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八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明一百四十一波夜提法之二

佛住舍衛城,爾時有人名竭住,在外道中出家,父母在佛法中出家。時竭住盛寒時無衣,往至母所禽獸而住。母即慈念:「有新浣染作淨欝多羅僧。」便脫與之,得已即著入酒店中坐,為世人所嫌言:「此邪見噉酒糟驢,而著聖人幖幟。」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持衣與出家外道?從今已後不聽自手與外道衣。」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自手與俗人外道沙門衣,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俗人者,在家人。

外道者,外道出家。

自手與者,手與手受。

沙門衣者,賢聖幖幟。

波夜提者,如上說。

不得自手與俗人外道沙門衣。若比丘尼有戒德,婦女小兒欲乞破衣段以禳災者,不得自手與,應遣淨人女與。若比丘自手與俗人外道沙門衣者,越毘尼罪。若有戒德比丘,人索破袈裟段欲以禳災者,應使淨人與,不得與大段當與小者。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有比丘尼,如女人著衣,為世人所嫌:「云何比丘尼著長衣曳縷而行?如世間女人。此壞敗人,何道之有?」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呼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從今已後不聽合縷作衣,當應量作。」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作安陀會應量作,長四修伽陀搩手、廣二搩手。若過作截已,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安陀會者,世尊所聽。

作者,若自作、若使人作。

應量者,長四修伽陀搩手。修伽陀者,善逝。廣二搩手。若過量作截已,波夜提悔過。

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長應量、廣過量作,成,波夜提。受用,越比尼罪。如是廣應量、長過量;如是邊應量、中過量;中應量、邊過量;如是屈量、皺量、水灑量,乾已欲令長廣,波夜提。受用,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有比丘尼年少端正,著衣道行。時兩乳現出,男子見已笑之。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乃至佛言:「從今已後比丘尼應作僧祇支。」復次爾時有比丘尼,留縷作僧祇支長廣,乃至佛言:「從今日後截縷應量作。」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僧祇支應量作,長四修伽陀搩手、廣兩搩手。若過作截已,波夜提。」波夜提,如上安陀會中廣說。

佛住比捨離,爾時跋陀羅比丘尼於蘇河浴,爾時有五離車童子於河上看,見已生欲心。比丘尼言:「長壽!汝去!」答言:「我不去,欲看阿梨耶形體。」比丘尼言:「汝用看是臭爛身九孔門為?」復言:「不爾!我甚欲見。」良久不去。比丘尼作是念:「此凡夫愚淺。」即以手掩前後而出,其人見已迷悶倒地,血從口出。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乃至諸比丘尼問佛:「云何是五離車童子,有欲心迷悶倒地乃爾?」佛言:「非但今日有此欲心,過去世時已曾如是。」諸比丘尼白佛言:「願欲聞之。」佛言:「過去久遠,爾時有一天女端正殊特,時有五天子:一名釋迦羅,二名摩多梨,三名僧闍耶帝,四名鞞闍耶帝,五名摩吒。見已各生欲心,便作是念:『此非可共物,欲心重者當以與之。』各言:『可爾。』於是釋迦羅即說頌曰:

「『我憶淫欲時,  坐臥不自安,
  乃至睡眠時,  欲退始得安。』

「摩多梨復說頌曰:

「『釋迦汝眠時,  猶故有暫泰,
  我憶淫慾時,  如陣戰鼓音。』

「僧闍耶帝復說頌曰:

「『摩多鼓音喻,  猶故尚有間,
  我心染欲時,  如駃流漂木。』

「鞞闍耶帝復說頌曰:

「『汝喻漂浮木,  或時有稽留,
  我憶慾念時,  如虻蟲不瞬。』

「於是摩吒復說頌曰:

「『汝等諸所說,  全是安樂想,
  我耽淫欲時,  不覺死與生。』

「於是諸天子言:『汝最重者。』即並與之。」佛告諸比丘尼:「爾時五天子者,今五離車是。」諸比丘尼白佛言:「是比丘尼有何行業,端正如是,在大姓家生,以信出家得證無漏。」佛告諸比丘尼:「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有長者家初取新婦,常有一梳頭人給與飲食。時有辟支佛名宣絺,詣門乞食,其婦見之不大端嚴無恭敬心,既不與食復不語去。梳頭人見已語言新婦:『可施與食。』答言:『丑陋不好,我不能與。』即語:『可賜我食分,我欲與之。』答言:『隨意,亦可棄著水中。』其人得食即施。辟支佛於是受食乘空而逝。見其飛騰心大歡喜,即發誓言:『願我後身生大姓家,身體端正,見佛聞法得盡有漏。』於是命終即生天上,於百千天女,五事最勝,壽命、色力、名稱、辯才。天上命終,生波羅奈城婆羅門家,值迦葉佛出世。時父母出行遊觀,時女在家,迦葉佛入城乞食次到其家,宿殖德故見大歡喜,淨洗銅盤盛種種好食,及憍捨耶衣奉上世尊。即說頌曰:

「『今奉食與衣,  眾施中最勝,
  今供牟尼尊,  結習盡得證,
  如是漏盡證,  願我亦復然。』

「此女後嫁適婆羅門家,姑妐嚴惡難事,乃至我用此活為?不如自殺。即持瓔珞及塗身香,並自絞繩欲行自殺。過見迦葉佛塔,即持嚴身之具供養佛塔,然後自絞。命終之後即生婆羅門家,乃至自說頌曰:

「『瓔珞衣香花,  信供迦葉塔,
  緣此福報故,  今禮世尊足。』」

佛言:「從今日後應作浴衣,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作雨浴衣應量作,長四修伽陀搩手,廣二搩手。若過作截已,波夜提。」如上僧祇支中廣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比丘尼僧語偷蘭難陀言:「汝能為僧乞迦絺那衣不?」答言:「能。」即往無信家語言:「大福德!汝能施僧迦絺那衣不?」答言:「能。」僧自恣已,語偷蘭難陀言:「得迦絺那衣未?」答言:「我知。」即到其家語言:「長壽!迦絺那衣辦未?」答言:「我知。」尋復往索,比丘尼復言:「我知。」如是衣時已過,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比丘尼來。」來已,佛問:「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汝云何至不能辦衣家為僧索迦絺那衣?從今已後不聽。」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詣不能辦衣家為僧乞迦絺那衣,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不信者,無力與希望處弱。

衣者,欽婆羅衣、[疊*毛]衣,乃至驅牟提衣。

乞者,為僧求迦絺那衣。

衣時過,不得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能為僧求迦絺那衣者,應好著意求,不得至不信家求,當至有信家眷屬多者乞。若前人言:「我自知。」當復語言:「汝定與不?勿令過衣時。」亦當相望其人,必不能辦者,當更餘處求。亦應自籌量,不能辦者不應與僧求。若已許僧求衣,不自勤求、不使人求,又不自語僧,令衣時過者,波夜提。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往詣不信家,為僧求迦絺那衣者,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比丘尼著上下衣,來禮世尊足,後失火燒衣。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喚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汝云何所受持衣而不隨身?從今日後不聽所受持衣而不隨身。」

復次爾時有比丘尼釋種女、摩羅女,先是樂人出家,僧伽梨重不能勝,甚以為苦。乃至佛言:「從今已後聽病時。」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不病,所受衣不隨身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所受衣者,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會、僧祇支、雨浴衣。

病者,世尊說無罪。

不隨身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不病,所受持衣不持者,波夜提。若禮塔、若經行、若晝日坐禪處界內無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比捨離,爾時跋陀羅比丘尼家中常與送食,得已更煎更熬更調和,其兄弟伯叔來見已言:「我欲食。」答言:「可爾。」即取而食,覺氣味異常,問言:「何處得此好食?」答言:「故是家中所送耳。」即便恚言:「我家從來作食徒棄錢財,初不得好食。」即還家鞭打奴婢罵言:「虛棄錢物而不可食。」其使人瞋恚言:「坐此比丘尼,得苦惱如是。」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跋陀羅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從今日後不聽自煮熬煎。」

復次佛住舍衛城,爾時有比丘尼,是釋種女、摩羅女,行乞食得宿飯、宿羹、宿菜,食已吐逆。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往白世尊:「得聽我等溫食不?」佛言:「得。」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比捨離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得佉陀尼食、蒲闍尼食,更煮、使人煮,更熬、使人熬、更煎、使人煎,不病比丘尼食者,波夜提。」

佉陀尼者,五佉陀尼食。

蒲闍尼者,五蒲闍尼食。

更煮者,若自煮、使人煮。

熬者,若自熬、若使人熬。

煎者、若自煎、若使人煎。

病者,世尊說無罪。云何病?老病、羸瘦、食冷吐逆不樂。

不病比丘尼煮食食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不聽為美食故更熬更煎,若冷得溫,不聽銚釜中煮。若用銅盂、若鉤缽、鍵鎡中溫。若比丘為美故自更煮、更熬、更煎,越比尼罪。若使淨人知者無罪,若乞食時食冷更溫無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有夫婦二人,釋種中出家。時夫摩訶羅食,比丘尼在邊行水以扇扇之。摩訶羅說往時事,比丘尼瞋,即以水灑面,以扇拍頭。呵言:「汝不知恩義故,說往時之事,不應說者而便說之。」比丘尼見已語言:「阿梨耶!此上尊眾,不得如是。」復言:「是摩訶羅不善不知恩義,不應說者而今說之。」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比丘食以水扇供給?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是長養善法。從今已後不聽。」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者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比丘食以水扇供給,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比丘食者,五正食、五雜正食。

水扇者,持水瓶行水、以扇扇之,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持水瓶、不持扇者,越比尼罪。持扇、不持水者,亦越比尼罪。二俱持者,波夜提。二俱不持,無罪。是罪一比丘、一比丘尼;若眾多比丘,行水扇者無罪。若眾中有父兄者,以扇扇無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有半耆蒜商人,請比丘尼僧與蒜。時六群比丘尼就園噉蒜,踐蹈狼藉。時商人來行蒜,見此狼藉即問園民:「何故乃爾?」答言:「前請比丘尼與蒜,或就中食或持去,踐蹈如是。」商人嫌言:「我請與蒜但當食之,何故持去、踐蹈如是?」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具白世尊,乃至答言:「實爾。」佛語比丘尼:「此是惡事,從今已後不聽食蒜,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食蒜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蒜者,種蒜、山蒜。如是比一切蒜不聽食,熟不聽、生亦不聽,重煮亦不聽,燒作灰亦不聽。若身有瘡聽塗,塗已當在屏處,瘡差淨洗已聽入。是故世尊說。

 他衣外道衣、  祇支安陀會、
 浴衣迦絺那、  持衣不隨身、
 更煮捉水扇、  食蒜八跋渠。

佛住舍衛城,爾時賴吒波羅姊無常,乞種種飲食與姊子,為世人所嫌:「云何沙門尼受他信施施與俗人?」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呼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從今已後不聽自手與俗人食。」

復次佛住舍衛城,爾時竭住外道到母邊,其母見來,以種種飲食滿缽而與,其子得已即持至酒店上自食,復與人食。有人問言:「汝何處得此好食?」語言:「汝默,世人以沙門尼為福田,沙門尼復以我為福田。」為世人所嫌:「云何沙門尼用人信施與不增長福處?」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自手與外道食?從今已後不聽自手與外道食。」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俗人、外道自手與食,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俗人者,在家人。

外道者,出家外道。

自手者,手與手受、器與器受。

食者,佉陀尼食、蒲闍尼食。

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有親裡來欲與食者,不聽自手與,當使淨女人與。若無淨女人者,應語:「此中自手取食。」若畏多取者,應語:「取爾許來受取,餘者置。」受得已放地令自取。若外道來者不聽自手與,當使淨女人與。若無淨女人者,應語:「此中自取食。」若畏取多者,應語:「取爾許來。」餘者舉置。手中者放地與之。若親裡嫌恨言:「汝作旃陀羅相遇耶?」應語:「汝出家處不好,世尊制戒不得與。」得使外道作食,語言:「汝授與我,餘者自食。」是故世尊說。

佛住拘睒彌,爾時闡陀母比丘尼善知治病,持根藥葉藥果藥,入王家、大臣家、居士家,治諸母人胎病、眼病、吐下,熏咽、灌鼻、用針刀,然後持此諸藥塗之。由治病故大得供養。諸比丘尼呵言:「此非出家法,此是醫師耳。」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以是因緣往白世尊。佛言:「喚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從今日後不聽作醫師活命。」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拘睒彌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作醫師活命,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醫者,持根藥、葉藥、果藥治病。復有醫咒毒、咒蛇乃至咒火、咒星宿日月,以此活命如闡陀母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比丘尼不得作醫師活命,若有病者得教語治法。比丘作醫師活命者,越毘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拘睒彌,爾時世尊制戒不得作醫師活命,有人呼闡陀母治病,比丘尼言:「世尊制戒不聽。」復言:「若不聽者授我醫方。」即授與俗人外道醫方。諸比丘尼言:「但誦醫方,此非出家法。」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呼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從今日後不聽授俗人、外道醫方。」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拘睒彌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授俗人、外道醫方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俗人者在家人。

外道者,出家外道。

授醫方者,咒蛇、咒毒,乃至咒火、咒星宿日月,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比丘尼不得授俗人外道醫方、不得教語。若比丘授俗人外道醫方者,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比捨佉鹿母請二部僧,時比丘尼晨朝往到其家語優婆夷言:「汝今日請二部僧。我等當以何報之?」鹿母言:「阿梨耶!但誦經行道,便是報恩。」答言:「實爾。然復更以餘事薄報。」即共上閣取其劫貝,中有擘者、有紛者、中有紡者,成縷丸已而與之言:「我欲報者今以作竟。」優婆夷言:「此事非是報,欲報者食已坐禪、受經、誦經,是乃為報。」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以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從今日後不聽於白衣家作世俗作。」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為俗人作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俗人者,白衣家。

為俗人作者,擘劫貝、紛劫貝,及紡。若舂、若磨、若浣衣,如是比俗人家作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比丘尼不得為俗人作,若檀越欲供養佛故言:「阿梨耶!佐我作供養具。」者,爾時得佐結華鬘、得佐研香。若比丘佐俗人作者,越毘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有夫婦二人,日中時自於屋內無人想處欲行淫事。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先不語,卒爾便入,其夫見之忿恚,妨我行欲。身生猶起不息,即逐欲捉比丘尼。比丘尼畏之,急走來還住處,語諸比丘尼言:「今日殆壞我梵行。」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喚是比丘尼來。」來已,佛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知食家不先語而入?從今已後不聽。」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知食家先不語而入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知者,若自知、若從他聞。

食者,女人是丈夫食,丈夫是女人食。

家者,剎利家、婆羅門家、毘舍家、首陀羅家。如是比先不語者,先不語而入,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先不語不得入,若欲入者應語守門者:「我欲入。」若守門者白已言入乃入,若守門者不還不得入。若聞房中語聲,當彈指動腳作聲。若彼默然者不得入,若來出迎得入。若比丘先不語而入者,越毘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迦梨比丘尼度梨車第三生女出家,與俗人外道習近住。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呼比丘尼來。」來已,佛問比丘尼:「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言:「此是惡事,從今日後不聽習近住。」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與俗人、外道習近住,若竟日、若須臾,下至園民、沙彌,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俗人者,在家人。外道者,出家外道。

晝日者,齊日沒。

乃至須臾者,須臾間。

習近住者,身習近住、口習近住、身口習近住。

下至園民、沙彌者,波夜提。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習近住者,波夜提。若比丘尼習近住、展轉相樂住者,和上尼、阿闍梨尼應離別送著異方。若比丘習近住者,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共餘比丘尼諍鬪,便相咒誓言:「南無佛。」指佛誓、指阿闍梨誓袈裟邊誓:「若我作是者,我不在袈裟中死、不得斷苦邊,得殺父母罪、得背恩罪、得謗賢聖罪,入泥犁、墮餓鬼、墮畜生。我若爾者當入是諸趣;汝若爾者,亦當入是諸趣中。」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出家人作是咒誓?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是長養善法。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自咒誓、咒他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自咒誓者,「南無佛」,指佛誓、指阿闍梨誓:「我若爾者,當得如提婆達多罪、得妄語罪、得背恩罪、得兩舌罪。若我爾者,梵行不成就、不在袈裟中死,入泥梨、墮畜生、餓鬼。若汝謗我者,亦當得是罪。」作是誓者,波夜提。若比丘作是誓,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偷蘭難陀共諸比丘尼鬪諍已,瞋恚自打自抓、大啼哭淚出。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喚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汝云何瞋恚自打而啼哭淚出?此非法、非律、不如佛教,不可以是長養善法。」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自打而啼泣淚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自打者,若手搏、若拳敲、若杖、若土塊、若鞭,如是比丘尼自打而啼者,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自打不啼者,越比尼罪。啼而不打者,亦越比尼罪。自打而啼者,波夜提。不打不啼者,無罪。若比丘自打而啼,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到俗人家舍稱說:「樹提比丘尼,賢善持戒精進,乃至威儀庠序左顧右視,著衣持缽審諦安詳省於言語,天人供養。」檀越見已生恭敬心,給施衣缽、飲食、疾病湯藥。偷蘭難陀威儀不具足,著穿破垢衣,大腹乳脇露現,舉止卒暴多於言語,生不敬心不請與衣缽、飲食、疾病湯藥。便作是言:「我至檀越家稱嘆樹提,故得此供養。而樹提但道說我不好事,故我不得供養。」樹提言:「阿梨耶!我不道說,何故說汝惡事?」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不審諦而便嫌責?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是長養善法。」佛言:「從今已後不得不審諦聞而嫌責他。」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語比丘尼作是言:『阿梨耶!共往某甲家。』彼於後不忍某甲,比丘尼無因緣不審諦聞而呵責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偷蘭難陀比丘尼。

家者,剎利家、婆羅門家、毘舍家、首陀家。

後不忍者,如樹提比丘尼。不忍事者,九惱非處起瞋第十。

無因緣者不審諦聞後嫌責者,波夜提。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不審諦聞而嫌責者,波夜提。若比丘不審諦而呵責者,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時到著衣持缽,詣大家門前立。有比丘來乞食,作如是言:「上尊眾可入,此家為尊者作食。」與食已然後自食。若比丘尼來復言:「阿梨耶入去,檀越為汝作食。」施食已然後自食。或語言:「餘家亦有食,何必共在此?」如是一切外道乞食皆如是慳嫉心護他家。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乃至答言:「實爾。世尊!」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慳嫉心護他家?從今日已後不聽。」佛告大愛道:「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慳嫉心護他家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家者,四種姓家。

慳嫉心者,如偷蘭難陀比丘尼。

波夜提者,如上說。比丘尼不得慳嫉心護他家。若比丘、比丘尼問者當語實;若外道問時,若恐染著外道邪見而呵責者無罪。若比丘慳嫉心惜他家者,越毘尼罪。是故世尊說。

 手與食醫師、  授方佐俗作、
 不語入習近、  自咒自打啼、
 呵責護他家。  第九跋渠竟。

佛住舍衛城,爾時有夫婦出家,時夫摩訶羅來與食,在邊而立。其夫說先時女人惡事,聞已不喜便作是言:「短壽摩訶羅!不識恩義,不應說者而說之。」諸比丘尼呵言:「阿梨耶!此上尊眾,不得作此罵詈。」即語比丘尼言:「此短壽摩訶羅不知恩義,不應說者而說之。」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從今日後不聽比丘尼對面呵罵比丘。」佛告大愛道:「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對面呵罵比丘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對面者,四目相對。呵罵者,言:「短壽摩訶羅!不善不識恩義。」波夜提。

波夜提者,如上說。

比丘尼不得對面呵罵比丘,若兄弟親裡出家,其人不持戒行,亦不得呵罵,應當軟語教誨。若是年少者,應語:「沙路醯多!莫作此事。汝今不學,何時當學耶?汝後弟子亦當學汝作不善。」若老者,應語:「沙路醯多!汝今不學者,待至老死時乃學耶?」比丘亦不得對面呵罵比丘尼言:「剃髮婦女、淫妷婦女。」乃至言:「摩呵梨!汝不善,不知恩義。」可得軟語教,如上說。若比丘對面呵罵比丘尼,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比丘尼一歲、二歲、三歲便畜弟子,不知教誡,如天羊、天牛而自放恣,淨戒不具足、威儀不具足、不知恭奉和上尼阿闍梨、不知供奉長老比丘尼、不知入聚落法阿練若法、不知入僧中法、不知著衣持缽。諸比丘尼以是因緣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從今已後不聽減十二雨畜弟子。」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減十二雨畜弟子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減十二雨者,減十二年,是名減十二雨。比丘尼減十二雨滿十二年,亦名減十二雨。比丘尼減十二雨過十二年,亦名減十二雨。比丘尼冬時受具足,數冬為十二未經自恣,是名減十二雨。若春時受具足,數春為十二,未經自恣,是名減十二雨。初安居時受具足,未經初安居時受自恣,是名減十二雨。後安居時受具足,未經後安居受自恣,是名減十二雨。比丘尼滿十二雨減十二年,是名滿十二雨。比丘尼滿十二雨滿十二年。如是過十二年,是名滿十二雨。比丘尼冬時受具足,經安居竟受自恣,是名滿十二雨。若春時受具足,經安居竟受自恣;如是初安居受具足已,經初安居竟受自恣;後安居受具足,經後安居受自恣,是名滿十二雨。

比丘尼畜受具足者,波夜提。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比丘尼減十二雨度人者,越比尼罪;受具足者,波夜提。若比丘減十二雨度人受具足者,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世尊制戒,不得減十二雨畜弟子。時六群比丘尼及餘比丘尼,滿十二雨、十法不滿,畜弟子不教誡,猶如天牛、天羊,乃至不知著衣持缽。諸比丘尼以是因緣語大愛道,乃至答言:「實爾世尊!」佛言:「從今已後不聽十法不具足而畜弟子。」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滿十二雨,十法不具足而畜弟子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滿十二雨者,如上說。

十法不具足者,十法不成就。何等十?一、持戒;二、多聞阿毘曇;三、比尼;四、學戒;五、學定;六、學慧;七、能自出罪、能使人出罪;八、弟子親裡欲罷道,能自送、若使人送至他方;九、能看弟子病若使人看;十、滿十二雨若過。是名十法。若十法不滿度弟子,越比尼罪;受具足,波夜提。若比丘十法不具足度人,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世尊制戒,滿十二雨、十法具足得畜弟子。爾時比丘尼滿十二雨、十法具足,畜弟子。諸比丘尼嫌言:「汝滿十二雨十法具足,誰能知汝?」諸比丘尼聞已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乃至答言:「實爾。世尊!」佛言:「從今日後畜弟子應作求聽羯磨,然後得乞畜弟子羯磨。」羯磨者應作是說:「阿梨耶僧聽!某甲比丘尼成就十法,若僧時到,僧某甲比丘尼欲從僧乞畜弟子羯磨。阿梨耶僧聽!某甲比丘尼十法成就,欲從僧乞畜弟子羯磨。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比丘尼應從僧乞,胡跪合掌作是言:「阿梨耶僧聽!我某甲滿十二雨、十法成就,今從僧乞畜弟子羯磨,唯願僧與我畜弟子羯磨。」如是三乞。羯磨者應作是說:「阿梨耶僧聽!某甲比丘尼滿十二雨、十法成就,已從僧乞畜弟子羯磨。若僧時到,僧某甲比丘尼十法成就,與畜弟子羯磨。如是白。」「阿梨耶僧聽!某甲比丘尼滿十二雨、十法成就,已從僧乞畜弟子羯磨。僧今與某甲比丘尼畜弟子羯磨。阿梨耶僧忍與某甲比丘尼畜弟子羯磨,忍者僧默然,若不忍者便說。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與某甲比丘尼畜弟子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十法具足,不羯磨而畜弟子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十法具足者,亦如上說。

不羯磨者,不僧中作羯磨名不羯磨,十法不具足者亦名不羯磨。雖作羯磨,若白不成就、眾不成就、羯磨不成就,亦名不羯磨。畜弟子者,受具足不羯磨與受具足者,波夜提。是故世尊說。

佛住毘舍離,爾時迦梨比丘尼度梨車第三生女,與受學法已,捉戶鉤開他房戶,共俗人外道住。比丘尼嫌呵言:「此人犯戒,捉戶鉤開他房戶,共男子住。云何與受具足?」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喚迦梨來。」來已問:「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此是惡事,汝云何知犯戒,捉戶鉤開他房戶,與外道共住,而與受具足?從今已後不聽犯戒而與受具足。」佛告大愛道:「依止比捨離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知他犯戒,捉戶鉤開他房戶,共男子住,與受具足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犯戒者,戒不具足、越戒。

捉戶鉤開房者,開他房戶。

男子者,俗人、若外道出家人。

共住者,習近住。

與受具足者,波夜提。波夜提,者如上說。

若共俗人外道習近住者,不聽與受具足。若能使此人梵行全者,當先離別然後與受具足。若比丘知沙彌犯戒與女人習近住,不更與出家而與受具足者,越比尼罪。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比丘尼度十歲十二歲童女出家與受具足。時女軟弱不堪苦事、淨不具足、威儀不具足、不知奉事和上尼阿闍梨尼、不知入聚落、不知阿練若、不知入眾、不知著衣持缽。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乃至佛言:「呼是比丘尼來。」來已問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從今日後不聽不滿二十童女與受具足。」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住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與減二十雨童女受具足者,波夜提。」

比丘尼者,如上說。

減二十雨者,減二十年,是名減二十雨。童女減二十雨滿二十年,亦名減二十雨。童女減二十雨出二十年,亦名減二十雨。冬時生,通數冬二十,未經自恣,是名減二十雨。童女春時生亦爾。前安居時生,數前安居二十,未經自恣;後安居時生,數後安居二十,未經自恣,是亦名減二十雨。童女若減二十雨,童女一切作減二十想,與受具足,一切,波夜提罪。此人不名受具足。若減二十雨,半減想、半滿想,與受具足。減想者,波夜提。滿想者,無罪。此人名受具足。減二十雨童女,一切滿想與受具足,一切無罪,是人名受具足。滿二十雨減二十年,是名滿二十雨。童女滿二十雨滿二十年;滿二十雨過二十年,是名滿二十雨。童女冬時生,經安居自恣已滿二十,與受具足;春時亦如是。前安居生,經前安居竟自恣已;後安居生,後安居竟自恣已,滿二十雨童女,半減想、半滿想。減想者,越比尼罪;滿想者,無罪,此人名受具足。滿二十雨童女,一切謂不滿想與受具足,一切越比尼罪,此人不名受具足。一切滿想,一切無罪,此人名善受具足。

童女者,未壞梵行,與受具足者,波夜提。若童女欲於如來法中受具足者,應問:「汝何時生?」若不知者應看生年板;若無者當問父母、親裡;若復不知,當問:「何王時?大豐時?大儉時?」若復不知者,不可相形,若是樂人家女,年小而形大,當相其手足骨節。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世尊制戒,不聽減二十雨童女受具足。時諸比丘尼,滿二十雨童女與受具足。諸比丘尼嫌言:「汝滿二十雨不滿二十雨,誰得知者?」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乃至佛言:「從今日已後,十八童女欲於如來法中受具足者,應從僧乞二年學戒。」先作求聽羯磨已,然後得乞。羯磨人應作是說:「阿梨耶僧聽!某甲十八歲童女,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若僧時到,僧某甲欲從僧乞二年學戒。阿梨耶僧聽!某甲十八歲童女,欲從僧乞二年學戒,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女人應從僧乞,作是言:「阿梨耶僧聽!我某甲十八歲童女,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今從僧乞二年學戒,唯願僧哀愍故,與我二年學戒。」如是至三。羯磨人應作是說:「阿梨耶僧聽!某甲十八歲童女,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已,從僧乞二年學戒。若僧時到,僧與某甲二年學戒羯磨。白如是。」「阿梨耶僧聽!某甲十八歲童女,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已從僧乞二年學戒,僧今與某甲二年學戒。阿梨耶僧忍僧與某甲二年學戒,忍者僧默然,若不忍者便說。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與某甲二年學戒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滿二十歲童女不與學戒,而與具足者,波夜提。」

滿二十歲者,滿二十雨;滿二十雨減二十年,亦名滿二十雨。乃至後安居時生,後安居受自恣,數滿二十,是名滿。

不與學戒者,不與羯磨與學戒,是名不與。十法不具足亦名不與學戒。雖羯磨,眾不成就、白不成就、羯磨不成就,若一一不成就,而與受具足者,波夜提。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比丘尼與受學戒,不滿學與受具足,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受學戒,不滿學與受具足者,波夜提。」

受學戒者,與受學戒。十法滿、眾成就、白成就、羯磨成就,若一一成就,是名與受學戒。

不滿學戒者,與受學戒已,二歲應隨順學十八事。何等十八?一切比丘尼下、一切沙彌尼上;飲食於其不淨、比丘尼淨;於比丘尼不淨、於其亦不淨;得與比丘尼同室三宿,與沙彌尼亦齊三宿;得與比丘尼授食,除火淨五生種已;從沙彌尼受食;不得向說波羅提木叉,從波羅夷乃至越比尼罪,得語言:「不得淫、不得盜、不得殺人。」如是比得教。不得聽布薩自恣,至布薩自恣日,至上座前頭面禮僧足作是言:「我某甲清淨,憶念持。」如是三說已,卻行而去。後四波羅夷若一一犯者,即日應更受學法。若十九僧伽婆尸沙已下,一切作突吉羅悔。若破五戒,何等五?非時食、停食食、受金銀及錢、飲酒、著香華。隨其犯日,從始學戒滿。

減者,減二雨學,是名不滿學。

不滿學與受具足者,波夜提。是故世尊說。

◎佛住舍衛城,爾時世尊制戒,不聽不滿學與受具足。爾時比丘尼,十八雨童女學戒滿,二十雨與受具足。諸比丘尼嫌言:「汝學戒滿不滿,誰得知者?」諸比丘尼以是因緣語大愛道,乃至佛言:「從今已後學戒滿二十雨童女,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作比丘尼者,先作求聽羯磨。」應「然。」後,從僧乞學戒滿受具足羯磨。羯磨者應作是說:「阿梨耶僧聽!某甲二十歲童女學戒滿,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若僧時到,僧某甲欲從僧乞學滿受具足。阿梨耶僧聽某甲二十歲童女學戒滿欲從僧乞學滿受具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應從僧乞,胡跪合掌作是言:「阿梨耶僧聽!我某甲二十歲童女學戒滿,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今從僧乞學滿受具足,唯願僧哀愍故,與我學戒滿受具足。」如是三乞。羯磨者應作是說:「阿梨耶僧聽!某甲滿二十雨童女學戒滿,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作比丘尼,已從僧乞學滿受具足。若僧時到,僧與某甲學滿受具足羯磨。白如是。」「阿梨耶僧聽!某甲滿二十雨童女學戒滿,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作比丘尼,已從僧乞學滿受具足。僧今與某甲學滿受具足,阿梨耶僧忍與某甲學滿受具足者默然,若不忍者便說。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與某甲學滿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佛告大愛道瞿曇彌:「依止舍衛城比丘尼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尼學戒滿,不羯磨與受具足者,波夜提。」

學戒滿者,二雨中隨順行十八事。

不羯磨者,不作羯磨。

與受具足者,波夜提。波夜提者,如上說。是故世尊說。

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八

 

上篇:摩訶僧祇律

下篇: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佛說沙彌十戒儀則經

佛說沙彌十戒儀則經(計七十二頌) 西天譯經朝散大夫試...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註音版】佛說四輩經

佛說四輩經...

佛說菩薩睒子經

佛說菩薩睒子經 安公錄中闕譯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

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

華嚴經關脈義記

華嚴經關脈義記 夫以三乘漸次究之者可測其津涯。一乘...

虛空孕菩薩經

虛空孕菩薩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淨業知津

淨業知津 靈岩山下寶藏僧 悟開 述 世間稱為苦海者。...

【註音版】佛說宿命智陀羅尼經

佛說宿命智陀羅尼經...

佛說興起行經

佛說興起行經序 所謂崑崙山者,則閻浮利地之中心也。...

【佛教詞典】內身

【內身】 p0365 雜集論十卷一頁云:內身者:謂於此身中...

【佛教詞典】心法身

吾人的心性即法身,為在纏如來,所以叫做心法身。...

口業清淨,功德不思議

何為『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四種口業 妄語者,見言...

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學問類: 1、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2、茅鹿門云:人生...

我們現在最大的盲點在哪裡

我們現在最大的盲點在哪裡?身為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

吉祥人生的四個道德實踐

講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實踐,這就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自己身...

七種蔬菜美白有奇效

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駐顏,《本草綱目》稱豌豆具有...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

【佛學漫畫】萬病總治的阿伽陀藥

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名為阿伽陀藥,萬病總治,下手易...

人體生病的四個原因

藥師法門裡面說:疾病的症狀是非常複雜的,千變萬化的...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有求的心態...

慧律法師《降低慾望和標準》

人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煩惱?我們認為金錢可以代表地...

靜藹法師示身不淨往生西方

靜藹。俗姓鄭,河南滎陽人,少年時到寺院遊玩,看到描...

聖嚴法師:收心的練習

佛法教導我們抗拒誘惑、破除對七情六慾的執著,多利用...

【視頻】早課(靈鷲山)

早課(靈鷲山)

【視頻】《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

《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