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盜馬賊的醒悟

2012/05/28  大字體  護眼色

盜馬賊的醒悟

古時候,伊拉克有位國王,叫阿爾馬蒙,他有匹千里馬。一次,一個叫奧瑪的商人路過巴格達,他看到阿爾馬蒙的馬,羨慕不已,提出用10個金幣來換,但阿爾馬蒙說就是給100個金幣,他也不換。奧瑪惱羞成怒,決定用詭計把千里馬騙到手。

奧瑪打探到阿爾馬蒙每天獨自遛馬的路線,選了一個離城門最遠、人跡罕至的地方,喬裝成病重的流浪漢,躺在路旁。

果然,善良的阿爾馬蒙看到有人病倒路邊,趕緊把他扶上千里馬,打算帶他進城治病。奧瑪裝作有氣無力的樣子指了指地上的包袱,阿爾馬蒙把他的包袱拾起來,係在馬背上。奧瑪又指了指遠處一根木棍,阿爾馬蒙以為這是流浪漢的拐棍,忙轉身去撿。奧瑪趁機奪過韁繩,縱馬逃走。

阿爾馬蒙跟在馬後面追了很久,終於跑不動了。奧瑪知道奸計得逞,便想奚落奚落阿爾馬蒙。他勒住馬,得意洋洋地對阿爾馬蒙說:「你丟了千里馬,連一個銅子兒也沒得到,都是因為太慈悲了。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馬可以歸你,但我有個要求,」阿爾馬蒙大聲說,「別告訴人們你騙走千里馬的方法。」奧瑪哈哈大笑說:「原來國王也怕別人嘲笑!」

「不,」阿爾馬蒙喘著粗氣回答,「我是擔心人們聽說這個騙局後,會懷疑昏倒在路邊的人都是騙子、強盜。說不定哪一天,你我也會染疾,倒臥路邊,那時,誰來幫助我們呢?」

聽了這話,奧瑪一聲不響地掉轉馬頭,奔回阿爾馬蒙身邊,含淚求他寬恕自己的罪過。阿爾馬蒙不計前嫌,請奧瑪回王宮,像貴賓一樣招待他。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奧瑪後來成了伊拉克歷史上最受愛戴的大法官之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劫盜分財喻

昔日印度經常發生洪災,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為了養家...

一千斤的鹽

一粒種子看起來雖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發芽、成長...

宣化上人:不要侵損常住

這個常住,就是寺院。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

借錢別忘了說謝謝

佛教裡頭講的是慈悲,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

分毫不差因果賬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無論出家在家都...

寧可割肉補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在佛門中有副著名的對聯: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薑辣...

只偷一次

石屋禪師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暢談之下,不覺天色已...

如果不犯這個戒,財寶則永遠沒有短缺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鳩摩羅什在長安

北涼時期,姚萇仰慕鳩摩羅什而派使者前往涼州,迎請他...

心安比賺錢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質的享受,因為一切物質...

樂觀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具有樂觀精神的人,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容易獲得成功。...

女童勇伏大蛇

古時候的人很迷信,例如從前在一個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

為什麼人對死亡會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果人們不相信有來世,不僅會導致很多的問題,也會影...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我們的法門有很多選擇,...

寬容可以消弭仇恨

古代有個故事: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吵架,說:三八...

誦經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問: 我在誦經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大安法師答:...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

地藏菩薩轉你的業,那因果還要還嗎

人的壽命是無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 德薄...

五度無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宏海法師:楞嚴經講解

(第一講) 好,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楞...

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便能預知時至

要得到一心不亂,必先無慳貪、無罣礙、無散亂心才可。...

弘一法師的彌陀淨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師畢生鑽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處處...

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

下面講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它淵源於我現在所住的趙...

【佛教詞典】野

悉曇字 (y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

【佛教詞典】無分別智行相

【無分別智行相】 p1082 世親釋八卷十四頁云:論曰:諸...

【視頻】准提咒(黃慧音)

准提咒(黃慧音)

【視頻】惠空法師《信之五種義涵》

惠空法師《信之五種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