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第四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斷人命學處第三

爾時薄伽梵在廣嚴城勝慧河側大柘林中,為諸四眾演說妙法,說不淨觀、讚修不淨觀:「汝諸四眾應修不淨觀,由於此觀修習、多修習故得大果利。」諸苾芻便修不淨觀。既修習已,於膿血身深生厭患,或持刀自殺、或服毒藥、或以繩自縊、或自墜高崖、或展轉相害。爾時苾芻眾漸減少,佛是知者見者,知而故問告阿難陀:「何因緣故諸苾芻眾,數漸減少在者無幾?」時阿難陀即以上事具白世尊。佛以此緣集苾芻眾,問諸苾芻:「汝實如此展轉教殺不?」白言:「實爾。」佛告諸苾芻:「汝等所為非沙門法、非隨順行,是不清淨,非出家者所應為事。」作種種訶責告諸苾芻:「我今乃至為諸聲聞二部弟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尼,若人、若人胎,故自手斷其命,或持刀授與、或自持刀、或求持刀者,若勸死、讚死,語言:『咄女子!何用此罪累不淨惡活為?汝今寧死,死勝於生。』隨自心念,以餘言說勸讚令死。彼因死者,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若復苾芻尼者,義如上說。

若人者,謂於母腹已具六根,所謂眼耳鼻舌身意。

人胎者,謂入母腹但有三根,謂身、命、意。

故者,謂是故心,非錯誤等。

自手者,謂自手行殺。

斷命者,令彼命根不得相續。

或持刀授與者,若知彼人欲得自殺,便以大刀、剃刀、刺刀等而安其處欲令自害。

或自持刀者,謂自力劣不能行殺,但自執刀令他捉手而斷人命。

或求持刀者,謂覓男女半擇迦等令其行殺。

言勸死者,於三種人勸之令死,謂破戒、持戒及以病人。云何勸破戒?如有苾芻尼,於破戒苾芻尼有所求覓,若衣服、缽絡、水羅、絛帶及餘沙門命緣資具。時彼苾芻尼作如是念:「若彼破戒命存在者,彼衣缽等無由能得,我應詣彼勸諫令死。」即便往彼作如是言:「聖者!知不?仁今破戒作諸罪業,身語意三常造眾惡。聖者乃至仁命得長存者,所作惡業轉更增多,由惡增故當於長時受地獄苦。」若破戒者聞此語已,作如是問:「聖者!我今欲何所作?」彼便報曰:「應可捨身自斷其命。」若彼苾芻尼或可捨身或時自殺,彼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破戒苾芻尼不受勸者,彼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時勸死者雖說如前,勸死語已心生追悔,便往詣彼破戒苾芻尼所,作如是言:「聖者當知!我前所說,猶如愚小,不善分別不審思量,倉卒而說。聖者若能親近善友說除先罪,仁之所作三業不善,由彼力故而得清淨,由清淨故捨此身已當生天上。」若破戒者或問彼曰:「聖者!我今欲何所作答?」言:「仁勿捨身,仁勿自殺。」若不自殺者,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若破戒人雖聞前語,不用其言而便自殺,其勸死者亦得前罪。是謂苾芻尼勸破戒人死。

云何勸持戒人死?如有苾芻尼,於持戒苾芻尼有所求覓,若衣缽等,廣說乃至即便往彼,作如是言:「聖者!知不?仁既持戒修諸善法,又能展手施、恆常施、愛樂施、廣大施、分佈施、得離儉方至豐稔處。捨此身已當得生天,解脫涅槃如隔輕幔。」若持戒人聞此語已,作如是問:「聖者!我今欲何所作?」彼便報曰:「應可捨身自斷其命。」若彼苾芻尼聞是語已,便自斷命,彼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持戒苾芻尼不受勸者,彼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時勸死者雖說如是勸死語已,心生追悔,便往詣彼持戒苾芻尼所,作如是言:「聖者當知!我前所說,猶如愚小,不善分別不審思量,倉卒而說。聖者既能持戒修諸善法,乃至命終必生天上。」若持戒者或問彼曰:「我今欲何所作?」報言:「聖者!仁勿捨身,勿為自殺。」若不自殺者,彼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若雖聞前語不用其言而便自殺,彼苾芻尼亦得窣吐羅底也。是謂苾芻尼勸持戒人死。

云何勸病人死?如有苾芻尼,於病苾芻尼有所希求,若衣缽等命緣資具。時彼苾芻尼作如是念:「彼重病人命存在者,彼衣缽等無由能得,我應往彼勸諫令死。」即便往彼作如是言:「聖者知不?仁既重病極受苦惱,仁若久在病轉增劇常受辛苦。」若病苾芻尼聞此語已,作如是問:「我今欲何所作?」彼便報曰:「應可捨身自斷其命。」若病苾芻尼聞是語已,恐更辛苦便自斷命,彼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病苾芻尼不受勸者,彼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時彼苾芻尼雖說如前勸死方便已,心生追悔,便往彼病苾芻尼所,作如是言:「聖者當知!我前所說猶如愚小,不善分別不審思量,倉卒而說。聖者!仁今宜可覓善知識,能為仁求應病之藥,供給飲食如法相看隨順不逆。若能爾者,不久便當病癒安樂,氣力平復隨意遊行。」若病苾芻尼或問彼曰:「聖者!仁今令我欲何所作?」報言:「仁勿捨身勿為自殺。」若不自殺者,彼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若病苾芻尼雖聞前語,不用其言而便自殺,彼苾芻尼亦得麁罪。是謂苾芻尼勸病者死。

言讚死者,若有苾芻尼,於樂死人前作讚死語。「咄女子!」者,是呼召言。「汝今何用如是罪累乃至死勝於生。」者,皆是出輕毀言。

隨自心念者,謂隨自心而生異念。

以餘言說者,謂以眾多方便勸彼令死。讚者於病人前說讚美言,欲令必死心無所顧。

若彼由此方便而命終者,謂彼苾芻尼由此所說方便而致命終。不由餘事,謂非此餘善心等事。

苾芻尼者,謂有苾芻尼性。苾芻尼性者,謂受近圓,廣如上說。波羅市迦義亦如上。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攝頌曰:

 有時以內身,  或用於外物,
 或內外二合,  是名為殺相。

云何內身殺?謂若苾芻尼有殺心,若以一指打彼女男半擇迦等,由此方便而命終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或當時不死、由此為緣後乃死者,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若當時不死、後亦不死者,得窣吐羅底也。如以一指,若以五指、拳、腕、項、肩及餘身份,乃至足指而打,於彼欲令斷命。若彼死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當時不死、後由此死者,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若不死者,得窣吐羅底也。是名內身行殺。

云何外物殺?若苾芻尼有殺心,以竹、鐵箭射彼女男半擇迦等,由此方便而命終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不即命終、後方死者,亦得波羅市迦;若當時不死、後亦不死者,得窣吐羅底也。若矛矟、輪鑹及餘兵刃乃至棗核,遙擲彼人作殺害心欲令其死。由此方便而命終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不即命終、後方死者,亦得波羅市迦;若當時不死、後亦不死者,得窣吐羅底也。是名外物殺。

云何內外合殺?若苾芻尼有殺心,手執大刀,殺彼女男半擇迦等。由此方便而命終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不即命終、後方死者,亦得波羅市迦;若當時不死、後亦不死者,得窣吐羅底也。如大刀既爾,諸餘兩刃、半刃、矟杖之類乃至草莛,打斫於彼作殺害心欲令其死。由此方便而命終者,得波羅市迦或得窣吐羅底也。廣如上說。是名內外合殺。

攝頌曰:

 若以毒藥粖,  及在二依處,
 或時以諸酒,  機關等害人。

云何以毒藥?

若苾芻尼有殺心,若以毒藥、若毒和食,謂餅飯等,殺女男半擇迦。由此方便而命終者,得波羅市迦;不死,得窣吐羅底也。廣說如上。是名毒藥殺。

云何毒粖殺?若苾芻尼有殺心,以諸毒粖或用摩身、或將洗浴、或和塗香、或坌香鬘、或雜香煙,殺彼女男半擇迦等,由此方便而命終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或得窣吐羅底也。是名毒粖殺。

云何依處殺?此有二種:一、因地稽留,二、因木稽留。何謂因地稽留?若苾芻尼有殺心,掘地作穽,於內置機羈絆其腳,欲殺男女半擇迦,因此而死;或放師子、虎豹、鵰、鷲鳥等而令噉食,或以風吹日曝形質銷盡,或令飢渴羸瘦,由此方便而命終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不死者得窣吐羅底也。如腳既爾,若脛、若髀、若腰、若胸,乃至於頸而為羈絆,或時欲令師子等食,乃至飢渴羸瘦,由此方便而命終者,得波羅市迦,或窣吐羅底也。是名因地稽留殺。

云何因木稽留殺?若苾芻尼,故心欲殺女男半擇迦等,或於大木若柱若橛,以濕繩索而系其足,因此而死;或時欲令師子等食,乃至飢渴銷瘦,由此方便而命終者,得波羅市迦,或窣吐羅底也。是名因木稽留殺。

云何酒醉殺?若苾芻尼,故心欲殺女男半擇迦等,與米酒令飲,因此致死;或令師子等食,乃至飢渴羸瘦,由此方便而致命終,得波羅市迦,或窣吐羅底也。如米酒既爾,乃至根莖花葉果酒,或咒其酒或以藥酒,飲令心亂癡無所識,由此方便而致命終;或由醉故欲令王賊怨家而斷其命,得波羅市迦,或窣吐羅底也。是名以酒殺。

云何機弓殺?若苾芻尼,故心欲殺女男半擇迦等,便設機弓施以鐵箭,或安諸刀等,置於路側。若彼女男及半擇迦,從此而過,便截手足,或復斬頭及餘身份。由此方便而致命終者,此苾芻尼得波羅市迦,或窣吐羅底也。如機弓既爾,若作蹋發及餘機關欲斷人命,得罪同前。

攝頌曰:

 若起全半尸、  墮胎並作咒、
 推落及水火、  遣使寒熱殺。

云何起全尸殺?若苾芻尼,故心欲殺女男半擇迦等,便於黑月十四日,詣尸林所覓新死尸,乃至蟻子未傷損者,便以黃土楷拭香水洗尸,以新[疊*毛]一雙遍覆身體,以酥塗足,誦咒咒尸。於時死尸嚬伸欲起,安在兩輪車上,以二銅鈴繫於頸下,以兩刃刀置於手中。其尸即起,便問咒師曰:「汝欲令我殺害誰耶?」咒師報曰:「汝頗識彼某甲女男半擇迦不?」答言:「我識。」報曰:「汝可往彼斷其命根。」若命斷者,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於彼家以諸葉草而為鬘帶,橫系門上及置水瓶、或門系牸牛並同色犢子、或系牸羊並同色羊羔、或家有磨藥石並有石軸、或門有因陀羅杙、或火常不滅、或家安形像、或有佛真身、或轉輪王母、或懷輪王胎、或有菩薩、或有菩薩母、或懷菩薩胎、或將欲誦四阿笈摩經、或正誦時。若復大經欲誦正誦,謂《小空》、《大空經》、《增五、增三經》、《幻網經》、《影勝王迎佛經》、《勝幡經》。若有如是等事守護之時,彼所起尸不能得入者,此苾芻尼皆得窣吐羅底也。或不善解起尸之法,卻來殺其咒師,此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若咒師苾芻尼殺彼起尸,亦得窣吐羅底也。

云何起半尸事?緣並同前,於中別者,車但一輪,一鈴繫頸,刀唯一刃,乃至結罪廣如上說。

云何墮胎殺?若苾芻尼,欲殺懷胎母、不欲殺子,即便蹂踏其腹。若母死非胎者,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胎死非母者,得窣吐羅底也;若二俱死,於母得波羅市迦;若二俱不死,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欲殺於胎、不欲殺母,即便蹂踏其腹。若胎死非母,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母死非胎,得窣吐羅底也;若二俱死,得波羅市迦;若二俱不死,得窣吐羅底也。

云何作咒殺?若苾芻尼有殺心,起方便欲殺女男半擇迦,作曼荼羅安置火爐,然火投木口誦禁咒,作如是念:「若燒木盡,令彼女男半擇迦命根即斷。」若火中木才始燒半彼命斷者,此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若木燒盡彼命終者,得波羅市迦。若苾芻尼有殺心,起方便欲殺女男半擇迦,以油麻芥子各一升,置於臼中擣之,口誦禁咒,作如是念:「若臼中物擣若成末,令彼命終。」未末已來彼命終者,此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若碎成末彼命終者,得波羅市迦。若苾芻尼有殺心,起方便以黃牛乳一升,置於器中,以指攪乳,口誦禁咒,作如是念:「若器中乳盡變成血,即令彼人命根斷絕。」若乳未盡成血彼命終者,得窣吐羅底也;若盡成血彼命終者,得波羅市迦。

若苾芻尼欲殺人,起方便,以五色線刺僧伽胝,口誦禁咒,作如是念:「作此衣了,令彼命終。」若衣未了彼命終者,得窣吐羅底也;衣了死者,得波羅市迦。

若苾芻尼欲殺人,起方便,以指畫地,口誦禁咒,作如是念:「畫滿七數,令彼命終。」若未滿七彼命終者,得窣吐羅底也;滿七死者,得波羅市迦。是名作咒殺。

云何推墮殺?若苾芻尼欲殺人,於崖岸邊危險等處推彼令墮。由此死者,得波羅市迦;當時不死、後因此死,亦得波羅市迦;當時不死、後亦不死,得窣吐羅底也。如崖既爾,或於牆樹處、或於象馬、車輿、床座,頭肩、腰背、髀膝、腨足及餘身份而推墮時,由此死者,得波羅市迦;若當時不死、後因此死,亦得波羅市迦;若當時不死、後亦不死,得窣吐羅底也。是名推墮殺。

云何於水殺?若苾芻尼欲殺人,推置水中。因此死者,得波羅市迦;不死,窣吐羅底也。廣如上說。水謂河、海、池、井,乃至以水一掬投彼口中令死。是名於水殺。

云何於火殺?若苾芻尼欲殺人,推置火中。因此而死,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謂若燒村林城邑,乃至以火炭置彼口中令死。是名火殺。

云何驅使殺?若苾芻尼欲殺人,即遣其人向險難處而致死者,得波羅市迦,或窣吐羅底也。廣如上說。險難處者,謂賊、怨家、虎狼、師子等處,使人經過令其致死,是名驅使殺。

云何寒凍殺?若苾芻尼欲殺人,於極寒時勐風嚴烈、若晝安置陰中、若夜置於露地令坐濕草。因此而死,苾芻尼得波羅市迦,或窣吐羅底也。廣如上說。是名寒凍殺。

云何炎熱殺?若苾芻尼欲殺人,於極熱時身生疿瘡,若晝置於露地、若夜安密室中,熏以煙火覆以席薦及毛緂等。因此而死,得波羅市迦。餘如上說。是名炎熱殺。

妄說自得上人法學處第四

爾時世尊遊行人間,至竹林聚落北有升攝波林,依止而住。時逢饑饉乞食難得,父母於子尚不相濟,況餘乞人。爾時世尊告諸聲聞:「時世饑饉乞食難得,母子尚不相濟。汝等宜應各隨親友得意之處,於薜捨離隨近聚落而作安居。我與阿難陀於此林住。」苾芻聞已唯然受教,各隨親友於薜捨離隨近聚落而作安居。時五百苾芻見斯事已,共相告曰:「仁等當知!如世尊說:『今時饑饉乞食難得,父子尚不相濟,況餘乞人。汝等宜應各隨親友於薜捨離隨近聚落而作安居,我與阿難陀於此林住。』我等於此無有眷屬可得依止作安居事,然於捕魚人村有我眷屬宜往相問,於其村外權為草室而作安居。」時五百苾芻即便往至捕魚村所,問其眷屬,權為小室村外居停。時諸苾芻共相謂曰:「我等少聞未有學識,若諸眷屬來相請問,我等云何為其說法?若彼來時,我等宜應更相讚歎:『汝諸眷屬大獲善利,汝聚落中得有如是勝妙僧眾於此安居,此苾芻得無常想於無常、苦想於苦、空想於空、無我想、厭離食想,於諸世間無愛樂想、過患想、斷除想、離欲想、滅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膖脹濃流想、血食想、血塗想、離散想、白骨想、觀空想;此苾芻得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得慈悲喜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得四果六神通八解脫。』」後於異時彼諸眷屬來相看問。時諸苾芻見眷屬來,即便更互共相讚歎:「汝諸眷屬大獲善利,汝聚落中得有如是勝妙僧眾於此安居。此苾芻得無常想,廣說乃至得八解脫。」時諸眷屬既聞說已,白言:「聖者!仁等證得如是勝果?」答言:「皆得。」時俗諸人聞得果者咸生愛樂,於自父母妻子親屬而不拯濟,於諸苾芻各以飲食共相供給。

爾時世尊未入涅槃安住於世,與諸弟子二時大集:一謂五月十五日欲安居時,二謂八月十五日隨意了時。前安居者受教勅已,往詣城邑村坊聚落而作安居,至隨意了皆來集會,隨所證獲皆悉自知,其未證者請求證法。近薜捨離安居苾芻,三月既滿作衣已竟,顏色憔悴形容羸瘦,執持衣缽往竹林村。既至村已,時諸苾芻遙見彼至,於同梵行者起憐愍心,遙唱善來,即前迎接,為持衣缽錫杖軍持並餘雜物沙門資具,又問:「具壽!仁等何處安居而得來至?」答言:「我於佛栗氏聚落三月安居,今來至此。」問曰:「諸具壽!於彼安居三月之內,乞求飲食不勞苦耶?」答曰:「雖於彼處得安樂住,然乞飲食甚大艱辛。」報曰:「實爾。目驗衰羸容色憔悴,唯知飲食定是難求。」時捕魚村五百苾芻既安居了,執持衣缽亦至此村,顏色鮮好容貌肥盛。諸苾芻見諸同梵行者,起憐愛心,遙唱善來,即前迎接,為持衣缽並餘雜物,如前具問。乃至問言:「於捕魚村飲食易求安樂行不?」苾芻報曰:「我於彼住實得安樂,所求飲食易得不難。」報言:「具壽!目驗肥充容色光澤,准知飲食定是易求。」即便問曰:「今既時世饑饉飲食難求,父母妻子尚不相濟,何故食易得耶?」彼便答曰:「我於眷屬自相讚歎云:『此苾芻得無常想,乃至得八解脫。』」問曰:「所陳之事為實?為虛?」答言:「是虛。」問言:「具壽!仁等豈合為少飲食,實無上人法自稱得耶?」彼便答曰:「從合不合我等已作。」時諸苾芻樂少欲者,皆共譏嫌呵責非法:「云何汝等為貪飲食,實無上人法自稱得耶?」時諸苾芻白佛,佛以此緣集苾芻眾,知而故問如前廣說。佛問勝慧河邊諸苾芻曰:「汝諸苾芻!實無上人法自言得耶?」彼白佛言:「實爾。大德!」爾時世尊種種呵責:「諸苾芻!汝非沙門法、非隨順行,所不應為,非威儀、非出家者所作。汝諸苾芻!應知世間有三大賊。云何為三?諸苾芻!如有大賊,若百眾、千眾、若百千眾,便往到彼城邑聚落,穿牆開鎖偷盜他物、或時斷路傷殺、或時放火燒村、或破王庫藏、或劫掠城坊,是名第一大賊住在世間。諸苾芻!如有大賊,無百眾、無千眾、無百千眾,不往城邑聚落穿牆開鎖偷盜他物,亦不斷路燒村破王庫藏等,然取僧祇薪草花果及竹木等,賣以自活或與餘人,是名第二大賊住在世間。又諸苾芻!有其大賊,無百眾、無千眾、無百千眾,不往城邑聚落穿牆開鎖偷盜他物,乃至不取僧祇竹木等活命與人,然於自身實未證得上人之法妄說已得,是名第三大賊住在世間。汝諸苾芻!第一大賊、第二大賊不名大賊,是名小賊。汝諸苾芻!若實無上人法自稱得者,於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中是極大賊。」

說伽他曰:

「實非阿羅漢,  說言我身是,
 於諸人天中,  是名為大賊。」

爾時世尊種種訶責彼苾芻已,告諸苾芻曰:「我觀十利,為諸聲聞二部弟子,於毘奈耶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苾芻尼,實無知、無遍知,自知不得上人法寂靜聖者殊勝證悟智見安樂住,而言:『我知我見。』彼於異時若問、若不問,欲自清淨故,作如是說:『諸具壽!我實不知不見,言知言見,虛誑妄語。』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爾時世尊為諸苾芻制學處已,時有眾多苾芻在阿蘭若住,受麁臥具勤策相應,得少自相寂止方便,世間作意折伏煩惱,欲染瞋恚不復現行。時彼即便更相告言:「具壽!汝今知不?阿蘭若中所應得者我今已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今可捨蘭若處住聚落中。」便捨靜林就村居止。時彼數數見諸女人,又見淨人及諸求寂,共為雜住煩惱還起,欲染瞋恚還復現行。時彼諸人各作是念:「世尊為諸弟子於毘奈耶制其學處,廣如上說。」

時諸苾芻即相告曰:「我等住阿蘭若,受麁臥具勤策相應,得少自相寂止方便折伏煩惱,便棄靜林來至聚落。既觀諸境煩惱現行,如前廣說。豈非我等犯他勝耶?我等共詣具壽阿難陀所,以事陳告,如彼所說我當奉行。」即便到彼,問具壽阿難陀曰:「尊者知不?如佛世尊為諸弟子制其學處:若復苾芻,乃至波羅市迦不應共住。我等在阿蘭若煩惱不起,今來聚落煩惱還生,廣說如前。我皆有疑,豈非我等犯波羅市迦耶?我等共議,當問具壽阿難陀,如彼所說我當奉行。由是事故,我等今來至尊者所,詳欲諮決,豈非我等犯波羅市迦耶?」爾時具壽阿難陀聞諸苾芻說是事已,遂將諸苾芻往世尊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座。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大德如是為諸苾芻於毘奈耶制其學處,若復苾芻廣說乃至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此苾芻等在阿蘭若住,受邊際臥具,勤策相應,得少自相寂止方便,作意折伏煩惱,欲染瞋恚不復現行。時彼即便更相告言:『具壽!汝今知不?阿蘭若中所應得者我今已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今宜捨蘭若住處往聚落中。』即便捨靜就村住處。時彼數數見諸女人,又見淨人及諸求寂,共為雜住,煩惱還起欲染現行。彼諸苾芻各生疑念:『將非我犯波羅市迦耶?』故來問我。我不敢決,咸來至此。大德世尊!將非彼犯極重罪耶?」世尊告曰:「阿難陀!除增上慢,彼無有犯。」爾時世尊種種方便,為愛樂戒者、為尊重戒者,隨順勸喻為說法已,告諸苾芻曰:「汝諸苾芻!如是應知,前是創製、此是隨開。我今為諸聲聞二部弟子,當如是說:

「若復苾芻尼,實無知、無遍知,自知不得上人法寂靜聖者殊勝證悟智見安樂住,而言:『我知我見。』彼於異時若問、若不問,欲自清淨故,作如是說:『諸具壽!我實不知不見,言知言見,虛誑妄語。』除增上慢,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苾芻尼者,義如上說。

言無知者,謂不知色受想行識。

言無遍知者,謂不遍知色受想行識。

上人法者,上謂色界,在欲界上,無色界在色界上。人謂凡人。法者,謂五蓋等,能除此蓋名之為上。

寂靜者,謂是涅槃。言聖者,謂佛及聲聞。殊勝證悟者,謂四沙門果: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智者,謂四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餘諸智。見者,謂四聖諦見。言安樂住者,謂四靜慮是修非生。

言我知者,謂知四諦法。而言我見者,謂見天、見龍、見藥叉、見羯路茶、健達婆、緊那羅、莫呼洛伽、鳩槃茶、羯吒布單那、畢舍遮鬼,我聞天聲乃至畢舍遮鬼,我往天處乃至畢舍遮處,彼諸天龍乃至畢舍遮來至我所,我與諸天等常為狎習共作言談,彼諸天等亦來就我常為狎習共作言談。其實未證而言我證,謂得無常想,廣說乃至得八解脫。

彼於異時者,謂是別時。

若問者,謂被他問。若不問者,謂自生悔恨,而懷憂惱。

欲自清淨者,謂希出罪。

作如是語:「具壽!我實不知。」者,謂意識也。我實不見者,謂眼根也。虛誑妄語者,是別異說。

除增上慢者,謂除增上慢人,實未證得自謂已得,由無誑心故不犯根本。

此者,謂指其人。

苾芻尼者,謂住苾芻尼性,廣說如上,乃至不應差作十二種人,是故名為不應共住。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攝頌曰:

 見相阿蘭若,  捨中受妙座;
 能知於自相,  方便顯其身。

若苾芻尼,如是樂欲、如是忍可,作如是語:「我見諸天乃至羯吒布單那。」者,得波羅市迦。乃至:「我見糞掃鬼。」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如是樂欲、如是忍可,作如是語:「我聞諸天乃至羯吒布單那。」者,得波羅市迦。乃至糞掃鬼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我詣天處乃至羯吒布單那處。」者,得波羅市迦。乃至糞掃鬼處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諸天來至我所,乃至羯吒布單那來至我所。」者,得波羅市迦。乃至糞掃鬼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我共諸天常為狎習共作言談,乃至羯吒布單那。」者,得波羅市迦。若云糞掃鬼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諸天來共我常為狎習共作言說,乃至羯吒布單那者。」得波羅市迦。若云糞掃鬼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妄心,實不得無常想而言我得者,得波羅市迦。乃至妄言得俱解脫,皆波羅市迦。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多苾芻尼,若在村坊、或阿蘭若處住,多被非人之所嬈亂,於中若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者,非人即不嬈亂。我在彼處,不被非人之所嬈亂。」者,得波羅市迦。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於某捨中受他請食,敷設雜綵勝妙之座,若得四果者方就其座而受飲食,我亦得彼勝妙座食。」者,是苾芻尼得波羅市迦。若有眾多苾芻尼,在阿蘭若村中而住,少於自相而心得定,以世俗道伏除煩惱,欲貪瞋恚而不現行。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我亦在彼阿蘭若住,得少自相定,以世俗道伏除煩惱,欲貪瞋恚亦不現行。」者,得波羅市迦。若苾芻尼妄心欲自顯己,作如是語:「有苾芻尼親見諸天。」不言:「是我。」得窣吐羅底也。如是乃至見羯吒布單那,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乃至糞掃鬼者,得惡作罪。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聞諸天聲。」不言是我,得窣吐羅底也。如是乃至聞羯吒布單那,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乃至糞掃鬼,得惡作罪。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苾芻尼往詣天處。」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乃至羯吒布單那處,得窣吐羅底也。乃至糞掃鬼者,得惡作罪。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諸天來就。」乃至羯吒布單那,不言是我,得窣吐羅底也。若糞掃鬼者,得惡作罪。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常往天處,共諸天言談議論,乃至羯吒布單那,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若糞掃鬼者,得惡作罪。」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諸天來就言談議論,乃至羯吒布單那。」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糞掃鬼同前。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得無常想,如前廣說乃至得八解脫。」不言是我,是苾芻尼得窣吐羅底也。如有眾多苾芻尼在阿蘭若村住,常被非人之所嬈亂,中有苾芻尼得四果者,不被非人之所嬈亂。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在彼村住,不被非人之所嬈亂。」不言是我,得窣吐羅底也。若有眾多苾芻尼在俗捨中,坐勝妙座而受其食,皆獲四果。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於彼捨中受勝妙座。」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諸苾芻尼在阿蘭若村住,得少自相定,以世俗道伏除煩惱,欲貪瞋恚亦不現行,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尼妄心作如是語:「有苾芻尼在彼村住,得少自相定,乃至煩惱皆不現行。」不言是我者,得窣吐羅底也。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第四

 

上篇: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

下篇: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佛說苾芻五法經

佛說苾芻五法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教...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註音版】四分比丘尼戒本

四分比丘尼戒本(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寂調音所問經

寂調音所問經(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 宋三藏法師法海...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舊雜譬喻經

舊雜譬喻經卷上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 (一) 昔無數世...

大乘四法經

大乘四法經 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制譯  歸命大...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曹山大師語錄序 本寂禪師之於洞山。蓋瀉瓶而已。自一...

佛說人本欲生經

佛說人本欲生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蘇婆呼童子請問經

梵名 Suvāhu-pariprcchā。凡三卷。唐代輸波迦羅譯。...

【佛教詞典】一句道盡

(雜語)以一句道破真理無所有之意。宋竹庵頌曰:中論...

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是我們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規定...

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問: 關於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時具足信願持...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倓虛大師親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關於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臨命...

迷亂由主,悟則必勝

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

佛書若示有版權,則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然菩薩為利眾生,即頭目髓腦尚肯捨,況光之蕪穢語言,...

勿使「菩薩」的真意義埋沒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廟宇的偶像為菩薩,從事燒香、禮拜、...

聖嚴法師《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問:法師常勸人遇到困境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

學佛後什麼都是順境了嗎

文殊菩薩什麼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訴...

六種果蔬讓你更帥更靚

1、西蘭花。 富含抗氧化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專家證明是...

生孩子難產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

如法修行 如佛親教

過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一日,斛飯王...

【視頻】淨土五經日誦集要(傳印長老輯錄)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傳印長老輯錄)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

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