方法

懺悔,在佛教來說,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講究方法;依靠...

禁火莫燒山林

禁火莫燒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燒燬山林。那麼從下...

蓮池大師戒殺文

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乃恣意殺生,廣積怨業,相習...

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個人之壽命長短及其價值,並非以活了多少歲月來...

佛家上香的儀軌

供香及禮誦持念等種種法門,其妙要在於誠敬二字。供佛...

漢傳顯宗有沒有系統的修行次第

問: 現在的藏傳佛教很興盛,修行很有次第。漢傳顯宗...

木耳的補血效果比豬肝高5倍

黑木耳是最優質天然補血品 一提起補鐵補血,人們往往...

別把食物營養模式化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食品中的營養開始有了一種...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銅鑄造的,盂形法物,置於佛桌右側,法會、課誦...

以雜毒之善求生淨土,是不可能實現的

原文: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視頻】早課(佛學智慧講堂版本)

早課(佛學智慧講堂版本)

【視頻】《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

《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