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

淨界法師  2015/03/11  大字體  護眼色

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要談的是第二種人,在唯識學對治的瞋恚,是對治一個修行者的瞋恚。因為修行者本身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對道理了解得多,但是他往往會把他所知道的道理,除了照自己,也會拿來照別人,造成我相、人相的對立。

一般脾氣特別大的人,個性都比較清高,放逸的人不敢有脾氣,因為放逸沒什麼資糧。很努力修行的人,資糧力夠又特別清高,煩惱慾望淡薄,就容易發脾氣,看誰都是放逸的境界。佛陀告訴我們修自他交換,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有他的業力。業力變現成果報的時候,都有他的位置和定位。人跟人之間,你是做母親,你是做媳婦,你是做兒子,在一個家庭就有定位了,這是過去的業力,相逢就是有緣,過去生你們各種的緣結合在一起。

你做母親,遇到子女跟媳婦,你要想,其實他講一句話觸惱你,不是故意要觸惱你,因為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他只是站在他的位子,認為這樣子做,對他能夠離苦得樂,你不能苛求,因為我們也想離苦得樂,想離苦得樂這種心態是同理心。其實每一個人只是想追求快樂,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他的位置,也可能會講出同樣的話,做出同樣的事情,因為我們想離苦得樂,此心相同,大家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我們沒有比別人高多少,只是我們站在這個角度,扮演一個長輩的角色。

自他交換消除人我的對立,人跟人最可怕就是,你用你的妄想,捏造出對立的我相、人相。你假設他想傷害你,你假設他是沖著你來。你只要把我相、人相拿掉,會發覺人跟人之間,只是諸法因緣生如此而已,每一個人站在自己的角色,追求各自的快樂,如此而已,沒有對立相。

佛陀大智慧,開出自他交換的法藥,要你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的關係搞清楚了,其實他不是沖著你來的,他只是想要追求快樂,這一點跟我們完全一樣。這樣你的脾氣就發不起來,他只是想追求快樂,這是合理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真正的人情味

我們常用人情味這三個字,卻有許多時候把人情味的意義...

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時,普賢菩薩摩...

沒有價值的東西要放在心裡做什麼

要怎麼修忍辱?(為什麼會覺得那是種侮辱、壓力?) 有...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如何產生的

問: 尊敬的師父您好,現如今人與人之間有好多矛盾,...

慈忍治瞋恚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

【推薦】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

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

【推薦】記住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過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得到過別人的幫助。但是...

人能百忍自無憂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

喝茶的八戒

喝茶需講究八戒!喝茶能強身健體,對人體是很有好處的,...

【推薦】多一份理解與寬容,少一份暴躁與氣惱

美國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項實驗:他們把生氣人的血液中...

隨順世緣遠離得失

我們禪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為禪就...

虛雲和尚開示錄

二十二日,師開示云:修道不難,但能放下萬緣,人法雙...

慧律法師《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緣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卻認為自己很行...

念佛的十種心

「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

黃庭堅轉世的故事

黃庭堅,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他的詩書畫號稱三絕...

為父母立了消災牌位,能否消除業障

問: 我悄悄地在寺院給父母立了一個消災牌位,父母始...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為原則

放生是指解救處於生命危險和恐懼之中的眾生,使它們免...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自己真正發了菩...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遠離塵勞定心禪修

佛法說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

好的命運從哪裡來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命運,能夠受人尊重、...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無量照群迷

不動週遍同,就是不動道場,在一個菩提樹下或者在道場...

【佛教詞典】尋思之所鑽搖

【尋思之所鑽搖】 p1179 瑜伽十八卷十七頁云:云何尋思...

【佛教詞典】現成底見

(雜語)現成的之見解。如喫茶吃飯,今日所有悟之境界...

【視頻】宏海法師《唐代高僧少康大師》

宏海法師《唐代高僧少康大師》

【視頻】惠空法師《共修迴向之義涵》

惠空法師《共修迴向之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