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首著名悟道禪詩

2015/11/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十首著名悟道禪詩

一、唐·寒山《寒山詩》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

若能如是知,是知無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豐縣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詳其姓氏,故以「寒山」稱之,又稱寒山子或貧子。寒山常至國清寺,有僧名拾得,與寒山交友。傳說其為文殊菩薩之化身,與豐幹(彌陀化身)、拾得(普賢化身)號稱「三聖」。又以三者皆隱棲天台山國清寺,故亦稱「國清三隱」。

二、唐·龐蘊陰《聯燈會要》卷六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龐蘊(?—808),唐代著名在家禪者。字道玄。世稱龐居士、龐翁。湖南衡陽人。曾參謁石頭希遷,頗有領悟。與丹霞天然、藥山惟儼、齊峰、百靈、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禪林碩德頻相往來。後參禮馬祖道一,於言下領旨,頓悟玄機。元和年間,偕家人躬耕於鹿門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徹悟。遺有《龐居土語錄》。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傳燈錄》卷七

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過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法常大師(752-839),唐代僧。湖北襄陽人。師志於禪,初於馬祖道一處參學。後隱於大梅山(浙江鄞縣)靜修。一日,一僧奉馬祖之令,至大梅山對師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師云:「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馬祖聞之而謂:「梅子熟也!」自此法譽大彰,學人四至。

四、唐·黃檗希運《宛陵錄》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希運(?一850),唐代僧。福州閩縣人。幼出家於洪州黃檗山,聰慧利達,學通內外,人稱黃檗希運。相貌殊異,額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謁百丈懷海,得百丈所傳心印。後於黃檗山鼓吹直指單傳的心要,時河東節度使裴休鎮宛陵,建寺,迎請說法。門下有臨濟義玄、睦州道蹤等十數人。所述有《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廣行於世。

五、唐·香嚴智閑《景德傳燈錄》卷十一

一擊忘所知,更禾假修治;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各,咸言上上機。

香嚴智閑(?—898),唐代僧。青州(山東益都)人。初從百丈懷海出家,後謁溈山靈佑禪師,不契,泣涕辭去。偶於山中芟草,瓦礫擊竹作聲,廓然有省,乃悟溈山秘旨,因嗣其法。住於鄧州香嚴山,化法大行,淨侶千餘人,世稱香嚴禪師。

六、唐·洞山良价《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淂知。

洞山良价(807-869),唐代曹洞宗之祖。越州會稽(浙江會稽)人。於五泄山禮靈默禪師披剃。曾訪溈山靈佑禪師,參「無情說法」公案,不契。受指示往詣雲岩曇晟禪師,問無情說法之義,辭歸時,涉水睹影,大悟前旨。於江西洞山弘揚佛法,門風頗振。其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龍牙居遁等二十餘人。尤以本寂的法系,稱作曹山,合稱之,即為曹洞宗。著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洞山語錄》等。

七、唐·洞山良价《景德傳燈錄》卷十五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注。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幺會,方得契如如。

八、唐·古靈神讚《五燈會元》卷四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

百奉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古靈神讚,唐代禪僧。初於福州大中寺受業,後遇百丈懷海禪師始開悟得法。

九、唐·靈雲志勤《景德傳燈錄》卷十一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女。今更不疑。

靈雲,唐代僧。福建長溪人。嗣法於長慶大安。初住大溈山,因睹桃花而悟道,禪林稱為「靈雲見桃明心」、「靈雲桃花悟道」。

十、唐·長沙景岑《景德傳燈景》卷十

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景岑,唐代禪僧。幼年出家,參南泉普願,嗣其法。初住長沙鹿苑寺,復住湖南長沙山,大宣教化,時人稱為長沙和尚。師機鋒峻峭,與仰山對話中,曾踏倒仰山,仰山謂其有如大蟲(虎)之暴亂,故諸方稱其為「岑大蟲」。謚號「招賢大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對盲聾啞說禪

玄沙師備禪師開示大眾說道:諸方長老大德,常以弘法利...

《金剛經》讓你悟理見性

《金剛經》主要是教授我們,讓我們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

心開意解(法語短語)

親近善士 學佛依止考察善知識,要有證德像恵能大師這樣...

《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

星雲大師《禪師與禪詩》

訓導主任、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很榮幸被邀請到...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四禪,亦名捨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

修行有沒有竅門和捷徑

在打七當中,有不少的人問怎麼做功夫,問自己究竟應該...

找到那個真的我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我,但要認識哪個我呢?昨天的我和今...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蕅益大師《見聞錄》

(一) 【原文】 楚中有一生員,心跡正直,值冥府缺第...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如何補救

問: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

無論如何也要選「往生淨土」

臨命終時,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是在那一個舒服的時候,無...

六種滅除貪慾的方法

第一種就是學習不淨觀。 內心記得十種不淨,也就是有識...

一體萬用,一念萬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個月影,一個月影就是...

病不是吃素吃出來的

問: 法師,自己吃淨素非常的歡喜,但是身體一直病病...

你自己不覺悟,誰拿你都沒有辦法

身為一個法師,我知道諸位不容易,你們在生活當中,你...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經常遊戲於亭台樓閣中,享受天上...

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

問曰:如經所說,六波羅蜜者,亦名六度;所謂布施持戒...

【推薦】惟覺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貴》

一 世間上的富貴、幸福與快樂是假的, 好像花兒一樣,...

淨界法師:唯識學對於妄想的兩種分類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時,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為什麼不能吃動物,卻可以吃植物?

反對素食的人的一種慣用的論點就:你們素食者是吃植物...

東林佛號的意義

東林佛號要唱得深沉緩慢,它是可以對治這個時代的浮躁...

印光大師《印造經像之功德》

眾生沉淪於苦海,必賴慈航救濟,而後度脫有期。佛法化...

大佛的鼻孔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藝遠近馳名。 當他為一...

吃虧是福,有著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俗話說,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

【佛教詞典】因果為宗

指以一乘之因果為法華經之宗旨。為天台宗所立法華五重...

【佛教詞典】淨命虧損所攝

【淨命虧損所攝】 p1003 瑜伽二十二卷九頁云:云何淨命...

【視頻】夢參老和尚《修行安忍之法》

夢參老和尚《修行安忍之法》

【視頻】夢參老和尚《早晚念十遍三皈依》

夢參老和尚《早晚念十遍三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