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九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見犍度第八

意止 欲 想 緣智 見 偈品在後

意止跋渠第一

四意止。身身觀意止。痛心法法觀意止。若修身身觀意止彼修痛耶。設修痛彼修身耶。若修身身觀意止彼修心耶。設修心彼修身耶。若修身身觀意止彼修法耶。設修法彼修身耶。若修痛痛觀意止彼修心耶。設修心彼修痛耶。若修痛痛觀意止彼修法耶。設修法彼修痛耶。若修心心觀意止彼修法耶。設修法彼修心耶。身身觀意止。當言法智未知智知他人心智。等智苦智習盡道智耶。當言有覺有觀耶。當言無覺有觀耶。當言無覺無觀耶。當言樂根相應喜根護根空無願無相耶。當言欲界系緣。色無色界系緣。當言不系緣耶。痛心法法觀意止亦如是。又世尊言。彼樂痛痛時知樂痛痛。此智當言法智耶。當言乃至道智。苦痛痛時知苦痛痛。不苦不樂痛痛時。知不苦不樂痛痛。此智當言法智。當言乃至道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不食苦不食。不苦不樂不食。依樂戇依苦戇。依不苦不樂戇。依樂出要。依苦出要。依不苦不樂出要痛痛時。知不苦不樂出要。此痛智當言法智。當言乃至道智。又世尊言。彼有欲心彼有欲心如實知之。此智當言法智。當言乃至道智。無慾有瞋恚。無瞋恚有愚癡。無愚癡有染污。無染污有亂。無亂有怠。無怠少多。修不修定。不定有解脫心無解脫心如實知之。無解脫心解脫心如實知之。此智當言法智。當言乃至道智。又世尊言。眼緣色生內結。彼比丘實彼內結有。此內結如實知之。不實彼內結無。此內結如實知之。如未生內結。便生已生。便盡已盡便不生。彼亦如實知之。此智當言法智。當言乃至道智。耳鼻舌身亦如是。意緣法生內貪慾。彼比丘實彼內貪慾。有此內貪慾如實知之。不實內貪慾無此內貪慾如實知之。如未生內貪慾便生已生便盡已盡。不生彼亦如實知之。此智當言法智。當言乃至道智耶。瞋恚睡眠調戲疑亦如是。生內念覺意。彼比丘實彼內念覺意有。此內念覺意如實知之。不實內念覺意無。此內念覺意如實知之。如未生內念覺意。便生已生便住。不忘不退益廣思惟滿。此亦如實知之。此智當言法智。當言乃至道智耶。法精進喜猗定護覺意亦如是。又世尊言。彼自觀淫瞋恚愚癡盛。彼云何淫瞋恚愚癡盛。又世尊言。彼自觀淫瞋恚愚癡薄。彼云何淫瞋恚愚癡薄。云何死時痛齊何處。死時痛死時痛何入攝。幾識識。阿羅漢當言善心般涅槃。當言無記心般涅槃。以何等故。佛世尊先二弟子般涅槃。然後佛世尊。又世尊言。入不移動三昧如來般涅槃。如來入定般涅槃。起般涅槃四有。本時有死有中有生有。彼云何本時有。云何死有。云何中有。云何生有。諸欲有彼一切有五行耶。設有五行彼一切欲有耶。諸色有想天彼一切有五行耶。設有五行彼一切色有想天耶。諸色有無想天。彼一切有二行耶。設有二行彼一切色有無想天耶。諸無色有彼一切有四行耶。設有四行彼一切無色有耶。頗有五行。四行三行二行一行耶。此章義願具演說。

四意止身身觀意止。痛心法法觀意止。若修身身觀意止。彼修痛耶。答曰。或身非痛。云何身非痛。答曰。本得身身觀意止現在前。是謂身非痛。云何痛非身。答曰。本得痛痛觀意止現在前。若本不得痛痛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身身觀意止現在前。若本不得心。若本不得法。得是時修痛痛觀意止非身。是謂痛非身。云何身痛。答曰。本不得身得是時痛。若本不得痛得是時身。若本不得心本不得法。得是時身修痛痛觀意止。是謂身痛。云何非身非痛。答曰。本得心本得法。若本不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身痛痛觀意止現在前。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入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天。非修身身觀意止非痛。是謂非身非痛。若修身身觀意止彼修心耶。答曰。或身非心。云何身非心。答曰。本得身身觀意止現在前。是謂身非心。云何心非身。答曰。本得心心觀意止現在前。若本不得心心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身身觀意止。若本不得痛本不得法。得是時修心心觀意止非身。是謂心非身。云何身心。答曰。本不得身。得是時心。若本不得心得是時身。若本不得痛本不得法。得是時修身心心觀意止。是謂身心。云何非身非心。答曰。本得痛本得法。本不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身心心觀意止。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無想天。非修身身觀意止非心。是謂非身非心。若修身身觀意止。彼修法耶。答曰。或身非法。云何身非法。答曰。本得身身觀意止現在前。是謂身非法。云何法非身。答曰。本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若本不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身身觀意止。若本不得痛。本不得心。得是時修法法觀意止非身。是謂法非身。云何身法。答曰。本不得身得是時法。若本不得法得是時身。若本不得痛本不得心。得是時修身法法觀意止。是謂身法。云何非身非法。答曰。本得痛本得心心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身法法觀意止。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無想天。不修身身觀意止非法。是謂非身非法。若修痛痛觀意止。彼修心耶。答曰。或痛非心。云何痛非心。答曰。本得痛痛觀意止現在前。是謂痛非心。云何心非痛。答曰。本得心心觀意止現在前。是謂心非痛。云何痛心。答曰。本不得痛。得是時心。本不得心得是時痛。若本不得身。本不得法。得是時修痛心心觀意止。是謂痛心。云何非痛非心。答曰。本得身本得法。若本不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痛心心觀意止。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無想天。非修痛痛觀意止非心。是謂非痛非心也。若修痛痛觀意止。彼修法耶。答曰。或痛非法。云何痛非法。答曰。本得痛痛觀意止現在前。是謂痛非法。云何法非痛。答曰。本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若本不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痛痛觀意止。是謂法非痛。云何痛法。答曰。本不得痛是時得法。本不得法是時得痛。本不得身本不得心。得是時修痛法法觀意止。是謂痛法。云何非痛非法。答曰。本得身本得心心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痛法法觀意止。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無想天。不修痛痛觀意止非法。是謂非痛非法。若修心心觀意止。彼修法耶。答曰。或心非法。云何心非法。答曰。本得心心觀意止現在前。是謂心非法。云何法非心。答曰。本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若本不得法法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心心觀意止。是謂法非心。云何心法。答曰。本不得心是時得法。若本不得法是時得心。本不得身本不得痛。得是時修心法法觀意止。是謂心法。云何非心非法。答曰。本得身本得痛痛觀意止現在前。不得是時修心法法觀意止。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入無想三昧滅盡三昧無想天。非修心心觀意止非法。是謂非心非法。身身觀意止當言法智耶。答曰。身身觀意止。或彼法智未知智。等智苦智習智道智。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樂根相應。或喜根或護根。或空或無願。或欲界系緣。或色界系緣。或不系緣。痛痛觀意止。當言法智耶。答曰。痛痛觀意止。或彼法智未知智知他人心智。等智苦智習道智。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樂根相應。或喜根或護根。或空或無願。或欲界系緣。或色無色界系緣。或不系緣。心心觀意止亦如是。法法觀意止。當言法智耶。答曰。法法觀意止。或彼法智未知智知他人心智。等智苦智習盡道智。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樂根相應或喜根或護根。或空無願無相。或欲界系緣。或色無色界系緣。或不系緣。又世尊言。彼樂痛痛時知樂痛痛。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苦痛痛時知苦痛痛一等智。不苦不樂痛痛時。知不苦不樂痛痛。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苦心一等智。樂心不苦不樂心。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苦食樂食不苦不樂食苦無食。一等智樂無食不苦不樂無食。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依樂戇。依苦戇。依不苦不樂戇。依苦出要。一等智。依樂出要依不苦不樂出要。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又世尊言。有欲心有欲心如實知之。一等智。無慾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有瞋恚一等智。無瞋恚三智法智等智道智。有愚癡一等智。無愚癡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有染污一等智。無染污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無。亂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有亂一等智。有怠一等智。無怠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少一等智。多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不修一等智。修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不定一等智。定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無解脫一等智。解脫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又世尊言。眼緣色生內結。彼比丘實內結有。此內結如實知之一等智。不實內結無。此內結如實知之。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如未生內結便生。彼亦如實知之。彼一等智。如生便盡已盡不生此亦如實知之。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耳聲身細滑意法亦如是。鼻緣香生內結。彼比丘實內結有。此內結如實知之一等智。不實內結無。此內結如實知之。三智法智等智道智。如未生內結便生。此亦如實知之一等智。如生便盡已盡不生此亦如實知之。三智法智等智道智。舌味貪慾瞋恚睡眠調戲疑亦如是生。內念覺意。彼比丘實內念覺意。有此內念覺意如實知之。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不實內念覺意無。此內念覺意如實知之一等智。如未生內念覺意。便生已生便住。不忘不退增益思惟廣滿。彼亦如實知之。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道智。法精進喜猗定護覺意亦如是。又世尊言。彼自觀淫瞋恚愚癡盛。彼云何淫瞋恚愚癡盛。答曰。少淫瞋恚愚癡。處中中便增上。如是淫瞋恚愚癡盛。又世尊言。彼自觀淫瞋恚愚癡薄。彼云何淫瞋恚愚癡薄。答曰。增淫瞋恚愚癡中中便少。如是淫瞋恚愚癡薄。云何死時痛。答曰。諸節節疼。若命行盡齊何處死時痛。答曰。齊支節疼。命行盡死時痛一入攝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支節疼先身識後意識。阿羅漢當言善心般涅槃。無記心般涅槃。答曰。阿羅漢無記心般涅槃。以何等故佛世尊先二弟子般涅槃。後佛世尊。答曰。彼尊者長夜作無斷行受報。彼莫使空無果無報。復次佛世尊常法先二弟子般涅槃後佛世尊。又世尊言。入不移動三昧如來般涅槃。如來入定般涅槃起般涅槃。答曰。如來起般涅槃非入定。四有本時有死有中有生有。云何本時有。答曰。死生際五陰。於此中間齊是諸有。是謂本時有。云何死有。答曰。死五陰。是謂死有。云何中有。答曰。中有五陰。是謂中有。云何生有。答曰。生五陰。是謂生有。諸欲有彼一切有五行耶。答曰。或欲有彼有非五行。云何欲有彼有非五行。答曰。欲界眾生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是謂欲有彼有非五行。云何有五行彼非欲有。答曰。色界想天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若色界無想天不得無想諸有。是謂有五行彼非欲有。云何欲有彼有五行。答曰。欲界眾生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是謂欲有彼有五行。云何非欲有彼有非五行。答曰。色界想天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若色界無想天得無想。諸有若無色界有。是謂非欲有彼有非五行。諸色有想天彼一切有五行耶。答曰。或色有想天彼有非五行。云何色有想天彼有非五行。答曰。色界想天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是謂色有想天彼有非五行。云何有五行彼非色有想天。答曰。欲界眾生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若色界無想天不得無想。諸有是謂有五行彼非色有想天。云何色有想天彼有五行。答曰。色界想天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是謂色有想天。彼有五行。云何非色有想天彼有非五行。答曰。欲界眾生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若色界無想天得無想。諸有若無色界有。是謂非色有想天彼有非五行。諸色有無想天。彼一切有二行耶。答曰。或色有無想天。彼有非二行。云何色有無想天彼有非二行。答曰。色界無想天不得無想諸有。是謂色有無想天。彼有非二行。云何有二行。彼非色有無想天。答曰。欲界眾生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色界想天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是謂有二行彼非色有無想天。云何色有無想天彼有二行。答曰。色界無想天得無想諸有。是謂色有無想天彼有二行。云何非色有無想天彼有非二行。答曰。欲界眾生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若色界想天。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無色界有。是謂非色有無想天彼有非二行。諸無色界有彼有盡四行耶。答曰。如是。諸有四行彼盡無色界有。頗無色界有彼有非四行耶。答曰。有無色界眾生不自住心。諸有頗有五行耶。答曰有。欲界眾生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也。色界有想天自住心不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若色界無想天不得無想。諸有頗有四行耶。答曰有。無色界眾生自住心。諸有頗有三行耶。答曰無。有三行。頗有二行。答曰有。欲界眾生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色界想天不自住心。入無想定滅盡定。諸有色界無想天得無想天諸有。頗有一行耶。答曰有。無色界眾生不自住心諸有。

阿毘曇意止品第三十九竟(梵本三百一十五首盧秦四千六百二十二言)。

阿毘曇見犍度中欲跋渠第二

若棄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欲界有受欲界有。若棄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欲界有。受色界有耶。若棄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設盡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欲界有。受無色界有耶。若棄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色界有。受色界有耶。若棄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色界有。受欲界有耶。若棄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色界有。受無色界有耶。若棄無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無色界有。受無色界。有若棄無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無色界有。受欲界有耶。若棄無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耶。設盡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無色界有。受色界有耶。以何等故欲界使非色界無色界所使。以何等故色界使非欲界無色界所使。以何等故無色界使非欲界色界所使。以何等故欲界非遍一切使。非一切欲界所使。以何等故色界非遍一切使。非一切色界所使。以何等故無色界非遍一切使。非一切無色界所使。十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無淫想盡想。若修無常想彼意所念無常想耶。設意所念無常想彼修無常想耶。乃至盡想亦如是。若欲覺覺時彼意所念欲覺耶。設意所念欲覺彼欲覺覺耶。瞋恚害覺亦如是。若出要覺覺時彼意所念出要覺耶。設意所念出要覺。彼出要覺覺時耶。無瞋恚無害覺亦如是。諸法因無明彼法緣無明耶設法緣無明。彼法因無明耶。諸法因明彼法緣明耶。設法緣明彼法因明耶。諸法因無明彼法緣明耶。設法緣明彼法因無明耶。諸法因明彼法緣無明耶。設法緣無明彼法因明耶。諸法因無明彼法不善耶。設法不善彼法因無明耶。諸法因明彼法善耶。設法善彼法因明耶。頗法不因明不因無明。彼法非不因有因耶。此章義願具演說。

若棄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耶。答曰。如是。若棄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頗盡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彼非棄欲界有。不受欲界有耶。答曰有。如未命終盡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也。若棄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答曰。如是。若棄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頗盡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彼非棄欲界有。非受色界有耶。答曰有。如未命終盡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也。若棄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答曰。如是。設盡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欲界有。受無色界有耶。答曰。如是。若棄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答曰。如是。若棄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也。頗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彼非棄色界有。非受色界有耶。答曰有。如未命終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也。若棄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答曰。如是。若棄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頗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彼非棄色界有。非受欲界有耶。答曰有。如未命終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也。若棄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答曰。如是。若棄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頗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彼非棄色界有。不受無色界有。答曰有。如未命終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也。若棄無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答曰。如是。若棄無色界有。受無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頗盡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不棄無色界有。不受無色界有耶。答曰有。如未命終盡無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現在前。若棄無色界有受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耶。答曰。如是。設盡無色界系法。欲界系法現在前。彼一切棄無色界有。受欲界有耶。答曰。如是。若棄無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答曰。如是。若棄無色界有受色界有。彼一切盡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頗盡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彼不棄無色界有。非受色界有。答曰有。如未命終盡無色界系法。色界系法現在前也。以何等故欲界使。非色無色界所使耶。答曰。則界壞。若欲界無愛無知也。以何等故色界使非欲界所使。答曰。則界壞。然彼非此緣。以何等故色界使非無色界所使。答曰。則界壞。色界無愛無知。以何等故無色界使非欲界色界所使。答曰。則界壞。然彼非此緣。以何等故欲界非一切遍使。非一切欲界所使。答曰。遍一切有。彼亦非此緣。以何等故色界非一切遍使。非一切色界所使耶。答曰。遍一切有。彼亦非此緣。以何等故無色界非一切遍使。非一切無色界所使耶。答曰。遍一切有。彼亦非此緣。十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無淫想盡想。若修無常想彼意所念無常想耶。答曰。或修無常想。彼非意所念無常想。云何修無常想。彼非意所念無常想。答曰。猶如餘緣修無常想。是謂修無常想。彼非意所念無常想。云何意所念無常想彼。非修無常想。答曰。猶如餘意所念無常想。是謂意所念無常想。彼非修無常想也。云何修無常想彼意所念無常想耶。答曰。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是謂修無常想。彼意所念無常想也。云何非修無常想。彼非意所念無常想耶。答曰。除上爾所事。乃至盡想亦如是。若欲覺覺時。彼意所念欲覺耶。答曰。或欲覺覺時彼非意所念欲覺。云何欲覺覺時。彼非意所念欲覺耶。答曰。猶如餘緣欲覺覺時。是謂欲覺覺時彼非意所念欲覺也。云何意所念欲覺。彼非欲覺覺時。答曰。猶如餘意所念欲覺。是謂意所念欲覺彼非欲覺覺時。云何欲覺覺時。彼意所念欲覺耶。答曰。猶如欲覺緣欲覺覺時。是謂欲覺覺時彼意所念欲覺也。云何非欲覺覺時。彼非意所念欲覺。答曰。除上爾所事瞋恚害覺亦如是。若出要覺覺時。彼意所念出要覺耶。答曰。或出要覺覺時。彼非意所念出要覺。云何出要覺覺時。彼非意所念出要覺耶。答曰。猶如餘緣出要覺覺時。是謂出要覺覺時。彼非意所念出要覺。云何意所念出要覺。彼非出要覺覺時。答曰。猶如餘意所念出要覺。是謂意所念出要覺。彼非出要覺覺時也。云何出要覺覺時。彼意所念出要覺。答曰。猶如出要覺緣出要覺覺時。是謂出要覺覺時。彼意所念出要覺也。云何非出要覺覺時。彼非意所念出要覺。答曰。除上爾所事。無瞋恚不害覺亦如是。諸法因無明彼法緣無明耶。答曰。如是。諸法因無明彼法緣無明。頗法緣無明彼法不因無明耶。答曰有。除無明報諸餘不隱沒無記行若善行也。諸法因明彼法緣明耶。答曰。如是。諸法因明彼法緣明也。頗法緣明彼法不因明耶。答曰。有初明若有漏行也。諸法因無明彼法緣明耶。答曰。如是。諸法因無明彼法緣明也頗法緣明彼法不因無明耶。答曰。有除無明報。諸餘不隱沒無記行。若善行也。諸法因明彼法緣無明耶。答曰。如是。諸法因明彼法緣無明也。頗法緣無明彼法不因明耶。答曰有。初明若有漏行也。諸法因無明彼法不善耶。答曰。如是。諸法不善彼法因無明也。頗法因無明彼法非不善耶。答曰有。無明報染污行也。諸法因明彼法善耶。答曰。如是。諸法因明彼法善也。頗法善彼法不因明耶。答曰有。初明若善有漏行也。頗法不因明不因無明。彼法非不因耶。答曰有。除無明報諸餘不隱沒無記行。初明若善有漏行也。

阿毘曇欲品第四十竟(梵本一百八十六首盧秦二千九百五十六言)。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十九

 

上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下篇:阿毗達磨發智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註音版】往生論註

...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俱舍論實義疏

俱舍論實義疏卷第一(惣二萬八千偈) 尊者悉地羅末底造...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卷第一 提婆設摩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闡。...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卷上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

【註音版】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佛說須賴經

佛說須賴經 前涼月氏國優婆塞支施侖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無極寶三昧經

無極寶三昧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佛說月明菩薩經

佛說月明菩薩經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布施經

佛說布施經...

【佛教詞典】聲聞乘

【聲聞乘】 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五乘之一。指能成就...

【佛教詞典】十玄談

(名數)唐安察禪師之十首偈頌也。一心印,二祖意,三...

印光大師《普勸愛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減殺業說》

甚矣近世天災人禍之頻數,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慘也。豈天...

人死後被問到的兩個問題

卡特因為家庭拖累沒有完成大學學業,沒能實現當一個歷...

邪淫在《俱舍論》四種更廣的定義

問: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

都是歸於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忽有一個婆羅門憤怒惡...

其實輪迴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們佛教的正見,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也就是...

把寬廣的人生釘在求財享樂的一角上

當今社會,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不服不食眾生肉,是人真解脫者

你去吃眾生的身體,還有它的部分,什麼叫部分呢?那個...

念頭雖多不亂就好

有一回在廣濟寺,很多人圍繞在身邊,我提及照顧心念的...

菩薩為什麼還有變易生死

問: 菩薩為什麼還有變易生死? 淨界法師答: 一個加...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

藥師法門為末法必修法門

一、藥師法門以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念...

【視頻】佛說證契大乘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證契大乘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自歡喜經(聆志居士)

佛說自歡喜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