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摩訶剎頭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摩訶剎頭經(亦名灌佛形像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摩訶剎頭、諸天、人民、長老,皆明聽。

「夫得為人難,無上道亦然;人命難得,佛世難值。釋迦文佛本出阿僧祇劫時,佛身作白衣時,累功積德,每生自剋;展轉五道,不貪財寶出身施與。自致為王太子,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生。墮地行七步,舉右手而言:『天上天下,我當為人民作師。』

「太子生時,天地皆為大動。第七梵天、第二忉利天王釋,及第一四天王,皆來下,持十二種香湯、雜華,用浴太子身。太子立身作佛,開視道法,以示天下人。」

佛告天下人民:「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去家入山行學道;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得佛道;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般泥洹。」

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何?春夏之際殃罪悉畢,萬物普生毒氣未行,不寒不熱時氣和適。今是佛生日故,諸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時,是故以示天下人。」

佛言:「我為菩薩在世時,三十六反為天王釋、三十六反作金輪王、三十六反作飛行皇帝。今日諸賢者,誰有好心善意,念釋迦文佛恩德者,以香華浴佛形像求第一福者,諸天鬼神所證明知。」

佛言:「人身難得,佛經難得聞。能自減省,持五家財物,用浴佛形像,自在所願。欲求度世無為道,長不欲與生死會者,可得;欲求精進勇勐,立身如釋迦文佛者,可得;欲求文殊師利、阿惟越致菩薩飛行教授,人民具相,可得;欲求辟支佛、阿羅漢,可得;欲求閉絕三惡,根本生天上、人間,可得;欲求作第七梵天及第二忉利天王釋,可得;欲作飛行皇帝,可得;欲在世間豪貴,可得;欲求財富巨億萬家生,可得;欲求百子千孫,可得;欲求長壽無病,可得。世間人寧亡身上一臠肉,不欲亡一錢,人生不持一錢來,死亦不持一錢去,財物故留世間,死當受苦惱;持用浴佛,生死與俱,無有斷絕。」

佛言:「閻浮利內外諸天梵釋、鬼神、龍,皆當擁護浴佛形像者,從是因緣,得佛泥洹道。」

佛言:「諸持好香、湯,浴佛形像者,自得其福,所在清淨名聞;持好花上佛者,自得其福,端正好色無比;持繒幡上佛者,自得其福,在所從生常得自然,好衣無極。」

佛言:「我累功積德行善至誠,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乃自致得作佛耳。

「灌佛形像所得多少,當作三分分之:一者為佛錢、二者為法錢、三者為比丘僧錢。佛錢繕作佛形像,若金、若銅、若木、若泥、若塐、若畫,以佛錢修治之;法錢者,架立樓塔、精舍、籬落、牆壁、內外屋,是為法錢;比丘僧有萬錢,千比丘當共分之。若無眾比丘,但一分作,有以一分給與法錢。數人亦三分分之,出以一分。持後法錢、僧錢,一文以上不可妄用,私取一錢自私用,以為施惠,見世貧極,後長受苦。寧以利刀割肉,以施惠人,不以灌佛一錢,私作恩惠;寧吞洋銅,不以灌佛一錢以作恩分;寧自投大火中,不以灌佛一錢與妻子,若共持治,生飯食也,今現世當受恐怖,後世魂神,當受是痛。世人多有發意求所願者,布施之日,不計少多,趣使充饒事業,必敬者疲極。眾家殘餚饌,噉食不盡,當持那置。」

佛言:「少多皆當,送以給與,守嵩寺中,持法沙門。眾僧自共分,以出物當望生。云何春種食之,福那得生耶?不應各各竟分、分歸與妻子。是為種於石上,根株焦盡終無生時。今以布施者餘福,重以施眾僧,是為施一得萬倍。

「四月八日浴佛法,都梁、藿香、艾納,合三種草香,挼而漬之,此則青色水;若香少,可以紺黛、秦皮,權代之矣。欝金香手挼而漬之於水中,挼之以作赤水;若香少若乏無者,可以面色權代之。丘隆香擣而後漬之,以作白色水;香少可以胡粉足之,若乏無者,可以白粉權代之。白附子擣而後漬之,以作黃色水;若乏無白附子者,可以梔子權代之。玄水為黑色,最後為清淨,今見井華水名玄水耳。

「右五色水灌,如上疏。

「以水清淨灌像訖,以白練若白綿拭之矣,斷後自佔更灌,名曰清淨灌。其福與第一福無異也。」

佛說摩訶剎頭經

(此經,宋藏即云:灌洗佛形像經,法炬譯。撿尋經文,與宋藏中《摩訶剎頭經》相濫,即宋藏錯亂。今按丹本,此經卻是《摩訶剎頭經》,聖賢譯者,今從丹本,換其經題及譯者雲)。


上篇:佛說灌洗佛形像經

下篇:佛說浴像功德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佛說如來智印經

佛說如來智印經一卷 僧祐雲闕譯人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序 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傳法慈覺大師宗頤...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

五苦章句經

五苦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一名諸天五苦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

捨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捨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失譯 佛在捨衛祇桓阿難邠坻阿藍。...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坐禪三昧經

坐禪三昧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導師說難遇, ...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禮拜觀世音菩薩儀軌

禮拜觀世音菩薩儀軌...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

【佛教詞典】羅網

(物名)連綴寶珠為網,以作莊嚴之具者,帝釋殿前之羅...

【佛教詞典】污戒

為「淨戒」之對稱。即凡夫受戒後,常因煩惱之現行,而...

做供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福田清淨;第二,意樂清...

從痛苦中覺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堅定

佛陀出世以後,先講生死流轉的果報。我們前面講人天乘...

略說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 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

誦經時讀錯讀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問: 在誦經時,讀錯讀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師答...

你跟著妄想走,如何能感應道交呢

念一句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那我們如何念一...

最終都要歸於一把灰

一個親戚去世了,我們送她到殯儀館火化。我對火化的環...

信願的力量要敵過貪戀塵勞的愛力

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

四弘誓願該如何理解

問: 什麼是自性?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

佛誓斷眾生貪慾之因緣

世間狂逸之甚,莫過於貪慾,因此應當勤斷貪慾煩惱。 《...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

四念處頌(並敘) 佛垂涅槃,囑諸比丘,依四念處住,如...

網絡學佛必須痛戒的弊病

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網絡是宣傳佛法的一個特殊...

心裡面的無常,影響我們最為嚴重深遠

無常的道理,對初學者來講,是很重要的觀念。比方說,...

【視頻】海明寺大悲懺法會

海明寺大悲懺法會

【視頻】《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

《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