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慈悲的力量

2011/06/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提婆達多雖已隨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聞利養的惡習,雖然能夠讀誦的經典不可勝數,卻無法免除墮入阿鼻地獄的罪報。

提婆達多與阿闍世王交情甚篤,常常一起交換意見。一天,提婆達多跟阿闍世王說:‘我有個主意,你來作新王,我來作新佛,你覺得如何?’阿闍世王回答:‘這怎麼可以,我的父王還在位呢!’提婆達多說:‘那還不簡單,你想辦法殺了他,我也趁此機會消滅佛陀,然後我們一個新王、一個新佛,共同治理天下,教化眾生,世界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這不是件令人期待的事嗎?’

阿闍世王被提婆達多說動了,於是按照他所說的殺了父親,成為波羅奈國的新王。這時,提婆達多又向阿闍世王說:‘你的願望達成了,接下來就該換我了。’阿闍世王問道:‘可是佛陀有大神力,能夠知道人們心中的想法,加上身邊還有像舍利弗、 目連這樣智慧、神通廣大的弟子,你要成功恐怕不容易。’提婆達多表示:‘正因如此,所以需要你的幫助。’阿闍世王好奇地問:‘你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呢?’提婆達多說:‘只要大王設下新規,不讓人民供養比丘們衣被飲食等物就行了。’

於是,阿闍世王頒佈了這樣的法令:‘凡供養比丘衣被飲食者,一律斷其手足。’當新法令下達後,佛陀的弟子們連續七天出外都化緣不到食物與用具,只好運用神通,飛往他方世界乞食。

就在這時,提婆達多向國王說:‘現在趁著佛陀的諸大弟子不在,你可以派使者前去邀請佛陀進城,待佛陀入城後,就放出五百頭性情兇猛的醉象,到時閃避不及的佛陀,必然死於象群腳下,這樣我的目的就可以達成了!’阿闍世王聽了提婆達多的話後,便派遣使者去邀請佛陀入城。當天,佛陀帶著五百羅漢前往王舍城應供,阿闍世王按照計畫放出五百頭醉象,象群們在路上瘋狂地奔跑,所經之處樹木摧折,牆壁崩倒,並且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直朝佛陀的方向衝去。五百羅漢見到此景,紛紛以神通力騰空,唯侍者阿難尊者待在佛的身旁,但亦因無計可施而驚恐不已。

就在這險象環生的一刻,佛陀舉起右手,以慈悲力從五指當中分別幻化出五頭獅子,當獅子一開口哮吼時,五百頭醉象頓時停止瘋狂的舉動,在場者見到這一幕莫不驚嘆佛陀的神力。

就這樣,佛陀被眾人簇擁進入了王宮。阿闍世王得知此事,立刻前往迎接,並請佛上座。待佛坐定後,國王便向佛陀至誠懺悔過去種種惡行,並說道:‘其實這一切並非我的本意,而是受提婆達多所教唆。’佛陀回答:‘我知道,提婆達多不只這一世想加害於我,過去累世亦是如此,我皆以慈悲力化除種種厄難。’

阿闍世王合掌恭敬問佛:‘世尊,過去世時提婆達多又是用何種方式加害於您呢?’佛陀說:‘在過去久遠不可計劫,有一位國王十分喜歡吃雁肉,於是請了一位獵師專門替他捕雁。一天,有五百隻雁子成群從北方飛來,就在飛行的途中,雁王不小心誤入獵師所設的網中。獵師非常高興,準備要殺掉雁王獻給國王。這時,有一隻雁子哀鳴吐血不止,凝視著雁王,於空中徘徊不去。當獵師張弓對準它時,不但沒有閃避,反而鼓翅飛向雁王身邊,其他的雁子亦於上空徘徊不去。獵師見到此景,不禁動容,心想:「鳥獸之輩,尚能如此不惜生命守護眷屬,何況身為人類的我,憑什麼加害雁王呢?」於是開網將雁王放出。雁王一出,五百隻雁子便歡喜地圍繞著雁王逐漸飛離。’

‘獵師回到王宮後,秉告國王:「今日我雖捕獲一隻雁王,本應捉來供御廚烹煮,但看見另一隻雁竟悲極吐血,即使我張弓對著它,它也無所畏懼,不惜生命想要保護雁王。我震驚於雁群間竟有如此深厚的羈絆,於是便將此雁放了。」國王聽了這件事後深受感動,心想:「鳥獸尚有護生之德,何況是我一國之君呢?」於是決定從此不再捕獵。當時的國王,即是大王您的前身;當時的獵師,則是現在的提婆達多;那只因雁王被捕而悲鳴吐血的雁子,則是今生的阿難;五百雁群,則是現在的五百阿羅漢;而我,即是當時的雁王。我在過去世,亦是以慈悲力化除厄難。’

眾人聞佛所說,心開意解,有證初果乃至四果者、或有發無上菩提心者,或有發聲聞、緣覺心者,一切大眾均獲法益。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四》

省思

人與人之間的因緣,並不能只靠這一世的互動來斷定。當自己遇到生命中的‘提婆達多’時,又應如何化除彼此的心結呢?所謂‘心生萬法’,一個友善的微笑,就像和煦的朝陽,能帶給週遭的人溫暖及喜樂。慈悲,就具有這樣的力量,不論面對什麼樣的人,只要改變自己的態度,以誠懇之心與人相處,久之,人際關係必能漸入佳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眾生呢

針對我們這些背性、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

佛度眾生喻

過去有一位名叫須彌羅的比丘,言談詼諧幽默。有一次,...

知恩圖報的馬兒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感...

如何在生氣時還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經常教導人們要慈悲,面對煩惱時要自我...

為何用女性母親的形象,來表達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形像在唐朝之前,甚至在唐朝的時候,觀世...

另類的放生人

以前我去買小魚小鳥,總是對賣主不屑一顧,有一種高傲...

濟群法師:遭受欠錢不還、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計較

問: 對於欠錢不還、冤枉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該計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整個中國陷入了戰爭之中。...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若能成就此法,於其中獲益良多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們開...

慈心龍王消伏怨害

菩薩在久遠劫前的過去生,曾因為瞋心的緣故而墮為龍身...

羅睺羅尊者-密行第一

人間第一幸福兒 佛陀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是迦毘羅衛國...

好習慣是最好的僕人,壞習慣是最壞的主人

我們常常會忽略一些小問題,認為這是一件小事,不會有...

膽欲大而心欲小

【原文】 古人有言:膽欲大而心欲小。膽大者,謂其有擔...

估客駝尸

世間萬事有緩急輕重之別,遇到災難危急之時應取重捨輕...

無相、無住、無念

無相、無住、無念是般若法門的三大要領。在性空、無所...

醫生能治身體的病,卻不能治心

一位醫生來看我,他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為善,而...

40道寺院素菜譜(圖)

...

佛教徒應擇正業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個等級,但有一種眾生不在這四種...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蘊皆空

想要來生得聰明智慧,就要多看經、多拜佛、多打坐,沒...

我們要發迴向的願,這種迴向效果無窮

【次當復發迴向之願。願我所修一切功德。資益一切諸眾...

從隨緣中得到無量法喜

我們在四祖寺舉辦禪七,四祖寺就是四祖開闢的道場,四...

糜子仲為善得福

三國時代,東海朐縣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財祿乃前世佈施而來,非強力之所能求

人世間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

這種人都是要墮到餓鬼道裡去的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者,寄也,所謂人生如寄,寄生在...

【佛教詞典】行海

(一)(1604~1670)明末清初僧。嘉興桐鄉(位於浙江)...

【佛教詞典】一期無常

萬事萬物,都有生、住、異、滅之四相,例如:人之初生...

【視頻】佛寺巡禮-圓通寺

佛寺巡禮-圓通寺

【視頻】晚課蒙山施食(深圳弘法寺)

晚課蒙山施食(深圳弘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