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起心動念也能造業

2011/09/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在印度羅閱祗竹園中傳法時,有一位國王,名叫摩達王。

此時,摩達王正準備出兵征討,在國內招兵買馬,征百萬人民從軍。

一位證了羅漢果的比丘來此托缽化緣。卻被登錄於兵籍中。這管理官馬的馬監,見了比丘,吆喝道:「沙門,你來養官馬吧!」

比丘被分配到馬廄裡。整日待在污濁的馬廄中餵飼料,幫馬兒涮洗等,如此這般在馬糞堆裡辛勤勞苦地工作了七天。

第七天,威嚴的國王親臨校閱軍隊。這時,比丘輕而易舉騰空飛起,上住空中,衣衫飄飄,國王一見展現神通的比丘,異常驚恐。立即叩頭懺悔過錯說:「我實在愚癡,不明事理,讓您受累了! 」

國王心想,這平常備受禮遇的比丘,竟然被抓過來打掃馬房,禁不住轉身厲聲向諸官喝道:「是誰讓沙門大德來養馬的?朕不能輕饒,朕非治他的罪,宰了他不可!」。

「國王!萬萬不可!」比丘搖了搖手,接著,平心靜氣地說:

「這事既不能怪您,也不能怪主其事的人!」

「那麼,誰能擔當這過錯呢?」國王道。

「這是咎由自取呀,是我過去世的業力所感招的」比丘說。

「哦,那麼,師父能否為弟子開示其因呢?」國王畢恭畢敬地問。

於是,比丘把前世因緣,娓娓道來。

「我過去世中,也是修行人,平日專責打理飲食供養師父,有一次我備好了飯食,禮請師父用齋。‘用齋前,我要先把手洗乾淨’我的師父說。‘真怪!師父又不是養官馬的人,為何自己不預先洗好手呢?’我當時心裡這麼想的。

我師父是何許人呀,他是有了神通的羅漢,我的起心動念,自然逃不出他的法眼。

‘唉呀!別看你這輕微的一個念頭閃過, 以後的果報卻是重的,這該如何是好?’師父說。

聽了師父的話,我心裡憂心忡忡,知道自己哪怕是以意念譭謗證果的阿羅漢,獲罪也是難以計量的啊!

‘我就快入涅槃了,你怎麼還有這不清淨的心呢?’師父感嘆道。

師父就在那一夜三更入滅了。過了幾番生死,我那時的一念懈慢不恭,今日已因緣成熟,故招感養馬七天的果報。」

說到這裡,比丘感嘆的說: 「為善為惡都有業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影隨移,絲毫不爽,現在,可說是因緣成熟了呀。」

國王親眼目睹了這因緣果報, 自是意解而心生歡暢,想皈依於比丘。

「你應當皈依佛,佛為三界導師。」比丘說。

國王二話不說,率領了眾臣子和隨從人民,隨著比丘浩浩蕩蕩來到佛所,頂禮繞佛作禮。

佛顯現美好莊嚴之威神,一時之間光曜天地。國王及人民大感佛光蔽身的清涼和莫名的感動,此時,佛說無常苦空的人生,國王頓時證得了須陀洹。而臣子人民信念大增而皈依了佛法。

比丘因一念之差,招感果報。然而,社會上,卻有很多人會以為:我只是自己在腦子裡想想,也沒有行動,更沒有作奸犯科、殺人放火,有什麼罪可言!法律上更不能認定是罪的呀。但,法律是社會道德和秩序最後的防線。何況,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意念萌生而導致。所以,起心動念也能造業。既有「意」因,就有果報。

人活在世間,學業、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憂苦和障礙在所難免,與其讓腦子如脫韁的確野馬般不斷妄念紛飛,煩惱不斷,壓力重重。還不如一意不亂的念阿彌陀佛,既能蒙佛光普照、消業障,又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如此方便法門,何樂而不為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寶蓮香比丘尼為什麼會墮無間獄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慾,妄言行淫非...

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

善人為何得惡報?因為你只認識了一半

我們看見的世間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齡很大的都活...

因果的法則

佛法所說的因果法則,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間的萬事...

佛陀遭誹謗的因果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給弟子們說法,...

不小心受傷,是否也屬於因果報應

問: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

能認識到妄想,這就是修道的收穫

一天我們這個昏煩惱亂的事非常多,這都是由貪慾而起的...

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報

古時候,有一個書生,姓蕭名藹堂。他為了生活所困,不...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華嚴祖師杜順和尚的故事

《華嚴經》八十萬字,皆為甚深廣大法界因緣與因果,非...

為父母供養令脫惡趣

佛陀時代,羅閱祇國有位那捨長者,心地非常仁慈,經常...

事事像鏟柄

這天,給孤獨園內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佛陀剛...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蹟

彭際清居士說:在我的家鄉吳縣,十多年來往生有證明的...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實

善導大師特別開示: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不能表面上...

出家人對父母的孝

古往今來多少出家的人,他們對父母的那種孝,那是刻骨...

殃福追人猶影隨形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遊行弘化。當時...

有兩種人念佛最老實

念佛是我們的生命,那什麼是養分呢?就是法義的學習。...

口雖說空,行在有中

【疏】罪從緣生,生便有業。招集增漏,偏非道務。今冒...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山門又作三門,乃大乘佛教及叢林之象徵。本義為寺院正...

彌陀甚易念 淨土甚易生

曾讀古德的淨土開示,有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之語,...

慈法法師:拜藥師佛能令見者歡喜

近代有這樣的例子,這個法師的名字不太好講,因為不太...

佛學常見辭彙(二畫)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覓求真本,...

如何對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問: 眾生習性難改,我下決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體有...

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佛學漫畫】鑒真大師

鑒真大師...

【佛教詞典】起

【起】 p0937   瑜伽十卷九頁云:云何起義?謂諸緣和...

【佛教詞典】喜無量

【喜無量】 p1164 顯揚四卷二頁云:三、喜無量。謂喜心...

【視頻】昌臻法師《紀念離欲上人圓寂13週年法會》

昌臻法師《紀念離欲上人圓寂13週年法會》

【視頻】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密參老和尚)

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密參老和尚)