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大安靜 眾患消除

2010/12/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住世時,舍衛國中有一位已證得須陀洹果的須達長者,他的朋友好施不信佛法也不信醫生,生了重病癱臥在床,親友們勸他趕緊就醫,他卻執意不肯,還告訴親友:‘我唯一的信仰就是日月神君,就算到死都不會改變!’須達長者聽他這麼一說,隨即勸他:‘我皈依的導師是佛陀,既慈悲又有智慧,所有見到佛陀的人都會得到加持,獲福受益。你現在生這麼嚴重的病,也不知道何時痊癒,不妨請佛陀前來慈光加被,開示修行法門,病情或許能因此好轉。’終於,好施長者同意了須達長者的建議。

當天佛陀一進好施長者家門,便顯神通,全身放光,在慈光的攝受下,長者全身舒暢,歡喜地坐在佛前。佛陀慈悲地關懷長者的病情,詢問他信奉什麼神明及如何醫治疾病?好施長者回答:‘我平日虔誠地供奉日月神君,但是生病以來卻沒有得到神君的保佑,病情一直沒有起色;再加上我忌諱看病吃藥,也不懂得誦經持戒、廣植福田,所以只能無奈地拖著病。’

佛陀向長者開示:‘人生於世,有三種情況稱為橫死,不得善終。第一種是明明知道自己有病,卻不去看病醫治,活活等死;第二種是去看了醫生,治療過程中卻發生差錯,意外而死;第三種則是不相信別人的忠告、剛愎自用,違背因果,受報而死。況且,你的病情已經不是乞求日月神君保佑就能救治的,現在給你三個建議,如果能夠謹記在心,時時奉行,這輩子肯定平安吉祥。第一、生病乃是身體四大不調的結果,一定要看醫生吃藥調理;第二、奉行正法、遠離邪魔外道;第三、遵行賢聖者的教導,廣行善事,濟貧救窮。’

佛陀進一步提到:因果循環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行善積福,生生世世常光明。一位真正的良師,能幫助眾生走上康莊大道,解除煩惱疑惑;也能夠使眾生尋回清淨的自性,受持佛法。聽聞殊勝的妙法,不但自己得益,眷屬朋友也能同沾法益;不僅今生受用,來世也有福報,多薰修就能開智慧。所以奉行佛法、遵行不悖,才能得到最究竟的安樂。

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後,心中所有的疑惑頓然消除,信受佛陀的指導,醫病吃藥,不昧因果法則,行善布施、修行正道,身心安樂自在,再加上精勤用功,最後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省思

正確的知見引領人們走向光明安樂的人生,反之,違背因果的作法卻會為自己招來更大的禍患。人生要想事事如意,就應在正確的因地上努力,能聽聞佛陀教法,依教奉行,實是無上福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謝謝癌菩薩》

病苦是幫助道心增長的逆增上緣,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身體少病的十個原因

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2、勸別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楊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來,我們都以為要吃肉才能得到營養,動物都是生...

加拿大女主播晚期癌症放生獲愈

二十年前,加拿大一位有名的服裝顧問兼電視節目主持人...

純素能更有效治療糖尿病

科學家與研究人員在經過嚴謹的研究後,發現低脂純素的...

癌症的起因是什麼

問: 癌症的起因是什麼? 慧律法師答: 癌症的起因目...

吃素50多年的心臟外科醫生

一個素食主義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銳的頭腦和令人難以置...

從果找到因才能治好病

比方說,有一些人喜歡吃很油膩的食物,久而久之,血管...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怎樣擁有人生的光彩

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時,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

再悲慘的境況,佛力都能加被

要信心百倍地念佛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境界,內心感到沮喪...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閻浮提有個國王,名叫十奢王。國王的大...

起心動念也能造業

佛在印度羅閱祗竹園中傳法時,有一位國王,名叫摩達王...

這個身體不是「我」

我們過於重視我們這個色身,把這個我的當成我,把我的...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不觀他人過,但觀自身行

佛在《法句經》裡說: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但觀自...

你臨終起業障那就慘了

淨土宗的成敗只有一句話就是你臨終是不是往生,這是關...

生命不止,布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薩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礎,家庭成員關係的...

十件事會嚇跑快樂之神

快樂之神為什麼總是擦身而過?因為有十件事會嚇跑它。...

淨土法門的沒有修學次第嗎

問: 法師,修學佛法不是應該有次第嗎,淨土法門怎麼扔...

控制住散亂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奧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

求生西方淨土與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互相矛盾嗎

問:淨土法門攝受各類不同根機的眾生,果然是很廣大的...

太虛大師的志行和悲願

太虛大師精通三藏,學貫古今,智慧圓融,悲心廣大。不...

錢財乃五家所有

過去,有一位仁慈的國王,以平等心愛護人民,卻不曾出...

【佛教詞典】嗢柁南說

【嗢柁南說】 p1249 瑜伽八十七卷十一頁云:復次是處世...

【佛教詞典】癡

梵語 moha, mūdha。又作癡。愚癡之意。為心所(心之作...

【視頻】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

【視頻】地鐘念佛(文殊講堂)

地鐘念佛(文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