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佛在舍衛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誡諸沙門言:「我以天眼視天下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惡道者,人於世間身作惡口言恶心念惡,常好烹殺祠祀鬼神者,身死當入泥犁中;身常行善口常言善心常念善,死即上天。」佛言:「人如天雨泡,雨從上渧之,一泡壞者一泡成,人生世間,生者死者如泡起頃。佛持天眼視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貧者富者、貴者賤者,人所為善惡。」佛言:「我皆知之。譬如瞑夜於城門兩邊各燃炬火,人有出者入者數千萬人,從瞑中視,皆見火中出入者。」佛言:「我持天眼視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從瞑中視火中出入者,如上高樓上望下,有數千家中,從上視皆見諸家。」佛言:「我見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從高樓上視諸家。」

佛言:「如人乘船行清水中,皆見水中魚石所有。佛持天眼視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視清水中魚石。有明月珠,持五綵縷貫之,人視珠,皆見五綵,別知與珠相貫穿。」佛言:「我見天下人所從來善惡變化,如人視珠。」佛言:「我見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畏縣官禁戒,不畏今世後世者,不驚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與閻羅王相見,即去善歸惡。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將人前至閻羅所。泥犁旁言:『此人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佈施,不畏今世後世,不畏縣官。閻羅處此人過罪。』

「閻羅即呼人前對閻羅言:『汝為人時,於世間不念父母養育推燥居濕乳哺長大,汝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對閻羅言:『我實愚癡憍慢。』閻羅言:『處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是第一問。』第二問:『汝不見病困劇時羸劣甚極手足不任?』其人言:『我實見之。』閻羅言:『汝何以不自改為善耶?』其人言:『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是過,非天非父母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閻羅第三問:『汝不見世間男子女人老時,目無所見、耳無所聞、持杖而行,黑髮更白,不如年少時?』其人言:『我實見老人持杖而行。』閻羅言:『當此之時,何以不自改為善耶?』其人言:『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是過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閻羅第四問言:『汝於世間時,不見男子女人死,一日二日至七日,身體腐爛形貌壞敗,為蟲蟻所食,為眾人所惡?汝見是,何以不自改為善耶?』其人言:『我已見之,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汝施行何以不端汝心端汝口端汝行,是過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閻羅第五問:『汝為人時,於世間寧見長吏捕得劫人殺人賊人,反縛送獄掠治考問,或將出城於道中挌殺之,或有生辜挓者,寧見是不?』其人言:『我實見之。』閻羅言:『汝何以不佈施作善?汝為人時,何以不正汝行正汝口正汝心耶?』其人言:『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是過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非道人過,汝身所作,自當得之。』

「對已畢,泥犁旁即牽持去,將詣一鐵城,是第一泥犁。阿鼻摩泥犁城有四門,周匝四千里,中有大釜長四十里,泥犁旁叉刺人而內之,如是無央數中皆有火,人遙見之皆恐怖戰慄。如是入者數千萬人,泥犁旁而內其中,晝夜不得出,門皆閉不開不得出,人在其中數千萬歲,火亦不滅人亦不死。久久時,遙見東門自開,人皆走欲出。適到門,門復閉,諸欲出人復於門中共鬪諍欲得出。久久復遙見西門開,人皆走往,門復閉,人復於門中共鬪。久久復見南門開,人皆走往,門復閉,人復於門中共鬪。久久四門復開,人得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二鳩延泥犁中。人足著地者即燋,舉足肉復生。有東走者、西走者、南走者、北走者,周匝地大熱,數千萬歲乃竟,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三彌離摩得泥犁中,其中有蟲,蟲名崛喙,[口*(隹/乃)]如鐵黑頭足。蟲遙見人,皆迎來啄人肌骨皆盡,如是數千萬歲乃竟。自以為得脫,復入第四芻羅多泥犁中。其中有山,石利如刀,人皆走上其巔,復有走下者,皆欲求脫,不知當如向,足皆截剝,地石皆如利刀,如是複數千萬歲乃竟。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五阿夷波多桓泥犁中。其中有熱風,相逢避之不能得脫,其人欲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如是久久數千萬歲乃得出。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六阿喻操波泥桓泥犁中,多樹木皆有刺,樹間有鬼,人入其中者,鬼頭上出火、口中出火,身為十六刺,遙見人來大怒,火皆見十六刺,皆貫人身體裂如食之,皆走欲得脫走,常觸是鬼,如是數千萬歲乃竟得出。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七槃蓰務泥犁中。其中有蟲,蟲名鶉,人入其中者,是蟲飛來入人口中食人身體,人皆走極,蟲食不置,人皆四面走,欲求脫不能得脫,如是數千萬歲乃竟得出。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八墮檀羅泥渝泥犁中。其中有流水,人皆墮水中,水邊有刺棘,水熱過於世間湯鑊,熱沸湧躍人皆熟爛,走欲上岸邊,有鬼持矛逆刺人腹內其中,不能得出,入皆隨水下流。復有鬼激如鈎取,問之言:『若從何所來?若為是問。』其人言:『我不知何所從來,亦不知當若去?我但飢渴,欲逐飲食。』鬼言:『我與若食。』即取鈎,鈎其上下頷,口皆磔開,因取消銅注人口中皆燋爛,如是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其人平生,於世間為人時作惡甚故,求解不得解。諸泥犁中人皆復得出,自以為得脫,反入第七泥犁。鬼逆問:『汝去,何以復還入第五,復還入第四,從第四復還入第三,復還入第二,復還入第一阿鼻摩泥犁?』未至,人遙見鐵城,皆歡喜大呼稱萬歲。閻羅聞之即問泥犁旁:『是何等聲?』旁即言:『是呼聲者,是前過泥犁中者。』閻羅言:『是皆不孝父母,不畏天不畏帝王,不承事沙門道人,不畏禁戒者。』閻羅即復呼人前,對言:『若非恐閻羅言,今汝解脫去,當復為人作子者,當孝順事長年,當畏帝王禁戒,當承事沙門道人,端心端口端身。人生在世間時,罪過小且輕,死在地下,泥犁大且重。得沙門道人,當承事其道,當得阿羅漢者,諸泥犁道皆為閉塞。』

「一對皆畢,諸泥犁中人皆得出,在城外地皆復死,諸死者先世宿命,為人時作惡猶有小善,從泥犁還出,皆生善道。人從泥犁中出,各自政心政口政行,不復還入泥犁中。泥犁中亦不呼人,人更泥犁丑毒苦痛,各自思惟亦可為善。」

佛言:「人死入泥犁者,侯王沙門道人乃得與閻羅相見耳,凡餘人者但隨群入。閻羅,地獄王名也。」

佛說鐵城泥犁經


上篇: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下篇: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分別善惡報應經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 西天中印度惹爛駄囉國密林寺三藏...

蕅益大師:見聞錄

見聞錄 古吳沙門 智旭 隨筆 楚中有一生員。心跡正直...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分別善惡報應經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 西天中印度惹爛駄囉國密林寺三藏...

佛說四諦經

佛說四諦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大三摩惹經

佛說大三摩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註音版】咒五首經

咒五首經...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禪波羅蜜序 禪波羅蜜者。輔行雲。次第禪門目錄雲。大...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真諦義品...

雜譬喻經

雜譬喻經卷上 (一) 菩薩度人,譬若巧乳母養子,有四...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

佛說大三摩惹經

佛說大三摩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教詞典】迦陵伽王

(人名)譯曰憍逸,斗諍。羅什譯之金剛經作歌利王。留...

【佛教詞典】三一二乘

(術語)一、三乘,法華以前說聲緣菩三乘,有證道之別...

佛陀乞食空缽而回的因緣

一次,比丘們問佛:世尊!您成正覺後,曾入娑羅聚落乞...

烏龜感恩 驚呆賣龜人

有一次,我到寶雞開會,路過文化宮門口時,碰見一個男...

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往生

問: 為何懺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要證...

佛陀時代在家學佛女眾的模範人物

佛陀在世的時代,女子學佛而成為解脫聖者的,為數不少...

有胸量的菩薩,才能招感廣大的福德

初學菩薩他在修學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為時間有限,...

聖嚴法師《不要以感性來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的10種話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運勢好,...

六道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的大願,故而...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

人生應行的五種道德

佛教是一種道德的實踐的宗教,它雖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凡是肉類都含有尸毒

食肉具有危險性的個主因,就是凡是肉類都含有尸毒。那...

看花開花謝--善用身體過秒關

「無常」的道理大家雖然常聽,但卻很難體會這兩個字更...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善音居士讀誦

《佛說無量壽經》善音居士讀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妙剛讀誦

《普賢行願品》妙剛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