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學佛

如瑞法師  2018/06/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學佛

世間是因緣和合的,不能說學了佛法就壞了世間的相,只是隨做而不著。

就像在家庭中,不能說學了佛法以後都平等了,兒子和老子也平等了,告訴說:「我不能管你叫爸了!」佛法說,事相一定是事相,父親一定是父親,兒子一定是兒子。儒家說的「素位而行」,你既然是兒子,你就一定有責任奉養你的父母親;你既然是父母,你一定有責任教育你的兒女。如果你教育了,沒有把他教育好,那是另當別論。如果你沒有這種責任心對他,你的孩子如果犯罪了等等,和你也脫不了干係,因為你沒有盡到當父母的責任。

佛法非常靈活,能設佛堂就設佛堂,不能設佛堂,每天早上上班之前,是開車或者騎自行車都可以,先發個願:新的一天來臨,佛菩薩加被我、保佑我,給予我智慧和力量!我願意為人民服務,和大家廣結善緣,共成佛道!上班!很簡單,是不是?

到晚上下了班回來以後,懺悔一下:佛菩薩,我今天很努力了,但是我還有說錯的、做錯的、想錯的,我反省,我懺悔!南無阿彌陀佛。

實際就是早上一個發願,晚上一個懺悔,這修行不是挺簡單嗎?如果你不懂得的話,你連這個念也不會起的。所以當你一發善願的時候,就徹底給你一次改變的力量。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佛法在哪裡?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凡是有問題的地方,那一定有相應的佛法給你解決。

回到現實的生活當中,把自己的心調整好,積極向上,努力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好好盡自己的這份責任,就是在學佛。學佛的語,學佛的心,學佛的行。佛怎麼說你怎麼說,佛怎麼做你怎麼做,佛的心念是什麼,你也培養自己的心念。

佛的心是什麼心呢?慈悲的心、清淨的心、智慧的心。我們的心是不是也把它變成智慧的心、慈悲的心?你不是在學佛嗎?佛的語言是什麼?佛的語言就是愛語、慈悲語,我們是不是學著也跟別人說?所以,「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學佛落實在哪裡?就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通過我們的身、通過我們的口、通過我們的心來改變自我。不是說學了佛後去要求別人。你要求別人,同時你自己先要做到。如果你真正地想改變別人,那你首先要求自己。佛法,能不能從自身先來做起?這很簡單,所以我說:「學一點,用一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十天進步十點點,百天進步百點點。百點點,千點點,一切成就不會遠!」

學佛法就是這樣的,凡夫成佛,就是這樣點點滴滴。「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功德聚集夠了,我們就成佛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人該懶散還是精進

很多人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心裡不安,是因為生活太緊張,...

不要輕易地離開家庭,讓家裡生煩惱

問: 本人已六十多歲,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嗎

出家也是有苦有樂。苦什麼?比如得長期吃素,有的人吃...

學佛要怎麼學

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

工作與休閑

近年來有些提倡重視休閑生活的人士認為,不要因過度認...

佛什麼時候說過這麼多心靈雞湯

問: 阿難曾說願化身石橋,經歷風吹雨打,只願那所愛...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來,百姓將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稱作開門...

凡是信佛的人,災害面前多數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們師父們,從早晨念經幹什麼?報四重恩、報父...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太虛大師談夢的意義

夢的意義 佛學上說夢是什麼東西?佛學謂一切眾生有八種...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財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財富。一個道德敗壞的人,不管是做...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覺光居士 輯錄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千萬不要把福報兌換成吃穿

物理學上有能量守恆定律,這個定律在福報上也有用到。...

忍辱以積大德

這個放棄內心的感受,我個人有一個小小的經驗,跟大家...

地藏菩薩最初是怎麼發心的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們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嗎

問: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學修,弟子經常以他們的名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清朝的玉琳國師,前世是一個十不全的書記師。因為受到...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

問: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華語發音不準。 淨界...

文珠法師《生命壽命與慧命》

一、生命的組織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

昌臻法師《學佛先學做人》

今天講的題目是《學佛先學做人》,分兩部分來談: 第...

福報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會回到業障深重

知一切法當體即空,非滅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這個空...

六道眾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

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在修波羅蜜之前,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

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

總結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可歸納如下幾項特質: 1、三...

【佛教詞典】三田

用以比喻菩薩、聲聞、闡提三者。(一)第一田,此田渠流...

【佛教詞典】鬼居處

【鬼居處】 p0909   俱舍論十一卷八頁云:諸鬼本處琰...

【視頻】覺醒法師《玉佛問道-怎樣克服恐懼》

覺醒法師《玉佛問道-怎樣克服恐懼》

【視頻】藥師咒(法鼓山教念)

藥師咒(法鼓山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