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定犍度第七(盡三十八品)

 過去得 是謂緣 解脫 阿那含 一行觀在後

阿毘曇過去得跋渠第一之一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設得過去彼得過去法。若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設得不斷彼得不斷法。諸法善無色生彼善心俱耶。設善心俱彼法善。無色不善無記。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斷不斷。法無色生彼不斷心俱耶。設不斷心俱彼法不斷無色耶。一切初禪五種耶。一切第二禪四種。一切第三禪五種。一切第四禪四種耶。味相應初禪。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諸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無記耶。設隱沒無記。彼一切味相應初禪耶。諸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彼一切隱沒無記耶。設隱沒無記。彼一切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頗不入初禪入第二禪耶。頗乃至不入不用定。入有想無想耶。頗不入初禪生初禪耶。頗乃至不入有想無想。生有想無想耶。若得初禪非第二。彼命終生何所。若乃至得不用定。非有想無想。彼命終生何所。云何意所念入慈。云何意所念入悲喜護。慈何繫結滅。悲喜護何繫結滅淨。初禪何繫結滅淨。乃至有想無想何繫結滅。初解脫乃至第八解脫。初除入乃至第八除入。初一切入乃至第十一切入。法智乃至道智。空無願無相何繫結滅。慈報何所受報。悲喜護報何所受報淨。初禪報何所受報淨。乃至有想無想報何所受報。初解脫乃至第八解脫。初除入乃至第八除入。初一切入乃至第十一切入。知他人心智等智報何所受報。此章義願具演說。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得過去彼得過去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為(過去竟)。若得未來法彼得未來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得未來彼得未來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為(未來竟)。若得現在法彼得現在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得現在彼得現在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為(現在竟)。若得善法彼得善耶。答曰。如是。設得善彼得善法耶。答曰。如是。若得不善法彼得不善耶。答曰。如是。設得不善彼得不善法耶。答曰。如是。若得無記法彼得無記耶。答曰。如是。設得無記彼得無記法耶。答曰。如是。若得欲界系法。彼得欲界系耶。答曰。如是。設得欲界系彼得欲界系法耶。答曰。如是。若得色界系法彼得色界系耶。答曰。如是。設得色界系彼得色界系法耶。答曰。或彼色界系。或不系。若得無色界系法。彼得無色界系耶。答曰。如是。設得無色界系。彼得無色界系法耶。答曰。或彼無色界系或不系。若得學法彼得學耶。答曰。如是。設得學彼得學法耶。答曰。或彼學或非學非無學。若得無學法彼得無學耶。答曰。如是。設得無學彼得無學法耶。答曰。或彼無學或非學非無學。若得非學非無學法。彼得非學非無學耶。答曰。或彼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設得非學非無學。彼得非學非無學法耶。答曰。如是。若得見諦斷法。彼得見諦斷耶。答曰。如是。設得見諦斷彼得見諦斷法耶答曰。如是。若得思惟斷法。彼得思惟斷耶。答曰。如是。設得思惟斷。彼得思惟斷法耶。答曰。或彼思惟斷或不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耶。答曰。或彼思惟斷或不斷。設得不斷彼得不斷法耶。答曰。如是(得竟)。諸法善無色生彼善心俱耶。答曰。或法善無色生。善心俱。不善心俱。無記心俱。云何法善無色生善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善。是謂法善無色生善心俱。云何法善無色生不善心俱。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善無色生不善心俱。云何法善無色生。彼無記心俱耶。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善無色生無記心俱。設諸法善心俱生。彼法善無色耶。答曰。或法善心俱生善無色無記無色。云何法善心俱生善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善。是謂法善心俱生善無色。云何法善心俱生無記無色。答曰。如善心勝進無記法得生。如住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善心俱生無記無色(善竟)。諸法不善無色生。彼不善心俱耶。答曰。或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俱無記心俱。云何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不善。是謂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俱。云何法不善無色生無記心俱。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不善無色生無記心俱。設諸法不善心俱生。彼法不善無色耶。答曰。或法不善心俱生。不善無色善無色無記無色。云何法不善心俱生不善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不善。是謂法不善心俱生不善無色。云何法不善心俱生善無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不善心俱生善無色。云何法不善心俱生無記無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無記法得生。如住不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不善心俱生無記無色(不善竟)。諸法無記無色生。彼無記心俱耶。答曰。或法無記無色生。無記心俱善心俱不善心俱。云何法無記無色生無記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記。是謂法無記無色生無記心俱。云何法無記無色生善心俱。答曰。如善心勝進無記法得生。如住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記無色生善心俱。云何法無記無色生不善心俱。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無記法得生。如住不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記無色生不善心俱。設諸法無記心俱生彼法無記無色耶。答曰。或法無記心俱生。無記無色善無色不善無色。云何法無記心俱生無記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記。是謂法無記心俱生無記無色。云何法無記心俱生善無色。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無記心俱生善無色。云何法無記心俱生不善無色。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無記心俱生不善無色(無記竟)。諸法欲界系無色生。彼欲界繫心俱耶。答曰。或法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色界繫心俱。無色界繫心俱。不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欲界系。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答曰。如色界繫心。若生若勝進欲界系法得生。如住色界繫心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答曰。如不繫心勝進欲界系法得生。如不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設諸法欲界繫心俱生彼法欲界系無色耶。答曰。或法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色界系無色。無色界系無色不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欲界系。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答曰。如欲界繫心退不系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欲界竟)。諸法色界系無色生。彼色界繫心俱耶。答曰。或法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欲界繫心俱。無色界繫心俱。不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色界系。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答曰。如不繫心勝進色界系法得生。如不繫心住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設諸法色界繫心俱生。彼法色界系無色耶。答曰。或法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慾界系無色無色界系無色不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色界系。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答曰。如色界繫心。若勝進欲界系法得生。如色界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答曰。如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答曰。如色界繫心。若退若勝進不系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色界竟)。諸法無色界系無色生彼無色界繫心俱耶。答曰。或法無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欲界繫心俱。色界繫心俱。不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色界系。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答曰。如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答曰。如不繫心勝進。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設諸法無色界繫心俱生。彼法無色界系無色耶。答曰。或法無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欲界系無色。色界系無色。不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色界系。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繫心。若退勝進不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無色竟)。諸法學無色生。彼學心俱耶。答曰。或法學無色生。學心俱。非學非無學心俱。云何法學無色生學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學。是謂法學無色生學心俱。云何法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法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設諸法學心俱生。彼法學無色耶。答曰。或法學心俱生。學無色。非學非無學無色。云何法學心俱生學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學。是謂法學心俱生學無色。云何法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增益多竟)。彼諸法得生老無常。是謂法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學竟)。諸法無學無色生彼無學心俱耶。答曰。或法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非學非無學心俱。云何法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學。是謂法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云何法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無學法得生。是謂法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設諸法無學心俱生。彼法無學無色耶。答曰。或法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非學非無學無色。云何法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學。是謂法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云何法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答曰。如無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無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無學竟)。諸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彼非學非無學心俱耶。答曰。或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有漏)。學心俱。無學心俱。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非學非無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學心俱。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五色男女命苦憂也)。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學心俱。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答曰。如無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無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設諸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彼法非學非無學無色耶。答曰。或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學無色。無學無色。云何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非學非無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也。云何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學無色。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學無色。云何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無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非學無學竟)。諸法見諦斷無色生。彼見諦斷心俱生耶。答曰。或法見諦斷無色生。見諦斷心俱。思惟斷心俱。云何法見諦斷無色生。見諦斷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無色生。見諦斷心俱。云何法見諦斷無色生思惟斷心俱。答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生。見諦斷法得生。是謂法見諦斷無色生。思惟斷心俱。設諸法見諦斷心俱生。彼法見諦斷無色耶。答曰。或法見諦斷心俱生。見諦斷無色思惟斷無色。云何法見諦斷心俱生。見諦斷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心俱生。見諦斷無色。云何法見諦斷心俱生思惟斷無色。答曰。如見諦斷心若退若生。思惟斷法得生如見諦斷心住思惟斷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見諦斷心俱生。思惟斷無色(見諦竟)。

諸法思惟斷無色生。彼思惟斷心俱耶。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上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下篇:阿毗達磨發智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涼高昌國沙門法盛譯...

佛說求欲經

佛說求欲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

【註音版】佛說較量壽命經

佛說較量壽命經...

華嚴遊心法界記

剏鐫華嚴遊心法界記序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而性...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佛說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佉羅帝耶山...

淨土指歸集

淨土指歸集卷上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原教門第...

【註音版】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佛說十二游經

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昔,阿僧祇劫時...

大方廣寶篋經

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大覺母

(術語)覺母是文殊之異名,大者尊稱也。...

【佛教詞典】劫比拏王

古代印度國王。據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載,劫比拏王為南憍...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

在三界火宅中化熱惱得清涼

由於受到吹襲台灣超強熱帶氣旋的影響,這兩天香港氣溫...

求生淨土者,亦需發菩提心

佛教中常說的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

見到了文殊菩薩,卻當面錯過

在《雜譬喻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

宋代高僧圓照宗本禪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話說北宋的時候,杭州太守想...

愛惜每一分的光陰

【原文】 古謂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有什麼因素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呢

關於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命運究竟能不能改變,有各種不...

「怨憎會」與「愛別離」

現代社會的人際網絡愈來愈複雜,關係也愈來愈疏離淡泊...

禪斌法師:算命的果報

世人不相信因果,卻熱衷於算命求籤。話說有需求就有市...

一個「緣」字,意義甚深

在佛教裡經常說未弘佛法,先結人緣。只有把這人緣結好...

反觀自己,不向外求

每當我們拜訪佛寺時,總是見到許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勢端...

如何判斷「所知障」和「煩惱障」

問: 佛家講,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

【視頻】《藥師經》法會唱誦版

《藥師經》法會唱誦版

【視頻】《心經》潮語讀誦

《心經》潮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