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三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阿毘曇雜犍度色跋渠第六

色法生老無常當言色耶。非色耶。無色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過去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所斷思惟所斷法。無斷法。生老無常。當言見諦所斷。當言思惟所斷。當言無斷耶。云何老。云何死。云何無常。諸死彼無常耶。設無常彼死邪。行力強無常力強。又世尊言。此三有為有為相。興衰住若干。彼一心中云何興。云何衰。云何住。若干此章義願具演說。

色法生老無常當言色耶。當言非色耶。答曰。當言非色。無色當言即無色。可見當言不可見。不可見當言即不可見。有對當言即無對。無對當言即無對。有漏當言即有漏。無漏當言即無漏。有為當言即有為。無為當言即無為。過去當言即過去。未來當言即未來。現在當言即現在。善當言即善。不善當言即不善。無記當言即無記。欲界系當言即欲界系。色界系當言即色界系。無色界系當言即無色界系。是學當言即是學。不學當言即不學。非學非無學當言即非學非無學。見諦所斷當言即見諦所斷。思惟所斷當言即思惟所斷。非斷法生老無常當言見諦所斷。當言即思惟所斷。當言非斷耶。答曰。當言即無斷。云何老。云何死。云何無常。云何老。答曰。行衰退根熟壞身色變得老毀。是謂老。云何死。答曰。彼眾生生彼彼生處。若命終當命終退不現。喪沒壽失捨陰命根閉。是謂死。云何無常。答曰。諸行散退沒是謂無常。諸謂死即無常耶。答曰如是。諸死彼無常。頗有無常。彼非死耶。答曰有。除死諸餘行。無常行力強無常力強。答曰。行力強非無常。行者過去未來現在行。滅無常者現在行散。或作是說。無常力強非行。行亦無常如我意行力強。非無常行者。過去未來現在行滅。無常者現在行散也。又世尊言。此三有為相有為相興衰住若干。彼一心云何興。云何衰。云何住若干。答曰。興者生。衰者無常。住若干老也。

色品第六竟(梵本三十七首盧秦六百八十九言)。

阿毘曇雜犍度無義跋渠第七

又世尊言。

 知無義俱  諸空持戒  彼不得義
 如出時沒

以何等故與無義俱諸空持戒世尊說苦。又世尊言。彼正身坐繫念在前。彼云何繫念在前。又世尊言。目犍連鞮捨梵天。不說第六人行無想(三道向得)。云何第六人行無想。又世尊言。此聞法已時地神舉聲放聲。如來轉法輪於波羅[木*奈]鹿苑園中。若沙門婆羅門天魔梵天若世間未曾轉。地神有此智知如來轉法輪不。又世尊言。彼比丘漏盡阿羅漢。三十三天集坐善法講堂。數數雲集行彼某名尊者。彼某名尊者弟子。於某村某聚落出家信家非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作道人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知行作證。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名色已有知如真。三十三天有此智知比丘漏盡不。又世尊言。彼諸化法教化亦諸向法次法。此八萬四千摩竭大臣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定正道至七有。往來七生天人盡苦際。彼云何化法教化。云何向法次法。云何多欲云何無厭。多欲無厭有何差別。云何少欲云何知足。少欲知足有何差別。云何難滿云何難養。云何易滿云何易養。此章義願具演說又世尊言。

 知無義俱  諸空持戒  彼不得義
 如出時沒

以何等故與無義俱。諸空持戒世尊說苦。答曰。此是死道共死死相。不能如是苦離死。以是故與無義俱諸空持戒世尊說苦。又世尊言。彼正身坐繫念在前。彼云何繫念。答曰。彼近明善方便正念。骨想青想骨瑣想。膖脹想。食不盡想。燒焦想。骨節異處想。又世尊言。目犍連鞮捨梵天不說第六人行無想。云何第六人行無想。答曰。堅信堅法於此義現第六無想人。彼無想不可數不可施設。若此住若彼住不可數。若苦法忍若苦法智。若苦未知忍若苦未知智。若習法忍若習法智。若習未知忍若習未知智。若盡法忍若盡法智。若盡未知忍若盡未知智。若道法忍若道法智。若道未知忍若道未知智。如是無想不可數不可施設。若此住若彼住。以是故堅信堅法。於此義現第六無想人。又世尊言。此聞法已時地神舉聲放聲。世尊轉法輪於波羅[木*奈]仙人鹿苑園中。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世間未曾轉。地神有此智知世尊轉法輪不耶。答曰不也。云何知。答曰。世尊起世俗心。我轉法輪名某比丘見法。此彼知亦告他我轉法輪。名某比丘見法此彼聞彼尊者亦起世俗心。世尊轉法輪我已見法。此彼知亦告他佛轉法輪。我已見法。此彼聞彼。或從大尊天聞。又世尊言。彼比丘漏盡阿羅漢。三十三天集坐善法講堂。數數雲集行彼某名尊者。彼某名尊者弟子。於某村某聚落出家信家非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作道人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知行作證。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名色已有知如真。是三十三天有此智知比丘漏盡不。答曰。不知。云何知。答曰。世尊起世俗心。名某比丘漏盡得阿羅漢。此彼知亦告他。名某比丘漏盡得阿羅漢。此彼聞彼尊者亦起世俗心。我漏盡得阿羅漢。此彼知亦告他。我漏盡得阿羅漢。此彼聞彼。或從大尊天聞。又世尊言。彼諸化法教化亦諸向法次法。此八萬四千摩竭大臣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定正道至七有。往來七生人天盡苦際。彼云何化法教化云何向法次法。云何化法教化。答曰。諸摩竭大臣已生天見法。此謂化法教化。云何向法次法。答曰。諸摩竭大臣本為人時見法。此謂向法次法。云何多欲。云何無厭。多欲云何。答曰。未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諸欲已欲當欲。此謂多欲。無厭云何。答曰。以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不喜不善喜。亦不喜他不厭不善厭亦不厭他。此謂無厭。多欲無厭有何差別。答曰。未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若索求索強索巧方便緣。已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複方便復欲復願復念。少不喜少不善喜得他少不喜。多欲無厭。此謂差別。云何少欲云何厭。少欲云何。答曰。未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諸非欲非已欲非當欲。此謂少欲。厭云何。答曰。以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諸喜善喜亦善喜他厭善厭善厭他。此謂厭。少欲厭有何差別。答曰。未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若不索不求索不強索。不巧方便緣方便。已得色聲香味細滑衣食床臥病瘦醫藥具。不複方便不復作欲不復作願不復作念少喜少善喜得他喜。少欲厭。此謂差別。云何難滿云何難養。難滿云何。答曰。欲多食慾多噉此謂難滿。云何難養。答曰。貪餮常悕望食此謂難養。云何易滿云何易養易滿云何。答曰。諸不大食不大噉不悕望食此謂易滿。云何易養。答曰。不貪餮常不悕望食。此謂易養也。

阿毘曇無義跋渠第七竟(梵本九十七首盧晉言一千五百八十言)。

阿毘曇雜犍度思跋渠首第八

云何為思云何為想。思想有何差別。云何為覺云何為觀。覺觀有何差別。云何為掉云何心亂。掉心亂何差別。云何無明云何不順智。云何為慢云何為憍。慢憍有何差別。若生增上慢我見苦是苦此增上慢。何緣若生增上慢我見習是習見盡。是盡見道是道此增上慢。何緣若生增上慢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名色已有知如真。此增上慢。何緣云何不勝生慢上慢作慢。云何覺欲自害。云何害他。云何俱害。云何覺恚自害。云何害他。云何俱害。云何覺殺自害。云何害他。云何俱害。知為多智。為多智為多識。為多有漏行多無漏行。多有為多無為多。云何行事成云何除事成。云何凡夫性凡夫事。當言善耶。不善耶無記耶。當言欲界系耶。當言色無色界系耶。見諦所斷耶。思惟所斷耶。凡夫性名何等法。諸法邪見相應。彼邪志耶。設邪志彼邪見耶。所有諸法邪見相應。彼邪方便邪念邪定耶。設邪定彼邪見耶。諸法乃至邪念相應彼邪定耶。設邪定彼邪念耶。此章義願具演說。

云何為思。云何為想。云何為思。答曰。諸思等思增思心行意作是謂思。云何為想。答曰。諸想等想緣想稱觀此謂想。思想何差別。答曰。思者行想者慧。思想此為差別。云何為覺云何為觀。云何為覺。答曰。諸心覺稍稍覺桉。次分別稍稍分別是謂覺。云何觀。答曰。諸擇一一擇順擇順迴桉。次順往界是謂觀。覺觀有何差別。麁心為覺細心為觀。覺觀是謂差別。云何為掉云何心亂。云何為掉。答曰。心不息不休掉心熾盛。是謂掉。云何心亂。答曰。心散心亂心妄心動不一心。是謂心亂。掉心亂有何差別。答曰。不息相調。不一心相心亂。是謂差別。云何無明。云何不順智。無明云何。答曰。三界無知也。云何不順智。答曰。無巧便慧也。如是無巧便慧不順智耶。答曰。如是。頗作是語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失意不順智順智言妄語耶。答曰。如是。頗作是語順智無妄語耶。答曰。不也。聽我所說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失意不順智。順智言妄語。彼作是語順智無妄語。答曰。雖作是語此事不然。不應作是語順智無妄語但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失意不順智。順智言妄語。不應作是語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失意不順智。順智言妄語。此事不然。頗作是說一切無明。不順智相應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無明往無明愚無明所纏失意不順智順智言妄語耶。答曰。如是。頗作是說順智無妄語耶。答曰。不也。聽我所說若一切無明不順智相應。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無明往無明愚無明所纏失意不順智。頗智言妄語。彼如是說順智無妄語耶。答曰。雖有是語此事不然。不應作是說順智無妄語。但一切無明不順智相應。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無明往無明愚無明所纏失意不順智。順智言妄語。不應作是語。一切無明不順智相應諸順智言妄語。彼一切無明往無明愚無明所纏失意不順智。順智言妄語此事不然。云何慢。云何憍。慢云何。答曰。於卑謂妙(自謂勝也)。於妙相似從此起慢。作慢心熾盛是謂慢。憍云何。答曰。我生勝姓。色族伎術業富端正。從此起憍作憍一一憍一一作憍。是謂憍。慢憍何差別。答曰。於他勝心熾盛是謂慢相。自於法中心有染污。是謂憍相慢憍是謂差別。若生增上慢我見苦是苦。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如一(非辟)。與善知識相得從其聽法內思惟得順苦忍。彼苦是苦忍欲意喜。如是彼思惟忍相應思惟不妄時。於其中間見疑不行。設有行者亦復不覺(不得忍不覺有此行也)。便作是念。我見苦是苦。從此起慢是謂增上慢。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即彼苦緣智亦如是。若生增上慢我見盡是盡。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如一與善知識。相得從其聞法內思惟得順盡忍。彼盡是盡忍欲意喜。如是彼思惟忍相應思惟不妄時。於其中間見疑不行。設有行者亦復不覺。便作是念。我見盡是盡從此起慢。是謂增上慢。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即彼盡緣道亦如是。若生增上慢我生已盡。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如一便作是念。此道此跡我依此道依此跡。已知苦已斷習。已盡作證已思惟道我生已盡。從此起慢。是謂增上慢。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即彼生緣。若生增上慢。我梵行已成。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如一便作是念。此道此跡。我依此道依此跡。已知苦已斷習。已盡作證已思惟道我梵行已成。從此起慢。是謂增上慢。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即彼心心所念法緣。若生增上慢。我所作已辦。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如一便作是念。此道此跡。我依此道依此跡。我已知苦已斷習。已盡作證已思惟道我已斷使。已害結已吐結我所作已辦。從此起慢。是謂增上慢。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即彼心心所念法緣。若生增上慢。我名色已有知如真。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如一便作是念。此道此跡。我依此道依此跡。我已知苦不復當知。已斷習不復當斷。以盡作證不復當作證。以思惟道不復當思惟。我名色已有知如真。從此起慢。是謂增上慢。此增上慢何緣。答曰。即彼心心所念法緣。云何於卑起慢。答曰。此一見他勝我。若生若姓若色若族伎術行業。若富若戒。見已便作是念。此少勝我生姓色族伎術行業富戒。此彼非十倍二十倍非百倍不如是。謂於卑起慢。云何覺欲而自害。云何害彼。云何俱害。云何自害答曰。如淫欲所纏身。生熱心熱身燒心燒。亦復淫欲所纏長夜不忍不軟不愛受報。如是自害。云何害他。答曰。如淫欲所纏悕望他妻。若見彼夫便起瞋恚。如是害他。云何俱害。答曰。如淫欲所纏竊盜他妻。若彼夫見捉其妻執。其人捶打縛殺如是俱害。云何覺恚。自害云何害他。云何俱害。云何自害。答曰。如瞋恚所纏身。生熱心熱身燒心燒。亦復瞋恚所纏長夜不忍不軟。不愛受報。如是自害。云何害他。答曰。如瞋恚所纏打他若手若杖若石。若刀如是害他。云何俱害。答曰。如瞋恚所纏打他。若手若杖若石若刀。為彼所打若手若杖若石若刀。如是俱害。云何覺殺自害。云何害他。云何俱害。云何自害。答曰。如殺心所纏身。生熱心熱身燒心燒。亦復殺所纏長夜不忍不軟不愛受報。如是自害。云何害他。答曰。如害所纏斷他命。如是害他。云何俱害。答曰。如害所纏斷他命他亦報此斷命。如是俱害。知多耶智多耶。答曰。知多非智多彼智者知也。智多耶識多耶。答曰。識多非智多。一切智識所攝。識非智所攝。不攝何等。答曰。忍相應識。有漏行多無漏行多。答曰。有漏行多非無漏行。有漏行十入二入少有所入。無漏行二入少有所入。有為多無為多。答曰。有為多非無為。有為十一入一入少有所入。無為一入少有所入。云何行事成。云何除事成。云何凡夫性。行事成云何。答曰。無學身護口護命清淨。是謂行事成。云何除事成。答曰。無學根護。是謂除事成。云何凡夫性。答曰。聖法若不得已不得當不得。復次諸聖煖聖忍聖見聖味聖慧。若不得已不得當不得。是謂凡夫性。凡夫性當言善耶。當言不善耶。當言無記耶。答曰。凡夫性當言無記。不當言善。不當言不善也。以何等故凡夫性不當言善。答曰。方便求善法已得善法。不求方便我作凡夫也。已斷善根永滅善法。不得成就善法。設凡夫性是善者。彼斷善根彼非凡夫。以是故凡夫性不得言善。以何等故凡夫性不當言不善。答曰。得欲愛盡。不善根永盡。不成就不善法。設凡夫性不善者。彼凡夫欲愛盡。彼非凡夫人耶以是故凡夫性不當言不善也。凡夫性當言欲界系。當言色無色界系。答曰。凡夫性或欲界系。或色無色界系。以何等故。凡夫性不定言欲界系。答曰。欲界沒生色界。永滅欲界系法。得不成就欲界系法。若凡夫性定欲界系者。彼諸凡夫生無色界者。彼非凡夫耶。以是故凡夫性不當言定欲界系。以何等故凡夫性不當言定色界系。答曰。色界沒生無色界。永滅色界系法。不得成就色界系法。若凡夫性定色界系。彼諸凡夫無色界生。彼非凡夫耶。以是故凡夫性不當言定色界系。以何等故凡夫性不當言定無色界系。答曰。等越次取證。先從欲界於苦思苦後色無色界同。聖道已生先辦欲界事。後色無色界同。若等越次取證。先從無色界於苦思苦。後欲界色界同。聖道已生先辦無色界事。後欲界色界同。如是凡夫性定無色界系。但等越次取證先從欲界於苦思苦。後色無色界同。聖道已生先辦欲界事。後色無色界同。以是故凡夫性不當言定。無色界系。凡夫性當言見諦斷。當言思惟斷。答曰凡夫性當言思惟斷。不當言見諦斷以何等故凡夫性思惟斷非見諦斷。答曰。見諦所斷法永染污。凡夫性不染污此云何。世間第一法在前速滅苦法忍現在前速生。如此世間第一法滅苦法忍生。於其中間三界凡夫性得不成就。非餘見諦所斷法永滅。凡夫性名何等法。答曰。三界無染污心不相應行。諸法邪見相應彼邪志耶。答曰。或邪見非邪志。云何邪見非邪志。答曰。邪見相應邪志。諸餘邪志不相應邪見相應法。是謂邪見非邪志。云何邪志非邪見。答曰。邪志相應邪見諸餘邪見不相應邪志相應法。是謂邪志非邪見。云何邪見邪志。答曰。除邪見相應邪志。諸餘邪見邪志相應法。是謂邪見邪志。云何非邪見非邪志。答曰。邪見不相應邪志。邪志不相應邪見。諸餘心心所念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邪見非邪志。諸法邪見相應彼邪方便也。答曰。或有邪見非邪方便。云何邪見非邪方便。答曰。邪見相應邪方便。是謂邪見非邪方便。云何邪方便非邪見。答曰。邪見諸餘邪見不相應。邪方便相應法。是謂邪方便非邪見。云何邪見邪方便。答曰。除邪方便。諸餘邪見相應法是謂邪見邪方便。云何非邪見非邪方便。答曰。邪見不相應。邪方便諸餘心心所念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邪見非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諸法邪志相應。彼邪方便耶。答曰。或邪志非邪方便。云何邪志非邪方便。答曰。邪志相應邪方便。是謂邪志非邪方便。云何邪方便非邪志。答曰。邪志諸餘邪志不相應。邪方便相應法。是謂邪方便非邪志。云何邪志邪方便。答曰除邪方便。諸餘邪志相應法。是謂邪志邪方便也。云何非邪志非邪方便。答曰。邪志不相應。邪方便諸餘心心所念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邪志非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諸法邪方便相應彼邪念耶答曰。或邪方便非邪念。云何邪方便非邪念。答曰。邪念是謂邪方便非邪念。云何邪念非邪方便。答曰。邪方便是謂邪念非邪方便。云何邪方便邪念。答曰。除邪念(去不與所念相應也)。諸餘邪方便相應法。是謂邪方便。邪念云何非邪方便非邪念。答曰諸餘心心所念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邪方便非邪念。邪定亦如是。諸法邪念相應彼邪定耶。答曰或邪念非邪定。云何邪念非邪定。答曰。邪定是謂邪念非邪定。云何邪定非邪念。答曰。邪念是謂邪定非邪念(同故言非)。云何邪念邪定。答曰。除邪定諸餘邪念相應法。是謂邪念。邪定云何非邪念非邪定。答曰。諸餘心心所念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是謂非邪念非邪定。

思想品第八竟(梵本二百二十首盧長十八字)。

雜犍度第一盡(自初訖此三千五百言)。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三

 

上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下篇:阿毗達磨發智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阿毗曇五法行經

阿毘曇五法行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闡。...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

五苦章句經

五苦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一名諸天五苦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註音版】禮拜觀世音菩薩儀軌

.post-content img {display: block;height: auto;ma...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肇論疏

肇論疏卷上 序 釋元康撰 肇論序小招提達法師作者 就...

佛說十號經

佛說十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

【註音版】華嚴字母

一、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共有四十二個,出自《大方廣佛...

法華三昧懺儀

法華三昧懺儀勘定元本序 宋天竺寺傳天台教觀沙門遵式...

【佛教詞典】諸閑不閑

閑,佛道修行有暇之境界;不閑,有八難等而無暇之境界...

【佛教詞典】院號

(一)寺院之別稱。有獨立之堂捨;也有附屬大寺院之堂捨...

愛幻想,能修觀想念佛嗎

問: 本人念佛時經常忍不住愛幻想,幻想淨土的情景。...

如何擺脫不幸的人生

問: 工作處處受挫,感情上也不順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修道者應跟什麼樣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修持門中的第...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層妄想

今天,第二個七又下來兩天了。打七期間就是在用功辦道...

自性是佛,為什麼還要拜佛

問: 自性是佛,為什麼還要拜佛? 大安法師答: 這裡...

大小乘有什麼區別

問: 請問師父大乘具體有哪些經典,小乘具體有哪些經...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為什麼《印光法師文鈔》當中有這麼...

身上毛病多是不是「福力盡了」的表現

問: 弟子這段時間雖然也在聽聞佛法修行,但總感覺身心...

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

問: 聞思修當中,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如何...

三福怎樣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問: 《觀經》中佛告韋提希,欲往生彼國(西方極樂)者...

淨業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難

往生就是靠信願感通彌陀願力往生,這是淨土宗往生的一...

一晝夜念佛是什麼標準

問: 漢、吳兩譯原譯本下輩往生只要曾發心念佛一晝夜...

【視頻】《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視頻】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