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羅閱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提婆達兜詣阿闍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時王阿闍世,即從坐起,頭面禮調達足,還就座坐。

時王阿闍世白調達言:「我曾聞尊者調達,彼沙門瞿曇常作是語:『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為是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獄不疑。云何為五?謂殺父、殺母、害阿羅漢、鬪亂眾僧、起惡意於如來所。如是五不救罪,若有男女施行此事者,必入地獄不疑。』我今,調達!躬殺父王,我亦當入地獄耶?」

時調達告阿闍世王:「大王!勿懷恐懼,為有何殃?為有何咎?誰為殃而受報?誰作殃當受其果?然大王亦不為惡逆,所作惡者,自當受報。」

時眾多比丘,到時著衣持缽,入羅閱城乞食。時眾多比丘,入羅閱城乞食,聞王阿闍世語調達言:「尊者調達!我聞沙門瞿曇作是說言:『有五不救罪,若有男女,施行此五事者,必入地獄不疑。』我無辜躬殺父王,我當入地獄中耶?」時調達報言:「勿懼,大王!誰作殃,殃由何生?誰作惡後受報?王亦不作殃,所作殃者,自當受報。」

時眾多比丘,從羅閱城乞食已,食後收攝衣缽,以尼師壇著肩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便說阿闍世王所共論議,具向世尊說。

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知是處,  言殃謂無報,
 我今觀當來,  受報有定處。」

是時,世尊告諸比丘:「彼摩竭國阿闍世王,雖殺父王,亦當不久來至我所,當有等信於我所;命終之後,當墮地獄如拍毱。」

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從彼泥犁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從彼泥犁命終,當生四天王處。」

比丘白言:「從彼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比丘!從彼命終,當生三十三天。」

比丘白言:「從三十三天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比丘!從三十三天命終,當生炎天上。」

比丘白言:「世尊!從彼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從炎天上命終,當生兜術天。」

比丘白言:「世尊!從兜術天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從兜術天命終,當生化自在天。」

比丘白言:「從化自在天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比丘!從化自在天命終,當生他化自在天。」

比丘白言:「世尊!從他化自在天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比丘!從他化自在天命終,當生化自在天、生兜術天、炎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復當來生人間。」

比丘白言:「世尊!從此命終,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比丘!摩竭國王阿闍世,二十劫中,不趣三惡道,流轉天人間,最後受身,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當成辟支佛,名無穢。」

比丘白言:「甚奇!甚特!世尊!作如是殃罪,受是快樂,成辟支佛,名曰無穢。」

世尊告曰:「摩竭國王阿闍世,發意成就,眾善普至。比丘!堪任發意成就,得拔濟地獄;若發意不成就者,因緣成就,雖未生地獄,猶可設方便不至地獄。」

比丘白言:「若彼人二事俱成就者,彼當生何處?」世尊告曰:「彼二事成就,當生二處。云何為二?生天、人間。」

比丘白言:「彼發意成就、因緣不成就者,此二事有何差別?」

世尊告曰:「比丘!發意成就、因緣不成就,此是濡根;發意不成就、因緣成就,比丘!此是利根。」

比丘白言:「鈍根、利根,有何差別?」

世尊告曰:「鈍根者,比丘所為不進;利根者,比丘聰明黠慧。」

比丘白言:「此二有何差別?當還何業?」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智慧世為上,  當至安隱處,
 諸能知等業,  斷彼生有死。

「是謂比丘有是差別。」

是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遶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彼比丘,即其日到,時著衣持缽,入羅閱城乞食,詣彼摩竭王宮門外。

時王阿闍世,遙見彼比丘來,見已便勅守門人:「云何守門人?我先已勅,釋種比丘,勿放入此,除尊者調達。」

時彼守門人,執彼比丘手,驅出門外。時彼比丘舉右手,語摩竭國王言:「我是大王大善知識,是安隱處,無有眾惱。」

時王報言:「云何比丘?而觀何義,作是說言:『我是大王善知識,是安隱處。』」

時彼比丘,告王阿闍世言:「世尊說王,作是言:『摩竭國王,雖殺父王,彼作惡命終已,當生地獄如拍毱。從彼命終,當生四天王宮。從彼命終,當生三十三天。從彼命終,當生炎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當生化自在天、兜術天、炎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宮,復當生此間受人形。如是大王,二十劫中,不趣三惡道,流轉人間,最後受人身,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曰無穢。』所以然者,如是大王,當得是無根之信。」時彼比丘,說是語已,便退而去。

時王阿闍世,聞彼比丘所說,亦不歡喜,復不瞋恚,亦不受彼所說,便告耆域王子曰:「耆域!沙門來至我所,而作是言:『彼如來、至真、等正覺見授決,殺父王而作是惡逆,命終後當生地獄如拍毱。從彼命終,當生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當生化自在天、兜術天、炎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宮。從彼命終,當生人間;最後受人身,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曰無穢。』汝往,耆域!彼沙門瞿曇所,審有是語不?」對曰:「如是,大王!」

時耆域王子,受摩竭國王教,便出羅閱祇城,詣靈鷲山,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耆域王子,從摩竭國王所說言教,盡向如來說。世尊告曰:「如是,耆域!佛世尊言無有二,所說隨事。所以然者?耆域!彼王阿闍世,當成無根信。耆域!諸有男女,彼一切亦當有是趣而無有異。」

時耆域王子,從如來受是教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詣摩竭國王所。到已便語王阿闍世言:「彼如來、至真、等正覺,實有是語。所以然者?諸有得無根信者,而無有異。願王當詣彼如來、至真、等正覺所。」

時王報言:「耆域!我聞彼沙門瞿曇,有是咒術,能降伏人民,使外道異學無不受其教,是故我不堪任往見沙門瞿曇。且住,耆域!我當觀察彼沙門瞿曇,為有一切智不?設當有一切智者,然後我當往見彼沙門瞿曇。」

時耆域王子,從摩竭國王聞是語,出羅閱城,詣靈鷲山,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義白世尊言。

時,世尊告曰:「耆域!摩竭國王不久當來至我所,當成無根信,設我取泥洹日後,當供養我舍利。」耆域王子歡喜踴躍,不能自勝。時世尊與耆域王子說微妙法,令發歡喜。

時,耆域王子從如來聞此深法,即從坐起,頭面禮足,遶三匝,便退而去。時,耆域王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上篇:佛說未生冤經

下篇:阿闍世王授決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佛說浴像功德經

佛說浴像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如是我聞:一時...

佛說滅十方冥經

佛說滅十方冥經一卷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羅雲忍辱經

羅雲忍辱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阿難曰:「吾從佛聞如是。...

佛說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佛說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阿彌陀佛百頌

普陀三聖禪院逸人述 昔徹悟禪師,以教義宗乘,作念佛...

須摩提女經

須摩提女經(a)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栴檀樹經

佛說栴檀樹經 失譯人名,今附漢錄 聞如是: 一時佛從...

【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八大人覺經略解

明 蕅益釋智旭解 大文為三。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嘆。...

佛說大自在天因地經

佛說大自在天子因地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註音版】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

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

漸備一切智德經

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一(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 西...

【佛教詞典】受具戒唯是人道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初唯是人,簡四趣者。天實報勝...

【佛教詞典】新歲

又作受歲。謂夏安居結束之翌日,即七月十六日(舊律)...

人生的老苦與病苦

在這個世間,衰老是一個苦。我們的念頭,念念的遷移生...

微暖代替攻擊

有一個小男孩養了一隻烏龜,這天,他想盡了辦法要讓這...

在佛法中積集善業,但來生有五種可能

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等種種法門,都是佛陀制...

慧律法師《金剛經》

(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

智者與愚者的49個差距

第一章 學會尊重他人 1.智者滿臉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大安法師對蕭平實若干種淨土著作的辨析

問: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的《念...

要想往生須破三疑闖四關

破三疑 一、疑自己業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經云:念佛...

地藏菩薩的聖號應該如何念

問: 應當念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或者念地藏王菩薩還是念...

觀此六塵如六大賊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

轉劫濁成淨土,莫過於放生

一方面,佛教認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眾生平等,我們不...

淨土行人如何對待兒女婚嫁問題

【原文】 今之兒女婚嫁,一本於自主,只可隨他去。否...

佛的幾個問題

一個人被情傷,決定遠走天涯。他來到佛前訴數苦惱,痛...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廣行法師念誦

《佛說阿彌陀經》廣行法師念誦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東林寺木魚唱誦

《佛說無量壽經》東林寺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