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第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五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阿毘曇結使犍度一行跋渠第二之一

一行歷六小七亦大。七攝鉤瑣有由何定滅結使。諸道斷智八人。九結愛結瞋恚結憍慢結無明結見結失願結疑結慳結嫉結。若身中愛結系彼有瞋恚耶。若有瞋恚結系復有愛結耶。若身中有愛結系。有憍慢結無明結見結失願結疑結慳結嫉結復有耶。若有嫉結系復有愛結耶。身中乃至慳結系復有嫉結耶。設有嫉結復有慳結耶(一行竟)。若身中過去愛結系未來復有耶。若有未來過去復有耶(一)。若有過去現在復有耶。若有現在過去復有耶(二)。若有未來現在復有耶。若有現在未來復有耶(三)。若有過去未來現在復有耶。若有未來現在過去復有耶(四)。若有未來過去現在復有耶。若有過去現在未來復有耶(五)。若有現在過去未來復有耶。若有過去未來現在復有耶(六)。乃至慳嫉亦復如是。若身中有過去愛結系。過去瞋恚結復有耶。若有過去瞋恚結。過去愛結復有耶(一)。若身中有過去愛結系。未來復有瞋恚結耶。若有未來瞋恚結。過去復有愛結耶(二)。若身中有過去愛結系。現在復有瞋恚結耶。若有現在瞋恚結。過去復有愛結耶(三)。若身中有過去愛結系。過去現在復有瞋恚結耶。若有過去現在瞋恚結。過去復有愛結耶(四)。若身中有過去愛結系。未來現在復有瞋恚結耶。若有未來現在瞋恚結。過去復有愛結耶(五)。若身中有過去愛結系。過去未來復有瞋恚結耶。若有過去未來瞋恚結。過去復有愛結耶(六)。若身中有過去愛結系。過去未來現在復有瞋恚結耶。若有過去未來現在瞋恚結。過去復有愛結耶(七事竟)。過去愛過去瞋恚過去憍慢(一)。未來(二)。現在(三)。過去現在(四)。未來現在(五)。過去未來(六)。過去未來現在憍慢(七)。乃至慳嫉亦復如是(大七竟)。身見幾使所攝。戒盜疑乃至無色界思惟所斷無明。幾使所攝(門竟)。三結三不善根。三結為攝三不善根。三不善根為攝三結。三結乃至九十八使。三結為攝九十八使。九十八使為攝三結乃至九結。九十八使為九結攝九十八使。九十八使為攝九結(瑣門竟)。此三結幾受欲有。幾受色有。幾受無色有。此乃至九十八使。幾受欲有。幾受色無色有(有門竟)。身見由何三昧盡。戒盜疑乃至無色界思惟所斷無明使。由何三昧盡(三昧門竟)。若結過去彼結已系耶。若彼結已系彼過去結耶。若結未來彼結當系耶。若彼結當系彼未來結耶。若結現在今系彼結耶。若今系彼結現在耶(三世結處竟)。若以道滅欲界結。於彼道退得彼結系。不得彼結系。若以道滅色無色界結。於彼道退得彼結系。不得彼結系(道退竟)。九斷智。欲界中苦諦習諦所斷結盡一斷智。色無色界苦諦習諦所斷結盡二斷智。欲界盡諦所斷結盡三斷智。色無色界盡諦所斷結盡四斷智。欲界道諦所斷結盡五斷智。色無色界道諦所斷結盡六斷智。五下分結盡七斷智。色愛盡八斷智。一切結盡九斷智。九斷智為攝一切斷智。一切斷智為攝九斷智。八人趣須陀洹證得須陀洹。趣斯陀含證得斯陀含。趣阿那含證得阿那含。趣阿羅漢證得阿羅漢。向須阿洹證於九斷智。成就幾智。不成就幾智。乃至向阿羅漢證阿羅漢。於九斷智成就幾智不成就幾智。此章義願具演說。九結愛結瞋恚結憍慢結無明結見結失願結疑結慳結嫉結。身中有愛結系。復有瞋恚結耶。答曰。如是。若有瞋恚結則有愛結。頗有愛結無瞋恚結耶。答曰有。若色無色界法愛結未盡。若身中有愛結系。復有憍慢耶。答曰。如是。若有憍慢有愛結耶。答曰。如是。若身中有愛結係有無明結耶。答曰。如是。有愛結則有無明結耶。頗有無明無愛結耶。答曰有。苦智生習智未生。若苦諦所斷法中。習諦所斷無明結未盡。若身中有愛結系復有見結耶。答曰。或有愛無有見也。云何有愛無有見耶。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若盡諦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愛結未盡。若思惟所斷法愛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若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愛結未盡。若思惟所斷法愛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思惟所斷法愛結未盡。是謂愛非見。云何見非愛。答曰。苦智已生習智未生。苦諦所斷法習諦所斷見結未盡。是謂見非愛。云何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系。若四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苦智已生習智未生。若習盡道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習智已生盡智未生。盡諦道諦所斷見相應法二俱系。盡智已生道智未生。道諦所斷見相應法二俱系。是謂身中二俱系。云何身中二俱不系耶。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諦習諦所斷法二俱不系。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習盡諦所斷法二俱不系。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不系。欲愛已盡於欲界法二俱不系。色無色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不系。是謂身二俱不系。疑亦如是。若身中有愛結系復有失願耶。答曰。或有愛無失願。云何有愛無失願耶。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思惟所斷法愛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思惟所斷法愛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若思惟所斷法愛結未盡。是謂愛無失願。云何有失願無愛。答曰。苦智已生習智未生。若苦諦所斷法習諦所斷失願結未盡。是謂失願無愛。云何身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縛。四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苦智已生習智未生。若習盡道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習智已生盡智未生。盡諦道諦所斷法二俱系。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若道諦所斷法二俱系。是謂二俱系。云何二俱不系。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諦習諦所斷法二俱不系。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習盡諦所斷法二俱不系。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不系。欲愛盡於欲界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不系。是謂身二俱不系。若身中愛結系復有慳結耶。答曰。如是。有慳則有愛也。頗有愛無慳耶。答曰。有欲界四諦所斷法愛結未盡。乃至色無色界法愛結未盡。嫉亦如是。(愛門竟)。憍慢門亦如是。若身中有瞋恚結系。復有憍慢結耶。答曰。如是。有瞋恚結系則有憍慢結耶。頗有憍慢無瞋恚耶。答曰。有色無色界法憍慢結未盡。若身中有瞋恚結係有無明結耶。答曰。如是。有瞋恚則有無明也。頗有無明無瞋恚耶。答曰。有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中苦諦所斷法。習諦所斷無明結未盡。若色無色界法無明結未盡。若身中有瞋恚結係有見結耶。答曰。或有瞋恚無見。云何瞋恚無見。答曰。欲愛未盡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欲界中盡諦所斷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瞋恚結未盡。欲界中思惟所斷法瞋恚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中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瞋恚結未盡。欲界中思惟所斷法瞋恚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欲愛未盡欲界思惟所斷法瞋恚結未盡。是謂瞋恚無見也。云何見無瞋恚。答曰。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中苦諦所斷法。習諦所斷見結未盡。色無色界法見結未盡。是謂見無瞋恚。云何身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縛。欲界中四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中習盡道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欲界中盡諦道諦所斷見相應法二俱系。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中道諦所斷見相應法二俱系。是謂身二俱系。云何身二俱不系。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諦習諦所斷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不系。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習盡諦所斷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不系。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不系。欲愛已盡欲界法二俱不系。色無色界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不系。是謂身二俱不系。疑亦如是。若身中有瞋恚結系復有失願耶。答曰。或有瞋恚無失願也。云何有瞋恚無失願。答曰。欲愛未盡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瞋恚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瞋恚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欲愛未盡欲界思惟所斷法瞋恚未盡。是謂瞋恚無失願。云何有失願無瞋恚。答曰。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苦諦所斷法習諦所斷失願未盡。色無色界法失願未盡。是謂失願無瞋恚。云何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縛。欲界四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習盡道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欲界盡諦道諦所斷法二俱系。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道諦所斷法二俱系。是謂身二俱系。云何身二俱解脫。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諦習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諦習諦盡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欲愛已盡欲界法二俱解脫。色無色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解脫。是謂身二俱解脫。若身中有瞋恚結係有慳結耶。答曰。如是。有慳結則有瞋恚結。頗有瞋恚結無慳耶答曰。有欲界四諦所斷法瞋恚未盡嫉結亦如是(瞋恚竟)。若身中有無明結係有見結耶。答曰。如是。有見則有無明也。頗有無明無見耶。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盡諦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無明結未盡。思惟所斷法無明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無明結未盡。思惟所斷法無明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思惟所斷法無明結未盡。疑亦如是。若身中有無明結係有失願結耶。答曰。如是有失願則有無明也。頗有無明無失願耶。答曰。有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思惟所斷法無明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思惟所斷法無明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思惟所斷法無明結未盡。若身中有無明結係有慳結耶。答曰。如是。有慳結則有無明也。頗有無明無慳耶。答曰。有欲界四諦所斷法無明結未盡。色無色界法無明結未盡。嫉亦如是(癡門竟)。若身中有見結係有失願耶。答曰。如是。有見結則有失願也。頗有失願無見耶。答曰。有習智已生盡智未生。盡諦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失願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失願未盡。若身中有見結係有疑結耶。答曰。或有見無疑也。云何有見無疑耶。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盡諦道諦所斷見相應法見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道諦所斷見相應法見結未盡。是謂見無疑也。云何有疑無見耶。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盡諦道諦所斷疑相應法疑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道諦所斷疑相應法疑結未盡。是謂疑無見也。云何身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縛。四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苦智已生習智未生。習盡道諦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是謂身二俱系。云何身二俱解脫。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諦習諦所斷法二俱解脫。盡諦道諦所斷見疑不相應法二俱解脫。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諦習諦盡諦所斷法二俱解脫。道諦所斷見疑不相應法二俱解脫。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解脫。欲愛已盡欲界法二俱解脫。色無色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解脫。是謂身二俱解脫。若身中有見結係有慳結耶。答曰。或有見無慳。云何有見無慳耶。答曰。欲界四諦所斷法見結未盡。色無色界法見結未盡。是謂見無慳。云何有慳非見。答曰。欲愛未盡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欲愛未盡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是謂慳非見。云何身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縛。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是謂二俱系。云何二俱解脫。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習諦所斷法二俱解脫。盡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習盡諦所斷法二俱解脫。道諦所斷見不相應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欲愛已盡欲界法二俱解脫。色無色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解脫。是謂二俱解脫。嫉亦如是(第五見門竟歷四也)。若身中有失願結係有疑結耶。答曰。如是。有疑結則有失願也。頗有失願無疑耶。答曰。有習智已生盡智未生。盡諦道諦所斷疑不相應法失願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道諦所斷疑不相應法失願結未盡。若身中有失願結係有慳結耶。答曰。或有失願無慳。云何有失願無慳耶。答曰。欲界四諦所斷法失願結未盡。色無色界法失願結未盡。是謂有失願無慳。云何有慳無失願耶。答曰。欲愛未盡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欲愛未盡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是謂慳無失願。云何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縛。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是謂身二俱系。云何二俱解脫。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習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習盡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欲愛已盡欲界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解脫。是謂二俱解脫。嫉亦如是(第六失願門歷三也)。若身中有疑結係有慳結耶。答曰。或有疑無慳。云何有疑無慳耶。答曰。欲界四諦所斷法疑結未盡。色無色界法疑結未盡。是謂有疑無慳。云何有慳無疑。答曰。欲愛未盡習智已生盡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盡智已生道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見諦成就世尊弟子。欲愛未盡欲界思惟所斷法慳結未盡。是謂有慳無疑也。云何二俱系。答曰。人身體支節盡縛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欲愛未盡苦智已生習智未生。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系。是謂二俱系。云何二俱解脫。答曰。習智已生盡智未生。苦諦習諦所斷法二俱解脫。盡諦道諦所斷疑不相應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盡智已生道智未生。苦諦習諦盡諦所斷法二俱解脫。道諦所斷疑不相應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見諦成就世尊弟子。四諦所斷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思惟所斷法二俱解脫。欲愛已盡欲界法二俱解脫。色無色界愛盡。色無色界法二俱解脫。是謂二俱解脫。嫉亦如是(第七疑門竟)。若身中有慳結係有嫉結耶。答曰。如是。若有嫉有慳結耶。答曰。如是。一行竟(歷六道也)。

身中有過去愛結係有未來耶。答曰。如是。設有未來有過去耶。答曰。本興未盡則系。若本不興本興已盡則不系。若有過去有現在耶。答曰。若現在前。設現在有過去耶。答曰。若本興不盡則系。若本不興本興已盡則不系。若有未來有現在耶。答曰。若現在前。設有現在有未來耶。答曰。如是。若有過去有未來現在耶。答曰。未來則系現在。若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有過去耶。答曰。若本興未盡則系。若本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若有未來有過去現在耶。答曰。或有未來無過去現在。或有未來及過去無現在。或有未來及現在無過去。或有未來過去現在。云何有未來無過去現在耶。答曰。若身中有愛結未盡。若本不興本興已盡不現在前。是謂未來無過去現在。云何未來及過去無現在耶。答曰。身中本興愛結未盡。有此身愛結不現在前。是謂未來及過去無現在。云何未來及現在無過去耶。答曰。身中有愛結現在前。若本不興興者已盡。是謂未來及現在無過去。云何未來及過去現在耶。答曰。身中愛結本興未盡。又此身愛結現在前。是謂未來及過去現在。設有過去現在有未來耶。答曰。如是。若有現在有過去未來耶。答曰。未來則系過去。若本興未盡則系。若本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設有過去未來有現在耶。答曰。若現在前(愛歷六盡也)。瞋恚憍慢慳嫉亦復如是。身中有過去無明結係有未來耶。答曰。如是。設有未來有過去耶。答曰。如是。若有過去有現在耶。答曰。若現在前。設有現在有過去耶。答曰。如是若有未來有現在耶。答曰。若現在前。設有現在有未來耶。答曰。如是。若有過去有未來現在耶。答曰。未來則系現在若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有過去耶。答曰。如是。若有未來有過去現在耶。答曰。過去則系現在若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有未來耶。答曰。如是。若有現在有過去未來耶。答曰。如是。設有過去未來有現在耶。答曰。若現在前(無明歷六竟也)。見失願疑亦復如是。身中有過去愛結系。有過去瞋恚結耶。答曰。若本興未盡則系。若本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設有過去瞋恚結有過去愛結耶。答曰。若本興未盡則系。若前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身中有過去愛結係有未來瞋恚結耶。答曰。若未盡。設有未來瞋恚結有過去愛結耶。答曰。若前興未盡則系。若前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身中有過去愛結係有現在瞋恚結耶。答曰。若現在前。設有現在瞋恚結有過去愛結耶。答曰。若前興未盡則系。若前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身中有過去愛結係有過去現在瞋恚結耶。答曰。或有過去愛結無過去現在瞋恚結。或有過去愛結及過去瞋恚結無現在。或有過去愛結及現在瞋恚結無過去。或有過去愛結及過去現在瞋恚結。云何身中有過去愛結無過去現在瞋恚結耶。答曰。身中愛結前興未盡。又此身中前不興瞋恚結。若前興便盡不現在前。是謂身過去愛結系無過去現在瞋恚結。云何身中過去愛結系及過去瞋恚結無現在耶。答曰。身中愛結瞋恚結前興未盡。又此身中瞋恚結不現在前。是謂身過去愛結系及過去瞋恚結無現在。云何身中過去愛結系及現在瞋恚結無過去耶。答曰。身中愛結前興未盡。又此身中瞋恚結現在前。若本不興興者已盡。是謂身過去愛結系及現在瞋恚結無過去。云何身過去愛結系及過去現在瞋恚結耶。答曰。若身中愛結瞋恚結前興不盡。又此身中瞋恚結現在前。是謂身過去愛結系及過去現在瞋恚結也。設有過去現在瞋恚結有過去愛結耶。答曰。若本興愛結未盡則系。若前不興興者便盡則不系。身中有過去愛結系。有未來現在瞋恚結耶。答曰。或有過去愛結系。無有未來現在瞋恚結也。或有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瞋恚結無現在。或有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現在瞋恚結。云何身有過去愛結系無未來現在瞋恚結耶。答曰。色無色界法前興愛結未盡。是謂身過去愛結系無未來現在瞋恚結。云何身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瞋恚結無現在耶。答曰。身中前興愛結未盡。又此身中瞋恚結未盡不現在前。是謂身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瞋恚結無現在。云何身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現在瞋恚結耶。答曰。身中前興愛結未盡。又此身中瞋恚結現在前。是謂身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現在瞋恚結也。設有未來現在瞋恚結有過去愛結乎。答曰。若本興未盡則系。若本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身中有過去愛結系。有過去未來瞋恚結乎。答曰。或有過去愛結。系。無過去未來瞋恚結。或有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瞋恚結無過去。或有過去愛結系及過去未來瞋恚結。云何身有過去愛結系無過去未來瞋恚結耶答曰。色無色界法前興愛結未盡。是謂身過去愛結系無過去未來瞋恚結。云何身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瞋恚結無過去。答曰。身前興愛結未盡。又此身中瞋恚結未盡。若本不興興者已滅。是謂身過去愛結系及未來瞋恚結無過去。云何身過去愛結系及過去未來瞋恚結耶。答曰。身中愛結瞋恚結前興未盡。是謂身過去愛結系及過去未來瞋恚結。設有過去未來瞋恚結有過去愛結乎。答曰。若本興未盡則系。若前不興興者已盡則不系。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五

 

上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下篇:阿毗達磨發智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阿毗曇八犍度論

阿毘曇八犍度論序 釋道安撰 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眾...

阿毗曇甘露味論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 布...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俱舍論實義疏

俱舍論實義疏卷第一(惣二萬八千偈) 尊者悉地羅末底造...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雲無想經

大雲無想經卷九 盲今已□□□□□□□□□□□□□□...

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 如是...

佛說稻芉經

佛說稻芉經 闕譯附東普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

【註音版】五母子經

五母子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佛教詞典】菩薩三十二相勝於輪王

【菩薩三十二相勝於輪王】 p1134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七...

【佛教詞典】捨界

謂順捨觸所起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

給祖先和親人燒紙錢,能利益到他們嗎

問: 給祖先和過世的親人燒紙錢,能利益到他嗎? 智慧...

念佛三昧的12種功德利益

念佛三昧功德廣大無邊,具說如淨土諸經中所示,實在都...

在苦中而不以為苦,是真正的滅苦

佛教所說的滅苦,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在自己滅苦...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枴杖,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為什麼要忍

生活難免遭遇各種各樣逆境,面對這些人事,人多半會無...

供養沙門狗得餐,轉生王女見心歡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時候,有一位虔誠的居士,每天發心供...

妙吉祥菩薩為諸菩薩之母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諦聽!我將為你說妙吉...

聖嚴法師《人生的願望》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許多的夢想、許多的心願,常常想:我...

印順法師:念佛法門三特徵

念佛(稱念阿彌陀佛)法門,有三種特徵:一、他增上,二...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

不氣歌

不氣歌(一) 夫妻相伴不生氣,氣急敗壞家風氣。為了...

修學佛法需要經過的四個階段

一個人修行佛法的過程,大概都需要經過四個階段,我們...

【視頻】《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