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定犍度第七(盡三十八品)

 過去得 是謂緣 解脫 阿那含 一行觀在後

阿毘曇過去得跋渠第一之一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設得過去彼得過去法。若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設得不斷彼得不斷法。諸法善無色生彼善心俱耶。設善心俱彼法善。無色不善無記。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斷不斷。法無色生彼不斷心俱耶。設不斷心俱彼法不斷無色耶。一切初禪五種耶。一切第二禪四種。一切第三禪五種。一切第四禪四種耶。味相應初禪。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入當言味起當言味耶。諸味相應初禪。彼一切隱沒無記耶。設隱沒無記。彼一切味相應初禪耶。諸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彼一切隱沒無記耶。設隱沒無記。彼一切味相應乃至有想無想。頗不入初禪入第二禪耶。頗乃至不入不用定。入有想無想耶。頗不入初禪生初禪耶。頗乃至不入有想無想。生有想無想耶。若得初禪非第二。彼命終生何所。若乃至得不用定。非有想無想。彼命終生何所。云何意所念入慈。云何意所念入悲喜護。慈何繫結滅。悲喜護何繫結滅淨。初禪何繫結滅淨。乃至有想無想何繫結滅。初解脫乃至第八解脫。初除入乃至第八除入。初一切入乃至第十一切入。法智乃至道智。空無願無相何繫結滅。慈報何所受報。悲喜護報何所受報淨。初禪報何所受報淨。乃至有想無想報何所受報。初解脫乃至第八解脫。初除入乃至第八除入。初一切入乃至第十一切入。知他人心智等智報何所受報。此章義願具演說。

若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得過去彼得過去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為(過去竟)。若得未來法彼得未來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得未來彼得未來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為(未來竟)。若得現在法彼得現在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設得現在彼得現在法耶。答曰。或彼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無為(現在竟)。若得善法彼得善耶。答曰。如是。設得善彼得善法耶。答曰。如是。若得不善法彼得不善耶。答曰。如是。設得不善彼得不善法耶。答曰。如是。若得無記法彼得無記耶。答曰。如是。設得無記彼得無記法耶。答曰。如是。若得欲界系法。彼得欲界系耶。答曰。如是。設得欲界系彼得欲界系法耶。答曰。如是。若得色界系法彼得色界系耶。答曰。如是。設得色界系彼得色界系法耶。答曰。或彼色界系。或不系。若得無色界系法。彼得無色界系耶。答曰。如是。設得無色界系。彼得無色界系法耶。答曰。或彼無色界系或不系。若得學法彼得學耶。答曰。如是。設得學彼得學法耶。答曰。或彼學或非學非無學。若得無學法彼得無學耶。答曰。如是。設得無學彼得無學法耶。答曰。或彼無學或非學非無學。若得非學非無學法。彼得非學非無學耶。答曰。或彼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設得非學非無學。彼得非學非無學法耶。答曰。如是。若得見諦斷法。彼得見諦斷耶。答曰。如是。設得見諦斷彼得見諦斷法耶答曰。如是。若得思惟斷法。彼得思惟斷耶。答曰。如是。設得思惟斷。彼得思惟斷法耶。答曰。或彼思惟斷或不斷。若得不斷法彼得不斷耶。答曰。或彼思惟斷或不斷。設得不斷彼得不斷法耶。答曰。如是(得竟)。諸法善無色生彼善心俱耶。答曰。或法善無色生。善心俱。不善心俱。無記心俱。云何法善無色生善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善。是謂法善無色生善心俱。云何法善無色生不善心俱。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善無色生不善心俱。云何法善無色生。彼無記心俱耶。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善無色生無記心俱。設諸法善心俱生。彼法善無色耶。答曰。或法善心俱生善無色無記無色。云何法善心俱生善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善。是謂法善心俱生善無色。云何法善心俱生無記無色。答曰。如善心勝進無記法得生。如住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善心俱生無記無色(善竟)。諸法不善無色生。彼不善心俱耶。答曰。或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俱無記心俱。云何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不善。是謂法不善無色生不善心俱。云何法不善無色生無記心俱。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不善無色生無記心俱。設諸法不善心俱生。彼法不善無色耶。答曰。或法不善心俱生。不善無色善無色無記無色。云何法不善心俱生不善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不善。是謂法不善心俱生不善無色。云何法不善心俱生善無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不善心俱生善無色。云何法不善心俱生無記無色。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無記法得生。如住不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不善心俱生無記無色(不善竟)。諸法無記無色生。彼無記心俱耶。答曰。或法無記無色生。無記心俱善心俱不善心俱。云何法無記無色生無記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記。是謂法無記無色生無記心俱。云何法無記無色生善心俱。答曰。如善心勝進無記法得生。如住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記無色生善心俱。云何法無記無色生不善心俱。答曰。如不善心若退若生無記法得生。如住不善心無記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記無色生不善心俱。設諸法無記心俱生彼法無記無色耶。答曰。或法無記心俱生。無記無色善無色不善無色。云何法無記心俱生無記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記。是謂法無記心俱生無記無色。云何法無記心俱生善無色。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善法得生。是謂法無記心俱生善無色。云何法無記心俱生不善無色。答曰。如無記心若退若生不善法得生。是謂法無記心俱生不善無色(無記竟)。諸法欲界系無色生。彼欲界繫心俱耶。答曰。或法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色界繫心俱。無色界繫心俱。不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欲界系。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答曰。如色界繫心。若生若勝進欲界系法得生。如住色界繫心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云何法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答曰。如不繫心勝進欲界系法得生。如不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設諸法欲界繫心俱生彼法欲界系無色耶。答曰。或法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色界系無色。無色界系無色不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欲界系。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云何法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答曰。如欲界繫心退不系法得生。是謂法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欲界竟)。諸法色界系無色生。彼色界繫心俱耶。答曰。或法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欲界繫心俱。無色界繫心俱。不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色界系。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云何法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答曰。如不繫心勝進色界系法得生。如不繫心住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設諸法色界繫心俱生。彼法色界系無色耶。答曰。或法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慾界系無色無色界系無色不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色界系。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答曰。如色界繫心。若勝進欲界系法得生。如色界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答曰。如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云何法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答曰。如色界繫心。若退若勝進不系法得生。是謂法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色界竟)。諸法無色界系無色生彼無色界繫心俱耶。答曰。或法無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欲界繫心俱。色界繫心俱。不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色界系。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無色界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答曰。如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欲界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答曰。如色界繫心若退若生。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色界繫心俱。云何法無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答曰。如不繫心勝進。無色界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系。無色生不繫心俱。設諸法無色界繫心俱生。彼法無色界系無色耶。答曰。或法無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欲界系無色。色界系無色。不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色界系。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無色界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欲界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繫心。住色界系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色界系無色。云何法無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答曰。如無色界繫心。若退勝進不系法得生。是謂法無色界繫心俱生不系無色(無色竟)。諸法學無色生。彼學心俱耶。答曰。或法學無色生。學心俱。非學非無學心俱。云何法學無色生學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學。是謂法學無色生學心俱。云何法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法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設諸法學心俱生。彼法學無色耶。答曰。或法學心俱生。學無色。非學非無學無色。云何法學心俱生學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學。是謂法學心俱生學無色。云何法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增益多竟)。彼諸法得生老無常。是謂法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學竟)。諸法無學無色生彼無學心俱耶。答曰。或法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非學非無學心俱。云何法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學。是謂法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云何法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無學法得生。是謂法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設諸法無學心俱生。彼法無學無色耶。答曰。或法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非學非無學無色。云何法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無學。是謂法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云何法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答曰。如無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無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無學竟)。諸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彼非學非無學心俱耶。答曰。或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有漏)。學心俱。無學心俱。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非學非無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非學非無學心俱。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學心俱。答曰。如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五色男女命苦憂也)。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此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學心俱。云何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答曰。如無學心勝進。非學非無學法得生。如無學心住非學非無學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無色生無學心俱。設諸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彼法非學非無學無色耶。答曰。或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學無色。無學無色。云何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耶。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非學非無學。是謂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非學非無學無色也。云何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學無色。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學無色。云何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答曰。如非學非無學心。若退若勝進無學法得生。是謂法非學非無學心俱生無學無色(非學無學竟)。諸法見諦斷無色生。彼見諦斷心俱生耶。答曰。或法見諦斷無色生。見諦斷心俱。思惟斷心俱。云何法見諦斷無色生。見諦斷心俱。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無色生。見諦斷心俱。云何法見諦斷無色生思惟斷心俱。答曰。如思惟斷心若退若生。見諦斷法得生。是謂法見諦斷無色生。思惟斷心俱。設諸法見諦斷心俱生。彼法見諦斷無色耶。答曰。或法見諦斷心俱生。見諦斷無色思惟斷無色。云何法見諦斷心俱生。見諦斷無色。答曰。諸法彼心相應彼俱有見諦斷。是謂法見諦斷心俱生。見諦斷無色。云何法見諦斷心俱生思惟斷無色。答曰。如見諦斷心若退若生。思惟斷法得生如見諦斷心住思惟斷根。長益四大增益軟美飽。彼法諸得生老無常。是謂法見諦斷心俱生。思惟斷無色(見諦竟)。

諸法思惟斷無色生。彼思惟斷心俱耶。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五

 

上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下篇:阿毗達磨發智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眾事分阿毗曇論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佛說應法經

佛說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闕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至拘羅懼國,...

【註音版】金光明經空品

金光明經空品...

八佛名號經

八佛名號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佛說五無反覆經

佛說五無反覆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為世尊,...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佛教詞典】歸依有三種

【歸依有三種】 p1418 瑜伽六十四卷一頁云:歸依有三種...

【佛教詞典】發光

唐代僧。河南汝陽人,俗姓楊。歷代祖先皆為官宦。師每...

在家人以何為重,如何能促進信心

問: 在家人以什麼為重,如何實修才能促進信心? 大安...

聖嚴法師《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

臨命終的心有三種狀態

臨終一關,最為要緊。印光大師先標出整個重點,就是臨...

留三分餘地於人

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口德於己; 責人...

念佛法語

1、念佛法門殊勝極妙。 2、信願念佛,決定往生。 3、...

魚翅暗藏的五個「恐怖」真相

魚翅過去是皇室的貴族食物,但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讓...

正確的面對業力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

佛為生漏梵志說法

往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面臨生死關頭,才能領會我們和那些魚兒一樣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會放著一小鍋,或是...

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這兩件事

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

佛陀處理眾生障礙三階段

(一)對治生死業障。 那佛陀陪著我們成長,要處理的第...

聖嚴法師《超度》

真有亡靈嗎?當然。 超度有用嗎?是的。 有時候我們會...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印能法師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印能法師唱誦

【視頻】《華嚴經·淨行品》蓮歌子演唱

《華嚴經·淨行品》蓮歌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