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能走多遠走多遠吧

2011/08/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師徒兩位僧人,從很遠的地方去靈山朝聖。一路上一邊乞食一邊趕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為在行前,他們發了誓願,要在佛在佛誕日那天趕到聖地。作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誠、不妄語,何況是對佛陀發的誓願呢!

但在穿越一片沙漠時,年輕的弟子卻病倒了。這時離佛誕日已經很近,而他們距靈山的路還有很遠。為了完成誓願,師父開始攙扶著弟子走,後來又背著弟子走,但這樣一來,行進的速度就慢了許多,三天只能走完原來一天的路程。到了第五天,弟子已經氣息奄奄,快不行了,他一邊流淚一邊央求師父:「師父啊,弟子罪孽深重,無法完成向佛陀發下的誓願了,並且還連累了您,請您獨自走吧,不要再管弟子,日程要緊。」

師父憐愛地看著弟子,又將他背到背上,邊艱難地向前行走邊說:「徒兒啊,朝聖是我們的誓願,靈山是我們的目標。既然已經上路,已經在走,靈山就在心中,佛陀就在眼前了。佛絕不會責怪虔誠的人,讓我們能走多遠走多遠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參夢老和尚為朝五台山的弟子開示

你是相信文殊菩薩有?你是相信文殊菩薩沒有? 那我們朝...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圖自在

禪人生長休邑,少賈於江湖,因厭塵俗,至匡山禮續芳和...

憂患可以使人拚搏生存

《孟子》裡說:舜帝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

有什麼看不開的呢

比捨是個出名的珠寶商人和經驗豐富的航海家。一次,比...

你連這都不能做,還能做什麼

一封信也叫他退學,兩封信也叫他退學。 因為家祖父是中...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長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放棄就會喪失積功累德的機會

這個不迷不取不動,我們一再強調,關鍵在不迷。其實,...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敘悟由,而曰:不信有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妙觀察 善分別

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波斯匿王前往頂禮佛陀...

斷疑生信—印祖講故事

(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南無阿彌陀佛。 斷疑生信,...

持誦觀音兩度復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門

本文是萬如法師出家前的親身經歷,選自福建莆田廣化寺...

慈悲的力量

提婆達多雖已隨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聞利養的惡...

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

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拘那羅王子的眼睛

佛滅度後,在印度有一位國王叫烏斯迦,這位國王心地善...

「諸法因緣生」與「諸法本​自無生」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

佛菩薩為何不示現來化度眾生

【原文】 竊怪今時造業者多,信道者寡。菩薩既度生無已...

獼猴入海喻

過去,在一海岸邊有樹林,方圓數十里中住了五百多隻獼...

舍利弗的啟示

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優波離、目犍連、阿難、羅睺羅等...

奔向成功的十個好習慣

一、不輕言退縮 二、不停學習,不斷修正。 三、坐言起...

臨終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門

有一次,我到一間道場,那間道場一向是打禪七的。咦!...

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產生和形成,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必有其因果,所...

佛門裡的養生妙方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佛教詞典】一切如來寶

(佛名)胎藏界曼陀羅第六釋迦院中之一尊也。左手持蓮...

【佛教詞典】疑舉罪事

【疑舉罪事】 p1288 集異門論四卷七頁云:疑舉罪事者:...

【視頻】本煥老和尚韶關行

本煥老和尚韶關行

【視頻】妙華法師《普賢行願品》

妙華法師《普賢行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