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浮氣躁、嚴厲苛刻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2015/11/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心浮氣躁、嚴厲苛刻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生活在紛繁的現代社會,每天要應對形形色色的人與事,或許很難保持心態的平和穩定。其實,人有聰明愚鈍、傑出平凡,事情成敗有其自身規律、時節因緣,並不是急切能夠改變的。所以佛法教人「隨緣」,也就是順應人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其實儒家的教學也離不開這個宗旨,就是所謂的「道」。這一條就是講凡事都要隨緣,因勢利導,自然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心浮氣躁、嚴厲苛刻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有些事情也許急切之間不能表白,尤其是關係到一個人的聲譽時,總希望能夠盡快澄清事實,然而並不能如願。那就「緩之或自明」,緩和推延,或許會自然清楚明白。「毋急躁以速其戾」,「毋」就是不要的意思,「戾」是暴戾、罪行的意思。這句話就是說,不要因為急躁而加速其暴戾凶殘之氣。因為當我們情緒急躁時,態度言語容易失去禮節分寸,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增加別人的負擔,使人難以接受,更不願和我們配合,當然無法解決問題。天地之間本來是一派祥和氣象,如果心浮氣躁,本身散發出來就是暴戾乖張的氣氛,波及到我們周邊的人事,都會趨向暴戾。自己散發出不好的磁場,最終是傷害到自己。凡事緩一步,自己心境平和,也會影響整個氣氛趨向緩和,自然解決。

「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所謂操縱,有收有放,有張有弛,「操」是嚴格控制,「縱」是放開寬鬆,任其自然發展。有的人控制太嚴,不肯服從。如果放縱聽任,給他留一點空間,或許他會受感動,自己轉化過來。「毋苛刻以益其頑」,就不要太苛刻,反而加重他的頑固。人都不願受他人控制,要求太嚴,讓他感覺有壓力、不自在,就會產生反感,不願服從教導。如果給他一個自我發揮的空間,反而能激發他的自覺性,而回頭向善。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寬嚴併濟、收放自如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化和管理功能。凡事都不可過激,一定要觀察時機、程度,採取最適當的方法,這就不但要懂得事物道理,還要懂得人情心態。

輯自《格言別錄白話賞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以和氣迎人,以靜氣養身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

如何處理好工作與學佛的關係

末法時期,學佛有諸多逆緣。特別對於在家居士而言,要...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推薦】能開素食餐廳,其功德不可估量

最近住院,發現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比如高血脂、高血...

在家佛教徒可以經商嗎

佛教徒可以經商。而且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有許多經商...

如果選擇逃避,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

位和尚問洞山良价禪師:「寒暑來的時候,要躲到那裡去...

從工作中創造人生意義和喜悅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沒有做和尚,說不定已經做了木匠...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大法句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人生醒世恆言

見美女時,做狼虎看;見黃金時,做糞土看。此中享了多...

人應該存福報,勝過存錢

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有福報,走到哪裡都有的吃,做什...

煮菜時放一點料酒吃了犯酒戒嗎

問: 請問第五條戒,酤酒戒當中提到藥酒不犯,但生活中...

為什麼很努力卻掙錢不多

佛法中講:財布施得福報,有福報才有財富。我們要明白...

宗舜法師:理體三寶和事相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三寶必須具足。這裡有二層涵義, 即首先一定是歸依佛...

何謂「名字即佛」與「觀行即佛」

名字即佛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無常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前後變化的,而這變化...

中國現存的古代大佛【組圖】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已近2000年時間,除了變成中國最大...

把煩惱送給他

有一對年輕夫婦同在一所小學裡教書,雖然待遇不高,但...

所求不能如願還要繼續祈求嗎

問: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或時做善事或時讀誦大乘經...

四個事實證明素食能讓兒童健康成長

科學最終表明了素食飲食可以幫助人們避免肥胖、心臟病...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道...

娑婆世界的快樂是一種輪迴力量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

汝能修淨土,安隱無驚疑

請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穩。這是對多年修行的人,讓他...

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諸位!你想想看...

學佛的人一定要學忍辱

嗔心,就是瞋恚無忍的心,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

【佛教詞典】矣栗馱

(雜語)譯言心。物之中心要點。止觀一上曰:質多者,...

【佛教詞典】宗教律諸家演派

全一卷。清代守一空成重編。又稱宗教律諸宗演派。收於...

【視頻】楞嚴咒(大悲寺)

楞嚴咒(大悲寺)

【視頻】《普賢行願品》木魚唱誦

《普賢行願品》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